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 财会/审计 |
| 河钢集团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讨 |
| 第755期 作者:□文/鲍安彤 时间:2025/6/16 15:48:57 浏览:63次 |
[提要] 本文以河钢集团为例,根据最近五年的社会报告披露情况、年度财务报表等内容,对其环境会计披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
关键词:河钢集团;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环境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12月6日
一、河钢集团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一)企业简介。河钢集团是河北省石家庄市的特大型钢铁集团,由唐山、邯郸钢铁集团联合成立的。集团成立于2008年6月,总资产高达2,637亿元,年产钢量4,025万吨。河钢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大量参股控股公司,并多次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最高排名排到了189位。
河钢集团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成为具有世界品牌影响力的大企业。集团的主要业务涵盖多个领域。截至2022年,河钢集团的资产总额达到5,395亿元,营业收入为4,006亿元。
河钢集团的发展战略注重可持续性和环保理念,积极推进低碳发展技术,力争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
(二)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河钢集团发布的2022年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涵盖了集团及下属公司,详细描述了环境责任、社会责任以及公司治理,并回应了利益相关方的需求,报告已经获得董事会批准,体现了公司对ESG问题的重视。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展示了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规划,2022年营业收入为1,434亿元,全面反映了公司运营和财务状况。此外,河钢集团还发布定期报告(如季度报告和半年度报告),为投资者和市场分析师提供持续更新的运营信息。通过这些报告,河钢集团展示了在环保、社会责任及治理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并加强了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与透明度。
二、河钢集团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的问题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河钢股份近五年都在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环境会计信息,选用的都是表外披露的方式,即把需要公开的环境信息与企业的其他信息穿插在一起进行披露。在年报的公司业务概要、企业经营情况与分析、社会责任情况等模块中披露了报告期内的环保理念、环保措施和成果以及核心竞争力中的环保优势等信息,而环境财务信息,比如环保税以及与环保工程有关的各项政府补助的变动金额均在财务报表的附注中进行说明。(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河钢股份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较为稳定,这是其应该继续保持的优点,但是河钢股份近五年都没有披露独立的环境报告书,也导致了该公司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方式较为单一,而且在年报中披露信息比较分散,不方便信息使用者查找相关信息。
(二)ESG报告中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年报中披露的环境相关信息包括环境绩效信息和环境财务报表信息两个方面。河钢股份近五年在年报中披露的环境绩效信息见表2。从表2可看出,连续五年都披露了企业“人、钢铁、环境和谐共生的钢铁企业”的环保目标、“为人类文明制造绿色钢铁”的环保理念、以及核心竞争力中的绿色发展优势、企业获得的环保荣誉、环保风险及对策等多项环境信息,具有连贯性。另外,近两年还增加了“对污染物的处理” “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投入及缴纳环境保护税”相关情况的披露。并且企业每年都用大段文字较详细地描述了环保措施和成果,比如2019年年报中披露了该公司在报告期内实施了多项节能减排改造项目,各污染物排放指标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等信息,但缺少环保压力对行业未来格局趋势影响因素披露。(表2)
三、原因分析
(一)环境会计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的环境会计法规确实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主要问题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标准还未统一:由于缺乏具体的环境会计准则和制度,企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缺乏可操作性,导致信息披露不规范、不充分、不及时,且缺乏可比性。环境审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环境审计的有效实施需依赖于健全的环境会计准则和制度作为坚实保障。但是,目前来看,我国环境审计还处在向前摸索的阶段,相较于发达国家的环境审计,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具体来说,环境会计理论体系还未完善。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相比于其他国家较晚,直到1990年前后才逐渐引入环境会计相关理论,其在实际中应用的发展也比较缓慢,导致环境会计未能发挥保护环境的潜在作用。
此外,河钢集团需要进一步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尽管我国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在慢慢向前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关法律法规明显不够完善,质量还有待提高。
为了应对以上所提出的种种问题,我国目前正在加快推进环境会计信息依法披露制度的改革进程。通过强化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法定义务,加强法治化建设,并逐步构建起一套系统性、规范性的制度体系,以期在未来几年内显著提升环境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效果。这些改革举措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环境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进而为环境保护事业提供有力支持。
(二)企业盈利能力不佳。近几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导致河钢集团近五年总资产报酬率等重要的盈利能力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不仅仅是河钢集团存在类似问题,其他同行业企业盈利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由于钢铁行业受经济发展周期影响较为严重,在经济环境的影响下,河钢集团资金压力较大,但同时河钢集团要响应国家号召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河钢作为环保责任较重的企业必须及时地对环境会计相关信息进行披露。但河钢集团若对环境相关信息披露的较为详细与完善,则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进行环境信息的调查研究。相比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详细的企业,河钢集团将多出很大比例的成本支出,这很可能导致河钢集团的利润进一步下滑,并且在短期内降低市场竞争力。
(三)企业缺乏环境会计专业储备人才。河钢集团董事中有5名是正高级工程师,仅有一位是高级会计师。在独立董事当中有一位高级会计师,一位注册会计师。总的来说,河钢集团董事会成员当中,会计相关人员占比较少,加之管理层若不继续重视环境会计相关披露,那么河钢集团将有较大难度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深入。
由于环境会计是新兴学科,财务人员对其理解较少,且职业培训和考试中涉及该领域的内容较少,这可能导致河钢集团财务人员在环境会计方面的认知不足。加之,集团高端财务人员稀缺,若过于注重短期利润,可能会忽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此外,河钢集团未引进资深环境会计专家或相关人才,缺乏专业支持,导致环境会计工作难以得到保障。
四、改进建议
(一)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法律法规。钢铁企业是环保责任较重的企业,对环境造成较大不利影响,且钢铁企业最显著的产业特征是集群产业,所涉及到的产业较多。因此,为了强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有效及规范性,进一步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工作是相当有必要的。已经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未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具体细则予以说明。该法律主要对重大环境事项进行了强制性规定,然而其可实施性和针对性相对较弱。这种情况则直接影响河钢集团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客观性。鉴于此,我们应该在现有的法律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完善相关的法规,联合其他有关部门共同出台更具针对性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政策。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我们不应该简单笼统地纳入传统财务会计科目中进行核算,而是考虑单独设立相关科目,以确保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加大惩罚力度,加大企业违规操作的成本,这样才能让钢铁企业重视并规范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工作,以免由于惩罚过重而为企业带来经济社会损失。
(二)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河钢集团只有提高并且稳定其盈利能力才有更加充足的资金去完善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因为一旦河钢集团盈利能力不稳定,企业便会因为节约成本而不能充分地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河钢集团与其他各个行业关联性较强,例如交通、建筑、国防等行业都密不可分。由于钢铁企业的资金回收期比较长,河钢集团应该更加重视创新,打破技术壁垒,发挥经济规模效应,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率,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率。
河钢集团还应当审时度势,科学准确地判断市场的走向,在市场定位中做好准确的定位,以便更好地迎接市场机遇与挑战。
(三)引进环境会计人才。一是河钢集团应该强化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的报告。河钢股份及其下属企业已经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方面表现出积极态度,并与各利益相关方沟通,回应他们的需求。通过加强这方面的实践和报告,可以吸引更多具有环境会计背景的人才。二是推动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河钢集团已经在低碳发展方面做出努力,例如建设气直接还原铁示范工厂,这些举措有助于提升企业在环保领域的形象,吸引环境会计人才。三是发布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报告。通过定期发布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报告,可以向外界展示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吸引对此领域感兴趣的人才。四是数字化转型。河钢集团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这包括整合内部上千个信息化系统打造公共服务、业务服务、数据服务三层平台架构。这样的转型有助于提高效率,同时也能吸引擅长数据分析的环境会计人才。通过这些策略,河钢集团不仅能提升自身的环境管理和会计能力,还能吸引更多专业人才,从而更好地应对环境会计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综上所述,河钢集团在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报告方面展现了积极的态度与成果。通过发布ESG报告、年度报告摘要以及定期报告等官方文件,河钢集团充分展示了其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以及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多项举措与丰硕成果。这些报告详细描述了集团在环境治理方面的策略和成效,包括节能减排、污染物治理、绿色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努力,反映了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积极响应与切实履行。同时,河钢集团在报告中提供了详尽的财务数据和运营信息,旨在加强企业的透明度,确保信息的公开和可信,并通过这些信息加强与各利益相关方的有效沟通。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河钢集团在市场中的形象,也促进了社会对其环境责任的认可,推动了企业在社会责任和环境管理方面的持续进步。
总体来说,尽管河钢集团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特别是在环境违法处罚和违规行为的披露方面,河钢集团应更加科学和全面地处理,以提升其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透明度。作为国内领先的钢铁企业,河钢集团应当树立更高的环保标准,采取更加主动、透明的态度,在信息披露方面做出更大努力。这不仅是增强投资者、监管机构以及公众信任的关键所在,也对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河钢集团能够更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同时为其长远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葛家澍,李若山.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J].会计研究,1992(05).
[2]陈毓圭.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第一份国际指南——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15次会议记述[J].会计研究,1998(05).
[3]袁广达.基于环境会计信息视角下的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J].会计研究,2010(04).
[4]纪珊,王建明.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看绿色会计信息披露[J].商业时代,2005(26).
[5]林云华,冯兵.排污权交易定价机制研究[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31(0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