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地方本草发展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第754期 作者:□文/崔晓凡1 陈与丰2 贺贝洋1 熊悦超1 伦雨晴1 时间:2025/6/1 15:14:25 浏览:50次
  [提要] 通过对全国重点镇上饶市皂头镇实地考察,发现地方本草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契合新质生产力在中医药中的应用。本文主要以云谷田园种植的金线莲为线索,了解当地对于医药文化认知和当地特色中医药的了解程度,以期为后续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地推广发展以金线莲为代表的地方本草提供参考。通过理论温习、问卷调查和社会实践,收集数据和受访者的意见,当地人普遍对中医药持认同正向的态度,能够正确认识到新质生产力应用于云谷田园在地方本草发展中的贡献。但是,受访者对于当地的特色中药材认识程度较低,对当地特色的中医药传统了解较少等,应加强地方本草历史用药经验梳理与现代疾病谱演变的交汇探索,拓宽野生本草生长模式与现代栽培技术的融合路径,进一步扩大本草新药研发与产业转化。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金线莲;中医药文化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11月20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打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的钥匙。因此,传播中医药文化、展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意蕴。在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以皂头镇云田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试验点,展开走访调研,聚焦于该镇的特色中医药文化,挖掘特色中药材的发展状况。
一、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地方本草发展的理论逻辑
(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新质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力理论的创新与超越,它特别关注技术、知识、信息、数据等新的生产要素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其“新质”二字,这既体现了新的生产要素如知识、信息、数据等逐渐取代传统生产要素如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主导地位,也体现了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多重创新手段,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和最优利用,从而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技术创新和智能化生产,新质生产力不仅实现了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还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为经济社会的持续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新质生产力也是提升社会福祉、增强国家竞争力和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它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并推动了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拥有强大新质生产力的国家能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和人才。更重要的是,新质生产力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利用,为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动力。
新质生产力对传统生产力的超越,在中药种植技术创新和资源配置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在传统中药种植中,依赖经验和传统方法往往限制了产量和品质的提升。然而,新质生产力的引入,为中药种植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如精准农业、智能监控系统和生物技术等,中药种植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中药的产量和品质,还减少了对土地和水资源的过度依赖,实现了更加可持续的种植方式。在资源配置方面,新质生产力也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通过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管理手段,中药种植过程中的资源得到了更加高效和精确的利用。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精确预测中药种植的需求量,从而合理安排种植计划和资源配置,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和过剩。这种精细化的资源配置方式不仅提高了中药种植的经济效益,还为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地方本草发展的理论支撑。地方本草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医药文化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内在联系和独特的价值。地方本草就是指一定历史时期记载某一特定地区使用药物的本草书籍,包括地方药物志、地域名家本草著作等,它们不仅收录了地区特产的药用资源,还记载了丰富的特色药用实践经验。这些经验和资源是中医药文化得以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基础。中医药文化强调因地制宜,而地方本草正是这一理念在地域特色上的具体体现。通过发掘和利用地方本草,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地方本草的独特性在于其地域性和实践性。不同地区的地形、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孕育了各具特色的药用植物和动物资源,这些资源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被证明具有独特的疗效和药用价值。地方本草的编纂者往往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个人的医疗经验和民间偏方,对药用资源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归纳,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本草学体系。这种地域性和实践性使得地方本草在中医药文化中占据了独特的地位,也为现代中医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三)新质生产力与地方本草发展的理论契合点。新质生产力作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其在推动地方本草种植领域的变革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新质生产力通过引入先进的科技手段和管理模式,有效促进地方本草种植的规模化发展。传统上,地方本草的种植往往受到地域、技术、资金等多种因素的限制,难以实现大规模生产。而新质生产力强调技术创新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通过智能温室、精准灌溉、自动化收割等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应用,大幅提高了种植效率和产量,使得地方本草的规模化种植成为可能。此外,新质生产力还推动了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和延伸,促进了地方本草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进一步增强了产业的规模效应。
第二,在标准化方面,新质生产力为地方本草的种植提供科学、统一的标准体系。通过制定严格的种植规范、质量控制标准和操作规程,新质生产力确保了地方本草从选种、育苗、田间管理到采收、加工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化操作,提高了药材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地方本草的品质和药效,还有利于构建品牌信誉,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新质生产力还促进了农业标准化体系与国际接轨,为地方本草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三,智能化则是新质生产力在地方本草种植领域的又一重要体现。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地方本草的种植管理实现了智能化升级。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养分含量、病虫害情况等关键指标,为精准施肥、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智能灌溉系统则能根据作物需水规律自动调节灌溉量,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而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则能综合分析种植环境、作物生长状况和市场需求等信息,为种植户提供科学的种植决策。这些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地方本草种植的精细化管理水平,还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
第四,新质生产力在提升地方本草品质、产量和市场竞争力方面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首先,在品质提升方面,新质生产力通过引入先进的育种技术和种植管理模式,培育出了抗逆性强、药效成分含量高、品质优良的地方本草新品种。同时,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操作,确保了药材从种植到加工全过程的品质稳定。这不仅满足了市场对高品质中药材的需求,还增强了消费者对地方本草的信任度和忠诚度。在产量提升方面,新质生产力通过优化种植结构、改进种植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手段,有效提高了地方本草的产量。例如,通过智能温室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种植环境的精准调控,延长药材生长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通过精准施肥和灌溉技术的应用,可以确保作物获得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供应,促进药材健壮生长;而通过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则能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保障药材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二、实践路径:以江西上饶金线莲种植产业为例
(一)新质生产力在上饶金线莲种植产业中的应用。上饶金线莲种植产业在云谷田园农业科技示范区得到了显著发展,成为当地生态农业的重要支柱。云谷田园利用从荷兰引进的先进农业技术和设备,包括最新型的纹格型桁架玻璃温室、荷兰PB滴灌系统和Priva物联网中控系统,为金线莲种植提供了科技支撑。通过科学的红蓝光配比LD+LED植物灯技术,金线莲的生长周期缩短至8个月,并且其营养价值远超野生金线莲30%。此外,云谷田园还采取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全生长周期不使用化学农药和激素,确保金线莲的绿色安全品质。同时,智能温控系统、进口有机复合土和高纯度RO反渗透水等技术措施,为金线莲的生长创造了理想的环境条件。LED光谱技术与无土栽培技术在金线莲种植中的应用为金线莲的生长提供了稳定、无污染的栽培环境,避免了土壤传播的病虫害。智能化管理系统在金线莲生长周期监控、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能够实时监控金线莲的生长状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关键环境参数,确保金线莲始终处于最佳生长环境。同时,通过智能分析,系统能够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征兆,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有效避免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保证了金线莲的绿色安全。
首先,科技创新的引入使得种植过程实现了科技化、智能化,提高了种植效率和药材品质。其次,绿色生态的种植方式保证了金线莲的安全健康特性,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再次,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促进金线莲的光合作用,显著提升了其营养价值,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最后,规模化量产的成功实施为市场提供了稳定、高品质的药材供应。
在上饶云谷田园生态农业小镇的实践中,新质生产力不仅极大地提升了金线莲的种植效率和药材品质,更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延伸与整合。云谷田园公司以农业产业+旅游产业为核心的发展策略,通过整合优质农业资源和引入全球领先的农业生产方式,为金线莲产业链注入了新的活力。金线莲作为云谷田园的重点种植药材,通过科技创新和智能化管理,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不仅满足了市场对高品质金线莲的需求,也为后续产业链的延伸打下了坚实基础。云谷田园围绕金线莲产业,开发了一系列以金线莲为原料的健康食品、保健品等,这些延伸产品不仅丰富了市场供给,也提高了产业链的附加值。
同时,云谷田园的“三产联合”发展模式,即政府、企业、农民的协同合作,进一步促进了产业链的整合。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引导,企业发挥技术和市场优势,农民则通过新型合伙机制积极参与农业生产,形成了产业兴旺发达、宜居宜业的循环发展格局。这种整合不仅提升了金线莲产业链的竞争力,也为上饶市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此外,云谷田园在乡村生态环境整治和生态恢复方面的投入,不仅提升了园区的生态价值,也为金线莲等中药材提供了更优质的生长环境。同时,农业研学旅游的发展规划,为金线莲产业链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的高度统一。
(二)实践成效与经验总结。新质生产力的引入为金线莲产业链带来了深刻的变革。通过科技创新,金线莲的种植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种植效率和药材品质。这不仅为市场提供了稳定、高品质的药材供应,还推动了金线莲产业链的延伸。云谷田园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不仅生产金线莲药材,还开发了一系列以金线莲为原料的健康食品、保健品等,丰富了产品种类,提高了产业链的附加值。此外,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也使得金线莲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实现了产业链的整合优化。
上饶金线莲种植产业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取得了显著且全面的成效。该产业在上饶云田扶贫产业农业综合体内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其总规划面积达800亩,总投资额高达6亿元,为技术研发和设施升级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园区内建设了占地面积达16万平方米的连栋温室大棚,这一设施不仅是中国南方地区规模最大的,更在亚洲排名第2,它利用LED光谱技术和无土栽培技术为金线莲提供了精确的光照和稳定的栽培环境,显著提升了药材的品质和产量。同时,金线莲产业链得到了有效地延伸与整合,围绕这一产业开发出了系列以金线莲为原料的健康食品和保健品,丰富了市场供给。园区通过与皂头镇5个村级集体产业合作社合作,引入农业合伙人机制,已培养了菌菇经纪人35名、中草药技术人员15名、熟练采摘工人300余名,为产业链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支持。此外,作为上饶市重点扶贫产业基地,园区预计每年将为村级集体产业合作社带来1亿元的生产订单,培养1,000位菌菇产业合伙人,并解决临时就业15,000人次,为2,760户共计6,823个贫困村民提供了产业分红共计1,200万元,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然而,上饶金线莲种植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关于云谷田园对现代农村建设发展的促进作用一题,43.27%的受访者认为云谷田园的促进作用较大,24.04%的受访者认为非常大,22.12%的受访者认为一般,8.65%的受访者认为不大,1.92%的受访者认为没有促进作用。这表明大部分受访者认可云谷田园在现代农村建设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根据多选题“您认为云谷田园给当地带来了什么”这一问题,得知受访者普遍认同云谷田园在上饶市皂头镇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和作用。50%的受访者认为云谷田园将为当地带来优美的环境,62.5%的受访者认为将带来绿色的农产品,67.31%的受访者认为将提高本地收入,63.46%的受访者认为将解决部分就业,61.54%的受访者认为将吸引人员返乡,50%的受访者认为将发展当地中医药业,57.69%的受访者认为将发展旅游经济。这些数据表明,受访者普遍认为云谷田园将对现代农村建设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图1、图2)
首先,如何将云谷田园的先进技术推广至更广泛的农户,实现种植技术的普及和提升,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如何保持上饶金线莲的品质和品牌优势,是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再次,高科技农业设备的引进和维护成本较高,如何在保证品质的同时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也是产业面临的挑战之一;最后,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对于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如何争取更多的政策扶持和资源倾斜,也是上饶金线莲种植产业需要关注的问题。
三、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地方本草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一)历史用药经验梳理与现代疾病谱演变的交汇探索。现代疾病谱的演变日益显著,特别是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为主导的疾病结构逐渐成为主导。以阿尔茨海默症为例,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有超过5,000万人罹患此病,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至近1.5亿人。近十年间,阿尔茨海默症在NCDs中的占比稳步上升,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相比之下,传统传染病虽然仍然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挑战,但其发病率和占比在某些地区已有所下降。以乙肝为例,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疾病,全球约有2.57亿人感染。然而,随着公共卫生措施的加强和疫苗接种的普及,乙肝的发病率在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得到控制,但在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仍然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十年间,乙肝在疾病谱中的占比相对稳定,但在一些地区有所下降,这主要归功于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综合看来,阿尔茨海默症等NCDs的发病率和占比持续上升,而乙肝等传统传染病的发病率在某些地区有所下降,这体现了现代疾病谱演变的特点和趋势。通过加强公共卫生措施、提高疾病预防意识以及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有效控制NCDs的发病率,降低传染病对全球公共卫生的影响,为全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金线莲作为传统中医药材,其在历史用药经验中常被用于治疗乙肝等肝脏疾病,显示出对肝脏保护和治疗的显著效果。然而,随着现代疾病谱的演变和医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关注到肝脑轴之间的联系,即肝脏健康与大脑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阿尔茨海默症(AD)作为一种典型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肝脏健康的关系也逐渐受到重视。在探索金线莲用于治疗AD的可能性时,我们可以将其在历史用药经验梳理与现代疾病谱演变的交汇点上发挥独特作用。首先,基于金线莲在传统医学中治疗肝脏疾病的经验,我们可以推测其可能对改善肝脏功能具有一定的作用。而肝脏功能的改善可能会间接影响到大脑的健康状态,因为肝脑轴之间的联系表明两者在生理功能上存在密切关联。
具体来说,金线莲可能通过调节肝脏的代谢功能、减轻肝脏炎症和损伤等方式,来改善肝脏的整体健康状态。这些改善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到大脑的血液供应、神经递质的合成与代谢等方面,从而减轻AD患者的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此外,金线莲中可能含有的特定活性成分,如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也可能对大脑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能够减轻神经细胞的损伤和促进神经元的再生。
因此,在现代疾病谱演变和流行病学调查的背景下,可以将金线莲作为一种潜在的AD治疗药物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临床试验和科学研究,验证金线莲在治疗AD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为AD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同时,这也为中医药材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有助于推动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发展。
(二)野生本草生长模式与现代栽培技术的融合路径。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野生本草与现代栽培技术的融合日益紧密。现代栽培技术不仅模拟野生本草的自然生长环境,而且引入了诸如温室控制、精准施肥、智能灌溉等先进技术。具体来说,这些技术包括:温室控制技术,通过建立智能温室,利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调节温室内的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以模拟野生本草的最佳生长条件;精准施肥技术,通过土壤分析和植物营养诊断,精确确定野生本草的养分需求,采用滴灌、叶面施肥等方式,实现养分的精准供应,避免养分的浪费和环境污染;智能灌溉系统,利用传感器和自动化控制装置,实时监测植物的水分需求,自动调整灌溉时间和灌溉量,确保野生本草在生长过程中获得充足的水分。这些现代栽培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野生本草的产量和品质,而且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有助于实现野生本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为实现野生本草生长模式与现代栽培技术的有效融合,需要建立野生本草种质资源库,收集和保护野生本草种质资源,建立资源库,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进行种质资源的保存、鉴定和评价,为栽培技术研究提供丰富的材料基础;开展栽培技术研究,针对野生本草的生长特性和需求,开展栽培技术的研究和试验,优化栽培条件和管理措施,探索提高野生本草产量和品质的新方法;推广示范,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和示范区,展示和推广野生本草的现代栽培技术和管理模式,带动当地农民和企业的积极参与,促进野生本草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这些具体的现代栽培技术和融合措施,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野生本草资源,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健康和社会进步贡献更多力量。
(三)本草新药研发与产业转化的连接机制与实践。本草新药研发与产业转化的连接机制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在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方面,应加大科研投入,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同研发新药。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还能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完善市场监管机制,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通过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和监管制度,确保本草新药的质量安全。
在优化政策环境方面,政府应加大对中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提供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政策支持,鼓励企业投资中医药研发与产业化。此外,还应简化审批流程,缩短新药上市时间,为企业创新提供便利。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促进金线莲等本草药材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有助于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综上所述,本草新药研发与产业转化的连接机制需要技术创新、市场监管、政策支持和产业融合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这些方面的建设,能够更好地推动中医药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1.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02).
[2]习近平.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J].求是,2020(18).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422514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