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管理/制度 |
铁路工程组织韧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751期 作者:□文/孙小雅 时间:2025/4/16 13:42:17 浏览:13次 |
[提要] 本文旨在探讨影响铁路工程组织韧性的治理机制因素。通过对现有文献综述和实证分析,识别关键的治理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以增强或削弱铁路工程组织的韧性,以便为铁路工程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以优化治理机制,提升铁路工程组织整体韧性。
关键词:项目治理;组织韧性;铁路工程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10月25日
组织韧性定义为项目组织具备的预测突发事件并迅速恢复和适应的能力。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基础设施领域的大型项目提出更高的需求,铁路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力量,其组织韧性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组织韧性已成为铁路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铁路工程项目组织需具备处理危机与问题的能力,从动荡中迅速恢复并从中得到学习与提高,从而加强组织自身稳定性。治理因素在提升铁路工程组织韧性中扮演关键角色,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铁路工程的长期稳定。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和识别影响铁路工程组织韧性的关键治理因素,为铁路工程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从而提高铁路工程的整体性能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一、项目治理相关研究
治理原意是指控制、引导和操纵的行动或方式,综合已有文献对项目治理的定义,项目治理是对一个项目涉及的利益相关方关系之间的治理,是一种体现了项目参与方与相关方之间权、责、利的安排并进行项目交易的制度框架。合适的治理机制可以防止机会主义,从而促进项目参与者的协调合作,保持组织稳定性,促使项目取得成功。现有文献中治理机制的研究内容聚焦于市场治理的研究,即强调正式规则和契约重要性的契约治理、强调参与者及客户之间关系重要性的关系治理。在发达国家,政府通常被视为项目外部的利益相关者,而我国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绝大多数由中央或地方政府部门以及其授权分支机构直接管理,在行业惯例与产权结构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政府在项目治理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研究影响铁路工程组织韧性的治理因素,将从契约治理、关系治理与行政治理三种机制进行分类研究。
二、治理机制与组织韧性的关系
契约治理强调使用正式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契约来规范项目各参与方和相关者的关系。通过合同明确各方权利职责以及维持关系和终止协议的方式来减少不确定性,明确边界问题,有效提高各方的协同性,并依靠法律和标准的权威降低机会主义风险。
关系治理是包括关系范式与信任在内的社会过程,通过信息共享和共同解决问题,减少信息不对称,适应不可预见的突发状况。在已有研究成果中,信任已成为降低谈判成本,增加合作密度的确定性因素之一。通过促进关系韧性与个体韧性,关系治理对组织韧性有促进作用。
行政治理是指以政府行政系统作为治理主体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政府作为特殊的建设单位,其行政指令在调节组织间关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政府效能发挥得当既可平衡公共利益冲突,也能有效控制腐败,实施监管职能,推进项目进展。
三、关键治理因素识别
本文通过深入的文献综述与实证案例分析,系统地识别了影响铁路工程组织韧性的关键治理因素,为提升项目组织韧性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支持。
(一)数据收集。多案例研究的最佳数量为3~6个。文本借助复杂工程管理研究院建立的重大工程案例研究和数据中心重大工程案例库选取了京沪高速铁路、沪杭高铁、哈齐高铁、武广高速铁路、哈大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等6个高铁项目工程案例,并通过广泛搜集相关项目案例的学术论文、报道、新闻等多种信息源,以获取详尽的项目相关信息。
(二)开放性编码。开放性编码第一步是将资料中的句子或片断赋予标签,即提取自由节点,之后精炼自由节点的含义,即概念化。本次研究采取手工编码的方式,经过对6个案例相关资料的搜集研究,共提取了320个自由节点,将含义相似的自由节点归为一类,经过凝练之后形成34个初始概念,每个初始概念罗列其中一个自由节点,表1是所提取出来的初始概念及其下属自由节点示例。(表1)
得到初始概念之后,下一步是对初始概念进行进一步的提炼和总结,形成范畴,即范畴化。经过归纳,本文将上述34个初始概念分成8个副范畴,各范畴及下属概念如下:(1)信任:相互信赖、资金能力、技术管理;(2)信息交流:沟通交流、产业影响、协调需求;(3)协作机制:配合响应、沿线环境维护、群众关系、公众利益、稳定合作、生态保护、带动就业;(4)合同执行:合同规范、标准规范、工程变更、惩罚激励;(5)风险管理:共担风险、风险分配、报酬分配、风险事件;(6)政府监管:违规招标、违规决策、招投标腐败、串通招投标、监督资金管理;(7)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制定规划政策、财政补贴、方针决策、技术创新、资源配置;(8)协调事务:协调拆迁安置、组织征地拆迁。
(三)主轴性编码。主轴性编码的目的是建立范畴之间的联系,将开放式编码中分散的资料片断以新的方式再次重新组合。本文通过迭代分析并构建各个副范畴之间的关联,形成了关系治理、契约治理、行政治理三个主范畴,并将信任与信息交流合并为信息共享,政策支持与协调事务合并为政策环境。最终形成模式为关系治理包括信息共享、协作机制两个副范畴,契约治理包括风险管理、合同执行两个副范畴,行政治理包括政策环境、监管框架两个副范畴。
(四)选择性编码。选择性编码,即通过已确定的主要线索确定核心范畴,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影响铁路工程组织韧性的治理机制”作为核心编码,采用故事线的方法进行具体编码步骤。
1、根据对所获得资料和各级编码的分析,影响铁路工程组织韧性的治理机制的故事脉络是为了提高项目组织韧性,通过关系治理、契约治理与行政治理共同作用进行项目治理。
2、对主范畴和副范畴进行联系和比较,可以发现关系治理、契约治理与行政治理在影响项目组织韧性时的具体表现。
3、进一步对核心范畴和其他层级范畴进行分析。信息共享能够增加透明度,促进协调,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误解和冲突,提高整体协作效率,同时信息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信任水平。信息共享能够增强项目组织的预测能力、反应速度和适应能力,从而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恢复并继续推进项目。协作机制能够增强项目组织的内部凝聚力和外部协调能力,使组织在面对内外部压力时能够保持稳定并有效应对。风险管理能够降低项目失败的风险,增强项目组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保持较强的韧性。合同执行能够增强项目组织的规范性和稳定性,使组织在面对内外部压力时能够保持较强的执行力和应变能力。政策环境为工程项目提供了宏观指导和支持,包括产业政策、环保政策、金融政策等。监管框架能够增强项目组织的规范性和自律性。
可以发现,核心范畴、主范畴、副范畴与概念形成了一个整体,由此分析出影响铁路工程组织韧性的治理机制因素。
(五)饱和度检验。理论饱和的检验标准是无法得到进一步发展某一范畴的特征数据。我们从重大工程案例研究和数据中心重大工程案例库中重新随机挑选了两个铁路工程项目案例,通过相关资料收集,第二组获得的30个标签经过编码没有发现新的重要范畴,由此判断上述整合过程是可信的。
四、因素作用机制
(一)单一因素作用。(1)信息共享:增加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透明度,使项目组织能够提前预见潜在的风险和机遇,增强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误解和冲突。(2)协作机制:明确各参与方的职责和权限,减少责任不清导致的推诿现象,有助于各方及时交流信息、解决问题,并且长期的协作能够增进各参与方之间的信任。(3)风险管理:全面识别项目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应对措施。(4)合同执行:明确权利义务,约束各参与方的行为,保障各参与方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5)政策环境:为工程项目提供了宏观指导和支持,降低项目面临的市场、政策和法律风险。(6)监管框架:对项目组织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对于腐败违规行为可以及时发现并进行惩处,确保项目按照既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实施,及时发现并纠正项目中的问题和隐患,预防风险的发生。
(二)因素共同作用。在工程项目中,治理机制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治理因素之间也是相互依存且相互作用的,这些因素在项目治理的框架内,通过复杂的交互作用,共同塑造了组织的韧性。治理因素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不仅体现在它们对组织韧性的正向影响上,还体现在它们通过协同作用削弱负向因素的能力上。
信息共享与协作机制可以削弱信息孤岛作用,保证信息共享通畅,消除信息壁垒。信息共享与风险管理可以削弱信息滞后作用,使项目组织对风险做出快速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协作机制与风险管理可以削弱责任不清作用,避免各参与方在风险应对中责任不清、互相推诿,削弱风险管理的效果。合同执行与风险管理可以削弱违约风险作用,避免违约行为,避免引发新的风险和纠纷。政策环境与监管框架可以削弱政策变动作用,减少政策环境变动对项目不确定性的影响。
综上,本文采用扎根理论识别出影响铁路工程组织韧性的治理机制因素,包括政策环境、监管框架、风险管理、合同执行、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等6个因素;在传统治理机制维度研究中加入行政治理维度,弥补了以往研究未聚焦于我国独特体制的特点,从工程项目三维治理框架体系出发分析项目治理对组织韧性的影响,基于典型案例的因素识别有助于增强决策者对于铁路工程项目组织韧性的认识,从而为项目制订更合适的决策方案,便于管理者和决策者优化治理机制,提升铁路工程组织的整体韧性。
(作者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徐琪帆,赵娜.大型工程项目组织韧性影响因素及应对研究[J].工程经济,2021(31).
[2]罗剑,罗锦贤.从管理到治理:项目治理的文献综述[J].项目管理技术,2017.15(09).
[3]Caniels,M.C.,Gelderman,C.J..The safeguarding effect of governance mechanisms in inter-firm exchange:the decisive role of mutual opportunism[J].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2010.21(01).
[4]乐云,李永奎,胡毅,何清华.“政府-市场”二元作用下我国重大工程组织模式及基本演进规律[J].管理世界,2019.35(04).
[5]Lusch,R.F.,Brown,J.R..Interdependency,contracting,and relational behavior in marketing channels[J].Journal of Marketing,1996.
[6]Heide,J.B.,John,G..Do norms matter in marketing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Marketing,1992.
[7]盛昭瀚,程书萍,李迁.重大工程决策治理的“中国之治”[J].管理世界,2020.36(06).
[8]邱聿旻,程书萍.基于政府多重功能分析的重大工程“激励-监管”治理模型[J].系统管理学报,2018.27(01).
[9]张敬伟.扎根理论研究法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0(01).
[10]王念祖.扎根理论三阶段编码对主题词提取的应用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8.37(0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