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公共/财税
河北省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研究
第753期 作者:□文/王怡璇 时间:2025/5/16 11:03:46 浏览:59次
  [提要] 本文运用DEA方法分别评价河北省及其各地级市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运用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河北省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综合技术效率均值为0.883,总体呈下降趋势;各地级市中石家庄市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均值为0.992,居于首位;人均GDP和财政收入分权抑制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的提高,财政支出分权和财政自给度对其有正向影响。由此可见:省级综合技术效率主要受规模效率的制约,各地级市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差异较大,应增加医疗卫生领域财政投入、基于地区差异合理控制医疗卫生财政支出规模、优化财政支出分权机制、增强地方财政自给能力。
关键词: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DEA;Tobit模型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11月7日
新医改后,各级政府大幅度增加了对医疗卫生领域的财政投入力度,河北省紧密跟随国家政策导向,将医疗卫生作为重点工作,致力于构建一个集整体性、系统性与协同性于一体的医疗卫生体系。在此进程中,政府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的作用举足轻重,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的效率是否符合政策预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对河北省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进行分析,以期为调整和优化河北省财政支出政策提供科学参考。
一、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效率测算;二是影响因素研究。
在效率测算方面,非参数方法应用较多,Sherman P(1984)使用DEA分析研究了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的效率,这是DEA分析法首次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张晓溪等(2020)运用DEA方法评估了长三角各地区的卫生发展技术效率与配置效率,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普遍较高。江鸿(2021)采用两阶段DEA模型,针对2000~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的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进行了分析,发现在此期间,卫生资源的改善效率与经济社会效率呈上升趋势,而政府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的效率则呈下降趋势。
在影响因素方面,刘佳惠(2020)针对我国31个省份的政府质量与地方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揭示出政府行政效率及反腐力度的增强对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具有积极的正向效应。张峰(2023)运用DEA探究了2010~2019年我国31个省份财政透明度对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发现财政透明度与卫生财政支出效率之间的关系为先抑制后促进,据此提出应根据地区实际情况,适度并差异化地提升财政透明度,以促进卫生财政支出效率的提升。田蓉(2023)结合DEA方法、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以及Tobit模型,对西部地区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财政支出分权、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占比以及城镇化率的增加会阻碍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的提升,而人均GDP、受教育水平以及医改进程则对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有积极影响。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采用DEA方法评估2013~2022年河北省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随后运用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二、资料来源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本研究数据来源于《河北统计年鉴》及河北省各市统计年鉴。
(二)研究方法
1、DEA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作为一种非参数方法,广泛应用于特定样本集合生产效率的评估中。该样本集合由若干个相互独立且性质相同的决策单元(DMU)所组成。根据经验法则,DEA分析中DMU的数量应不少于投入和产出变量个数总和的二倍。因此,本文开展省级效率分析时,将考察期内的省级年度数据作为决策单元进行DEA分析;开展各地市级效率分析时,将河北省的11个地级市作为决策单元,分析其2013~2022年的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符合DEA前提条件。
2、Tobit模型。Tobit(受限因变量)模型具有某种约束条件,因变量需符合条件进行取值,本文中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的综合技术效率是范围受限的因变量,由DEA分析得出的效率值取值范围为[0,1]。通过建立Tobit模型,分析影响河北省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的因素。其基本表达式为:
Y■■=α+βiXi+μ,μ~N(0,σ2)Yi=Y■■,Y■■>0Yi=0,Y■■≤0
式中,Y■■为被解释变量,Xi为解释变量,α为常数项,βi为回归系数,μ为随机误差项。
(三)变量选取
1、DEA指标体系。投入指标选取全省和各地级市的医疗卫生财政支出,产出指标的选取借鉴李杨、刘畅的选取方法,从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物品生产效率两个维度进行指标选取,医疗机构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的变化体现资源配置效率,诊疗人次数、出院人数的变化体现公共物品的生产效率。(表1)
2、Tobit模型指标体系。本文从经济、人口和制度三个方面来选取影响因素。经济层面选取人均GDP作为衡量指标。一般认为经济发展能够带来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的增加,有助于提升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人口层面选取城市化水平作为衡量指标,认为其与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存在正向关联性,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通常伴随着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更为集中的分布格局,该地区需要医疗卫生服务的人口也会随之增加,这将激励政府增加财政投入,进而提升财政支出效率。制度层面选取财政支出分权、财政收入分权、财政自给度和政府投入力度等关键指标。在我国现行的财政支出体系下,资金的配置流向很大程度上受到财政分权制度的影响,该制度首先作用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结构,进而影响政府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规模与力度,最终对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产生显著影响,如表2所示。(表2)
本文的Tobit模型如下:
TEit=α+β1perGDPit+β2DENit+β3GIit+β4FEit+β5FRit+β6FSit+εit
其中,i代表决策单元,即河北省的11个地级市;t代表研究时间,即2013~2022年;α为常数项;β为回归系数;εit为回归方程误差项。
三、实证结果
(一)DEA分析结果。分别测算2013~2022年河北省全省和各地级市的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表3、图1、表4)
由表3可知,河北省医疗卫生财政支出仅在2013年实现了综合有效,这一状态体现在既达成了技术效率的最优化,也满足了规模效率的适当性。十年间河北省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的综合技术效率均值为0.883,综合效率一般,且2013~2022年的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综合技术效率虽不断波动,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22年降至0.770,达到十年间最低值,表明近年来河北省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的投入-产出结构不合理,资源使用效率低,河北省政府必须重视财政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与分配结构。
将综合技术效率分解来看,纯技术效率是用于评估由管理和技术等因素引起生产效率变化的一个关键指标,在本文中其值等于1时,代表医疗卫生财政资金得到了充分利用。从表3中可以看出,2013~2022年河北省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的纯技术效率平均值高达0.986,均值较高,除2015年、2020年之外,其余年份的纯技术效率值都为1,说明政府能够比较充分地利用医疗卫生财政资金,资金管理技术水平稳定,河北省政府应继续保持资金的有效利用状态。
规模效率反映的是由于规模因素影响的生产效率,其值等于1时,代表规模效率有效,已达到最优的状态。河北省只在2013年规模效率达到有效,之后规模效率值逐年下降,虽然2019年有短暂回升,但之后几年仍继续降低,规模效率均值为0.896,规模收益总体呈现递减趋势。这说明河北省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投入的财政资金并未获得等量的产出,因此河北省政府应进一步对卫生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由图1和表4可知,2013~2022年间河北省各地级市的综合技术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石家庄市、秦皇岛市、邯郸市、邢台市、保定市、沧州市的综合技术效率均值都在0.9以上,属于高效率地区;唐山市、承德市、廊坊市、衡水市的综合技术效率均值处于中间位置,均值在0.80~0.89之间,属于中等效率地区;张家口市的效率均值最低且低于0.79,属于低效率地区。
1、高效率地区。排名第一的是石家庄市,其综合技术效率平均值达到0.992,且2013~2020年间规模效益始终固定,表明石家庄市医疗卫生领域的资金配置比较有效,投入-产出有较好的收益。排名第二的为邯郸市,综合技术效率均值为0.976,考察期内有4年未达到DEA有效,分解来看,这4年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小于1,说明邯郸市未实现DEA有效源于二者的共同制约。进一步观察规模效益状态,发现这4年规模报酬递增,说明此时生产规模较小,当扩大生产规模时,投入产出比会随着规模增加而迅速提升。排名第三的为保定市,保定市除2019年、2020年和2022年外,其余年份综合技术效率均为1,其中2019年和2020年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小于1,说明这期间保定市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与产出存在偏差,卫生资源的配置不合理,2022年规模效率是导致DEA无效的原因,该年规模报酬递减,产出减缓。第四名是沧州市,综合技术效率均值为0.944,沧州市近五年综合技术效率值均为1,达到DEA有效状态,表明政府致力于优化医疗卫生领域的财政资金配置方式,使投入和产出达到了理想状态。第五名为秦皇岛市,根据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只有2015年和2022年综合技术效率为1,而2013~2022年秦皇岛市纯技术效率均为1,说明政府投入的财政资金在医疗卫生领域创造的卫生资源和医疗服务效果良好,医疗卫生财政资金在技术层面得到了充分利用,资金管理水平较高;规模效率是制约DEA有效的因素,规模报酬除2015年和2022年是固定状态外,其余年份均呈递增状态,说明生产规模落后于技术水平的发展,导致财政资金在总体上利用不充分。第六名为邢台市,综合技术效率均值为0.907。十年间,邢台市只有2013年综合技术效率值为1,说明其财政资金在医疗卫生事业上的分配始终不均衡,产出无法达到理想状态。
2、中效率地区。唐山市的综合技术效率均值为0.876,分解来看,规模效率均大于0.9,表明唐山市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的生产效率较高,而纯技术效率相对不高,导致最终综合技术效率处于中等水平。衡水市综合技术效率均值为0.835,规模报酬始终保持递增,说明衡水市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财政资金配置优化方面持续进行了诸多努力,但迄今为止仍未达到理想状态。承德市的效率均值为0.828,2013~2017年纯技术效率始终高于规模效率,而2018~2022年规模效率始终高于纯技术效率,说明承德市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在技术利用和生产分配层面始终未达到均衡点。廊坊市的综合技术效率均值为0.812,实证结果可以看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呈波动趋势,说明廊坊市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的配置始终不合理。
3、低效率地区。在针对11个地级市的考察中,张家口市被单独划分为低效率地区。该城市的综合技术效率平均值达到0.733,表明其效率水平存在一定的不足。除2014年外,张家口市的规模效率均保持在0.9以上,而纯技术效率在多数年份均未能达到0.8,说明张家口市在技术效率层面上显著滞后,其综合技术效率的提升主要受限于技术因素,特别是在卫生领域资源利用的技术层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Tobit模型分析结果。对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Tobit模型回归分析,将被解释变量的限定范围设为0~1之间,实证结果详见表5。(表5)
可以看出,人均GDP呈现出0.05水平的显著性(p<0.05),负向影响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财政支出分权的回归系数为0.007,且p<0.01,表明其对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财政收入分权的回归系数值为-0.011,且p<0.01,表明其对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财政自给度的回归系数值为0.031,且p<0.01,表明财政自给度会对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城市化水平和政府投入力度并没有呈现出显著性(p>0.05),这些因素并不会对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产生影响。
具体分析可知:人均GDP对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有负向影响,与前文预期相悖,经济发展并未有效提升医疗卫生支出的效率。按照预期设想,经济增长能驱动卫生资金的增加,从而强化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投资能力。然而,实证研究的结果却相反。随着资金总量的增加,财政资金向不同领域分配的过程中不均衡与低效率的问题愈发显著,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经济增长对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可能产生的正面影响。
财政支出分权对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表现出明显的正向作用,其运作机制首先体现于财政支出分权能够增强地方政府的财政责任感及其决策自主性。在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需对其财政决策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促使地方政府在财政资源的分配上采取更为严谨和审慎的策略。同时,财政支出分权也有助于医疗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分权机制赋予了地方政府依据本地实际情形灵活调整医疗卫生资源投入方向及规模的权力,这一机制能够规避中央政府统一规划可能带来的资源错配问题,保证医疗卫生资源能够精确地投向需求最为迫切的区域,从而提升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的效率。
财政收入分权对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有负面影响,且该效应随着财政收入分权水平的提升而加剧。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我国的政治体制集中,财政分权体制的建立受到中央集权的管控且在政治集权的总体框架下运行。在此制度架构下,上级政府直接任命下级官员,且对其政绩考核主要侧重于一定时期内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为了获取职位晋升的机会,在财政资源的配置上,地方政府往往表现出对生产性建设投资的偏好,而对诸如医疗卫生等关乎民生福祉的领域则投资较少。因此,财政收入分权程度较高的地区往往更容易忽视医疗卫生等民生性支出效率的改善。
财政自给度正向影响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一方面,地方政府财政自给度的提升,标志着其财政收入来源的多样化与增长,进而促使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呈现上升趋势。在此情境下,地方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财政支出能力得到显著增强,为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财政支撑。另一方面,财政自给度的提高还反映出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方面的变动高于支出部分的变动,当政府收入的增幅超过支出的增幅时,地方政府将拥有更多的财政资源可用于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能够进一步促进整体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的提高,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有效利用。
四、结论及建议
本研究表明:河北省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综合技术效率呈下降趋势,其中纯技术效率较高,规模效率较低且整体呈递减状态,综合技术效率主要受限于规模效率的影响。不同地级市间的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超过50%的地级市处于高效率地区。财政支出分权、财政自给度的提高能够促进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的提升,而人均GDP和财政收入分权对效率有负向影响。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一)增加医疗卫生领域财政投入。政府加大对医疗卫生领域的财政扶持力度是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性路径。然而,当前河北省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财政拨款力度尚显不足,投资效益未能充分显现,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得不到提升。政府在制定及优化财政预算规划时,必须全面地考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合理且适度地增加对该领域的财政资源配置,确保其增长规模既符合实际需求又保持适度,以期构建一个全面覆盖、高效运作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及全民健康覆盖目标提供坚实的财政支撑。
(二)基于地区差异合理控制医疗卫生财政支出规模。为实现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的高效配置,地方政府在制定财政支出政策时,需遵循因地制宜的科学原则,系统性地分析各地级市医疗卫生服务的实际需求与供给现状。针对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较高的地区,地方政府应在保持当前财政投入稳定的基础上,进行财政支出规模评估与适度调整,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的配置模式。而对于效率相对较低的地区,地方政府则需将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作为核心任务。在确保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应将有限的财政资源更加精确地投向医疗卫生领域的关键节点与薄弱环节,从而优化财政资金的配置与利用。
(三)优化财政支出分权机制,增强地方财政自给能力。河北省政府应当合理划分自身与地方政府在财政权限及事务管理职责上的边界,并适度地将更多与医疗卫生服务相关的财政支出责任下放至地方政府。此外,构建一套健全且高效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估机制,确保所下放资金能够高效且精准地促进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提升。
提升地方政府的财政自给能力,对于增强其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也十分关键。河北省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举措,包括但不限于优化税收结构、促进地方经济成长等,来增强地方政府的财政自给能力,同时充分利用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手段,为财政状况较为困难的地区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从而确保其医疗卫生支出的稳定性与长期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SHERMAN P.The history of pubic health:Current themes and approaches[J].HygieaIntemationalis,1984(08).
[2]张晓溪,孙玉莹,周保松,等.我国长三角地区卫生发展效率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20.37(01).
[3]江鸿,侯代男,谌仁俊.基于序列型两阶段DEA模型的中国政府卫生支出效率分析[J].医学与社会,2021.34(10).
[4]刘佳慧,赵合云,刘珊.政府质量对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效率的影响——基于DEA-T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21(19).
[5]张峰.财政透明程度对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效率的影响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2(12).
[6]田蓉.西部地区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物价,2023(06).
[7]李杨,刘畅.浙江省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9.36(06).
[8]蓝英.公共卫生财政支出效率评价——基于西部地区12个省份的实证[J].统计与决策,2023.39(15).
[9]樊淼,郭乾乾,李之淳,等.2009-2020年中国西部地区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3.50(10).
[10]朱德云,袁月,高平.财政分权对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效率的非线性影响[J].财经科学,2020(08).
[11]俞佳立,杨上广,钱芝网.财政分权与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效率[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01).
[12]侯晓丽,任敬,国航,等.我国政府卫生支出效率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23.13(06).
[13]吴庆玲,舒燕.广东省公共卫生财政支出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三阶段DEA-Tobit模型[J].卫生经济研究,2023.40(05).
[14]孙继辉,李婷婷.基于DEA-Tobit模型的公共文化财政支出效率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会计之友,2018(10).
[15]余兰,邴龙飞,孙玉凤.中国西部市级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效率时空分异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1.38(08).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422558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