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黄河流域陕西段村级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
第750期 作者:□文/王小林 时间:2025/4/2 9:20:14 浏览:4次 |
[提要] 黄河流域村级生态环境保护值得关注。本文以黄河流域陕西段大荔县流域为例,通过走访调研,梳理黄河流域陕西段大荔县村级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分析其形成原因。为保障黄河流域陕西段村级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应强化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村级宣传教育及监督处罚力度,引导村级设施农业绿色化发展,健全黄河流域村级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强化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合力。
关键词:黄河流域陕西段;生态环境保护;村级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10月12日
2023年,黄河流域陕西段水质考核指标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陕西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黄河干流(陕西段)连续两年全线水质达到Ⅱ类。全面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黄河流域村级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其重要一环,应受到关注。
近年来,陕西省大荔县以打造黄河绿色生态走廊为目标,在实施黄渭洛滩区生态建设、黄河沿岸防护林、沿黄大荔段绿化提升及黄河老崖生态治理等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项目的过程中,已将村级生态环境与保护项目纳入其中,在保护母亲河的同时,也提高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
一、研究的必要性
2021年9月,农业农村部提出要扎实抓好两大流域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修复。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中指出,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为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严格执行黄河保护法和相关规划,守护好黄河母亲河。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安全与环境保护形势严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黄河流域陕西段大荔县村级环保控制力偏弱,尤其在紧邻黄河西岸的赵渡镇、韦林镇、范家镇及安仁镇,涉及60个行政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更为突出,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十分关键;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科学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这项工作显得更为重要。
二、黄河流域陕西段大荔县村级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问题
(一)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够高。陕西省大荔县村级区域内人口基本为农民,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普遍不高。究其原因:一是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多数文化水平为高中以下,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知识理论知之甚少,保护意识普遍较低。二是宣传强度有待加强。相关部门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力度较弱,宣传方式多以横幅等传统方式进行;宣传频率不高,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村级常态化宣传机制不健全。三是老好人式管理方式比较常见。对违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定行为的监督与处罚力度不强,普遍为口头劝诫。
(二)农业生产方式不够绿色化。大荔县东临黄河滩地及黄河流域支流,属于陕西关中农业大县,现代设施农业发展较为成熟,尤其是范家镇、安仁镇及赵渡镇,大棚设施冬枣发展已进入成熟期,然而农业生产活动却不够绿色化。一是设施农业发展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大荔县设施农业总面积约50万亩,在大荔冬枣为代表的大棚设施建设中,需不同程度地使用钢筋、薄膜及纤维棉被等材料,伴随使用焊接工艺,导致水体、空气及土壤污染,加重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二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大水漫灌式的灌溉方式,造成不同程度水资源浪费。三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依然存在,畜禽粪、化肥、农药及其残留物未得到妥善处理,专业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不成熟,缺乏专业的农业生产垃圾回收机构。
(三)村级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不健全。近年来,大荔县逐步提升了县域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也整体提升,但是村级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仍不健全。一是村级垃圾回收站不健全。部分生活垃圾处理不科学,多为堆放至坑地及挖坑掩埋,缺乏专门的垃圾回收处理设施,给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埋下隐患。二是排水排污设施不健全。尤其是邻近黄河流域的村级,生活污水收集管网覆盖率仍然较低,生活污水收集能力差。三是村级污水处理站匹配率低。由于历史原因,农村环保基础设施薄弱,部分街镇沿河沿渠生活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置,个别村级虽然建设了生活污水处理站,但经费保障不足、后期运维管理机制不健全,污水处理站很难正常运转,生活污水得不到有效整治。
(四)村级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缺口大。黄河在大荔县境内流长47.65千米,境内流域面积80平方千米。近年来,中央、省、市、县财政资金有力支持了县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等方向项目建设,黄河流域村级生态环境保护效果明显。但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缺口仍然较大。一是县域内村集体经济普遍较弱,多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超过5万元,基本没有资金投入。二是社会资本投资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是针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村级项目投资的惠企政策不完善,政府投资引导力度较弱,企业投资积极性也不高。三是财政资金支持村级项目的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省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资金、省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等财政资金虽有力支持了黄河流域大荔段生态保护与修复、干流沿线重要生态节点建设、重要湿地保护治理及沿黄防护林绿色廊道建设等项目建设,但是涉及村级项目的资金较少。大荔县是农业大县,工业发展较弱,财政收入主要靠上级转移支付,地方财力薄弱,村级生态环境保护投资需中省市财政资金进一步支持。
三、黄河流域陕西段大荔县村级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及监督处罚力度。一是完善县-镇-村三级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培训体系,常态化做好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等专题村级培训工作,宣讲黄河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在村级的普法力度。二是丰富宣传方式。除常规宣传之外,建议邀请农村网红参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公益宣传工作,播放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主题公益电影,在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主题教育;相关部门赴村级开展调研座谈,开展主题宣讲。三是继续加强散煤治理“双替代”资金支持,鼓励和补助电器取暖,逐步减少黄河流域区域村级碳排放,同时强化取暖季村级天然气供给能力,以满足冬季村级天然气源取暖需求。四是以“正反面”典型案例为抓手,引领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良好氛围,劝诫违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定的生产生活行为,强化村级生态环境保护违规事件的监督力度。此外,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完善有助于实现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治理目标。要引导村民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杜绝老好人思想,情节严重的,建议依法追究其责任。
(二)引导设施农业绿色化发展。一是强化农业投入管理。科学处理、处置农业投入品包装废弃物、农用薄膜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严禁使用限制性农药,禁止在排水渠或黄河湿地周边直接调配农药;强化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使用总量控制、使用指导和技术服务,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要加强村级光伏产业监督管理,防控光伏固体废物生态风险。二是引导成立专门的农业生产垃圾回收机构。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回收处理农业生产垃圾,提供科技化、绿色化及低碳化的大棚除虫、杀菌、施肥等服务。三是有效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探索使用先进节水技术,加快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坚持节水优先、统筹兼顾、集约使用、精打细算,优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保障基本生态用水,统筹生产用水;同时,实施灌区农田退水循环利用,加强对农业污染源的监测预警,推动有效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有质有效发展。
(三)完善黄河流域村级生态保护基础设施。一是强化村级垃圾处理站投资力度。探索“政府+社会+村集体”模式的村级垃圾处理站机制,加大黄河流域村级垃圾分类回收力度;发挥“美丽庭院”的正面典型引领作用,及时为村民更换垃圾桶,监督清洁员按时清理村级垃圾,在村道等公共区域植树绿化,与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协同推进。二是建议中央、省、市继续加大黄河流域财政资金支持村级环保设施。重点支持村级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全力推进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村级项目,支持村级排污管道、污水处理站、黄土台塬水土流失整治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建设,逐步提升黄河流域村级生态环境水平。三是继续打造示范样板。大荔县已建成赵渡镇平民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示范村,正在建设范家镇雷北村、东城社区畅家村等三个生态环境示范村,走出了一条生态治理和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成为黄河流域村级生态治理的样板;建议继续支持大荔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示范村项目建设,从试点到逐步推开,充分发挥村级生态环境保护模板带动效用,促进县域内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示范村由点及面发展。
(四)强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资金合力。一是发挥区域优势,落实积极的帮扶政策。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文旅产业协调发展是流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应继续支持以“大荔冬枣”为代表的现代设施农业绿色发展,做强“黄河流域+”村级旅游业发展,协同推进村级生态环境保护,落实“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生态保护修复与综合整治规划编制等工作。二是建议县级各部门要强化横向沟通,完善县域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规划村级部分,逐步储备较多的高质量项目;强化与上级部门纵向沟通,统筹谋划,继续加大争资力度;积极与邻近县共享信息,统筹规划,联合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继续从土地出让价款中计提生态保护专项资金,并加大对村级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建议继续加强对村级项目专项资金的监管,确保财政资金效益。三是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吸纳社会力量来共同构建黄河流域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新局面,最大限度地整合多方力量,从而形成治理合力;建议探索成立黄河流域村级生态环境保护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其中,合理开发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资源,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以期达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财政资金见效益+社会资本有回报+村集体经济得发展+农民收入再提高”的共赢局面。
综上,面对黄河流域陕西段村级生态保护问题,相关主体应高度重视。要不断提高黄河流域村级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引导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向绿色化、低碳化、数字化及科技化转变;在财政资金支持的基础上,政府应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黄河流域村级生态环境保护,撬动社会资本,凝聚资金合力,完善黄河流域村级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示范村建设项目为抓手,示范引领;让黄河流域村级生态环境保护成果汇聚为黄河流域陕西段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作者单位:大荔县财政局)
主要参考文献:
[1]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J].中国畜牧业,2021(17).
[2]郭艳,郑曾崇,贺栋林,等.基于CiteSpace图谱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研究进展[J].绿色科技,2023.25(24).
[3]李青松,胡金荣.黄河流域陕西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路径[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24.38(01).
[4]武苗苗.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存在的困境与优化路径[J].河南开放大学学报,2024.37(01).
[5]苗新岳.浅议内蒙古黄河流域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内蒙古水利,2023(06).
[6]马淑芹,丁文文,李付杰,等.黄河流域青海段生态保护修复对策研究[J].环境保护,2023.51(22).
[7]刘洋,许继红,刘媛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文旅产业耦合协调关系研究[J].经济问题,2024(02).
[8]姚瑶.新时代黄河流域治理的困境及路径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2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