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河北文旅新质生产力提升探索 |
第749期 作者:□文/刘桂云 刘曼丽 时间:2025/3/17 16:39:03 浏览:14次 |
[提要] 近年来,文旅经济蓬勃发展,市场竞争加剧,对旅游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和品质化提出更高要求。河北省作为文旅资源大省,具有独特的文化脉系、壮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以及先天的地理区域优势。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河北省应充分利用其独特的文旅资源,挖掘存量资源,开发新消费,通过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和区域协同等方式,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和谐统一。
关键词:河北;文旅;新质生产力
基金项目:2024年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和旅游研究项目:“新消费背景下提升河北文旅新质生产力研究”(项目编号:HB24-YB053)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9月26日
近年来,随着国人消费需求升级,文旅经济热辣滚烫,吸引众多资本注入,文旅业的市场竞争加剧,各地的文旅产业开发进入到一个更要求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阶段。河北省如何把旅游产品做得足够特色化、个性化,使“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金字招牌越来越亮,这就需要河北省用新思路开发文旅新赛道。
一、提升文旅行业新质生产力的意义
(一)提升文旅行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积极发展智能家居、文化旅游、体育赛事、国产品牌“潮品”等新兴消费领域,以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文旅消费能扩大国内需求,拉动商品消费、餐饮美食、酒店民宿、门票收入、交通物流等一系列产业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文旅项目还能吸引外来投资,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提升文旅行业新质生产力是传承与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平台。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体验。游客在旅行过程中可以亲身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直接接触当地的风土人情、品尝传统美食、欣赏传统艺术,加深了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此外,旅游业与其他业态相结合能够相互赋能、实现共赢。如旅游业与文化教育相结合,使人们在旅游休闲时深入探访当地的历史、民俗、风土人情等,寓教于乐。
(三)提升文旅行业新质生产力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载体。旅游业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公共服务的提升,如道路修建、环境整治、医疗教育等,提升旅游业的过程,也是提升当地民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文旅消费正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如赏花、品茶、露营、垂钓等,不断创新的旅游产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和体验。
(四)提升文旅行业新质生产力是促进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文化旅游的核心是体验和感受,而这种体验和感受往往需要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作为基础。发展旅游业会带动水资源净化、花草绿植的培育、动物栖息地的保护等,直接促进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为居民带来更多的福祉。文旅业的发展会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二、河北省文旅资源的独特禀赋
(一)独特的文化脉系。五千多年前的河北大地,黄帝、炎帝、蚩尤曾在这里经历了战争与融合,开创了中华文明史。战国时期,河北大部分属于赵国和燕国之地,涌现出许多名人,故而有“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之称。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燕赵大地上演了数千年的悲欢离合、风起云涌,形成了丰富、独特的文化,是名副其实的文化资源大省。
河北省拥有多个古都和丰富的历史遗迹。例如,邯郸赵国故都、易县燕下都、平山县中山国、灵寿故城遗址、邺城遗址、元中都遗址、大名府北宋陪都遗址等,这些遗址见证了河北省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河北省还拥有丰富的民间艺术和文化,如河北梆子、吴桥杂技、蔚县剪纸、武强年画、井陉拉花等,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展现了河北省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河北省的文化旅游事业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河北的文化传承浩瀚、底蕴博厚,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与融合,形成了革命文化、和合文化、根脉文化、直隶文化和开放文化等五大特色文化脉系。这些文化脉系不仅丰富了河北省的文化内涵,也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文化支撑。
(二)壮丽的自然风光。河北省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拥有高原、山脉、丘陵、平原、湖泊和海岸线等不同的自然风光,被称作浓缩的“国家地理读本”。河北拥有众多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从壮丽的长城到秀美的湖泊,再到独特的山岳,河北的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迷人的光彩。例如,秦皇岛的北戴河是中国著名的海滨浴场和避暑胜地;张家口的草原天路是一条连接崇礼区与张北县的风景道路,沿途风光壮丽;承德的坝上草原水草丰美,是距首都最近的天然大草原。这些自然景观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也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河北省利用自身丰富而又独特的“山海”自然资源,大力推进全域、全季的旅游开放,不断创造出更加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把大自然的美景、古老的文化传统、现实的社会变迁以及当下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深受海内外游客的青睐。
(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河北省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从平山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到乐亭县李大钊旧居及其纪念碑,再到清苑冉庄的抗日根据地遗址,每一处红色旅游景点都蕴藏着浓厚的历史底蕴,具备深刻的教育意义,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河北省的红色旅游资源不仅包括革命历史遗址和纪念地,还有承载着革命精神的文化遗产,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旅游提供了重要场所。近年来,河北省在红色旅游品牌的打造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以西柏坡为代表的红色旅游景区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品牌,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从而提升了河北红色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四)先天的地理区域优势。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毗邻京津,交通便利,路网发达。这一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得河北省成为连接华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独特的地理位置区域优势,造就了河北与众不同的气质,也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河北省正在努力把握京津冀协调开发、雄安新区创建的重大机会,致力于构筑以文旅融合为特色、覆盖各个时期的旅游强省,积极地探寻新的文旅产品、新的经营方式、新的业务形态。根据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局的统计数据,到2023年,河北省共迎来8.44亿人次的国内外游客,而京津地区的游客达1.2亿人次,所占比例高达14.2%。2024年“五一”假期,河北旅游业增长迅速,全国各地赴河北的游客数量较上年大幅度提升,其中京津游客900.7万人次,占所有游客数量的17%。
三、利用河北“异禀”提升文旅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本质是先进,特征是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提升文旅新质生产力就是要不断推动传统旅游业态、产品和服务的全面升级,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河北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丰富资源和独特禀赋,实现传统资源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打造出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以技术赋能实现融合突破,利用光影技术、VR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等提升旅游体验感;加快文旅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相关产业的裂变,进而拓展整个社会消费规模和产业空间。
(一)技术赋能,发展低空经济。培育河北文旅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新要素”要与文旅发展的新趋势具有良好的适配性。从地理优势看,河北省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既有高原、山地和丘陵,又有平原、湖泊和海岸,发展低空经济有先天优势。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强空域政策、经济政策、行业政策等多重政策支持,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2021年2月,“低空经济”的理念正式纳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推动低空经济的持续发展。2024年1月1日,《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开始执行,将有助于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为发展低空经济提供法律依据。202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发展“低空经济”。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之一,是以低空飞行器为载体,辐射延伸出的新兴经济,主要包括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无人机、直升机、传统固定翼飞机等。
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以及人们对旅游的认知不断改变,越来越多的游客渴望获得前所未有的、充满惊喜的旅行体验。低空飞行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能够满足游客对高空俯瞰美景、体验飞行乐趣的需求。低空飞行旅游刺激好玩,坐上滑翔伞,感受翱翔蓝天,享受无与伦比的速度与激情;低空游览,换个角度鸟瞰美丽的风光……
截至目前,河北省共有21个通用机场,居全国第7位,这为低空飞行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河北省已经建成张家口低空飞行服务站,并正在推进石家庄、衡水等地的低空飞行服务站建设。这些服务站为低空飞行活动提供计划申报、动态监视等服务,确保飞行安全。河北省通航航空器研发制造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为低空飞行旅游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二)拓展文旅新空间,打造地方特色小镇。打造文旅新质生产力,需要突出创新思维,探索更多“人无我有”的活动场景,但旅游创新很容易被复制,一地旅游业态模式创新成功,很快就被他地抄作业模仿。如何打造河北长久的文旅品牌?像淄博烧烤、贵州村超、天水麻辣烫等成为各具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而其他地方即使跟风模仿也无法形成品牌效应。
据互联网机构公布的“假日经济”相关数据显示,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服务能力的提升,乡村旅游、小城旅游、小众旅游成为趋势。很多“非著名”的小县城成为了新的旅游目的地、网红打卡地,这些小县城虽然面积小、人口少,但是通过特色美食美景,花样翻新玩法接住了旅游经济的“泼天富贵”。
河北省文化旅游业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充分挖掘河北特色小镇的独特文化内涵,为文旅发展拓展了新空间,也为相关产业提档升级增添了新助力,实现了融合共赢,充分彰显了文化赋能和旅游带动作用。
正定旅游的骄人业绩,来自于这座千年古城长期积淀的文化底蕴。2023年,正定的游客数量突破1,500万人次,同比增长189%;旅游收入也高达114.5亿元,同比增长167%。正定塔元庄村,这个滹沱河畔的小村庄,从20世纪的贫困村,实现了华丽转身,如今已成为滹沱河畔的璀璨明珠。2023年,随着全长106公里的“滹沱河生态走廊”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152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滹沱河边的塔元庄村也因此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和欢迎的乡村景点。“五一”假期,4万多名游客的涌入,让这里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三)扩大旅游消费规模,注重中老年消费群体。符合旅游消费市场新变化的新质生产力才有价值、有意义,才是高品质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推进的是供给侧的进步,这种进步要与需求侧的变化相契合。从人口结构看,通过河北省第七次人口普查,河北省60岁及以上人口占19.85%,老龄化进度逐步加深。老年人群体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结伴组团、旅游采风成为新时尚,中老年人群正在成为我国旅游市场第一大消费群体。
新质生产力并不是最新的就是最好的,而是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提升河北文旅新质生产力,要推动传统旅游业态、产品和服务的全面升级,注重中老年消费群体,扩大旅游消费规模。为了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对人工智能设施的使用需求,彻底解决他们“不会用、不敢用、不想用、不能用”智能设备的问题,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落实〈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开展专业的人工智能技术培训,大力普及在线服务,提高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能力和水平。《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提出,在河北省内构建一系列文化馆、老年文化大学,以及为老年群体提供多元化的数字技能及文化艺术培养服务等,活跃“银龄文化”。
河北文旅充分发挥地质优势,打造隆化县、赤城县、霸州市、平山县等温泉康养胜地。承德市积极利用其独特的涌泉地热资源,制定《加快推进承德市温泉旅游医养养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并积极推行“温泉+”策略,使得当地的康养事业迅猛增长。隆化县推出“热河温泉康养休闲季”冬季系列活动,为广大中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度假机会,以此促进当地的康养旅游事业的发展。此外,河北各地还大力开发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千年药都”安国、“扁鹊之乡”内丘等正在成为新的康养旅游胜地。
文化和旅游是典型的注意力经济、创意经济和体验经济,具有新质生产力特征。旅游产业化及其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加上数字化、网络化为文旅出圈提供的时代机遇,正在加快形成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河北文旅要在风光美、故事多上做足功课,五千年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业深度融合,使得乡村小镇、寻常巷陌皆有故事,创新文化产品和文娱活动,走出一条独特的文化旅游传承创新之路。
(作者单位: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文华,范世辉,巩志宏,冯维健.文旅新时尚背后的河北之变[N].新华每日电讯,2024-05-23.
[2]耿建扩,陈元秋,赵元君.河北正定:古城传新韵 文旅赋新篇[N].光明日报,2024-05-03.
[3]王文郁.低空经济放飞文旅新质生产力[N].中国消费者报,2024-05-09.
[4]魏敏.新质生产力赋能文旅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核心问题与路径选择[J].贵州省党校学报,2024(09).
[5]明庆忠,闫昕,刘宏芳.“五链”融合赋能文旅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逻辑及实现路径[J].学术探索,2024(0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