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数智化赋能“两链”现代化发展研究
第753期 作者:□文/齐豆豆 任 伟 时间:2025/5/16 13:53:56 浏览:61次
  [提要] 本文以2011~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Python爬虫技术提取关键词频数,构建企业数智化转型程度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与R型因子分析法构建产业链韧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数智化转型程度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进行时间与空间上的发展分析,实证检验企业数智化转型程度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影响及异质性。
关键词:数字经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数智化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11月13日
一、前言
产业链供应链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内在需求。然而,在技术层面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还存在着各种问题。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企业发展数字智能技术已成为必然选择。科技发展为企业数智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一转型不仅改变传统产业链供应链运营模式,还可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在此背景下,就企业数智化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效应进行研究尤为必要。
二、文献综述
早期从反映企业组织活动上看,产业链和供应链是两个不同的分析层面。供应链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通过促进上下游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间的协调合作,以满足最终消费者的需求。在供应链中,所有参与生产运营的组织联盟体共同创造价值,追求整体效率和效益的提升。产业链作为经济学概念,从宏观角度展现多产业层级的集合、产业间的紧密关联、经济运行的时空维度,以及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产业链强调跨产业的协同和资源优化配置,追求整体价值增值和结构优化。随着产业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深入,“两链”呈现融合发展的趋势,形成了涵盖价值维度、流程维度、时空维度的新型产业组织形态,即产业链供应链。
近年来,数字技术蓬勃发展,数字技术与企业的融合发展给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带来了转型的契机,企业通过提升数字化水平来提高自身的创新质量,进而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术成为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部分,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也产生了“数智化”一词。卫彦琦从数字金融角度进行研究,认为数字金融对产业链韧性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李春发等通过理论分析认为智能技术将会促使产业链转型升级;张虎、高子桓等通过投入产出数据检验出企业数字化能够促进产业链关联。综上所述,目前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数字经济上,而从企业层面的数智化水平切入研究其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的影响还较少。
三、指标体系构建
(一)数智化指标体系。目前关于我国企业数智化水平的测量还未形成统一,本文借鉴大部分学者的经验,采用数字技术与智能技术的相关词语在上市公司年报中出现的频数,构建企业层面数智化水平指标体系。关于数智化词频的选择,本文参考王莉娜的做法,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互联网基础作为数智化一级评价指标,手工整理知网关于数智化相关文献中高频出现的关键词,筛选出高度相关词汇分类,形成企业层面数智化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表1)
本文以2011~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通过Python软件对上市公司企业年报中的关键词进行爬取,并进行词频的统计,对提取的数据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1)删除金融类企业;(2)删除ST和*ST企业;(3)删除原始数据中数据缺失企业;(4)缩尾处理。经过处理后最终得到19,527条观测值的面板数据。
(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指标体系。基于目前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所存在的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附加值较低、盈利能力不强、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本文认为满足安全可控、经济效益可观、创新能力提高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发展理念的产业链供应链为现代化产业链供应链。从这四个角度构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表2)
利用熵值法和R形因子分析法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然后进行加权平均,避免一种方法计算出来的权重偏误情况。根据算出来的权重,得到各个年份每个省份的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指数。
(三)控制变量。本文加入一些可能影响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其他因素,如基础建设(inf)、公共财政支出(gov)、人力资本(hc)、对外开放水平(open)。在微观上,还进一步控制企业规模(size)。
四、实证研究
为探究企业数智化转型程度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影响,本文建立如下面板模型:
Chainit=α0+α1DIit+α2Controlit+μi+λt+εit (1)
其中,i表示企业,t表示时间,Chain为被解释变量(即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DI为核心解释变量(即企业的数智化转型程度),Controlit为一系列控制变量,μi为行业固定效应,λt为时间固定效应,εit为随机误差项。
(一)基准回归。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表3报告了企业数智化转型程度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影响的总体检验结果。列(1)表明核心解释变量企业数智化转型程度系数为 0.028且通过 1% 水平显著性检验,列(2)固定了年份效应与行业效应,列(3)~列(5)进一步纳入控制变量并分别控制年份固定效应和行业固定效应。结果显示,由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相关不可观测影响被其他控制变量吸收,企业数智化转型程度系数有所减小,但依然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从回归结果可知,企业数智化转型程度显著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表3)
(二)异质性分析。基于生产要素密集度将企业划分成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3种类型,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中列(1)~列(3)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数智化都显著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然而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原因可能是资本密集型企业更有能力进行数智化转型,并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表4)
根据企业的所有制属性,将企业分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相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其资金调度和企业管理更为复杂,面临的约束也更多,国有企业数智化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可能受限于其产权性质,所以本文根据企业产权性质进行分组回归,结果如表4的列(4)、列(5)所示。回归结果表示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不显著,而非国有企业通过了 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其回归系数大于总体样本的回归系数,影响效应较为显著。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促进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原因可能在于非国有企业行业竞争压力更大,必须通过数字化转型使自己在产业链供应链之中处于领先地位,增加企业竞争能力和盈利水平。
(三)中介效应分析。企业数智化转型能够节约交易成本、简化业务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能够降低其内部生产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本文进一步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产业链关联的作用机制,构建如下中介效应模型:
Mit=β0+β1DIit+β2Controlit+μi+λt+εit (2)
Chainit=γ0+γ1DIit+γ2Mit+γ3Controlit+μi+λt+εit (3)
     为研究企业数智化转型通过降低内部交易成本来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本文引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中介变量,采用LP方法进行测算。全要素生产率是企业成本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效率的体现,相对于直接测量内部交易成本,全要素生产率的数据更容易获取,所以选择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企业内部交易成本的替代变量是具有科学性的。为方便观测,这里使用被解释变量放大十倍进行回归(Chain1),结果如表5所示。(表5)
列(1)显示企业数智化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的影响是显著的,列(2)企业数智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回归系数在 1%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中介效应第二步是通过的,列(3)在控制自变量的情况下,加入中介变量,回归系数依然为正,且通过了 1%水平上显著检验。列(3)回归系数减小了,证明其回归效应被中介效应吸收了,中介机制检验成立,企业数智化转型可以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降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从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
为了验证企业数字化通过减少外部交易成本来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的作用路径,引入市场化程度作为反映外部交易成本的中介变量,市场化程度反映了市场竞争的充分性、价格机制的有效性以及市场准入的开放性,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交易成本,高市场化水平意味着较低的交易成本,因为企业能更有效地获取信息、参与竞争,并在透明的价格体系下进行交易。相比于直接测算外部交易成本,市场化指数数据更容易获得。本文市场化程度借鉴王小鲁测算的中国省级市场化指数,利用Sobel检验的结果如表6所示。(表6)
Sobel检验验证了市场化程度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上的中介效应,即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促进企业市场化程度带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中介效应值为0.0121,在1%的水平下显著,中介效应占比为6.65%,发挥部分中介效应。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企业数智化转型程度显著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发展。企业通过数智化改善资源配置与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达到降低内部与外部成本的方式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第二,企业数智化转型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不同企业上存在显著差异,非国有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影响效应更大,资本密集与技术密集型企业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的作用效果相对较为明显。第三,企业数智化可以通过提高交易成本,从而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建议:第一,政府应大力支持企业提升数字智能技术。数字智能技术作为数智化转型的基础,与实体经济的结合促进了企业的自动化生产及产品的智能化升级,通过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显著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运行效率,提高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经济效益与安全可控。第二,加快各个行业数智化转型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推动。目前,我国各行业数智化转型程度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差异较大,应该多水平、宽渠道地拓展数智化程度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加快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企业数智化转型,更大地释放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优势,给予各个行业更多发展的空间,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姚树俊,董哲铭.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测度与空间动态演进[J].中国流通经济,2023.37(03).
[2]张虎,张毅,韩爱华.我国产业链现代化的测度研究[J].统计研究,2022.39(11).
[3]王露宁,朱海洋.大型供应链企业数字化转型规划与实施路径[J].中国流通经济,2022.36(04).
[4]张夏恒.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障碍、驱动因素及路径依赖——基于对377家第三产业中小企业的调查[J].中国流通经济,2020.34(12).
[5]刘淑春,闫津臣,张思雪,等.企业管理数字化变革能提升投入产出效率吗[J].管理世界,2021.37(05).
[6]张秀艳,白雯,郑雪.我国区域经济韧性的关联识别与演化特征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61(01).
[7]倪克金,刘修岩.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成长:理论逻辑与中国实践[J].经济管理,2021.43(12).
[8]张国胜,杜鹏飞.数字化转型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增量还是提质?[J].经济管理,2022.44(06).
[9]戚聿东,郝越,侯娜,周恩怀.装备制造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模式与路径探索——基于山河智能的案例研究[J].经济管理,2022.44(11).
[10]卫彦琦.数字金融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J].中国流通经济,2023.37(01).
[11]李春发,李冬冬,周驰.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基于产业链视角的分析[J].商业研究,2020(02).
[12]王莉娜,郭誉森.数智化和制造企业创新质量——来自中国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J].工业技术经济,2023.42(0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4225143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