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农业有机肥施用研究述评
第756期 作者:□文/边佳妮 马凤才 时间:2025/7/2 9:06:43 浏览:36次
  [提要] 农业生产过程中施用有机肥具有多重作用,不仅能够改善土壤土质,达到“减肥增效”效果,而且可以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促进农户收益增加,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有机肥施用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进行述评,以期对深入研究有机肥施用行为提供借鉴。
关键词:有机肥施用;行为与意愿;影响因素;提升措施
基金项目:校级社科项目(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土地流转合同到期年限间隔对桦川县种粮大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YJSCX2023-Y54)。通讯作者:马凤才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12月6日
绿色、可持续是国家农业发展的要求,施用有机肥进行农业生产是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我国农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当前,许多学者对有机肥施用进行研究,并在有机肥施用模式、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提升有机肥施用举措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一、有机肥施用模式的研究
学者们主要从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变化情况开展有机肥施用研究。土壤理化性质方面,田胜营、潘明泉等(2023)通过设立不施任何肥料、常规施肥处理、有机肥替代10%化肥处理、有机肥替代20%化肥处理、有机肥替代30%化肥处理、有机肥替代40%化肥处理等6组对照实验组研究不同有机肥施用模式下麦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单施化肥会降低土壤PH值,而与有机肥配施则能减少PH值降幅,还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且有机肥替代20%化肥的施用效果最好。张雅蓉、刘彦伶等(2023)在设立5组不同有机肥施用对照组研究贵阳稻田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时发现,25%~50%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的施肥模式对提升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效果要优于不施肥、平衡施用化肥、单施有机肥等施肥模式。而李圆宾、李鹏等(2021)分析稻麦轮作系统下不同有机肥施用模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后认为虽然有机肥配施化肥模式对土壤肥力效应随着施用年限的增加而增强,但对土壤性质改良效果较差。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方面,董良欣(2023)研究不同减磷配施有机肥施用模式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后认为减磷20%配施生物有机肥的有机肥施用模式可以有效降低玉米秃尖长,促进玉米植株、茎粗、叶面积指数和产量的增加;刘晓明、王艳群等(2021)与李允国、李登清等(2022)运用田间实验法和对照实验法分别分析不同有机肥施用模式下黄淮海地区与山东鄄城县玉米干物质与产量变化情况,研究认为有机无机肥同机异位机械施生物有机肥+70%无机肥的有机肥施用模式和缓控释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的有机肥施用模式不仅能够有效促进玉米植株干物质的转运积累及玉米产量的增加,而且该模式对玉米产生的效果要远优于其他比例混施模式、单一施用化肥或有机肥模式。经济作物的生长与产量方面,杨俊贤(2024)以“汇丰二号”辣椒为研究对象,发现在不同施肥模式中采用基施有机肥30t/hm2的有机肥施用模式可以有效促进辣椒单果重、果长、肉厚、横径、株高、单株产量等要素增加,且该模式的效果与常规施肥相比要增加6.5%~19.2%;李佳洲、施本义等(2022)研究发现,与其他施肥模式相比,采用广州植物源腐熟有机肥施用3,750kg/hm2、加追肥3,750kg/hm2的有机肥混施模式对松树林下三七的生长、皂苷含量、产量和品质的促进效果最佳;而刘佩诗、黄瑜等(2021)与马立峰、刘美雅等(2020)也认为有机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模式不仅是适宜现代化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茶园的施肥模式,而且能够起到增产、提高新梢养分利用率、提升绿色品质的作用;崔莹莹、周波等(2023)也发现不同有机肥施用模式对华南山地茶园土壤肥力和茶叶质量影响也不尽相同,具体表现为羊粪+豆粕的有机肥配施模式对茶园土壤改良和茶叶品质提升效果最佳,商品有机肥+豆粕的有机肥配施模式的肥料农学效率和综合效益最高。
通过梳理学者们对有机肥施用模式的研究成果,发现普遍认同有机肥对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升作物品质和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混施适宜类型、比例的有机肥可以显著加强这种促进作用。
二、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的研究
当下学者们对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的研究主要从有机肥施用意愿、有机肥施用行为以及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等三个方面开展。
(一)有机肥施用意愿的研究。宁春辉、李青(2024)和刘秀娟、周霞等(2022)在分别分析山西省万荣县苹果种植户有机肥施用意愿的微观调查数据和山东省146户粮农调研数据后发现,万荣县苹果种植户与山东省粮农的有机肥施用意愿较低,大多数处于一般水平,且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感知越强的种植户,越不愿意施用有机肥。而丁晓东、丁月强等(2021)基于辽宁省中西部地区168户蔬菜种植户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地区种植户有机肥施用意愿后认为,虽然只有56.5%的蔬菜种植户愿意施用有机肥,但同时也表明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初见成效。
学者们在研究有机肥施用意愿的同时,对影响有机肥施用意愿的因素也进行相关研究,普遍认为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政府政策等因素会显著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农户个体特征方面,肖阳、于向鸿等(2018)与孙天格、周静(2020)均认为农户的受教育程度会正向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农户受教育水平越高,对有机肥的接受程度就越高,越愿意施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户主的年龄对有机肥施用意愿有负向影响,户主越年轻,越愿意施用有机肥。农户家庭特征方面,曾杨梅、张俊飚等(2019)和陈豪杰、徐涛等(2023)研究发现农户家庭农业年收入会影响有机肥施用意愿,农业年收入越高,提高耕地质量的经济资本就越雄厚,有机肥施用意愿就越强烈,且同等农业年收入的农垦农户施用有机肥的意愿要远高于普通农户的有机肥施用意愿。政府政策方面,柏洋、周霞等(2020)认为有机肥购买补贴政策与政府技术支持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同时,也有学者研究表明产品因素、感知价值等因素也会对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有机肥施用行为的研究。当前学者们主要从影响因素方面探究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姜立康、周霞(2021)和陈晶晶(2024)分别对山东省332户农户和陕西省54个村庄525户农户调研发现农户认知与农户兼业等个体差异会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农户对有机肥的认知程度越高,越容易在农业生产中施用有机肥,农户兼业化程度越高,对有机肥施用行为起到明显的负向抑制作用。吕娜(2021)和华春林、王涵可(2023)也认为农户对过量施用化肥危害环境的认知、是否担忧粮食安全的认知、是否接受过有机肥技术指导与环境治理意愿等因素均是影响农户施用有机肥的显著因素。有学者认为耕地因素也会对农户施用有机肥造成一定的影响。张改清、张建杰等(2019)通过分析河南农户有机肥施用情况发现,农户经营的耕地面积越大、耕地土壤肥力越高、农户容易施用有机肥,灌溉条件越好或水源地能得到可靠保证、地权越稳定时,农户施用有机肥的倾向性会增高,反之则成为制约因素。李兆亮、罗小锋等(2019)对河北和山东两省的农户调查表明,耕地规模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有正向促进作用,主要通过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的行为态度和能力正向激励农户有机肥施用,且地权稳定对经营规模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的作用效果存在调节作用。陈梅英、谢晓佳等(2020)研究表明,政府规制和合作组织治理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存在影响,具体表现为:无合作组织治理时,政府规制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合作组织培训在政府规制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中发挥替代作用;李璐、刘强等(2023)也认为合作社嵌入的组织化程度会促进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尤其是对小规模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
(三)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的研究。农户在有机肥施用上普遍存在“高意愿、低行为”的悖离现象,因此,学者们主要围绕这一现象探究其影响因素。白子明、刘家富等(2023)和许佳彬、王洋等(2021)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农户发现农户年龄、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是否担任村干部等因素是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因素,农户年龄、健康状况对悖离的发生有显著促进作用,受教育程度、是否参与施肥培训、是否担任村干部对悖离的发生有显著负向影响,其中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担任村干部是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的深层根本原因。李淼、宋保胜(2024)的研究也表明农户个人能力正向影响有机肥行为,农户个人能力在有机肥施用行为与意愿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于芷慧、李晓平等(2012)和刘利花、张丙昕等(2022)认为不仅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农户个人因素会影响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而且农户家庭特征也会诱发悖离现象,当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有限,虽然农户有强烈的有机肥施用意愿,但因劳动力数量无法满足有机肥施用需求而使有机肥施用行为受限,当农户家庭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或采取签订订单的销售方式时,农户施用有机肥的意愿与行为将保持一致。姜立康、赵伟等(2023)通过分析山东省16地市404份调查问卷发现,价值感知与政策规制对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存在一定的影响,感知经济价值、感知生态价值及激励性政策规制能够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与行为一致性;政策规制在感知价值对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的影响中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通过对有机肥施用意愿、有机肥施用行为和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的相关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普遍存在不一致性,且影响因素众多,主要包括农户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农户特征,家庭总收入、劳动力数量等家庭特征,社会信任、市场信息等外部因素,以及政府政策。
三、提升有机肥施用举措的研究
农业生产过程中施用有机肥不仅能够起到“减肥增效”的作用,而且对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绿色发展有良好的推动作用。为了提高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减少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现象。学者们分别从农户、社会、政府等三个角度探究提升有机肥施用办法,提出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对策建议。农户层面,学者们认为应该提升农户对有机肥的认知水平,指导农户科学合理施用有机肥;社会层面,应该拓宽商品有机肥购买渠道,提高有机肥市场信息透明度,加大对市场上假冒伪劣有机肥的惩处力度,同时对撒抛有机肥机械进行创新升级,提高有机肥机械化撒抛效率;政府层面,建立健全有机肥补贴政策,加大农户有机肥施用补贴力度,完善有机肥施用技术推广体系,提高农户施用有机肥的积极性,并加强有机肥宣传力度,提高农业金融服务水平。
四、研究展望
有机肥施用作为绿色农业生产中的常用方法,科学合理规模化施用有机肥对未来农业长久发展大有裨益。根据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可以预见:农业生产施用有机肥对生态环境改善、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日益显著,且国家也更加重视有机肥施用及施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影响因素,然而影响有机肥施用的因素较多,因此应当对有机肥施用影响因素进行更为详尽的研究,在丰富研究的基础上,为相关部门制定鼓励有机肥施用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田胜营,潘明泉,吕秀敏,等.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性质和小麦生长、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23.51(23).
[2]张雅蓉,刘彦伶,黄兴成,等.不同有机肥施用模式下黄壤稻田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特征[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3.29(03).
[3]李圆宾,李鹏,王舒华,等.稻麦轮作体系下有机肥施用对作物产量和土壤性质影响的整合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21.32(09).
[4]董良欣.不同施肥模式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23.35(11).
[5]刘晓明,王艳群,马阳,等.机械化有机无机肥一体施用模式对玉米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及转运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21.44(06).
[6]李允国,李登清,李献斌.肥料施用模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22(02).
[7]杨俊贤.有机肥施用量对辣椒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4.36(06).
[8]李佳洲,施本义,杨宽,等.2种植物源有机肥对林下有机三七生长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2.27(09).
[9]刘佩诗,黄瑜,甘曼琴,等.茶园土壤有机肥施用效应和施肥技术[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02).
[10]马立锋,刘美雅,张群锋,等.“叶面肥+有机肥+茶树专用肥”高效施用技术模式[J].中国茶叶,2020.42(03).
[11]崔莹莹,周波,唐劲驰,等.华南山地茶园有机肥高效施用模式[J].江苏农业科学,2023.51(22).
[12]宁春辉,李青.风险感知对果农有机肥施用意愿的影响——以山西万荣为例[J].农业展望,2024.20(02).
[13]刘秀娟,周霞,周玉玺.基于Logit模型的山东省粮农有机肥施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农业,2022.16(21).
[14]丁晓东,丁月强,吴奕.辽宁省中西部地区种植户有机肥施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南方农业,2021.15(28).
[15]肖阳,于向鸿,田尧甫,等.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及前景[J].农业展望,2018.14(04).
[16]孙天格,周静.菜农有机肥施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经济,2020(06).
[17]曾杨梅,张俊飚,何可.不同代际传递方式对稻农有机肥施用意愿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27(04).
[18]陈豪杰,徐涛,乔丹.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差异分解——基于普通农户、农垦农户与职业农户的对比[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3.44(08).
[19]柏洋,周霞,周玉玺.设施蔬菜种植户有机肥施用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4).
[20]卢文钰,何忠伟.中国农户施用有机肥料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展望,2023.19(03).
[21]刘晶,马腾飞,李静,等.心理惯性视角下农户参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意愿研究——以施用有机肥为例[J].中国农机化学报,2024.45(08).
[22]姜立康,周霞.政策支持、市场约束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21(09).
[23]陈晶晶.农户兼业对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研究[J].山西农经,2024(09).
[24]吕娜.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北京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2).
[25]华春林,王涵可.信息获取渠道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农户环境治理意愿的调节效应视角[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0(02).
[26]张改清,张建杰,张昆扬.地块特征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选择的影响——基于河南农户的研究[J].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2019.32(06).
[27]李兆亮,罗小锋,丘雯文.经营规模、地权稳定与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基于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的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28(08).
[28]陈梅英,谢晓佳,郑桂榕.政府规制、合作组织治理与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以茶叶种植户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3(06).
[29]李璐,刘强,吴伟光.合作社嵌入对林农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J].林业经济问题,2023.43(03).
[30]张晓慧,郑改兰,童敏之.经济林种植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陕西省589户种植户调查数据[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4.39(03).
[31]李新翼,赵俊.逵营乡村旅游发展中农户生计资本调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4(06).
[32]白子明,刘家富,舒坤良.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与意愿悖离的实证研究[J].玉米科学,2023.31(04).
[33]许佳彬,王洋,李翠霞.农户有机肥施用意愿与行为悖离原因何在——基于对黑龙江省的调查[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1.42(03).
[34]李淼,宋保胜.MOA理论框架下农户绿色施肥技术采纳行为研究——以有机肥技术为例[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24.46(02).
[35]于芷慧,李晓平,姜志德.周至县农民施用商品有机肥行为和意愿的统计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06).
[36]刘利花,张丙昕,刘向华.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户绿色生产行为与意愿悖离的研究——以有机肥施用为例[J].农业展望,2022.18(11).
[37]姜立康,赵伟,周霞.感知价值及政策规制对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3.28(08).
[38]范东寿,杨福霞,郑欣,等.绿色农业补贴的化肥减量效应及影响机制——来自有机肥补贴试点政策的证据[J].资源科学,2023.45(08).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422507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