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公共/财税
居民社区文化建设满意度实证分析
第756期 作者:□文/王娜英 时间:2025/7/1 17:08:35 浏览:41次
  [提要] 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我国特色创新性文化阵地,既是宣传、服务、教育群众的平台,也是助力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模型,结合我国实际,构建社区文化建设居民满意度模型,对天津市佳荣里街道社区文化建设居民满意度进行实证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推动我国社区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建设;居民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12月30日
引言
202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指出,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是传承发展城市文化、培育滋养城市文明的目的所在。2018年7月,党中央作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伟大部署。作为我国特色创新性文化阵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既是宣传、服务、教育群众个体的平台,也是助力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从居民角度出发,开展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满意度水平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多从定性研究方面展开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功能定位及意义研究。黄恩华指出文明实践中心既是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的精神中心,也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物质中心。萧放等强调文明实践阵地是推动新型基层社会共同体构建的重要路径。二是建设经验总结。萧放等介绍北京市朝阳区组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并整合实践基地,形成颇具特色的“朝阳经验”。匡和平总结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通过统筹管理打造高品质“百姓宣讲团”,形成独具特色的“小榄样本”。三是问题对策研究。黄恩华提出,目前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存在形式主义、基层干部对其定位认知不清等问题,并指出要强化政治引领,健全文明实践体制机制等。宋惠芳认为社区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缺乏经费、人力资源支持,强调通过统筹资源,拓宽志愿队伍来源和经费保障渠道。
可以看出,既有研究多集中在试点地区经验总结、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路径等定性研究,相关定量研究还很缺乏,更是鲜有针对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视角探究社区文化建设居民满意度的相关实证研究。本研究通过构建社区文化建设居民满意度模型,实证分析居民对文明实践阵地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满意度影响因素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我国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助力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一、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模型。1994年,Fornell等开发建立了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模型,是当前最为经典和应用最广泛的满意度评价模型。20世纪90年代,ACSI模型被西方国家广泛运用到公共管理领域,主要用来衡量政府公共服务质量。本研究以ACSI模型为基础,结合我国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发展现状与特点,构建居民满意度评价模型。如图1所示。(图1)
(二)研究假设
1、居民期望。Spreng R A等研究发现,当人们对某事物存在积极心理时,会使他们在体验中获得更多正向反馈,从而会提升感知质量水平。马小雯认为,公众对居住地生态环境期望越高时,公众满意度反而越低。由此,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1:居民期望对感知质量存在正向影响作用
H2:居民期望对社区文化建设居民满意度存在负向影响关系
2、感知质量。侯甜甜等指出感知绩效会对网格化管理满意水平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3:感知质量对社区文化建设居民满意度存在正向影响关系
3、社区文化建设居民满意度。王浦劬等提出公众对政府职能范围的满意度会正向影响公众信任水平。刘晓洋指出满意度对公众抱怨具有反向抑制作用。因此,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4:社区文化建设居民满意度对居民抱怨存在负向影响关系
H5:社区文化建设居民满意度对居民信任存在正向影响作用
4、居民抱怨与居民信任。程镝认为公众抱怨越高,会对政府产生信任危机。居民在享受社区相关文化服务后产生居民抱怨,将难以产生居民信任。因此,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6:居民抱怨对居民信任存在负向影响关系
二、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取与满意度指标体系构建。佳荣里街道位于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区,下辖13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形成独具特色的文明实践模式。社区文化建设居民满意度具有抽象性,需要设计具体的观测变量指标来衡量以便于开展量化研究。本研究在相关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及专家访谈的基础上,构建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表1)
(二)问卷设计与发放。本研究问卷设计主要包含四个部分,一是导语;二是受访者基本信息统计;三是问卷主体部分,包括对居民期望、感知质量、居民满意度、居民抱怨和居民信任五个结构变量的调查,并用李克特量表法对五个选项依次赋值1、2、3、4、5;四是主观评价。截至2024年7月26日,共计发放问卷260份,最终回收问卷252份,回收率为96.9%。对部分无效问卷予以剔除,最终得到有效数据22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0.8%。
(三)信效度分析
1、信度分析。本研究通过Cronbach系数信度检验方法分析各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值范围在0~1之间,系数值越高,信度越高。本次分析中,信度分析的结果为0.848,量表信度系数在高于0.8的范围内,表明量表具有良好内部一致性,信度很好。
2、效度分析。问卷效度分析是评估问卷测量结果准确性和有效性的过程。本研究利用SPSS27软件来分析问卷所得数据的效度,结果显示KMO的值为0.908,巴特利球形度检验(显著性为0.000,小于0.01),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可以进行后续满意度实证研究。
(四)描述统计及正态性检验。由表2可知,各个指标的均值得分大多在2~4之间。总体来看,居民对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表现出中等满意度水平。在本研究中,各测量指标通过检验峰度和偏度来进行正态性分析。根据既有研究标准,若峰度系数和偏度系数的绝对值分别在8和3以内,则表明该研究数据满足近似正态分布要求。可见,本研究各测量指标数据均符合近似正态分布要求。(表2)
(五)SEM模型路径关系假设检验结果。SEM(结构方程模型)用于分析变量间的关系。由表3可知,6项研究假设检验均符合显著性标准,各维度影响程度略有差异。其中,居民期望对感知质量存在比较显著的正向影响(β=0.246,P<0.05),故假设H1成立。感知质量对居民满意度存在显著正向影响(β=0.38,P<0.001),故假设H2成立。居民期望对居民满意度存在比较显著的负向影响(β=-0.244,P<0.05),故假设H3成立。居民满意度对居民抱怨存在显著正向影响(β=-0.442,P<0.001),故假设H4成立。居民满意度对居民信任存在显著正向影响(β=0.305,P<0.001),故假设H5成立。居民抱怨对居民信任存在显著负向影响(β=-0.449,P<0.001),故假设H6成立。(表3)
三、基于居民满意度的社区文化建设提升策略
(一)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一是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日常宣传。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工作人员可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手册、举办主题理论讲座等途径提高居民对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认识。二是因地制宜创新社区文化活动形式。社区文化活动既要挖掘文化传统,也要塑造社区文化特色,要持续创新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防止单一化,避免一成不变。结合社区居住人口特色,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促进文化活动特色化、本土化,增强文明实践活力。
(二)拓展文明实践载体,发展数字文化服务。一是通过调研建立居民需求库,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可通过动员党员干部深入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建立线上交流平台等途径,广泛征集居民需求,制定科学的需求分析机制,将居民共性需求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年度发展计划,并妥善完善居民个性化需要,贴合实际为居民提供实用易用的数字文化服务。二是丰富数字文化服务内容。在了解居民需求的基础上,形成互联网+文明实践新模式,运用5G、人工职能、多媒体等数字技术进一步丰富服务形式,促进文化资源共享,突破时空限制,提高服务便捷性、普及性。
(三)创新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文明实践长效运行。佳荣里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现有运营经费主要是由街道财政拨款,资金来源单一。要推进文明实践长效化发展,须构建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资金为辅的经费保障机制,积极拓宽募资渠道。可通过成立专项基金,鼓励个人、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参与基金募集活动。如,设立基金会或慈善信托,为捐赠者提供税收优惠;组织义卖拍卖,增强公众参与度;与爱心企业合作,开展公益项目,实现社会责任与企业形象的提升。此外,要健全经费使用监管机制,确保资金落到实处。
(四)建立居民满意度系统化长效调研机制。一是建立完善的问题征集和反馈机制。可通过在线平台、实体站点、定期走访等方式构建居民问题反馈平台体系,并由专职人员对居民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及时了解跟进问题动态,与居民建立起互联互通的沟通机制,切实满足居民需求。二是构建督导监督管理体系。在开展居民满意度调查的基础上,还须用好评价结果,发挥满意度导向作用,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建立督导监督改进机制,跟进问题解决动态,确保居民诉求得到最大合理化解决。
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已成为满足居民基本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但仍面临一些挑战。总的来看,现有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居民日益增长及多元的文化需求之间还存在差距。社区文化建设作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提高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满意度,成为当前社区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任务。社区文化建设居民满意度调查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动态化过程,仅以一次的抽样调查结果作为评价依据会与研究实际存在一定偏差,后续可进一步跟踪研究,在数据分析后再次进行反馈调查。
(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黄恩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价值意蕴[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5(03).
[2]萧放,袁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与基层社会共同体建构[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8(04).
[3]匡和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小榄样本”[J].党建,2020(09).
[4]宋惠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创新路径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08).
[5]马小雯.基于PLS-SEM模型的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研究——以兰州市为例[J].甘肃科技纵横,2021.50(02).
[6]侯甜甜,曹海军.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居民满意度何以提升?——基于S市的实证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23(11).
[7]王浦劬,孙响.公众的政府满意向政府信任的转化分析[J].政治学研究,2020(03).
[8]刘晓洋.“放管服”改革中政务服务公众满意度模型的实证分析[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20.32(03).
[9]程镝.政务服务中心服务质量公众满意度研究——基于H市政务服务中心“最多跑一次”改革[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422748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