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市场/贸易
传统菜市场数字化转型研究
第755期 作者:□文/熊湘婷 王秋敏 时间:2025/6/16 16:35:46 浏览:68次
  [提要] 随着数字化经济不断发展,传统菜市场涌现出许多问题。对此,应合理运用数字化推动传统菜市场转型升级。同时,利用数字化实现空间分布合理和基础设施升级,建立完善的追溯系统,增强信息透明度。
关键词:数字化;传统菜市场转型;智慧化菜市场
基金项目: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编号:S2024106701801)。通讯作者:王秋敏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11月21日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消费者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商品信息,进行在线购物和支付。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购物体验,传统菜市场必须依托数字化技术进行转型升级。通过完善追溯系统增强信息透明度,利用数字化技术使菜市场空间分布合理化,让市场管理和摊位管理更加科学,以此对食品安全进行更便捷有效的监管。
一、消费者对于传统菜市场意向调查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初步了解消费者对于传统菜市场的意向。收回有效问卷共151份。此次问卷调查采用的方式是线上调查,参与调查的18岁以下11人,18~35岁129人,36~59岁11人,60岁及以上0人。(图1)
根据消费者年龄和更倾向于传统菜市场还是智慧市场问题进行交叉分析。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不论是传统菜市场还是智慧化菜市场消费者更看重的是便利性。此次采用线上调查的方式,主要参与调查对象为青年群体,而青年群体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要强于中老年群体,所以在进行传统菜市场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其便利性,还需要考虑其老年群体的接受性。(图2)
根据图3词云图显示,在进行传统菜市场的转型升级时,将传统模式同智慧模式结合是十分有必要的,利用数字化来助推传统菜市场的转型升级,同时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消费者们对于菜市场的管理、监督、环境、食品安全等方面比较注重。(图3)
二、传统菜市场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面对超市与电商社区团购的冲击。新冠肺炎疫情后,人们的消费习惯逐渐向线上转移,实体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其中传统菜市场也受到了影响,传统菜市场和商贩们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消费者的角度看,电商平台确实有足够的吸引力,相较于传统菜市场便利性更强,价格更透明,各式各样的菜式供选择,更便捷的服务为消费者节约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上电商平台规模大、采用集中采购降低了成本,所以电商平台部分商品的价格会低于市场价。而传统菜市场作为民生最重要的一环,是不能被取缔的,不仅仅是城市独特的烟火气和人情味,它更承载着无数个家庭的生计。我国城市不应“一刀切”取缔菜市场,而应利用数字化技术“武装”菜市场,发展智慧化菜市场。传统菜市场的大部分零售菜贩都是年纪较大、缺乏转型能力的下岗人员和进城务工的群体,看似只是传统菜市场的困境,实质上还包含着无数个家庭。当下的发力点应聚焦在调动不同共生单元的共同力量,铸造坚实的“菜市场”命运共同体,形成共建共享的治理机制,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
(二)传统菜市场基础设施、管理制度、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1、传统菜市场管理制度需要升级。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不断提升,居游共融、主客共享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定位。菜市场既是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又是具有特色的城市景点,展现出文旅融合的新面貌。要从人才队伍培育、资金支持、完善相关法律建设、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构建网络监督平台等方面解决当下问题。传统菜市场中容易出现的恶性竞争、大摊贩垄断扰乱市场秩序、摊点占道不利于市场管理。菜市场人流量大、人员杂乱难以管理,但是作为民生生计至关重要的一环,菜市场的管理是不能被丢弃的,单靠政府一方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一个良好的环境与发展需要的是多方协作。多元协同,铸造一个智慧市场命运共同体的机制。
2、传统菜市场空间分布与基础设施问题。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菜市场的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可以利用互联网+的理念对菜市场的空间布局进行相关的优化。菜市场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环,其空间布局和服务水平与民生息息相关,空间布局较好且服务水平较高的菜市场不仅为人们日常买菜带来了便利,还有助于促进人与人关系的形成。空间布局的不合理表现为菜市场的规模失当、功能分区混乱、环境恶劣、服务不均等问题,造成了居民买菜难与店家卖菜难的现象。基础设施薄弱,例如硬件设备、停车场规模与菜市场规模不符、市场的环境问题等方面。
3、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资源浪费。菜市场是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地方,但是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这使得农民因信息不完全而跟风种植,最后导致产品滞销、资源浪费。由于农民对市场各方面的信息无法完全掌握,当看到某种商品有利可图时一哄而上,反之一哄而退。而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所以常常导致生产经营者产品滞销,经济亏损。
部分消费者对于商品缺乏一定的了解,在面对商家“造假”行为以及哄抬物价的行为时无法准确认知,商贩们“看人下菜碟”、缺斤少两、哄抬物价,这也是大部分生活经验不足的年轻人会转而选择大型超市或是电商平台的原因之一。
三、传统菜市场数字化转型具体措施
(一)与时俱进设置电话选购与线上选购的销售方式。智能化手机普及,人们生活的便捷度大幅提升,然而数字红利并没有覆盖全部人群,60岁以上人群中使用电子支付的比例仅为50%左右。由政府招标打造菜市场服务平台。菜市场设置专属驿站,每日菜品由菜商提供。消费者可以电话选购,支付方式可选择线上支付或货到付款,电话选购主要是为了方便年纪较大群体、使用网络平台较困难群体和去往菜市场成本较高距离较远的群体。线上选购是菜市场开拓线上平台、与时俱进的体现,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模式,使二者融合更加紧密,满足消费者不同的购物场景需求,实现多渠道营销。
(二)以国家政策为基础,多方参与为手段,温情管理为技巧。传统菜市场数字化的转型,一方面是由于内部自身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来自外部超市与电商社区团购的压力。国家对于菜市场的发展尤其重视,把“菜篮子”民生工程当作一项为民办实事的政绩在做。但传统菜市场转型升级的道路还很长,“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式促进传统菜市场的转型升级,国家需要持续深化改革政策,推出税收优惠等政策来为传统菜市场的升级吸纳资金。
菜市场的转型升级是与多方息息相关的,需要鼓励多方参与。一个良好的环境与发展需要的是多方的协作,让各利益方共建智慧市场,让他们看到智慧市场的可行性与数字化成果由大家共享的美好愿景。数字赋能生态服务系统,通过互联网更好地解决卖家与买家的供求关系,精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大力发展传统菜市场的数字化,构建智慧化的运营管理体系。助推菜市场的智慧化,为消费者构建一个更加便捷高效的菜市场,为商家营造一个更好的营商环境,推动社会治理,满足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传统菜市场作为人们购买蔬菜及其他生鲜食品的重要场所。涉及人口基数大,管理难度也较大,但是它作为民生生计中关键的一环,管理是不可舍弃的,但管理也需要温度。以重庆防空洞背篓菜市场为例,将温情管理体现得淋漓尽致。时代的发展不应该抛下他们,同样传统菜市场的转型也是。很多老年人将买菜作为维持生计的一种手段,随着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的兴起,老年人也挂起了二维码,但是很多老人所用的二维码并不是他们自己的,而可能是家中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年轻人的。重庆防空洞背篓菜市场的管理很具有借鉴性,政府相关部门利用抗战时期留下的防空洞为菜农提供场所,安排志愿者协助维持秩序、发放摊位号,同时考虑到菜农使用手机支付不便的情况,设置了菜券购买方式。对传统菜市场的转型升级的管理方面很有借鉴意义。如,可设立高龄菜贩专售摊位统一管理,在菜市场入口设置菜券兑换处。
民生是中华民族所有百姓的生计。我国人口基数大,脱贫攻坚仍然任重道远。通过实地走入老街道菜市场发现,路边零售菜贩多为中老年人,很多个体高龄菜农的收入微薄,勉强维持生计。可将数字化融入菜市场,利用数字化统计每月卖菜数额低于1,000元的菜贩,实行餐补;可在菜市场设立补给站,政府面对市场公开透明招标。
(三)利用数字化合理化分布空间以及基础设施的升级。利用大数据人口统计来确定设计合理的菜市场规模,根据大数据摸排预留出停车场的位置。预测不可能完全准确,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传统菜市场人车合流的问题。传统菜市场的杂乱无序性导致对市场不熟悉的情况下,消费者为了购买某一食品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菜市场的人口承载负担。而功能分区则可以有效解决这种问题,可以在菜市场的入口处根据菜品种类分区做一个一览图,简洁明了,并设置电子显示屏,实时更新并展示菜品的种类、价格、产地等信息。
分区菜市场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购物环境,但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排水和通风系统建设。2009 年商务部办公厅制定的《农贸市场建设标准》对农贸市场基础设施(如交易厅棚、地面墙体等多方面)和经营设施(商品分区等)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同时,商务部《标准化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也对菜市场选址、建筑结构、设施设备以及场内布局等多方面设置予以规定。这些标准和规范都为菜市场的建设和升级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建立完善的追朔系统,加强信息透明化。在传统菜市场的日常运转中,监管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更加便捷有效地进行监管,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将大数据技术与智能设备引入市场的实际运行中是有必要的,可以实现监管部门与市场商户的高效联动。“民以食为天”,为了更好地保证民生健康,建立完善的追溯系统是十分有必要的。之所以需要加强信息的透明化,则是由于部分商家以利益为导向采用一些弄虚作假的方式来获取更多利润。而部分消费者又缺少生活经验,就很容易被人“看人下菜碟”,缺斤少两。可以采用智能溯源电子秤辅助监管部门更好地对市场进行监管,并且溯源电子秤的数据实时传输到监管部门的数据库。如果电子秤被做了手脚,将会被锁住,监管部门就会收到提醒并可以采用相应措施对商户进行处罚。除此之外,还有电子支付系统,溯源电子秤旁设有二维码和商户诚信信息,扫码支付后会自动生成小票,如果发现价格异常可及时向监管部门进行举报。短期看可能确实会损失部分商家的利益,但是从长远来看将有效维护更多商家和消费者的利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的良性运行。追溯食品生产到销售全流程、记录食品信息是十分有必要的。
综上,传统菜市场是社区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场所,在居民生活里占据关键地位。时代持续发展,传统菜市场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而数字化则为其指明了转型升级的路径。良好的发展需多方协作共建智慧市场,让各方看到其可行性及共享数字化成果的美好愿景。数字赋能生态服务系统,通过互联网更好地解决卖家与买家的供求关系,精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大力发展传统菜市场的数字化,构建智慧化的运营管理体系。
(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丁新辉,刘孝盈,刘广全,等.智慧菜市场缓解城市生活程式化[J].绿色科技,2021.23(02).
[2]应天煜,杨芳,黄浏英,等.数字化背景下菜市场共生治理:现实挑战及实现机理[J].商业经济研究,2021(24).
[3]罗奇,邬书海.“居游共融”视角下旅游服务型乡镇农贸市场营造策略探究[J].城市发展研究,2020.27(07).
[4]苏李倩.福州市城区农贸市场政府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9.
[5]王留峰.完善厦门市农贸市场治理的对策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9.
[6]潘红.“互联网+”时代下城市菜市场空间布局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工业大学,2018.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422571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