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 经济/产业 |
| 辽宁省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研究 |
| 第754期 作者:□文/张 雪 王昱智 韩相坤 刘欣雅 时间:2025/6/1 15:11:59 浏览:54次 |
[提要] 辽宁省有着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具有良好生态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拥有巨大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潜力。然而,我国中医药相关产业旅游项目不过兴起二十几年,各方面的建设发展都不够成熟,辽宁省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虽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本文通过对辽宁省中医药健康旅游资源及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之上发现问题并给出对策,以期为未来辽宁省中医药健康旅游提质升级提供参考。
关键词:辽宁;中医药;旅游;对策
基金项目:2024年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4JH4/10600027)
中图分类号:F59;R9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11月21日
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是一种中医药与旅游业结合的产物,展现出了广阔的发展潜力,并正在推动健康服务和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的持续进步。据国家旅游局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有2,000多家从事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的企业和机构,其中包括中药温泉、中医针灸、特色医美以及中药养生膳食等,我国健康产业生产总值约占GDP的5%。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属于旅游发展的新业态,产业链长,需要农业、林业、医疗、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探究辽宁省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的特殊路径,完善产业发展保障机制,可以帮助辽宁省健康旅游发展找到侧重的方向,提高辽宁省在国内相关产业的竞争优势,为辽宁省中医药健康旅游开发提供参考,促进产业提质蓄能,实现科学发展。
一、辽宁省中医药健康旅游优势分析
(一)辽宁省中医药生态资源优势。辽宁省拥有丰富的中医药生态资源,据统计,辽宁省拥有中药资源1,680种,其中植物药1,237种、动物药380种、矿物药63种,种植广泛且产量丰厚的中药材有40余种,以辽细辛、辽五味、关龙胆等为代表的“道地药材资源”近20种。此外,辽宁省第四次野生中药资源普查共调查出1,269种药用植物,31种新纪录植物。对这些植物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可以丰富辽宁省中草药资源,并为辽宁省带来巨大效益。(表1)
(二)辽宁省中医药旅游政策优势。政策支持是中医药文化与健康旅游融合的内生动力,是促进其稳步发展的内在保障。近年来,辽宁省在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结合辽宁省的实际情况,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彰显地区特色、民族特点和文化内涵的政策文件,为辽宁省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策支持和保障。(表2)
(三)辽宁省中医药旅游资源优势。中医药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战略和政策的引领下,辽宁省结合区域特色形成独特的中医药旅游资源优势。据统计,辽宁省拥有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3个,分别是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和大连神谷中医医院;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医药类)2项,分别是中医正骨疗法(海城苏氏正骨)和蒙医药(血衰症疗法);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2个,分别是辽宁大连普兰店博元聚中医药产业基地和辽宁天桥沟森林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6个,分别是鞍山千山景区、本溪水洞、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沈阳植物园、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金石滩,以及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66个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单位,这些为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表3~表5)
二、辽宁省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中医药健康旅游缺乏统筹规划。中医药健康旅游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是近十年兴起的“中医药+旅游”的新业态,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财税、金融、卫生、农业、林业等多个部门配合,涉及投资、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与其他旅游发展形势相比,目前的发展尚不成熟,中医药与旅游融合深度不够。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督等部门,注重对旅游市场的管理,对中医药健康特色的管理不足。缺乏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市场准入、产品标准、质量监管等方面的具体制度。在一些地区的中医药观光体验中,游客并没有更多地了解和体验中医药的养生保健,失去了中医药健康旅游的意义。
(二)中医药健康旅游缺乏品牌优势。中医药健康旅游作为新兴融合服务业态,需要打造品牌特色。国际上医疗健康旅游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均具有特色品牌特点,如韩国的整容整形、瑞士的运动康复等。辽宁省的人文风情独具特色,道地药材知名度高,中医药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明显,但是健康旅游产业的营销还停留在政府搭台、政府唱戏的阶段,健康旅游的目的地和项目在品牌建设、品牌保护和营销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这些因素都限制了健康旅游的进一步扩展,并降低了它在国内外的吸引力。
(三)中医药健康旅游宣传力度不够。近年来,辽宁省文旅部门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宣传推介活动,增加辽宁省旅游的吸引力,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在旅游景点中只占很少一部分,在各大热门旅游网站及其他新媒体平台上,少见东北地区中医药旅游资源及项目的介绍,导致中医药健康旅游在辽宁省的吸引力有限。另外,社会各界普遍对中医药旅游定义、发展模式、运营理念等缺乏了解,游客体验中医药健康旅游参与度不高,没有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直接影响了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中医药健康旅游专业人才供给不足。中医药健康旅游是一个融合了中医、中药、健康管理和旅游管理等多个学科的综合产业,对于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有着巨大的需求。需要既懂中医药专业知识,又熟悉旅游产业并懂得运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但由于目前辽宁省中医药健康旅游开发工作尚处在萌芽时期,且从业者专业技能水平不齐,或是不具备中医药专业知识,或是不能熟练掌握旅游专业知识,二者不能兼顾,人才供应不足且没有标准化对口人才培养计划,严重阻碍中医药健康旅游行业整体运营质量以及整个产业的发展。
三、辽宁省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建议
(一)政府加强统筹规划,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链长,首先,需要政府做好顶层设计。辽宁省应以天然资源为基础,分区而创,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发展的中医药特色产品进行开发利用,形成一地一色、一处一风情,丰富多样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例如养生温泉游、森林氧吧游、冬季冰雪游、医药文化游等,凸显东北特色。建立一套完备的中医药健康旅游行业标准体系,规范市场经营行为,规范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行业标准,强化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加快旅游体系建设,打造优质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环境。其次,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还要拓展相关产业,包括中药材深加工,养生保健产品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的生产,旅游康养产品的推广等。通过产业联动,带动地方经济建设,有利于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建设美丽乡村。
(二)深挖中医药内涵,创建特色品牌。中医药资源作为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基础,是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的核心要素之一。在保护中医药资源的基础之上,深入挖掘东北地区中医药文化内涵,建立中医药健康旅游特色品牌,保持地域特色,推动中医药服务与疗养、饮食、文化等相结合,融入旅游形态,开展多种多样的中医药健康旅游项目与产品,建立综合的旅游体系,倡导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新观念,强化中医药事业基础以及技术的推广,创建东北中医药健康旅游特色品牌。
(三)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新媒体平台推荐中医药健康旅游。首先,可以充分运用网络媒体,扩大信息传播途径,深入地进行中医药健康旅游推广,通过公众号、短视频等互联网渠道宣传东北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特点、模式及内容等信息,加深人们对中医药健康旅游的认识和了解。其次,也可以通过各类活动刺激旅游需求,充分发挥优惠活动对需求的刺激作用,鼓励引导游客参与中医药健康旅游,促进新需求的诞生。
(四)多渠道培养和引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复合型人才。人才是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强劲推动力。首先,应鼓励并支持中医药类高等院校开设专门学科,培养具有中医情怀,掌握中医药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专业服务人才。其次,加强校企联合,建立对口实习基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兼顾中医药特色,合理配置培训课程,有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能力,为中医药健康旅游的蓬勃发展奠定基础。最后,要形成完善的人才引进制度,真正吸引人才,留下人才,为整个东北地区中医药旅游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证。
(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赵希勇,黄家璇,房建磊.黑龙江省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发展方略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22.02(173).
[2]郭慧敏,丛薇,孟祥才.中国东北地区药材发展历史与前景[J].中国现代中药,2017.19(09).
[3]朱建华,修春亮.1949年以来东北地区行政区划演变格局与成因分析[J].地理科学,2019.39(04).
[4]张贵君,等.中药商品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5]崔正刚.东北地区木本中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7).
[6]时洪洋,陈磊.基于RMP模式下的江西省中医药旅游提质升级研究[J].产业研究,2021.33(05).
[7]高润喜.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3.
[8]石定乐.将荆楚文化纳入湖北旅游人才培养的思考[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02).
[9]杜佳蕾,于朝东,刘津序,等.“旅游+健康”黑龙江省中医药旅游发展研究[J].产业研究,2020(1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