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 财会/审计 |
| 比亚迪公司财务分析 |
| 第755期 作者:□文/鲁静敏 卞平平 时间:2025/6/16 15:49:47 浏览:397次 |
[提要] 在“双碳”背景下,推动经济绿色发展的政策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发展机遇,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先行者和领导者,研究其财务情况对其他新能源汽车企业具有借鉴意义。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从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前景分析等四个维度,对比亚迪财务数据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哈佛分析;新能源;比亚迪;财务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11月21日
一、战略分析
(一)宏观分析。2020年9月,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新能源汽车作为交通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要素,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着绿色经济转型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很大程度上提振市场信心,叠加促消费政策等因素刺激新能源汽车需求释放,同时汽车出口势头强劲,2023年产销量均创历史新高;随着宏观经济的进一步恢复及相关政策的延续,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会进一步增长,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从长远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保持较大的发展空间。(表1)
(二)行业分析。国内持续的促进消费政策、出口市场强劲、宏观经济的进一步恢复以及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等相关政策的延续,消费者认知度提高,给予新能源汽车行业较大发展空间。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和产业链内企业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充换电等相关基础配套体系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行业稳步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地位或将持续提升,成为电动化汽车最大的潜力市场。据中汽协统计,2023年国产汽车国内销量排名前十位企业销量合计为2,571.5万辆,同比增长9.9%,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5.4%。2023年销量排名前三的企业集团分别为上汽集团、中国一汽和比亚迪。随着新能源汽车产品出海加速,汽车销量实现新的突破,营收增速较快,整体盈利水平有所提升。在较高水平发展过程中,债务规模增加,短期债务有所优化,但畅通的融资渠道以及前期经营的货币积累资金相对充裕,整体偿债压力可控。
(三)微观分析。比亚迪于1995年在深圳成立,先后于2002年和2011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业务横跨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和电子四大产业,从事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汽车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同时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积极拓展城市轨道交通业务领域。目前,比亚迪已经构建了从上游电池原材料、IGBT、SiC等关键组件,到中游新能源三电系统、混合动力平台、整车电子、底盘、内饰等核心部件,再到下游汽车销售及金融服务等全产业链的深度研发与精细成本控制能力。
在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比亚迪持续深耕新能源领域,坚持自主创新,其自主研发实力强、造型实力提升且性价比高的特点推动比亚迪汽车销量快速攀升,比亚迪于2022年首次跻身销量前十大企业集团,并于2023年进入前三大企业集团。在巩固和扩大国内市场发展优势的同时,比亚迪积极加速海外布局,截至2024年6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品已遍及全球六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00个城市。
二、会计分析
会计分析是评价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一环。基于前面的战略分析,可以得出比亚迪目前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扩张阶段的财务特点包括资产增加、负债规模增大、自主研发投入增加。因而,本文选取比亚迪2019~2023年资产、负债、研发费用这三项进行分析。
(一)资产分析。通过分析表2和图1可以得出,比亚迪总资产逐年增加,而且保持较快的增长率。固定资产也是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小于总资产。自2020年,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步被推崇,为应对新能源汽车需求的迅猛增长,比亚迪抓住机遇,开始实施扩张政策,进入产能快速扩张期。首先是加快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布局,打通上下游供应链。在2022年,公司成功投产了包括常州基地、江西抚州基地、合肥长丰一期、西安三期在内的多个新产能项目。目前,公司在国内完成了八大工厂的产能布局,国内整体规划产能达到475万辆。在全国布局的同时,也加快了海外扩展。目前,乌兹别克斯坦合资工厂正式投产,泰国工厂与巴西工厂均计划于2024年下半年正式投产,产能面向中亚、东南亚、南美等地区,叠加公司近两年将交付使用8艘大型汽车运输船。(表2、图1)
(二)负债分析。通过分析表3和图2可以得出,比亚迪总负债逐年增加,而且保持较快的增长率。流动负债几乎和总负债保持相对一致的增长率,但是在此期间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还是处于相对较低水平,流动负债主要来自于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随着总资产的扩张,比亚迪负债规模也逐年增大。(表3、图2)
(三)研发费用分析。通过分析表4和图3可以得出,比亚迪研发费用逐年递增,尤其在2021~2023年间增长速率保持在很高的水平。研发费用中占比最大的便是研发人员的工资。截至2023年,比亚迪建立了11个研究院,在职研发工程师超过10万人,成为全球研发人员数量最多的汽车企业。从比重来看,研发人员占总员工的比重一直稳定在15%左右。在全球范围内,比亚迪累计申请专利超过4万项,获得授权专利超过2.8万项。比亚迪2023年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97.39%,达到399.18亿元,位列国内汽车行业第一。(表4、图3)
综上,通过对比亚迪具体会计科目的分析,结合前面的战略分析,比亚迪财务数据是真实的,较为合理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可以在基础数据的前提下进行进一步的财务分析。
三、财务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通过分析表5可以得出,比亚迪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比较低,表明比亚迪短期偿债能力较差。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至2023年不断提高,说明长期偿债能力较弱。之所以会出现长期和短期的高负债水平,主要原因是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和研发费用成倍数增长。综合分析可以得出,比亚迪采取高杠杆的财务策略,体现了比亚迪融资渠道相对通畅,可以利用财务杠杆作用获取超额利润,虽然货币资金比较充足,保证了一定的流动性,但留存的货币资金主要用于投资,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要关注负债情况,避免发生财务风险。(表5)
(二)盈利能力分析。通过分析表6可以得出,比亚迪从2021年开始净资产收益率、净利率、毛利率、净利润快速增长。随着促进消费政策、出口市场强劲、宏观经济的进一步恢复及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等相关政策的延续,加之消费者认知度提高,比亚迪抓住了此次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机遇,增加新能源汽车的投入,扩宽产业链,推进国际国内生产布局和销售网络,坚持自主创新,增加研发费用,比亚迪汽车销量快速攀升。而且随着投入不断加大,规模经济效应逐步凸显,盈利水平还会进一步提高。(表6)
(三)营运能力分析。通过分析表7和表8可以得出,比亚迪在2019~2023年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不断上升,表明资产的营运能力提升,资产利用率和流动性都得到提高。虽然处于扩张阶段,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比亚迪兼顾了存货管理和应收账款管理。从纵向比较中可以看出,比亚迪的营运资产管理在自身基础上得到了很大提升,但从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看,营运能力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存货的管理。(表7、表8)
(四)成长能力分析。通过分析表9可以得出,比亚迪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呈上升趋势增长。反映了比亚迪当前的成长能力和扩张速度远超宏观经济发展水平。结合前面的分析,随着比亚迪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的不断提高,总资产的增长水平与营业收入的增长水平保持一致,可以预测其未来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成长价值。(表9)
四、前景分析
(一)优势。首先,比亚迪的资产达到了相对较高的规模,规模经济初显。其次,比亚迪打通了上下游供应链,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布局,积累了较大的生产产能。再次,比亚迪资金链流通较为顺畅,融资能力较强。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比亚迪拥有相当规模的技术研发团队和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了可持续的核心竞争优势。
(二)劣势。一是成本问题。电池成本在纯电动汽车成本中占据最大比例,而且电池的寿命有限,到了使用期限就要更换,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和电池生产成本成为竞争的核心。二是充电时间问题。新能源汽车满电状态下的续航里程以及充电时长还存在技术的局限性,如果在充电问题上能够有所突破,对新能源汽车的潜在消费需求还会增加。
(三)机遇。一是宏观经济良好。当前宏观经济基调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宏观经济政策持续释放内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政策条件优越。开展汽车以旧换新、“双碳”目标的推进、新能源行业的税收减免和政府补贴等政策向好,推动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三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普及和“双碳”目标的提出,增加了消费者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倾向和认知度。
(四)挑战。首先,新能源汽车行业厂商数量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其次,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基础设施还没有完善,尤其是充电桩的普及程度,导致消费者需求降低。再次,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政策可能影响比亚迪的出口业务。最后,比亚迪的品牌效应不足,还需要增强品牌的价值。
五、对策建议
本文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从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前景分析四个方面对比亚迪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优化资本结构。比亚迪在追求业务扩张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避免过高的财务杠杆带来财务风险。比亚迪可以通过优化资产和负债结构,降低负债水平,选择股权融资方式,合理利用留存收益,提高资产质量和资本效率。
(二)提高营运能力。比亚迪在营运能力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首先,在生产和管理模式可以考虑精细化管理模式(JIT),进而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时间,从而提高存货的周转速度。其次,在资产规模扩张时期,注意把控资产的质量和利用效率,加强资产管理。
(三)持续创新引领。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创新是最核心的竞争力。比亚迪应继续致力于研发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发挥电池核心技术在全球领先的优势,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巩固其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先地位。
(通讯作者:卞平平)
(作者单位: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永豪,郝二虎.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的比亚迪公司财务分析[J].商展经济,2023(04).
[2]郭清玉.哈佛分析框架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2022(23).
[3]王智璎.比亚迪融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投资与合作,2024(01).
[4]方紫嫣.“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企业投资融资战略分析——以比亚迪公司为例[J].全国流通经济,2024(1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