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新质生产力赋能黑龙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第751期 作者:□文/胡佳乐 陈建萍 时间:2025/4/16 15:04:39 浏览:6次 |
[提要] 黑龙江旅游业既拥有丰富的资源条件,又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深度剖析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及其对旅游业的深刻影响,立足黑龙江旅游业实际情况,探究其发展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创新机制策略,以推动黑龙江旅游业实现转型升级。
关键词:黑龙江;新质生产力;旅游业;创新;实践路径
基金项目: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S202410223120)。通讯作者:陈建萍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10月12日
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凝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深邃理论洞见和丰富实践经验。发展新质生产力对黑龙江旅游业的推动作用十分显著,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游客需求,黑龙江旅游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旨在分析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特征,针对黑龙江旅游业发展现状和现存问题,探究新质生产力赋能下的解决机制,并提出针对性的实践路径。
一、新质生产力内涵及特征
新质生产力是立足新发展阶段,通过新技术不断催生新产业,通过新产业不断创造新价值,重塑发展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具有创新性、绿色性和数字性等显著特点。而针对旅游领域衍生出的“旅游新质生产力”是以旅游市场的需求为指引,积极吸纳前沿的科学技术成果,将技术创新作为关键驱动力,以绿色发展理念为遵循,通过对旅游体制机制的变革,实现旅游生产要素的创造性配置和高效整合。
在新质科学技术方面,不同于传统生产力只是对已成熟技术的简单复制和大规模运用,旅游新质生产力则以快速发展和高度融合的前沿科学技术为核心驱动力。旅游新质科学技术创新速度快、创新频率高,并不断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能够极大地突破传统生产的局限,实现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升级以及对未知领域的开拓探索。
在新质生产资料方面,传统生产力中的生产资料主要依赖于大规模的物质资源投入,如土地、原材料和能源等,且对这些资源的利用方式相对低效。旅游新质生产力中的生产资料则更侧重于知识、信息、数据等无形资源,以及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创新的管理模式。此外,依托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工具,旅游新质生产力能够更精准地配置和利用各类生产资料,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循环利用。
在新质劳动力方面,旅游新质生产力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熟悉旅游业务,还需掌握数字营销、数据分析、智能技术应用等多种技能,能够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产品创新等形式,推动旅游业实现质的飞跃与综合竞争力提升。
二、黑龙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数字化技术应用程度较低。数字化技术作为新型生产工具,是改造提升传统旅游产业的支点,已经成为构建现代化旅游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然而,黑龙江省在旅游业中数字化技术应用较少。一方面线上平台方面的功能不够完善,部分旅游产业提供的信息更新不及时,用户体验较差;另一方面景区的智能化设施存在欠缺,缺乏对新技术、新理念的关注和尝试,无法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和独特的旅游感受。
(二)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在基础设施方面,部分景点存在交通不够便利的情况,停车场、游客中心、解说系统、休憩设施和旅游厕所等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服务质量方面,旅游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参差不齐,存在部分商家不诚信经营、售后问题得不到处理等现象。此外,旅游信息服务不够完善,游客获取准确、及时的旅游资讯存在一定困难。
(三)旅游营销同质化严重。黑龙江省现有6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49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然而,在旅游营销方面,黑龙江旅游业面临着同质化严重且缺乏创新的问题。旅游品牌形象主要冠以“冰雪之冠” “避暑胜地”等头衔,突出冬季的雪景、冰雕等项目,缺乏对自身独特卖点的深入挖掘和生动展示。同时,一些文旅项目“网红”氛围过浓,轻视对文化主题、内涵和价值的挖掘。
(四)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不平衡。部分地区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过度开发旅游资源,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比如,部分景区游客承载量超标,导致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过度开发水上旅游项目,导致水资源污染和生态失衡;部分古建筑在修复和利用时,未能严格按照传统工艺和材料进行,使得历史文化价值受损。
三、新质生产力赋能黑龙江旅游业机制探究
本文从科学技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品牌效应以及绿色可持续发展四个角度探究新质生产力对黑龙江旅游业的赋能机制,如图1所示。(图1)
(一)数字引领、科技创新驱动机制。数字驱动、科技创新是引领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第一动力。首先,新兴的冰雪旅游科技,促使更具特色和吸引力的冰雪项目开发,引领旅游业朝着多元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其次,通过科技创新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游客吃、玩、住、行一体化联立、多产业链智能化融合。最后,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游客流量及需求精准预测,旅游设施和服务人员合理安排,提高旅游资源利用效率,增强游客满意度。
(二)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智能提升与监管机制。完善设施建设与精细化管理是旅游业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础。首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大幅缩短游客行程时间、提升游客游览便利性和流畅性。其次,引入智能化的服务手段,如在线智能客服、个性化旅游推荐系统等,可大幅提升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和贴心的服务体验。最后,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算法的科学监管机制可为黑龙江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三)大数据精准营销与品牌塑造机制。精准营销与品牌塑造是旅游业长久发展的核心引力。首先,基于大数据的精准营销可定位目标客户群体,使营销活动更具针对性。其次,基于游客喜好、消费习惯等信息,大数据有助于优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最后,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形象能提升黑龙江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黑龙江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四)精准规划与可持续利用机制。精准规划与可持续利用是旅游业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首先,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精准分析游客的偏好和需求,促使旅游业发展规划更为科学高效。其次,借助先进的生态监测技术实现旅游资源变化情况的实时掌握,及时调整开发策略,推动可持续利用机制的完善。最后,深度融合精准规划和可持续利用机制,充分推动黑龙江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四、新质生产力赋能黑龙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加强数旅融合,提升智慧引领的科技环境。加强数旅融合,可推动黑龙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首先,借助数字媒体、新兴科技,深度整合旅游资源,如开发红色历史重现、冰上机器人等旅游项目,为游客提供创新性旅游体验。其次,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打造智慧景区,方便游客通过手机轻松获取各类旅游信息,实现线上预订、智能导览、无感支付等智能服务。最后,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分析游客行为和市场趋势,精准预测游客需求,实现精准营销和科学决策,提升游览的便利性和体验感。
(二)优化游客体验,营造细致优良的人文环境。优良的人文环境,可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受。首先,提升旅游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增强其服务意识与专业素养,保证游客在旅程中能感受到热情且周到的服务。其次,应深度挖掘本地独特的文化内涵,通过对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建立线上资源库;开发融合科技元素的文创产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最后,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景区内部,规划更为合理的道路标识,方便游客游览;丰富住宿设施种类,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三)创新宣传机制,打造高效创新的制度环境。首先,开展数字化营销平台建设与优化。例如,加强官方网站建设,保证信息准确及时;利用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开设账号,精准推送内容并进行互动;制作高质量宣传视频,展现黑龙江历史底蕴;借助新技术创作沉浸式内容,介绍黑龙江民俗活动。其次,通过收集分析游客数据,对不同爱好的游客实现精准投放和个性化推荐。最后,基于黑龙江本省区位特色,发扬历史文化传统,塑造本省旅游品牌,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模式,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四)实施绿色开发,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实施旅游资源绿色开发与保护,首先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生态监测和评估。例如,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准确监测森林覆盖率、湿地面积、水质状况等生态指标的变化。其次运用智能环保设备和清洁能源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最后通过数字化平台开展生态教育和游客引导,向游客普及黑龙江的生态知识、环保法规以及可持续旅游的理念,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综上,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黑龙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未来,应持续借助其力量,创新旅游模式,优化服务,加强生态与文化保护,通过精准营销吸引游客,推动产业升级,让黑龙江旅游业在新的发展阶段绽放光彩。
(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段光达,王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黑龙江省旅游名镇建设探究[A]//第十五届全国区域旅游学术开发研讨会暨度假旅游论坛论文册[C].2010.
[2]卢江,郭子昂,王煜萍.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区域差异与提升路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0(03).
[3]明庆忠,闫昕,刘宏芳.旅游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何,如何,何为[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24(04).
[4]陈美荣,王俊青,赵韦韦,等.旅游业自媒体营销模式的分析研究——以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为例[J].商场现代化,2023(1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