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实证研究
第754期 作者:□文/陈雯婧 宝国坤 时间:2025/6/1 14:27:51 浏览:40次
  [提要] 本文梳理国内外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现状,使用大数据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非结构化文本数据进行语言处理。利用NVIVO软件的文本分析功能,识别安全风险源构建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层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铭峰家苑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水平进行评价,探讨可供工程建设安全借鉴的启示。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11月23日
引言
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无疑为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然而,我们也必须正视建筑业存在的问题。由于建筑行业从业人数众多,劳动力素质参差不齐,加之工作类型多样、工期长、施工工艺复杂以及施工环境多变等因素,导致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这些频繁发生的安全事故不仅严重威胁着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给他们的家庭带来巨大痛苦,同时也对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确保安全是企业进入市场的基本门槛,也是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优势。在建筑业这个“僧多粥少”的供方市场领域中,这一点尤为明显。建筑企业的安全表现与其经济效益及市场竞争力紧密相连。因此,如果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不能得到有效管控,将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民众的生活稳定构成严峻威胁。
在安全风险管理风险源识别方面,部分国外学者致力于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和有效性。Bowers John(1994)指出,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进行有效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广泛收集风险数据,而这些数据主要来源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团队。Nasir Shafiq(2017)通过审视马来西亚建筑业的安全管理状况,强调安全管理必须具有系统性,风险数据的收集也应遵循系统性原则。Clive Q.X(2018)则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特性对安全风险进行了分类,并采用了行业公认的数据挖掘标准流程。
我国专家和学者在引进国际安全风险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深入研究了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和方式探索可能存在的施工安全风险因素。宋继恒(2014)指出,建筑工程项目因投资大、技术复杂、施工周期长等特点,面临众多不可预见因素。侯品(2014)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进行了系统总结与理论分析。赵挺生(2015)则专注于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人员聚集性活动对施工安全的影响。施庆伟(2016)研究发现施工方案、工作人员、施工设备等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安全风险具有显著影响。安慧(2022)运用风险分析矩阵对工程项目实例进行了风险评估,为工程项目的风险量化提供了有力支持。范成伟(2022)则将遗憾理论应用于工程建设项目中,构建了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价体系。该体系从人、物、管理和环境四个层面出发选择了14个指标来构造综合评估指数,并利用改良的AHP方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数的权值,从而得出了最终的风险水平评估结果。史珩良(2022)采用专家评分法对各危险因子进行评分,并运用AHP方法对各危险因子进行加权处理,最终得出工程的关键风险因子排序。杨元元(2022)则从“人、物、技术、环境、现场经营”五个维度对所研究项目的安全管理风险进行全面评价分析,为项目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有益参考。
尽管建筑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但鉴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独特性及其间的差异性,现有研究成果虽具参考价值,但仍需不断深化和完善。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拓宽视角,尝试更多元化的方法,以更全面地揭示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风险规律,为实际工程项目的安全风险管理提供更为精准有效的指导。
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实证分析
(一)铭峰家苑建筑工程项目概况。铭峰家苑建筑工程项目包括三栋高层住宅楼。其中,1号楼建筑高度为46.5米,2号楼建筑高度为50.2米,3号楼建筑高度为53.1米。项目地下部分为一个深度4.5米的地下停车场。工程项目总占地面积33,655.09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26,439.61平方米。在工程基础设计方面,明确采用明挖顺作法进行施工。地下连续墙采用两墙合一的围护结构,纵深方向设置四层支护体系。支护体系的第一层为砼支架,与施工栈桥相连,并在支座下部设置格栅柱。柱墩采用钻孔灌注桩,并与工程桩组合使用。在地壁两侧分别设置搅拌桩以增强槽壁稳定性,坑底部则设置旋喷桩进行再次加固。
铭峰家苑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方面。工程项目企业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安全生产保障方案以及施工工艺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生产管理。铭峰家苑建筑工程项目具体安全管理分别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措施、铭峰家苑项目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措施、专项安全管理措施、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等几个方面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以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尽管企业已经采取了多项安全措施,但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安全隐患。这些隐患需要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并及时进行管理,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垂直作业设备负荷、楼体侧孔安全隐患、高处作业操作风险、场地平坦度影响、季节变化、环境影响、交叉施工等方面。
(二)铭峰家苑建筑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评价
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为确保铭峰家苑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识别,本研究广泛搜集了与铭峰家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紧密相关的各类信息和数据。资料搜集的重点聚焦于铭峰家苑建筑工程项目的规划文档、设计与施工资料、监理例会会议纪要、监理通知单、罚款记录以及工作月报等关键文件。所搜集的数据全面且深入的覆盖了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各类潜在安全隐患。利用NVIVO软件对收集到的全部资料进行了深入处理,将文件资料导入NVIVO软件,通过软件的文本分析功能,从大量的文本数据中精准提取出与安全风险相关的关键信息,并进行初步的整理和整合,从而完成材料的初步筛选工作,与施工单位负责人、监理负责人、施工技术人员以及质量监控管理人员进行深入探讨。经过讨论,将原本分散的风险源按照人、物、技术、环境、管理这五个方面进行了整合,最终构建出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表1)
2、确定指标权重。根据铭峰家苑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评价的需求,建立各个指标重要性之间的定量对比尺度,采用1~9标度法定量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并根据该标准建立评判矩阵。权重的确定,运用层次分析法,基于各指标对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的重要性,以量化标度为依据,对其进行评分。由在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方面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直接参与本项目建设的施工方与监理方的管理者共20人组成专家组,对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分,然后将所得结果汇总整理后反馈给专家组进行修改讨论并达成共识,得出最终评分结果,并建立判断矩阵。运用SPSSAU软件进行AHP层次分析,计算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特征值,进行一致性检验,确定指标权重。
根据计算所得权重结果,可以对A层和B层进行排序,从而将危险来源的重要性进行总体排名,将二级指标权重值与其所对应的一级指标权重值相乘,得出每一项二级指标的总排序值,总排序值结果代表该二级指标所代表的风险源的重要程度,将具体排序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得到风险源权重总排序。(表2)
3、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管理水平。将安全管理水平分为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五个等级,对应5、4、3、2、1五个得分标准,对铭峰家苑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水平进行打分,并分别统计出每项风险源,得到各评价等级的频率,并据此构建模糊矩阵。
R1=■
R2=■
R3=■
R4=■
R5=■
对各因素子集进行模糊合成。
B1=W1×R1=[0.5238 0.2117 0.2117 0.0529]×■=[0.0000 0.3330 0.5400 0.1270 0.0000]
B2=W2×R2=[0.5579 0.1219 0.2634 0.0569]×■=[0.0000 0.0000 0.5982 0.4018 0.0000]
B3=W3×R3=[0.5550 0.2517 0.0967 0.0967]×■   =[0.0290 0.6565  0.2642 0.0503 0.0000]
B4=W4×R4=[0.4286 0.4286 0.1429]×■=[0.0000 0.1714 0.4429 0.3572 0.0285]
B5=W5×R5=[0.4286 0.4286 0.1429]×■=[0.0000 0.1286 0.6786 0.1928 0.0000]
再进行二级模糊评价得到因素集模糊关系矩阵。
R=R1R2R3R4R5=■
各指标权重W=[0.4642,0.2017,0.0888,0.0436,
0.2017],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B=W×R=[0.0017,0.2548,0.5526,0.1897,0.0012]
计算综合评分:
Zi=Bi×ET
其中,Zi为Bi层的综合评分;E为评分等级标准向量E(5,4,3,2,1),计算可得各层综合评分为:
Z1=B1×ET=3.2753∈(3,4]
Z2=B2×ET=2.7408∈(2,3]
Z3=B3×ET=3.6414∈(3,4]
Z4=B4×ET=2.9642∈(2,3]
Z5=B5×ET=2.8171∈(2,3]
该工程总体模糊综合评分为:
Z=B×ET=3.1445∈(3,4]
铭峰家苑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整体属于较好水平,其中在人的管理、技术水平管理方面属于较好水平;在物的管理、环境管理、管理制度方面属于一般水平。
各级风险源安全管理评分经算数平均计算得到各风险源评分结果:G=(B11,B12,B13,B14,B21,B22,B23,B24,B31,B32,B33,B34,B41,B42,B43,B51,B52,B53)T=(3.4,2.8,
2.9,2.8,2.6,2.7,1.9,1.8,2.7,2.5,3.8,3.2,3.2,2.2,1.7,2.7,2.9,2.2)T。由前文层次分析法计算所得结果,已知各个风险源权重值。将全部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指标的权重数值及其对应的管理评价分数进行一一对应汇总整理,绘制成风险坐标图。(图1)
根据各个安全风险坐标点所在的具体区域,可以得出各安全风险源的评价结果。通过观察风险坐标图可以直观的掌握铭峰家苑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安全风险的重要程度及管理水平现状。
左侧下半部分的A区域集中了安全风险重要性较小、安全管理水平较差的风险指标,共有6个风险源落在此区域,分别是:B23设备维修和维护、B24机器的进出场、B32专项施工方案完备性、B42建筑工地环境、B43政策环境、B53安全教育培训情况。这些风险源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改进。
左侧上半部分的B区域则包含了安全风险重要性较小、安全管理水平较好的风险指标,共有6个风险源落在此区域,分别是:B14身心品质、B22物料处理和储存、B31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B33安全技术交底情况、B34技术标准实施、B41气象条件。尽管这些风险源的安全风险重要性较小且管理水平较好,但仍需保持对其的有效管理。
右侧上半部分的C区域代表了安全风险重要性较高、安全管理水平较好的风险指标,共有5个风险源落在此区域,分别是:B11安全认识、B12学历水平、B13工作熟练程度与技术水平、B51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B52安全监理监督方案落实情况。这些是项目的优势所在,应继续保持并加强其管理水平。
而右侧下半部分的D区域则是安全风险重要性较高、安全管理水平较差的区域,仅有1个风险源——B21采购物料的品质落在此区域。对于这一风险源,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以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其安全风险。
二、对策建议
根据评价结果,从人、物、技术、环境、管理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强化人的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参与施工的人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行为可以避免、排除或降低风险,而不当的行为则可能带来危险。对人的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一个重要且困难环节。应从加深安全认识、加强知识培训、提高工作熟练程度与技术水平、身心品质管理四个方面提升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水平。建立安全宣传教育制度,明确宣传教育的频次和内容。加强对宣传教育活动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活动效果。将参与安全教育活动纳入施工人员的绩效考核,激励其参与培训活动,增强安全意识。
(二)加强材料、机械管理。对机械设备和材料的使用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以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风险水平。应分别从采购物料品质控制、物料处理和储存规范、加强设备维修和维护、严格机器的进出场管理四个方面加强管理水平。建立严格的供应商审核机制,对供应商的资质、信誉、产品质量进行全面评估。签订供货合同时,明确质量标准和验收要求,实行批次检验和抽样检测制度。建立物料追溯体系,对采购的物料进行编号管理,记录来源、去向、使用情况等信息,便于质量问题追溯和责任追究。
(三)提高技术水平。在进行高层住宅建设施工时,必须根据工程的具体目标,科学地选择与规划所采用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节奏。同时,还需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以及施工相关的规定进行规范,以确保工程实施过程的安全。主要包括提高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增强专项施工方案的完备性、关注安全技术交底情况、严格技术标准实施。建立技术标准管理体系,明确技术标准的来源、更新、执行和监督等流程,确保技术标准的有效实施。加强技术标准培训,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标准培训,提高其对技术标准的理解和执行能力。实施技术标准核查,定期对技术标准实施情况进行核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
(四)建立环境问题应对预案。在进行建筑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时,必须提前深入了解工程所处的环境情况,以便更有效地控制安全风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环境会不断发生变化,包括水文地质环境、气象条件、现场施工环境以及当地政策环境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对施工的正常进行产生影响。具体包括关注气象条件变化、关注建筑工地现场环境管理、关注政策环境三个方面。施工单位应成立专门的气象监测小组,负责实时收集和分析项目所在地的气象数据,为项目施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专业的气象监测设备,实时掌握气象信息,为施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根据气象监测数据,施工单位应提前制订针对不同季节的施工方案,明确各季节的施工重点、难点及应对措施,如夏季的高温防暑、冬季的防寒保暖等,确保施工活动顺利进行。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气象知识和应对措施的培训,提高其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和意识。通过定期举办气象知识讲座、发放气象应对手册等方式,确保施工人员在恶劣天气下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五)落实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措施费用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消防管理制度、文明施工管理制度、事故的调查处置制度、设备租赁制度、安装拆卸操作规范、运行维护保养规范、验收管理制度、职业病防治管理、劳动用品的使用保管制度、分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防护用品的购买与保管制度、环境保护和噪声控制制度等。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监理监督方案、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将安全管理制度视为项目管理的基石,确保施工活动在制度框架内有序进行。为此,应成立由高层管理者领导的安全管理委员会,明确各级管理者在安全管理中的职责,形成安全管理网络。
(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宋继恒.试论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因素与防范策略[J].低碳世界,2014(15).
[2]侯品,杨青,熊伊第.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科技视界,2014(34).
[3]赵挺生.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人员聚集性活动安全专项管理[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5(07).
[4]施庆伟,庞永师,蒋雨含.基于系统动力学和BIM的建筑施工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型仿真[J].土木工程项目与管理学报,2016.33(02).
[5]安慧,黄艾,安敏,范历娟,金镁.基于模糊故障树的建筑施工高处坠落全面风险评估[J].科学技术与工程项目,2022.22(19).
[6]范成伟,明杏芬,付小红,胡其志.基于博弈论-后悔理论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22.22(03).
[7]史珩良,卓祥苗,袁佩鑫.层次分析法在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A].北京力学会第二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22.
[8]杨元元,赵延龙.基于组合赋权二维云模型的装配式建筑构件吊装施工安全风险评价[J].自然灾害学报,2022.31(03).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422844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