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 管理/制度 |
| 研发投入、高管激励与企业绩效 |
| 第756期 作者:□文/孔凡光 曾 婷 时间:2025/7/2 8:48:24 浏览:58次 |
[提要] 随着全球竞争环境的变化,创新能力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愈发重要。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就企业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以及高管激励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高管薪酬激励能弱化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负相关关系,而高管股权激励并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研发投入;薪酬激励;股权激励;企业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12月24日
引言
创新研发有助于企业建立技术壁垒,增强市场地位,防止竞争对手的模仿和超越。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持续的创新研发能力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它不仅能够推动产品与服务的迭代升级,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还能为企业开辟新的增长点,引领行业发展趋势。因此,创新研发不仅是企业提升绩效的关键,更是其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而研发对企业绩效的提升离不开高管的作用,因为高管负责制定战略决策、分配资源、激励团队、促进跨部门协作和管理风险,这些因素共同确保研发活动能够有效进行并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和商业成果,从而提升企业绩效。没有高管的领导,研发项目可能会缺乏方向、资源和动力,难以实现预期的绩效提升。本文以我国2016~2023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挤出效应理论认为,当企业在研发上投入大量资源时,可能会对其他短期业务活动产生负面影响。大量的研发投入可能会导致企业将有限的资金和资源从其他盈利性或必要的运营活动中抽离出来,从而影响这些活动的正常进行和企业的短期绩效。郭立新(2019)以沪深股市A股上市高科技企业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滞后影响,即研发投入在当期和前一期均对企业绩效产生负向影响。阳秋林等(2023)以交易试点省市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发现企业研发投入会抑制企业绩效。研发活动通常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且见效周期较长。在研发阶段,企业的成本增加,而这些投入在短期内可能无法转化为收益,导致企业的短期利润和财务表现受到影响。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1: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可能存在利益冲突。高管可能更关注短期业绩和个人收益(如年度奖金),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忽视长期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潜在提升。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实施高管激励政策来调节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适当的薪酬激励也可以显著提升高管在研发投入方面的积极性。李怀建和耿晓晗(2021)在研究中选取了覆盖我国市场的1,620家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详尽的实证分析,发现当企业给予高管更高的薪酬激励时,这将有助于促进企业增加对研发活动的投入比例。进一步地,这种增加的研发投入又能够显著地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
实施股权激励使高管成为企业的股东,转变管理人员的身份意识,赋予其“主人翁”的身份,使其个人财富与企业的股价和长期绩效直接相关。刘勇和徐选莲(2020)的研究聚焦于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赋予高管股权激励,即让其拥有剩余索取权,能够使高管在研发活动中所承担的风险与其可预期的收益相匹配。这种激励机制有助于激发高管的研发热情,使得高管的效用函数与企业利益趋于一致,从而推动研发投入更有效地转化为企业的实际绩效。但李书峰等(2020)在对我国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中发现,高管股权激励在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中,并未表现出显著的调节效应。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高管薪酬激励能弱化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负相关关系
H3:高管股权激励能弱化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负相关关系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本文以2016~2023年期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样本进行以下筛选,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1)由于ST和ST*公司的经营状况不佳,其财务数据可能存在极端性,这可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为了保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首先剔除了这些公司,以避免极端值对结果带来的潜在偏差。(2)金融类上市公司的业绩考核方式与其他一般企业存在显著差异,为了保持研究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将这些公司从样本中剔除。(3)在样本期内,若某公司的数据存在缺失或不全,将无法满足研究的需要。因此,本文进一步剔除了这些数据不全的公司,以确保研究样本的完整性和可分析性。(4)为了降低异常值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对所有变量在1%和99%的水平上进行截断处理。经过上述筛选和处理步骤后,最终得到了23,384个样本数据。本文所使用的数据均源自CSMAR国泰安数据库,为确保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采用Stata18统计软件进行计量分析。
(二)变量选取与定义。本文选取总资产收益率(ROA)作为核心的被解释变量,用以衡量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为了探究影响ROA的因素,将研发投入(RD)设为解释变量。同时,引入薪酬激励(Pay)和股权激励(Stock)作为调节变量,以考察它们如何影响研发投入与总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关系。
在控制变量方面,选取了股权集中度(Top1),以衡量公司股权的分散程度;公司规模(Size),以反映企业整体的经营规模和实力;营业收入增长率(Growth),以衡量企业的成长性和市场扩张能力;资产负债率(Debt),以评估企业的财务杠杆和偿债风险;总资产周转率(Tat),以反映企业资产的管理效率和运营效率。同时,为了消除行业和年度变化对研究结果的影响,还引入了行业(Ind)固定效应和年度(Year)固定效应作为控制变量。(表1)
(三)模型设计。为了研究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构建如下模型:
ROAit=α+β0RDit+βControls+∑Year+∑Ind+εit (1)
同时,为进一步研究高管激励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构建如下两个模型:
ROAit=α+β0RDit+β1Payit+β2RDit×Payit+βControls+∑Year+∑Ind+εit (2)
ROAit=α+β0RDit+β1Stockit+β2RDit×Stockit+βControls+∑Year+∑Ind+εit (3)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我国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4%,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强度相对不足,亟待提高。而且,研发投入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较大,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公司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以及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不同战略取向和投入力度。企业绩效均值为0.035,最小值为-0.672,最大值为0.239,标准差为0.0827。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在企业绩效方面存在显著差距,但总体来说处于盈利状态。(表2)
(二)相关性分析。如表3所示,进一步分析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相关性关系,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表明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会抑制企业绩效。其余绝大部分变量也通过了在1%置信度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并且各相关系数均处于一个正常的范围,说明主要变量之间并未出现明显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表3)
(三)回归分析
1、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如表4多元回归结果所示,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ROA)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存在抑制作用,即增加研发投入会降低企业绩效,同时验证了H1成立。(表4)
2、高管激励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如表5所示,结果表明高管薪酬激励在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中,所起正向调节作用。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调节作用的显著性水平高达1%。这表明高管薪酬激励能够减弱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产生的抑制作用,故H2成立。而高管股权激励并未表现出显著的调节作用,故H3不成立。(表5)
(四)稳健性检验。为了检验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利用ROE替换ROA进行回归分析,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保持不变。两个回归结果基本与前文一致,受限于篇幅,结果未予展示。即H1和H2成立,H3不成立。
四、结论
本文深入分析2016~2023年间我国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考察了高管激励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尽管初期研发投入可能短期内拖累企业绩效,但通过科学设计高管薪酬激励方案,能有效缓解这一负面关联,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然而,高管股权激励在此关系中的调节效果并不显著。这一结论为企业优化激励机制、平衡创新投入与绩效回报提供了重要参考。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水平偏低,说明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着迫切提升研发投入的需求,以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通讯作者:曾婷)
(作者单位: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郭立新.技术高管、研发投入与公司绩效——基于动态内生视角[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04).
[2]阳秋林,刘婕,唐洋.研发投入、碳排放权交易与企业绩效——来自碳交易试点省市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23(01).
[3]李怀建,耿晓晗.研发投入、高管激励与企业绩效——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6).
[4]刘勇,徐选莲.研发投入、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基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
[5]李书锋,杨芸,黄小琳.高管激励调节下研发投入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J].会计之友,2020(1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