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 金融/投资 |
| 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应用探讨 |
| 第753期 作者:□文/朱方圆 时间:2025/5/16 12:10:12 浏览:103次 |
[提要]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领域,为该领域的发展带来创新和变革;而供应链金融在应用区块链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本文提出强化区块链技术的隐私保护机制,加大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健全区块链技术法律法规框架,加大监管力度;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促进区块链平台的持续优化和升级等应对策略。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供应链金融;供应链
基金项目:2021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区块链技术与辽宁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研究”(编号:L21BJY002)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11月18日
随着数字金融的不断发展,区块链技术以其在数据安全性、透明性和去中心化等方面的优势逐渐被广泛应用,对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研究日益增多。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机会。供应链金融是一种金融模式,它依托于核心企业的信用背书,为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供应链金融的出现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融资效率。在此模式下,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被视为一个整体,核心企业信用辐射整个链条,使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企业的高风险转化为以核心企业为担保的可控性风险。
一、区块链概述
(一)区块链的概念。区块链是一种采用密码学原理构建的分布式账本,这种技术实现了去中心化的交易环境,使交易双方不需要有第三方的保证就可以进行交易。就广义而言,区块链是一种计算范式,不仅能够进行数据的存储,还能够进行数据的验证、生成、更新,保证数据的传输和访问安全,并且能够利用智能合约进行数据编程和操作。就狭义而言,区块链是一种特定的数据结构,主要关注数据的存储方式,同时关注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二)区块链的特点
1、去中心化。去中心化主要是依据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与储存过程,这一过程涉及所有节点,每个节点都要进行交易记录,并且每个节点都会保存相同的交易信息,是一种集体记账模式。一个区块中的数据处理完毕,这些信息会被复制到网络中的其他节点上。在去中心化的架构中,所有网络节点的地位都是平等的,这些节点具备相同的能力发送和接收网络信息。同时,每个节点都能实时监控并且记载其他节点的所有活动,这一特点保证了整个系统对于每个节点而言都具有透明性。
2、信息不可篡改且可追溯。这一特点使得区块链的价值大大提升。在区块链技术应用中采用了BFT类共识算法,交易过程中,在获得交易用户的授权后,数据会从分节点更新至区块链上,数据会被储存起来,并且分节点不能对数据进行修改。防篡改机制并不是禁止对区块链记录的数据进行任何修改,而是交易数据的添加痕迹无法被消除,所有修改痕迹都会被一一记录下来,这赋予了区块链技术可追溯的特性。在区块链上可以追溯交易相关的全部历史交易,为后续核查提供证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3、安全性高。区块链的安全性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用户隐私的安全性。区块链技术之所以能够为用户提供高度的隐私安全保障,原因在于每个节点都内置了区块校验逻辑,因此在进行交易确认时,每个节点都可以独立完成校验过程。此外,区块链网络中的各个节点在交易时不需要相互之间透露身份,只有相关用户在特定权限内能够访问到交易信息,无关用户无法进行节点信息的访问。二是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区块链系统的每个节点对等地维护一个账本,避免了一个或几个节点异常从而导致整个网络节点发生错误的问题,进而避免了由于一个节点遭到攻击而会引发一系列损失的风险。
二、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优势
传统的供应链金融融资存在很多不足,而在区块链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问题,能够实现供应链金融业务协调管理,同时也能够使供应链金融更加高效地运行。
(一)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使供应链信息的传递更加畅通,有效应对了供应链金融中长期存在的“信息孤岛”难题。随着经济各领域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分工更加细化,导致供应链链条的长度和宽度都在增加,交易环节持续增多,整个供应链的复杂性日益凸显。上下游企业间信息传递不畅通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金融机构与企业间由于企业标准不同,数据统计质量存在差异,金融机构对企业进行审核时也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供应链金融融合区块链技术,能够将物流信息、资金信息等各种类型数据集中在区块链平台,数据信息使用畅通,链上的上下游企业和金融机构都能够上传和访问相关数据,减少了信息使用成本,提高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
(二)有效控制供应链金融风险。由于我国并没有建立完善的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法律法规体系,传统供应链金融中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频发。供应链金融涉及供应链上的企业数量很多,交易环节复杂,金融机构对供应链上存在的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很难识别和防控。运用区块链技术,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的交易信息在一定权限范围内都能够被相关主体获取,确保了交易透明度的提升。交易主体在交易过程中难以进行虚假交易或者违规操作,一旦企业出现违约,这种行为会被记录在区块链中,供所有相关方查阅,而且无法撤销,对企业的信誉会产生永久的影响。各主体可以相互监督,这有助于上下游中小企业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有助于金融机构更好地识别高风险企业,有效地降低了供应链金融的风险。
(三)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供应链体系中,除核心企业外,中小企业占据多数,而它们的信用问题始终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传统上,仅有与核心企业具有密切合作关系的企业才能够凭借核心企业的信用背书实现供应链融资。也就是说,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的信用覆盖仅仅是与其合作关系紧密的企业,而供应链远端的中小企业则难以享受到这一信用红利。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供应链金融的这一状况。在区块链平台上,即使是与核心企业没有直接合作的远端中小企业,也能通过区块链提交真实的交易数据,尽管核心企业主要与合作紧密的企业签订正式合同,但链条上其他企业之间同样存在着交易合约,这些交易记录都将被准确地记录在区块链平台上,一旦交易得到确认,核心企业的信用便能够有效进行传递,远端的中小企业也可获得一定程度的信用背书。因此,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不仅使核心企业的信用能够层层释放,为金融机构审核交易和资金数据提供极大的便利,降低了信息审核成本,从而也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更为低廉的资金使用成本。
(四)提高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效率。由于供应链上各参与主体数字化水平存在差异,供应链金融操作流程又较为繁琐,不可避免地在供应链金融操作中出现人为操作失误,导致供应链金融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金融机构和企业付出较高的人力成本并且面临效率低下的问题。然而,通过引入区块链技术,供应链金融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实现供应链金融各个环节的自动化执行,降低了人为操作失误的风险、缩短时间消耗。同时,区块链能够按时间顺序记录供应链上所有交易,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等供应链金融参与主体都能够对区块链平台上的信息加以使用,减少了审核成本,有效实现了操作流程的简单化,大大提升了参与主体的工作效率。
三、供应链金融应用区块链技术面临的挑战
目前,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决定了其会给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存在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区块链技术要实现与供应链金融有效融合,必须要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现实不匹配。区块链技术的透明性和公开性虽然有利于金融机构控制风险,有利于供应链金融各参与主体的效率的提升,但是由于要求数据公开,即使区块链节点之间信息不公开,但也会使供应链上所涉及的上下游企业产生竞争风险,会导致企业不愿意公开自己的核心数据。区块链技术强调的可追溯、不可篡改反而成为阻碍企业上链的因素。另外,区块链技术需要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才能实现其在供应链金融中有效落地。供应链上下游为中小企业,而区块链技术作为当前的非主流技术,在这个领域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很少,而中小企业培养相关专业人才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这也成为了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不匹配的一个问题。
(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监管不健全。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的融合需要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保障。当前,全球范围内对区块链技术也没有形成统一的监管框架,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仍然存在监管真空。监管部门对于区块链技术也需要时间去了解其运行特点及在供应链金融的运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和问题。当前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也并未完全普及,这使得监管部门对于区块链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严重滞后。
(三)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融合存在技术风险。区块链技术是一项创新的技术,它的产生必将推进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变革。但由于目前区块链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一旦技术出现纰漏,供应链上所有企业都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另外,区块链技术可能会产生合同验证和隐私安全的矛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相关业务中,企业与企业之间、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资金交易需要数字签名,这要依赖于区块链技术的密钥,一旦密钥泄露,将会导致区块链用户的资金损失。同时,区块链技术系统的升级也面临着一定困难,因为区块链技术是分布式账本,整体升级涉及的技术风险较大,一旦升级过程中技术没有保障到位,会使得供应链上参与主体面临巨大损失。
四、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的建议
(一)加大区块链技术隐私保护力度,加强专业人才培养。虽然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比较高,各节点之间数据并不公开,但是由于要求企业要上链交易数据,甚至是企业的一些核心数据,这对企业来讲也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顾虑,这就要求区块链技术的隐私保护要更加全面和深入。同时,加强对区块链技术安全性知识的普及,增强客户的使用信心。此外,区块链技术的相关专业人才十分匮乏,不能够满足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严重制约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的效率。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是高校设置金融科技类相关课程,行业里开展技术培训,大力培养能够进行区块链技术应用开发的人才、熟悉区块链功能的人才,为区块链技术能够真正应用到经济各领域提供支持。
(二)健全区块链技术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经济各领域,必然会出现很多新的商业模式。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涉及到应收账款债权的拆分、流转、资产形成、资产包筛选等问题,而现行法律法规对这类业务模式还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对新的商业模式如何进行有效监管也需要法律进行充分论证,对监管模式进行新的调整。
(三)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促进区块链平台的持续优化和升级。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关键在于深化技术研发,并促进区块链平台的持续优化和升级。尽管区块链技术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区块链平台也面临着安全性、扩展性等方面的挑战,所以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平台升级十分重要。区块链技术的核心是共识机制,要优化共识机制、研发更高效的共识算法才能提升区块链平台的交易速度和可扩展性;优化智能合约技术以提升智能合约的执行效率;研发更加高级的加密技术,以确保平台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安全。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姝平.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22.
[2]邢瀚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问题研究[D].长春: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2024.
[3]龚宁.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20.
[4]周家如.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的场景应用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2(02).
[5]温远征.基于区块链技术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9(S1).
[6]王荣.区块链赋能下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研究[J].管理现代化,2021(05).
[7]刘婷,李冬.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深度融合 发展体系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21(1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