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金融/投资
金融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第753期 作者:□文/张兆楠 时间:2025/5/16 13:33:26 浏览:62次
  [提要]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绿色金融作为支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在推动经济结构绿色转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梳理绿色金融发展历程和主要工具,从全球视角分析国内外绿色金融研究现状和实践进展。在此基础上,明确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指出绿色金融对实现“双碳”目标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性。最后总结绿色金融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并提出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策略建议。
关键词:金融;美丽中国;创新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12月14日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提供的金融服务。主要工具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印发的《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提出推动绿色金融与科技金融、数字金融协同发展,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及强化实施保障等措施。此外,国际合作在绿色金融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如G20绿色(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和“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IPSF)在建立绿色标准、促进公司披露环境风险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一、研究背景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下,绿色金融作为推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对实现“双碳”目标和建设美丽中国至关重要。我国已初步建立完整的绿色金融体系,改革试点成效显著,带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绿色金融促进产业绿色转型,解决经济与环境冲突,实现协调发展。其重要性在于连接金融发展与产业升级,代表金融业新趋势,通过创新金融工具强化可持续发展、提升资源效率、优化产业结构。
中国绿色金融获政策大力支持,人民银行确立“三大功能”“五大支柱”政策思路,支持国家全方位深刻变化。2023年,绿色金融在政策与市场创新中深化,服务能力提升,支撑实体经济,助力“双碳”目标。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市场,为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动力。绿色基金作为绿色项目股权融资重要渠道,增长迅速。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金融如何助力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如何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以及如何利用金融手段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将分析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绿色信贷平台、ESG数据库与评价体系的实践成效。
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上,金融机构正识别、监测和管理气候与生物多样性风险,提升风险意识和管理能力,鼓励自然相关金融产品创新,引导资金流向自然受益领域。绿色信贷平台是绿色金融的关键,提高绿色信贷效率,促进绿色项目融资。ESG数据库与评价体系为投资者评估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绩效提供工具,推动资本向可持续投资倾斜。
绿色金融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解决经济与环境的冲突,实现协调发展。我国绿色金融在政策与市场创新中深化发展,提升服务能力,支撑实体经济,助力“双碳”目标。
三、研究内容
(一)绿色金融的内涵与工具分析
1、定义与范畴。绿色金融作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其核心在于通过金融手段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一领域涵盖了多种金融工具,包括但不限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以及碳金融等。这些工具共同构成了绿色金融的多元化体系,旨在引导资本流向绿色低碳领域,推动经济结构的绿色转型。
2、发展历程。绿色金融在国内外均经历了显著的发展历程。在国际层面,绿色金融的概念逐渐得到广泛认可,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的重要手段。而在国内,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更是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特别是人民银行提出的“三大功能” “五大支柱”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思路,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框架。这一政策思路不仅强调了绿色金融在支持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方面的重要作用,还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和实施路径,推动了中国绿色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通过这一系列的政策引导和市场创新,中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为实现“双碳”目标和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二)绿色金融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1、理论框架。绿色金融被视为推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核心动力。它创新金融工具和服务模式,旨在提升资源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重目标。绿色金融不仅追求盈利,更强调环境和社会责任,寻求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平衡。通过绿色信贷、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绿色金融引导资本流向绿色产业,确保资金合规可持续,提升环境信息披露透明度。
2、影响机制。绿色金融促进绿色产业快速发展,为其提供充足资金,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降低融资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它激励企业加大绿色技术研发投入,提升环保意识和水平,实现绿色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和污染,提高资源效率。此外,绿色金融优化产业结构,引导资本向绿色新兴产业转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绿色发展正循环,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三)绿色金融政策与实践国际比较
1、国外经验。在绿色金融领域,国外一些国家在政策、产品创新和信贷管理平台建设上经验丰富。美国通过设立绿色金融组织(如绿色银行)引导绿色投资,制定严格的绿色标准,并创新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金融产品。其信贷管理系统有效监控和管理绿色信贷项目,确保合规性和可持续性。
2、国内实践。我国在绿色金融政策、标准制定和碳市场建设上取得显著进展。政府出台多项政策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推动碳交易市场建立和完善,如深圳绿色交易所创新碳金融产品。此外,我国在绿色信贷、基金、保险等产品方面也取得进展,丰富了绿色金融市场的产品线。
对比国内外,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有显著成就,但仍存在差距。未来应继续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完善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和发展,为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提供金融支撑。
(四)绿色金融创新与发展趋势
1、产品创新。在绿色金融中,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关键动力。随着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提升,绿色金融产品创新趋势明显,特别是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相关金融产品。这些产品注重环境和社会责任,旨在通过金融促进气候适应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如碳减排、清洁能源、森林保护等金融产品,为投资者提供多样选择,引导资本流向绿色、低碳和可持续领域。
2、平台与数据库。绿色信贷管理平台、ESG数据库和评价体系对绿色金融发展至关重要,它们为投资者评估企业ESG绩效提供重要工具,促进市场透明化和规范化。绿色信贷管理平台整合分析企业环境和社会信息,为金融机构提供全面风险评估依据,监测预警风险事件,确保绿色信贷合规性和可持续性。ESG数据库和评价体系收集分析企业ESG数据,提供全面客观的企业绩效评估,涵盖环境、社会和治理绩效,帮助投资者准确了解企业整体绩效和风险,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五)绿色金融政策制定与实施
1、政策建议。加速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当前绿色金融产品种类不足,创新力度需加强。建议政府和金融机构加大研发,推出更多气候债券、绿色基金、碳金融产品等,满足投资者需求。
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细化政策,明确绿色项目标准和支持措施,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同时,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2、实施路径。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路径应注重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以更好地服务于美丽中国建设。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政策宣传与引导。政府应通过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加强对绿色金融政策的宣传和解读,提高公众对绿色金融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同时,政府还应通过政策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和企业积极参与绿色金融实践,推动绿色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二是完善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保障。建议政府通过完善绿色金融市场的监管机制、信息披露机制、信用评价机制等,提高绿色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降低绿色金融风险,为绿色金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三是推动绿色金融与产业政策的深度融合。绿色金融与产业政策的深度融合是推动绿色金融服务于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建议政府将绿色金融纳入产业政策体系,通过绿色金融手段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加强绿色金融人才培养。绿色金融的发展需要专业的人才支持。建议政府加大对绿色金融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设立绿色金融专业、开展绿色金融培训等方式,培养一批具备绿色金融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才,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四、研究意义
研究意义在于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推动绿色金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同时为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绿色投资提供参考。绿色金融能够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效率,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它能撬动更多资本投向绿色低碳产业和绿色生产方式的企业,使这些企业以低成本获资,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投资效率,形成绿色发展正循环,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此外,绿色金融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引领资金流向转型成功的企业,产生示范效应,激励行业内的其他企业创新绿色技术,推动整个行业转型。绿色金融产品的交易还能有效发现和流转绿色技术市场价值,进一步激励企业创新。
五、结论
绿色金融作为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其在促进经济结构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绿色金融的内涵、工具及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作用的综合分析,本文明确了绿色金融的重要性,并基于理论与实践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建议。
研究发现,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绿色金融立体发展体系。在市场创新方面,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等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为绿色项目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同时,金融机构在气候和生物多样性风险的识别、监测和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风险压力测试和定期的信息披露,有效提升了机构的风险意识和管理能力。此外,绿色信贷管理平台的建设和ESG数据库、评价体系的建立,进一步推动了绿色金融市场的透明化和规范化。
针对绿色金融的发展,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以满足不同投资者和环保项目的需求;二是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明确绿色项目的界定标准和支持措施,建立绿色金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做法,推动绿色金融标准、产品、服务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实施路径上,应注重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通过加强政策宣传与引导,提高公众对绿色金融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完善市场机制,提高绿色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推动绿色金融与产业政策的深度融合,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加强绿色金融人才培养,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综上所述,绿色金融在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应继续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和市场机制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为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胜楠.绿色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J].金融,2024.14(03).
[2]刘慧心,崔莹.自然市场——生态资本的价值发现[J].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24.
[3]张伟,齐睿.资源领域绿色金融的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N].光明日报,2021-10-19.
[4]李强.中国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实施效果分析[J].金融研究,2023(04).
[5]吴亚楠.2024绿色金融行业市场分析:已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绿色金融市场[EB/OL].https://www.chinairn.com/scfx/20231215/174545303.shtml,2023.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422508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