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 市场/贸易 |
| 湖北楚菜供应链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策略 |
| 第754期 作者:□文/喻 珍1 刘 军2 时间:2025/6/1 14:40:27 浏览:36次 |
[提要]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饮食质量和健康得到国民的高度关注,由此蔬菜供应链的研究也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楚菜作为湖北省最具特色的民生产业和文化符号,如何通过产业融合实现楚菜供应链与旅游业共生共赢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基于楚菜供应链现状,结合产业融合理论、共生理论等理论基础,提出楚菜供应链与旅游业共生共赢策略,为楚菜供应链创新发展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产业融合;楚菜供应链;旅游业;共生共赢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11月18日
引言
当前,产业融合、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这种趋势为楚菜与旅游业共生共赢奠定了良好契机。楚菜作为湖北省饮食文化的符号和品牌,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积极促进与旅游业融合的关系,推动建设新型的共生共赢发展模式。湖北省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楚菜创新发展”,加强楚菜宣传推广和文化研究已经成为省政府工作的重要议题。楚菜大师卢永良(2010)指出楚菜有着2800多年历史,振兴楚菜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建议。楚菜“走出去”的路径离不开供应链的建设,要推动楚菜企业跨省、跨区、跨国建立连锁网点、生产基地、配送中心等,延长楚菜产业链。加快楚菜创新步伐,供应链是基础,产业融合是趋势,旅游业是载体。然而,目前楚菜供应链尚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食品安全和卫生、库存管理和损耗等问题,与旅游业融合度不够,楚菜品牌形象和影响力较为薄弱。本研究通过分析楚菜供应链与旅游业融合的必要性,从产业融合视角找到两者共生的基础,提出楚菜供应链与旅游业共生共赢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楚菜与旅游产业双赢互惠发展作出理论贡献。
一、湖北楚菜供应链发展现状
楚菜供应链是以楚菜为中心,由蔬菜生产者、加工商、配送商、零售商等组成的产业结构,涵盖了楚菜生产、加工、配送、销售的全过程,各个环节之间通过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等方式进行连接和协同工作,以实现楚菜从田间地头走向人们的餐桌。随着湖北省政府对楚菜的重视程度提高,湖北楚菜供应链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湖北特色美食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湖北楚菜供应链的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完善,涵盖了农业、餐饮业、食品加工业等多个领域。并且湖北地区也在积极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物流配送体系的完善。在当前数智化时代背景下,楚菜供应链的一些企业也开始采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楚菜供应链的效率,加强了数字化技术在楚菜各环节的应用,实现了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随着楚菜供应链的不断发展,湖北地区开始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一些高校和培训机构开始开设与楚菜供应链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人才储备逐渐增加,这为楚菜供应链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人才保障。
虽然湖北楚菜供应链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从与旅游业融合的角度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一是供应链整合不足问题。目前,湖北楚菜供应链尚未与旅游业实现完全的整合,游客在体验楚菜的各个环节中感到不满,且这些环节之间的连接不够顺畅,进而影响了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存在障碍,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也进一步导致了库存管理和损耗等问题。二是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是食品供应链的核心问题,然而,市民、游客在品尝楚菜期间时有卫生安全问题和投诉发生,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商家在食材采购、储存或处理环节存在问题,烹饪中的食品卫生规范执行不到位等环节导致食品安全风险增加。三是缺乏楚菜专业人才,如湖北省楚菜传承人、楚菜品牌管理专家、楚菜代言人等人才较少,楚菜宣传推广不够。未来,需要继续加强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推动湖北楚菜供应链和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和发展,从而振兴楚菜品牌。
二、湖北楚菜供应链与旅游业融合的必要性
(一)加强楚菜供应链与旅游业融合是推广地方文化的加速器。湖北楚菜是湖北省的传统菜系之一,以其独特的口味和地方特色而闻名,作为中国十大菜系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将楚菜供应链与旅游业融合,可以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饮食选择,让他们在游览湖北的过程中品尝到正宗的楚菜,增加旅游的乐趣和体验感,帮助推广湖北地方文化。通过楚菜的宣传和推广,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湖北的历史、传统习俗和饮食文化,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楚菜供应链各环节可成为旅游体验要素,借助楚菜展现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场景,吸引游客体验,这也将推动楚菜相关农业、餐饮、食品加工、商品零售、旅游、健康、会展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旅游六要素联动营销,加速楚菜文化传播,用楚菜讲好湖北故事,借助旅游业平台传播荆楚文化,实现地方文化的传承和活化。
(二)加强楚菜供应链与旅游业融合是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将楚菜供应链与旅游业融合,可以为当地农民和餐饮企业提供更多的商机和就业机会。在旅游过程中,游客不仅对景点的吸引力有要求,也对旅游地的饮食文化有很高的期待。通过向游客展示湖北地区的特色美食文化,可以提升湖北的国际形象和知名度。一方面,构建以农业为基石、楚菜为灵魂、食品加工为支撑的楚菜产业链,能够推动农业、物流、旅游等周边产业的繁荣与发展;另一方面,高品质的楚菜供应和旅游服务的结合,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为湖北广大地区带来更多客流量,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综上所述,湖北楚菜供应链与旅游业的融合具有提升旅游体验、推广地方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等必要性。这种融合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因此,应该加强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促进两者之间的深度融合和发展。
三、湖北楚菜供应链与旅游业融合的理论基础
(一)产业融合理论。产业融合理论最早出现在技术融合领域,后来这一理论在其他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学者们普遍认为要实现技术之间的革新需要彼此相互交融,对现有产业进行融合创新,能够实现不同行业相互渗透、不同资源进一步整合,同时也能给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助推力。产业融合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趋势,通过不同产业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而形成新产业或优化原有产业,这为传统一二三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思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融合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对于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楚菜和旅游业之间存在很强的产业关联性,这是二者融合共赢的内生动力。楚菜供应链与旅游业的融合正是基于这一理论,通过将餐饮业与旅游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效益,为湖北省楚菜和旅游业协调、优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撑作用。
(二)共生理论。自然界中融合共生的现象广泛存在,“共生”源自希腊语,后由德国生物学家首次界定,指的是同一环境中的不同生物因某些原因形成紧密且互惠互利的联系,这种联系使它们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这种相互依赖、彼此依存的融合共生模式展现了生物间的关系。不同产业之间也像生物界一样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互利共生的思想可以实现资源调配、优势互补,楚菜与旅游业具有天然的耦合性,这为楚菜供应链与旅游融合共生发展提供了基础。楚菜供应链上生产、加工、连锁配送到餐饮、商超等各个环节可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各节点形成纵横交错的耦合共生链,实现相互配套、相互支撑的楚菜产业模式。楚菜供应链与旅游业共生发展应当以满足群众多元需求为核心,寻求价值互动和深度体验的共生发展路径,挖掘楚菜的价值内涵,满足人们体验美食的个性化需求,完善旅游业供给结构以实现楚菜供应链与旅游业的共生共赢的协同发展。
四、湖北楚菜供应链与旅游业融合的建议
(一)挖掘楚菜旅游内涵,扩大品牌影响力。打造特色品牌是促进楚菜供应链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振兴楚菜品牌是关键。在湖北楚菜供应链和旅游业的融合中,强调楚菜文化的特点和内涵,打造有独特文化符号的品牌标识和品牌形象,通过统一品牌标识和打造“楚菜”公共品牌提高楚菜的竞争力和知名度。政府可以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围绕每一种独特的菜品,餐饮企业可加强研发创新特色菜品力度,开发吸引游客的产品。楚菜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游客“一次性消费”的吸引力,也是竞争力所在。由政府支持举办楚菜名城(乡)、名街、名企、名店、名菜、名点的评选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方式,企业开展多种多样的营销活动,如美食节、主题展销、文化活动等,提升楚菜的曝光率、美誉度,既可以打响楚菜品牌知名度,也可以利用营销活动聚集旅游人气。
(二)加强楚菜各环节的旅游体验,完善供应链体系。楚菜作为旅游业中的要素之一,在满足人们吃的基本需求之外,还可以加强其他各环节的体验感。例如,在楚菜生产环节,市民游客可以参与蔬菜的种植、采摘等生产活动,这是楚菜供应链的起点,也是游客体验的一环。在加工环节,加工商会对蔬菜进行清洗、切割、包装等加工活动,市民游客也可到工厂参观楚菜加工生产过程,也可以体验蔬菜清洗。在配送环节,利用信息技术让消费者了解楚菜的及时送达和准确性,减少焦虑感,也可在社区加强团购,建立更多楚菜分销网点。在销售环节,由零售商和餐饮企业将楚菜销售给消费者,是蔬菜供应链的终点,也可制成预制菜,配送到消费者手中。在楚菜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之间均可以打造独特的旅游体验,形成从种植、采摘、加工、配送到餐饮、商超的相互配套、相互支撑、处处可体验的楚菜供应链模式,利用楚菜饮食资源,建设特色餐饮空间、特色民宿等配套设施,探索“以餐带宿” “以宿促游”的模式,推进楚菜与旅游业协同发展。
(三)运用数字化技术,促进共生发展供应链平台建设。数字化技术和信息化建设是促进楚菜供应链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政府可以引导企业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例如引导企业引进先进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加强对食品生产全过程的安全监控。建立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和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提高楚菜与旅游业融合的运行效率和消费者满意度。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人才的支撑,同时也需要楚菜和旅游行业的专门人才,通过培育复合型人才为促进共生发展供应链平台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
综上所述,在产业结构调整时期,楚菜供应链迎来了寻求高质量发展的契机,与旅游业的深入融合共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二者的共生共赢更承载着推广楚菜深厚文化底蕴、提高旅游经济活力与竞争力的重大使命。政府和企业应当从楚菜旅游内涵、楚菜供应链各环节的旅游体验、数字化技术等方面着手完善楚菜供应链建设,与旅游业形成共生发展的协同作业模式,推动楚菜创新发展。
(作者单位:1.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2.湖北商贸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赵睿.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村旅游供应链整合对策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3(11).
[2]卢永良.楚菜发展现状及建议[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0.24(01).
[3]李亮宇,邹志平,曾翔云.楚菜“走出去”的必要性、问题和路径探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9(11).
[4]张乐,关永娟.旅游产业集群与旅游供应链研究综述[J].知识文库,2016(12).
[5]曾翔云,沈思静.湖北地方高校开设《楚菜文化概论》课程刍议——基于楚菜文化传播和品牌建设视域[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9(07).
[6]温兴生.做足楚菜大文章 助力高质量发展[J].湖北政协,2019(12).
[7]贺习耀.楚菜传承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工艺创新[J].粮食流通技术,2018(14).
[8]刘宜彬,曾翔云.沙县小吃产业发展经验及其对楚菜产业创新发展的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20(02).
[9]杜志诚.楚菜品牌建设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22.
[10]张园园.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的山区旅游农业发展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7.
[11]张聿超.产业融合背景下旅游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3.
[12]闫琳.基于融合共生理论的历史街区更新策略研究[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2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