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京郊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探索 |
第750期 作者:□文/张唯康 时间:2025/4/2 9:28:30 浏览:14次 |
[提要] 红色旅游是追寻红色记忆、体验红色文化的一种旅游形式。北京郊区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已成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推动京郊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本文旨在探讨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通过深入分析红色旅游在京郊乡村振兴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出可行性优化路径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京郊;红色旅游;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10月10日
一、红色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
红色旅游是指将旅游活动项目和中国共产党的红色资源(包括实物资源、精神资源等)结合起来,以文化传承、思想熏陶、理想信念教育为目的的个人或群体性参观考察实践活动。红色旅游在促进乡村振兴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和内在逻辑,主要体现在激发文化自信、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乡村文明等层面,从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源泉。
(一)红色旅游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文化滋养。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最宝贵的财富。红色资源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崇高伟大的革命精神,而且还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深厚情感。通过挖掘、保护、开发、利用这些红色资源,可以激发乡村人民的文化自豪感和归属感,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从而推动乡村社会全面进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红色旅游资源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文明和谐团结奋进的乡风乡貌有着重要作用。通过红色资源的开发和旅游化,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铭记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传承发扬伟大的革命精神,推动乡村文明进步,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提供丰厚文化滋养。
(二)红色旅游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产业兴旺。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助于促进乡村经济的振兴。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色旅游形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可以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进行各种参观考察、研习体验,带动广大乡村地区的日常餐饮安排、宾馆住宿、旅游购物、交通出行、会议研讨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乡村人民的收入来源,提高乡村人民的生活水平。红色旅游还可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动相关文化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增加农民、农村的经济收益。近年来,基于乡村红色文化资源特点设计制作的红色创意产品,如红色文化主题纪念品、艺术品、手工艺品等,具有很好的收藏价值和纪念价值,市场前景较为广阔,对于农民增收表现突出。各类以革命故事、英雄人物为主题的邮票、明信片、书籍等满足了大中小学生的学习购买需求。红色旅游景区周边的衍生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吸引了不少市民进行沉浸式文旅体验。相关农产品展销会、文化节等活动,直接提升了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居民消费升级的趋势十分明显。
(三)红色旅游促进乡村生态环境宜居美丽。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建设。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往往与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文化相结合,红色旅游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对红色遗址、纪念馆等历史遗迹的进一步修缮和日益保护。目前,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各级政府在保护红色资源的过程中采取了大量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措施,如开展乡村植树造林、垃圾分类处理、绿化美化生活环境等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这些举措极大提升了整个乡村区域的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红色旅游收益可以用于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提升乡村公共服务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乡村的宜居化建设。乡村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反过来又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参观,从而形成文化旅游和生态建设的良性循环,使乡村发展更加宜居和美丽。
二、京郊乡村红色旅游资源优势
(一)北京郊区的乡村红色资源星罗棋布、分布广泛。北京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除了东城、西城、海淀、朝阳等主城区外,还有数量众多的郊区。北京郊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分布十分广泛,每一处红色旧址、革命遗迹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和革命精神。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过程中,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在党的召唤和领导下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砥砺前行,与各种反动势力进行了英勇顽强、百折不挠的伟大斗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民解放事业付出了无数牺牲和代价,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他们的壮举和事迹光照千秋、彪炳史册,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各界群众先后在英烈们生前战斗过、工作过的革命旧址兴建了大量缅怀历史、纪念英烈的碑、文、亭、园、馆等革命遗迹场所。据不完全统计,京郊各区的各类红色革命纪念物和革命活动旧址数量多达50多处,各种留存的英烈纪念碑、红色革命墓地合计约30余处,其中反映抗日战争期间北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红色资源、红色故事最为丰富,这些红色遗址和革命文物星罗棋布,遍布京郊各地,犹如一座座屹立不倒的精神丰碑,为我们今天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精神、凝聚民族复兴的磅礴奋进之力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与启迪。
(二)北京郊区的乡村红色资源历史底蕴深厚,教育意义重大。北京郊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题材。延庆区的沙塘沟村位于延庆区大庄科乡,是抗日战争时期平北抗日根据地的最早地区。1938年,中国共产党在这里播下火种发展了6名农村党员,平北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这里诞生,因此该村被誉为“平北红色第一村”,现已被评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延庆区的霹破石村的昌延联合政府旧址,是我们党在平北地区组织的首个抗日民主政权,该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为平北地区开展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并最终取得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位于龙庆峡的平北抗日烈士纪念园,是人民群众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位于京郊门头沟斋堂镇的马栏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平西抗日根据地的指挥机关所在地,这里完整保存了大量反映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英勇抗战的诸多红色文物,后来在该村旧址的基础上建成了我国首个农民兴办的村级博物馆,对抗战时期的村级革命文物、相关文件、红色遗留物等进行了很好的陈列。坐落于门头沟区妙峰山脚下的平西情报交通联络站展览馆,曾经是抗战时期平西秘密交通线上重要的交通站之一。位于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共党员曹火星同志在这里创作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首歌曲,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为歌名添加了“新”字,从此《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歌遍传中华大地,成为不朽的红色经典音乐。位于平谷区山东庄镇的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以冀东地区抗日战争为背景,以平谷及周边地区人民抗日战争史为线索通过大量实物和图文资料展示了抗战时期平谷鱼子山地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保家卫国、英勇杀敌的光辉事迹。位于平谷区山东庄镇桃棚村的平谷冀东抗日根据地旧址,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也是平谷区第一面党旗升起的地方。位于顺义区龙湾屯镇的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是为了纪念英勇的焦庄户人民利用地道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做出的重大历史贡献而修建,是北京市唯一一家以地道为主要参观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镇庙上村怀柔第一党支部纪念馆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怀柔第一党支部”。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三、京郊乡村红色旅游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京郊乡村的红色资源分布十分广泛,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促进乡村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其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作用还远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近年来,京郊红色旅游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性仍然比较突出,制约了京郊乡村的振兴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京郊乡村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平衡。北京郊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各地区的开发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一些乡村由于历史背景深厚、网络知名度高,红色旅游开发较为成熟,因此对乡村振兴的作用发挥比较明显,而一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红色资源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不足等原因,红色旅游的开发相对滞后。在红色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形式方面,部分地区的红色旅游产品形式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乡村观光游览和简单的讲解上,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难以满足新时代游客多样化、沉浸化的需求。二是京郊乡村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的不完善。一些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服务设施不便、景点住宿条件差、餐饮设施不完善、接待服务能力有限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的红色旅游体验感。有的乡村还存在红色旅游服务水平不高、服务态度冷淡、专业知识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三是京郊乡村红色旅游的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不足。一些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旅游品牌建设滞后,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和品牌形象,在市场营销方面投入不足,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知名度不高,游客数量有限。四是京郊乡村红色旅游的区域合作与联动发展不充分,红色旅游的线路整合不够。北京郊区红色旅游景区之间缺乏有效的区域合作和联动发展机制,导致红色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难以实现。一些乡村的红色旅游线路整合不够,缺乏具有吸引力的红色主题线路和特色线路,难以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五是对京郊乡村红色文化的挖掘与资源整合不足。红色乡村缺乏对革命历史、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的深入挖掘和展示,没有将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资源有效结合,形成综合性的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产品缺乏创新,比较老套,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四、红色旅游助力京郊乡村振兴优化路径
(一)完善乡村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增强新媒体宣传力度。为了充分发挥红色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京郊乡村地区需要完善红色旅游发展规划。一方面,要对现有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估和合理布局明确发展定位和目标;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其他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协同,形成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目前,新媒体传播已经成为文旅产业的主要宣传和推广方式,京郊乡村扩大对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可以通过制作红色文化宣传视频、红色旅游指南等网络宣传材料,在快手、抖音、西瓜、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进行社交传播,不断提高红色文化资源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还可以邀请知名人士代言,积极举办红色文化节、红色旅游节等活动,扩大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二)打造红色文化产业链,提升红色旅游服务质量。京郊乡村红色文化的建设要注重产业链的延伸,通过组织拍摄纪录片、创作红色话剧、红色歌曲、邀请专家学者为受众讲述红色故事等形式,不断丰富当地红色文化产品。另外,红色文化产业链的价值提升,需要积极借助VR虚拟技术、5G技术、视频剪辑技术等,增强文化产品的现代科技感,便于群众利用新技术更好地还原历史,增强对革命岁月的现场体验感。京郊乡村红色旅游价值链的建设可以与乡村文化站、乡风文明活动结合起来。乡村红色文化宣传栏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使村民在各类喜闻乐见的宣传报道中接受熏陶教育,提升自身素质。新农村文明和谐的乡风活动,如孝老爱亲、彼此亲善、睦邻友好、投笔从戎等,本身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元素。红色产业价值链的打造,还需要京郊乡村与旅游公司、文化企业加强合作,开发红色旅游线路、创作红色文创产品,不断完善京郊乡村红色旅游设施,提高旅游服务专业化水平,从而提升红色旅游的总体服务质量。
(三)加强乡村红色旅游区域联动机制,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京郊乡村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旅游品牌,需要不断加强乡村红色文化资源的区域合作与联动机制。通过加强区域合作与联动,实现不同乡村红色文化资源的共享和共赢,合力拓展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推进红色旅游连线式、一体化发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旅游品牌。例如,早在1997年,北京市门头沟区的红色马栏村就把红色革命遗迹“挺进军司令部旧址”进行了修缮和保护,建成了远近闻名的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供参观者免费考察体验。2018年以来,该村又以“红色全景沉浸式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围绕“红色+”模式,积极打造了以“红色马栏”为中心的京郊旅游品牌,带动周边乡村共同发展。2019年以后,该村针对大中小学生大力开展了多种沉浸式爱国主义教育体验活动,积极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使该村的红色旅游成为北京市、乃至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红色乡村旅游典范。
(四)推动红色旅游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红色文化资源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京郊乡村振兴需要结合当地的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农业”的新型产业模式,通过在红色旅游景区周边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让游客在体验红色文化的同时,感受田园风光和农耕文化。通过“红色旅游+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模式,可以带动红色旅游景区周边的餐饮、交通、特色民宿、主题酒店等业态发展。通过培育乡村消费新业态、乡村流通新模式推动乡村经济结构不断实现优化升级。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车红莉.乡村振兴视角下京郊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路径研究[J].中国市场,2024(25).
[2]贾德勇,芦晓春.京郊山乡点燃“红色引擎”[N].农民日报,2023-07-21(002).
[3]宋传信,骆洪刚.“讲述昔日抗战故事 共绘今天乡村风采”活动在通州宋庄举行[J].北京党史,2015(05).
[4]高朝暄,单彦名,田家兴,等.京郊红色圣地——马栏村[J].小城镇建设,2015(08).
[5]刘锋.北京红色文化的厚植与积淀[N].北京日报,2024-04-0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