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管理/制度
科技型独角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及启示
第750期 作者:□文/耿 微1,2 冯银凤1,2 刘佳慧1,2 武 晔1,2 宫迎娇1,2 时间:2025/4/2 8:56:11 浏览:15次
  [提要] 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时代,科技型独角兽企业凭借其独特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迅速崛起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相较之下,中小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存在着数量少、核心技术缺失、自主创新能力低、体系不完善、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本文以科技型独角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成功经验,并探讨其对中小企业的启示。
关键词:独角兽企业;中小企业;知识产权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9月27日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而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知识产权始终与科技创新共同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的核心驱动力与生命线,知识产权则是这一创新过程不可或缺的保护和激励源泉。然而,中小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普遍面临多重挑战,严重束缚它们的创新潜力和市场竞争力。相较之下,科技型独角兽企业作为新经济浪潮中的领航者,凭借其迅猛的发展势头和创新活力,正引领行业迈向新高度。这些企业不仅坐拥丰富的知识产权资产,还构建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实现知识产权从创造到运用、保护及管理的全方位良性循环。其卓越的管理模式不仅凸显知识产权在企业战略中的核心地位,也为中小企业树立典范,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一、我国科技型独角兽企业现状
科技型独角兽企业是指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创业公司。估值超过(含)10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被称为超级独角兽企业。独角兽企业通常具有快速增长、创新驱动和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根据《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已达300家,总估值突破1万亿美元,平均估值约为33.3亿美元。独角兽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北上深杭”),这四个城市共拥有200多家独角兽企业,占总数的近70%。独角兽企业分布于26个领域,主要集中在智慧物流、医疗健康、人工智能、新文娱、新零售和互联网教育等领域。这些领域不断裂变出新的赛道,如新零售、新文娱和互联网教育等,推动了行业的升级和发展。
中国独角兽企业作为创新创业的领军者,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长,并展现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深刻理解和高度重视。这些企业在短短数年内,不仅迅速积累起庞大的市场估值,更在专利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根据智慧芽专利数据库的数据梳理分析,截至2023年底,拥有国内有效专利的独角兽企业共290余家,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专利有效量共计4.8万件,企均拥有超150件,同比增长超45%。其中,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了275家,发明专利有效量共计1.9万余件,同比增长约55%,占有效专利总量的约40%。这表明了独角兽企业在全面知识产权布局上的成果和实力,且发明专利在其专利组合中占有重要地位。独角兽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积极创新,还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2023年共有94家独角兽企业申请了1,100余件国际PCT发明专利,占独角兽企业数量的约25%。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知识产权则是这一核心竞争力的坚实盾牌。因此,这种“专利先行”的理念,不仅为独角兽企业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更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标杆,引领着中国创新创业生态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二、独角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分析
(一)以高质量专利为核心,构建全方位知识产权战略。科技型独角兽企业在知识产权布局上,尤为重视以专利构建核心技术壁垒。它们更注重专利的质量而非单纯追求数量,以提升自身在行业标准制定和专利诉讼中的话语权。并且企业在产品研发初期,就会同步进行海外专利布局,提前抢占目标市场,避免未来进入时遭遇专利壁垒。华为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申请的专利大多具有高质量和高价值,凭借其高质量的专利组合,在行业标准制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行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专利诉讼中具有较强的实力和话语权。大疆创新在进入欧美市场之前,就进行了大量的专利布局,为其市场拓展奠定了基础。所以,在面对美国发起的“377”调查中,才能适时提起反诉,将原本的不利局面巧妙转化为展现自身技术创新实力与维权决心的舞台。
在构建全面的知识产权战略时,独角兽企业对商标、著作权及商业秘密的保护同样给予了高度重视。它们深刻认识到品牌标识的独特性、创意作品的原创价值以及核心技术的保密性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例如,在抖音等关键产品上线前,就已经开始了商标布局,申请注册了大量与产品相关的商标,如“抖盟、抖舞、抖迷、抖星、抖一手、防抖音”等,构建了一个严密的商标防御体系。这些商标的注册不仅体现了企业对品牌价值的重视,还有效避免了未来可能发生的品牌侵权风险,为产品的成功上市和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一策略也彰显了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上的专业性和战略眼光,为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持领先地位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构建多维度知识产权风险防控体系,保护核心竞争力。科技型独角兽企业在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方面,并非依赖单一手段,而是构建了“内外兼修、预防为主、多方联动”的全方位、多层次防御体系,并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不断优化和完善。它们将知识产权风险防控视为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并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在内部管理方面,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融入企业运营各环节。制定明确管理制度,分类管理知识产权,并开展风险评估,制定应对措施。重视员工知识产权意识培养,通过培训、讲座、案例分享等方式提升认知。同时,实施严格的保密协议与竞业禁止,对核心技术和商业秘密采取加密、隔离等措施,防范内部泄密。此举不仅保护了企业核心资产,还提升了管理效率与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外部应对方面,科技型独角兽企业积极应对侵权行为,构建专利导航体系,参与行业联盟和标准制定。面对侵权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发现后果断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善于利用专利导航工具,对竞争对手的专利进行分析,识别潜在的专利风险,并提前制定应对策略。同时,密切关注行业政策法规变化、竞争对手动态、技术发展趋势等,并及时调整自身的知识产权战略和风险防控措施。借助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专利代理机构等外部专业机构的力量,进行专利检索分析、风险评估、海外布局等,提升知识产权管理的专业性和效率。
(三)知识产权运营与高效变现。相较于传统企业,独角兽企业在知识产权的运营与变现策略上展现出更为显著的前瞻视野与创新活力。具体而言,它们倾向于构建多元化的运营模式,以最大化知识产权的潜在价值。一方面针对核心技术专利,独角兽企业普遍采取专利许可策略,通过授权使用权实现持续的经济回报;另一方面对于非核心或辅助性技术,则倾向于通过转让方式快速变现,以优化资源配置,聚焦于核心业务的深化发展。高通公司便是此方面的典范,其通过广泛授权CDMA、WCDMA等移动通信核心技术专利,成功获取了巨额的专利许可收入。此外,部分独角兽企业如阿里巴巴,更是创新性地搭建了知识产权交易平台,该平台不仅提供专利交易、技术转让等直接服务,还涵盖知识产权评估、咨询等增值服务,极大地促进了知识产权资源的流通与高效配置。同时,这些企业还积极探索合资合作路径,通过与其他企业的战略联盟,共同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实现知识产权的共享与协同增值,进一步拓宽了知识产权的变现渠道与价值边界。
运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与证券化等手段,也是独角兽企业关键的运营变现手段。通过将高价值的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企业能够从金融机构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用于研发投入、市场拓展或日常运营,从而加速技术创新与业务扩张的步伐。
三、对中小企业的启示
随着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支持,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主动加强知识产权布局,通过申请专利、注册商标等方式保护自身创新成果,提升市场竞争力。然而,很多中小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还很薄弱。对知识产权保护管理方面仍有很多不足,如申请专利数量较少、核心技术缺失、自主创新能力普遍较低、体系不完善、专业人才匮乏等。很多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没有建立科学、系统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导致知识产权的申请、维护、利用等环节缺乏规范性和有效性。在知识产权运营与转化方面,中小企业也存在明显不足,部分企业虽然拥有一定数量的知识产权,但由于质量不高,未能充分发挥其商业价值,将知识产权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中小企业往往缺乏这方面的资源和能力,转化渠道不畅通,这导致很多优秀的知识产权难以被市场发现和认可,无法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对此,独角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对中小企业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树立知识产权意识,聚焦核心业务,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中小企业资源有限,应聚焦核心业务,围绕核心技术和产品进行专利布局,并注重商业秘密和商标保护,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将知识产权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制定与自身发展阶段相匹配的知识产权战略,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而明确自身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并围绕其进行专利布局、商标注册、商业秘密保护等工作,构建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要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高质量的知识产权创造中,围绕自身的核心技术,进行深度挖掘和系统布局,形成专利群,构筑起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同时,重视品牌建设和商业秘密保护,为自身发展保驾护航。尽早对企业名称、产品名称、服务标识等进行商标注册,并根据业务发展及时进行商标类别拓展,防止被他人抢注、侵权等问题,维护自身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建立健全商业秘密保护制度,通过签订保密协议、设置访问权限等方式,防止商业秘密泄露,将商业秘密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内部知识产权管理,提升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形成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将知识产权意识融入企业文化,发挥知识产权的价值,为企业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二)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构建一个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保护创新成果和核心技术的盾牌,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首先,制度应明确知识产权的申请、维护、运用和保护流程,确保每一步都有章可循。通过建立知识产权档案和保密制度,企业可以系统地管理知识产权资产,防止信息泄露。同时,实施风险评估与应对机制,提前识别和应对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降低侵权可能。其次,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或岗位,明确职责与权限,确保有专人负责知识产权工作。此外,企业应注重引进和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提高员工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能力。通过培训、讲座等方式,让每一位员工都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共同维护企业的创新成果。最后,中小企业应积极开展与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外部机构的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参与行业协会、标准组织等活动,了解行业动态和趋势;加强与国际知识产权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三)注重知识产权质量,提升专利运营能力。独角兽企业的崛起凸显了知识产权作为核心竞争力与融资利器的核心地位。中小企业在创新发展之路上,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及高效转化应用成为驱动业务增长、稳固市场地位的关键。为此,中小企业应构建严谨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精准评估其市场价值、技术领先度及成长潜力,为战略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同时,搭建完善的知识产权运营架构,配备专业团队,该团队需兼具行业洞见与战略视野,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制定并执行高效的运营策略。在策略实施上,中小企业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知识产权价值实现路径,如专利技术许可、品牌国际授权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这些举措不仅能直接增加收益,还能扩大品牌影响力,拓宽市场版图。
高质量的知识产权输出,不仅是技术实力的象征,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中小企业需将知识产权管理上升至企业战略高度,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系统,提升知识产权质量,以高质量的知识产权输出为引擎,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迈向更广阔的商业蓝海。
综上,在知识经济浪潮推动下,中小企业面临的技术与知识产权竞争愈发白热化。科技型独角兽企业以其卓越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为中小企业树立了标杆。中小企业应深入学习这些成功模式,将知识产权管理提升至战略高度,强化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与运用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共同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增长。因此,借鉴并创新知识产权管理模式,是中小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必由之路。
(作者单位:1.国机传感科技有限公司;2.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钦华,张苑.数字化全力赋能中小企业转型[J].中国电信业,2023(08).
[2]吴志萍.科技型独角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22.41(20).
[3]韩新玥,王岳森,祁国莲,等.独角兽企业与新经济的起源关系和动力机制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商场现化,2019(21).
[4]何少琦.美国专利复审程序与337调查结果间的互动关系研究——以“大疆无人机案”为例[J].对外经贸,2021(09).
[5]程雪.企业知识产权风险识别与控制策略[J].经济师,2024(06).
[6]沈湘,刘艳丽,邹丽雪,等.高通和华为技术创新战略研究[J].科学观察,2021.16(06).
[7]吴静,吕西疆.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管理策略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23.19(Z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80665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