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赣州康养产业发展研究
第754期 作者:□文/柳发根 马建军 李利方 时间:2025/6/1 15:13:35 浏览:28次
  [提要] 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正在逐渐凸显,那就是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同时民众对于健康生活品质的向往与追求也在不断提升,由此康养产业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赣州在自然和人文资源、地理区位、政策支持等方面具有优势,但也存在交通不便、专业人才短缺等劣势,既面临着市场需求增长、新兴技术的应用等机会,也受到竞争压力、社会观念的影响等带来的威胁。本文基于SWOT交叉分析,提出有助于赣州康养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老龄化;康养产业;SWOT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11月25日
2016年,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中国的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赣州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自身的康养产业发展中注重健康与养生、山水与田园、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赣州也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养老模式,如国投天同健康养老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官园里康养院项目和沙石康复院项目中,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模式。沙石康复院利用山林环绕的景观资源,与康复医学、园艺疗法有机融合,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养老照护等服务,这也是在国家重视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背景下的积极探索。
赣州市林业局、民政局、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发布《关于促进赣州市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这一政策立足赣州实际,将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与多项工作紧密结合,明确了康养产业在城市整体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多战略融合的方式,为康养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导向和资源整合的依据。
在康养产业概念逐渐兴起的初期,赣州开始探索如何利用自身资源发展康养相关产业。一些企业和机构开始尝试将当地的生态资源与简单的养生、养老服务相结合。随着对康养产业认识的加深,赣州开始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康养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企业和政府开始重视将生态、旅游、医疗等资源进行整合。目前,赣州的康养产业正朝着深入发展的方向迈进。在养老方面,不仅关注老年人的居住和基本生活照料,更注重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精神文化生活等多方面需求。
一、赣州康养产业发展SWOT分析
(一)赣州康养产业发展的优势(Strengths)
1、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资源。赣州多森林,其覆盖率达到了76.2%,是我国18个重点林区之一,这种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生态养生型康养产业提供了优质的自然条件。丰富的森林资源可以开展森林康养活动,像森林浴、森林漫步等,这对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表1)
赣州境内有温泉53处,是发展康养产业的优势资源。温泉水疗养生可以成为康养产业的重要项目,例如开发温泉度假村,提供温泉疗养服务,吸引游客前来放松身心,缓解疲劳,对一些关节疾病、皮肤病等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赣州地处亚热带,阳光和水分十分宜人,四季分明,冬季不太寒冷,夏季也不会过于炎热,这种温和的气候非常适合开展各类康养活动。对于老年人或者身体较为虚弱的人群来说,这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他们进行长期的居住疗养,避免了气候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同时,温和的气候也适合开展户外的康养运动。
赣州除优美的景色之外还有厚重的历史,从古至今,既是千年宋城,也是客家摇篮,还是曾经的中央苏区,这些文旅资源与康养产业可以有机融合,开发红色文化与康养结合的旅游线路,让游客在感受红色文化的同时,享受当地的康养服务;或者以客家文化为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康养民宿等。
2、地理区位优势。赣州作为省内的区域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具有较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赣州还处于福建、江西、广东三个省份的交界处,这种交界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三省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赣州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开展跨省的区域合作。在旅游方面,赣州可以与福建、广东等相邻地区共同打造跨省旅游线路,将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吸引更多的游客。在贸易方面,赣州可以作为三省之间商品流通的中转站,促进区域间的贸易往来。
赣州与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的交通十分便捷,距离均仅一日车程。在“八纵八横”的国家高速铁路网中,京港澳通道纵向穿过赣州、厦渝通道横向穿越赣州,近年来,随着赣深高铁的建成通车,赣州到粤港澳地区仅仅两小时。这种便捷的交通联系为赣州发展康养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大湾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人们对康养服务的需求较高,赣州可以凭借其优越的康养资源,吸引大湾区的居民前来康养度假、养老等。
3、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助力康养产业的发展,赣州积极对接国家关于健康中国、乡村振兴等相关政策。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推动下,赣州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争取国家在医疗卫生、健康养老等方面的政策倾斜,提升康养产业的服务水平。
2020年赣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构建特色康养高地,推进康养综合体建设。2021年,赣州市颁布了的《赣州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21-2035年)》《赣州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了赣州康养产业发展的方向,为赣州康养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政治支撑。2022年的《赣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关于促进赣州市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赣州康养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任务。2024年,赣州市政府公布了《赣州市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江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了符合本地实际的康养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为康养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二)赣州康养产业发展的劣势(Weaknesses)
1、交通不便。赣州多山地,部分山区的交通不便。虽然在主要交通干线方面有一定的建设成果,但在一些偏远山区,道路状况较差,公共交通覆盖不足。大型旅游客车难以通行,这限制了游客的进入,影响了康养项目的客源市场。公共交通网络覆盖不足,在一些康养产业聚集区,公交线路不仅少,而且班次间隔时间长,不能解决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的出行需要。交通不便对于康养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因为交通不便不仅会影响游客的到达便利性,同时也会增加康养项目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如物资运输成本、人员通勤成本等。
2、专业人才短缺。赣州地处相对内陆地区,在吸引和留住专业康养人才方面存在困难。康养产业涵盖医疗、护理、康复、营养、心理等多个领域,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然而,赣州本地的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培养的康养相关专业人才数量有限,而且由于地域吸引力不足,难以吸引外地的优秀康养人才流入。缺乏经验丰富的老年病康复专家、专业的营养师等,这会影响到康养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无法满足高端康养客户的需求。
3、地域形象偏差。在全国范围内,赣州的地域形象更多地与赣南脐橙等农业产品相关联,而其作为康养目的地的形象尚未得到广泛认知。对于外地潜在的康养客户来说,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已经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康养地区,如云南的大理、海南的三亚等。
目前,赣州在康养品牌建设方面明显不足。一方面各个康养企业各自为政,相互竞争,难以形成品牌合力;另一方面由于赣州的康养产业规模不大,在品牌内涵挖掘、品牌形象塑造等方面经验不足,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康养市场中难以做到脱颖而出。大部分的企业没有专门的品牌建设预算,缺乏对品牌形象塑造、品牌传播推广等方面的重视。赣州的康养产业没有充分利用现代营销手段,如互联网营销、社交媒体营销等。在传统营销渠道上,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品牌推广形象,导致赣州的康养品牌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较低。
(三)赣州康养产业发展的机会(Opportunities)
1、市场需求增长。赣州作为一个人口输出地,老龄化程度随着年轻人的外出而不断加重,老年人口对康养服务的需求也急剧增长。根据人口普查数据,赣州的老龄化程度逐年加重。这些老年人对养老、康复、养生等康养服务有着强烈的需求,为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市场。老年人对健康管理、慢性病护理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需要专业的康养服务,包括定期的身体检查、健康的饮食和运动指导等,这为康养产业中的健康管理板块提供了发展机遇。
城市居民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对健康养生、休闲度假式的康养服务需求不断提升。城市居民追求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够有一个放松身心、恢复活力的地方。赣州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对城市居民具有吸引力,以减压、健身为主题的康养旅游项目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2、新兴技术的应用。互联网技术可以为赣州的康养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建立康养产业互联网平台,整合康养资源信息,包括康养机构、养生专家、健康产品等信息,方便消费者查询和选择。同时,利用互联网开展在线养生课程、远程健康咨询等服务,突破地域限制,扩大服务范围。互联网+康养旅游方面,通过开发手机应用程序,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康养旅游线路规划、景点导览、养生餐饮推荐等服务,提升游客的康养旅游体验。
大数据技术可以收集和分析康养消费者的健康数据、消费习惯等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康养企业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精准的健康管理方案、个性化的养生产品推荐等服务。根据消费者的健康体检数据和生活习惯,为其推荐适合的运动养生项目。
(四)赣州康养产业发展的威胁(Threats)
1、竞争压力。在全国范围内,云南、海南等地在康养产业发展方面更为成熟。云南的大理、丽江等地,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宜人的气候和丰富的自然景观,成为了国内外知名的康养旅游目的地。海南则凭借热带海滨资源,主打海滨康养度假,吸引了大量北方地区的康养客源。赣州周边也存在一些在康养产业方面已经具有一定优势的地区。福建的厦门,其凭借优美的海滨环境、成熟的旅游设施和较高的城市知名度,吸引了大量寻求康养服务的游客。还有广东的清远,以温泉资源为特色,在温泉康养领域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拥有稳定的客源市场。而在江西本省内部,庐山等地区也在积极发展康养旅游。庐山以其凉爽的气候、秀丽的山水景观,对游客尤其是夏季避暑康养的游客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相比之下,赣州在康养产业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方面较弱,要在众多周边地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吸引客源方面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
2、社会观念的影响。在赣州部分地区,传统的养老观念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一些老年人认为养老应该是家庭的责任,对入住养老机构等康养服务方式存在抵触情绪。很多老年人更愿意在家中由子女照顾,而不愿意选择到专业的康养机构接受更专业的护理和养生服务。对于新兴的康养概念,如养生旅游、森林康养等,部分居民的认知还比较模糊,认为这些只是休闲娱乐活动,没有认识到其对健康的积极影响,从而影响了这些康养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推广。
社会观念的转变相对缓慢,这对赣州康养产业的发展速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果不能加快社会观念的转变,康养产业的市场需求将难以得到充分释放,影响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基于SWOT矩阵的交叉分析及对策
(一)优势-机会(SO)战略
1、整合自然与文化资源。一是建立资源整合平台,加强政府、企业和社区之间的合作。政府负责规划和引导,企业进行开发和运营,社区参与提供特色服务和文化传承。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协同发展。二是制定全面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整合规划。以赣州的山脉、河流为脉络,将沿线的自然景观与周边的客家文化村落、红色文化旧址等文化资源进行有机整合。规划出不同主题的康养线路,如“山水养生,客家文化体验”线路、“红色精神,森林康养”线路等。三是开发融合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康养产品。推出以客家养生饮食文化为主题的养生套餐,结合当地的自然食材,如山区的野菜、河鲜等,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养生美食。同时,开发以红色文化为背景的养生度假产品,如在红色旧址附近建设养生度假村,提供红色文化讲解、养生课程等服务。
2、加强技术与资源的深度融合。赣州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本地丰富的康养资源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建立赣州康养资源在线平台,展示赣州的森林康养基地、温泉疗养中心、特色康养产品等。通过线上平台,游客可以提前预订康养服务、了解康养旅游线路,并获取健康养生知识。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游客对赣州康养资源的需求和偏好,根据分析结果优化康养产品和服务。如果大数据显示游客对赣州的森林康养和客家文化体验兴趣较高,企业可以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开发更多相关的康养产品。
在探索新兴康养业态方面,赣州可以将生态康养农业与本地农业资源深度融合。以赣州的有机茶园为基础,开发茶园康养项目,游客可以亲手采摘茶叶、炒茶,同时了解茶叶的养生功效,参加茶园瑜伽、茶文化讲座等康养活动。
建设具有赣州特色的康养小镇,将客家文化、自然景观、康养服务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在康养小镇内,既有现代化的高端康复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等,又有体现客家文化的建筑、民俗活动等,打造一个集居住、养生、休闲、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特色康养小镇。
(二)优势-威胁(ST)战略
1、突出独特资源。赣州应充分挖掘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以区别于周边和全国的竞争地区。赣州的客家文化是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独特文化资源。在康养产业中,可以深入挖掘客家文化中的养生元素,如客家传统的饮食养生秘方、独特的中医草药疗法等,将其融入到康养服务中,与厦门的海滨康养、清远的温泉康养以及云南、海南等地的康养模式形成差异化竞争。
赣州丰富的森林资源不仅可以用于普通的森林康养,还可以结合当地的生态多样性,开发出更具深度的森林康养体验项目。可以打造森林生态科普与康养相结合的项目,让游客在享受森林康养的同时,深入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奥秘,这是其他单纯以景观为卖点的森林康养地区难以复制的。
2、改变社会观念。为改变本地居民对康养产业的观念,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宣传和体验活动。例如,在社区内举办免费的康养知识讲座和小型的康养服务体验活动,让居民了解康养产业的内涵和价值,提高居民对康养产业的信任度和接受度。
提升赣州康养产业的整体形象,通过打造高端的康养项目样板,建设一个集客家文化、自然景观、高端康养服务于一体的示范康养社区。利用媒体宣传、旅游推介等方式,向外界展示赣州康养产业的高品质和独特性,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同时也改变本地居民对康养产业的看法。
(三)劣势-机会(WO)战略
1、改善基础设施。利用政策支持,加强康养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显著改善康养区域的交通条件。可以修建通往森林康养基地和温泉疗养地的专用公路,提高道路的通达性和舒适性,确保旅游大巴、私家车等能够顺利通行。同时,完善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确保康养基地能够提供稳定、便捷的服务。
加强康养设施建设,政府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可以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如土地优惠、税收减免等,鼓励企业投资建设康养社区和疗养中心。在康养设施建设中,注重设施的现代化和智能化,配备先进的健康监测设备、康复训练器材等,这不仅可以提高本地的康养服务水平,也能吸引更多对康养有较高要求的康养游客。
2、利用市场需求拓展客源。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需求的不断增加,赣州要抓住这个机会来弥补自身劣势。针对老龄化社会对康复护理和养生养老服务的巨大需求,赣州可以引进第三方专业的康养服务管理团队,提升服务质量。然后,通过与周边城市的养老机构、社区合作,推广赣州的康养养老服务,吸引外地老年人到赣州安享晚年。
面对城市居民的健康养生和休闲度假需求,赣州可以将其宁静的乡村环境、丰富的自然生态包装成康养旅游的卖点。开发“赣州乡村康养之旅”线路,将乡村的田园风光、特色农产品体验与康养服务相结合,吸引城市游客。
(四)劣势-威胁(WT)战略
1、聚焦细分市场。赣州康养产业在面临竞争威胁且存在自身劣势的情况下,可以聚焦细分市场来寻找发展空间。赣州的康养产业在整体规模和知名度上可能不如一些发达地区,但可以按照需求针对特定人群提供康养服务。有的康养产业面向只是来休闲的年轻游客提供优美的山水景色和特色美食;有的康养产业则面向有病情治疗需求的群体提供病情检查、治疗、康复服务;有的康养产业面向高端市场开发定制康养服务;有的康养产业面向本地的中低收入老年人开发性价比高的康养服务等。
赣州康养产业之间细分市场,不仅避免了相互之间的激烈竞争,而且划分市场之后各自都有擅长的领域,从无序扩张转向独树一帜,如此一来,赣州的康养产业将整体呈现出百花盛开的景象。
2、借助网络平台提高口碑。赣州康养产业品牌知名度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推广,在社交媒体、自媒体、旅游网站上宣传赣州的康养特色。同时,注重口碑营销,通过提供优质的康养服务,提高游客在网络平台上的评价意愿。如,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康养服务套餐,游客在体验后如果在大众点评、携程等平台上给出好评,可获得一定的消费折扣或者特色礼品。这样,逐步提升赣州康养产业的品牌知名度,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三、结论
赣州康养产业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机遇,但也面临着一些劣势和威胁,通过SWOT交叉分析,可以有效地推动赣州康养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资源整合、拓展客源、转变观念、品牌建设等关键环节,不断提升康养产业的竞争力和服务质量。同时,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应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康养需求,将赣州打造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康养产业基地。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何晨斯,胡玉安,文野,等.中国森林康养产业现状与未来展望[J].南方林业科学,2024.52(04).
[2]谭华,涂作平.林业生态建设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探索[J].农业与技术,2024.44(11).
[3]胡亚光,钟小根.赣州推进大湾区康养旅游“后花园”跨越式发展的几点建议[J].质量与市场,2020(16).
[4]李晓露.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康养旅游产业驱动因素研究——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J].黑龙江科学,2022.13(18).
[5]郭婷婷,李樱.赣州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康养旅游“后花园”的思考[J].特区经济,2023(07).
[6]马显瑞.基层森林康养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农村科学实验,2024(15).
[7]胡建华,陈慧娟.乡村振兴战略下县域康养产业发展优化路径——以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为例[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22.36(02).
[8]谭东辉,康远豪,赖连发.大健康背景下赣南康养旅游度假小镇开发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34).
[9]孙慧静,曾卫平.赣州市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乡村科技,2022.13(16).
[10]杨鑫,万玉霜.数智赋能赣南革命老区康养产业发展探究[J].苏区研究,2023(02).
[11]许亚萍,赵旭.乡村振兴视角下康养旅游产业发展路径探究——以赣州市为例[J].广东蚕业,2023.57(10).
[12]张明林,孔晓莹.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城市群经济网络结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苏区研究,2022(01).
[13]薛芮,徐岸峰,廖民生.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我国森林康养的产业融合与模式创新[J].世界林业研究,2024.37(04).
[14]曹璞渊,唐玲,刘华周,等.中国森林康养产业现状与消费需求研究[J].园林,2024.41(08).
[15]陈青鹤.康养领军企业带动L省康养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市场,2024(23).
[16]叶露,尹微,许寿增,等.森林康养旅游产业发展路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4.35(19).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422515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