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数智化赋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第756期 作者:□文/郭婧潭1 王旭东2 刘 秀1 时间:2025/7/2 9:09:58 浏览:44次
  [提要]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医药产业的数智化转型,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可通过加强医药产业数智化的研发与应用、构建医药产业数智赋能的政策与法规环境等方式解决。数智化赋能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模式需要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政策支持和企业实践的协同推进,以提升医药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动其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数智化;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2024年度高校基本科研项目:“数智化赋能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编号:LJ112414289004);辽宁医药职业学院2024年院长基金项目:“本草手作一老一中一小特色开启中医药文化传播新体例”(编号:KJCY202403);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项目(软科学计划):“基于区块链的辽宁省中药材产研用一体化信息共享模式研究”(编号:2023JH4/10700021)
中图分类号:R-058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12月24日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可以优化医药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和创新能力。在医药领域,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新药研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生成式人工智能(AI)作为新兴技术,有望在医疗医药领域中进一步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医药产业供应链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帮助企业更好地预测市场需求和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数智化赋能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模式应注重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供应链优化、人才培养及跨领域合作等方面。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推动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质生产力的跃升。
一、数智赋能医药产业相关概念
(一)数智赋能的概念及其在医药产业中的应用。数智赋能主要涉及利用数据智能和数据智慧的创新驱动力,通过高效整合和利用资源,促进价值共创。尽管学术界对“数智赋能”的具体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但其核心在于通过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升组织或个体的能力,实现前所未有的成就。数智赋能不仅意味着技术的革新,更是一种理念和模式的转变。在医药领域,数智赋能不仅意味着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更代表着从研发到市场全流程的创新与变革。如,人工智能(AI)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已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加速了新药的发现过程。根据《自然》杂志相关报道,AI技术在某些情况下能够将药物发现的时间从数年缩短至数月。除此之外,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在医药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提高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响应速度,确保了药品的及时供应和质量控制。数智赋能医药产业,不仅提高医药产业的生产力,还促进个性化医疗的发展,使医疗服务更加精准和高效。
(二)数智赋能对医药产业传统生产力的革新作用。数智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正在重塑医药研发、生产、销售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以人工智能为例,它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显著缩短了新药上市的时间,提高了研发效率。根据国际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报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缩短30%~40%,同时降低研发成本20%~30%。例如,谷歌DeepMind的AlphaFold算法在蛋白质结构预测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极大加速了新药靶点的发现和药物设计过程。数智化生产线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制药行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相关报道显示,数智化生产线的产能提高了148%,人力成本降低了74%,人均效率提高了289%。智能制造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医药生产环节的可视化、可控性和智能化,减少了人工操作导致的偏差和错误,从而保证药品生产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数智技术的应用使得中医药产业能够突破传统局限,实现毒副作用的精准可控,并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如,通过云计算和大模型等新型技术手段,加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化研究之间的全面分析。数智化技术正在重塑医药行业的全生命周期,包括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等各个环节。如数字化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药企生产质量升级,而工业物联网(IIoT)、增强现实(AR)等技术的应用改善了生产流程和患者预后。
二、医药产业生产力现状分析
(一)全球医药产业发展趋势及挑战。2022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约为1.5万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增长至约2.0万亿美元。化学药和生物药是主要驱动力,其中化学药占据主导地位,而生物药因其创新治疗理念和巨大潜力正成为重要增长点。预计到2025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将达到17,11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7%。生物医药行业正逐步向创新驱动转型,新药研发、出海授权、医疗设备创新等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生物医药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底层技术、临床试验和产业化三大脉络,并且具备技术颠覆性和产业化前景。此外,随着全球老龄化、慢性病增加和医疗支出增长等因素的影响,化学药和生物药市场都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随着数智技术的快速发展,医药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然而,这一变革也带来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严峻挑战,以及伦理问题和法律风险的考量。因此,医药产业必须在拥抱数智化的同时,构建起相应的政策与法规环境,确保技术进步与社会责任并重。
(二)我国医药产业现状及问题。我国已成为全球化学原料药的生产和出口大国之一,并且是全球最大的药物制剂生产国和疫苗产品生产国。2023年,医药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8,814家,资产总额和总产值均有所增长。同时,生物医药产业也步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部分环节和核心产品已跃居世界前列。虽然我国医药产业规模较大,但是与全球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在生物医药领域,创新同质化严重,原创性新药较少,研发管线集中。此外,生物医药供应链能力建设尚处于起步期,对高成本的进口供应依赖较高。生物医药研发属于重资金投入行业,受国际环境影响投资大幅下降,导致许多Biotech企业面临融资困难、现金流紧张等问题。同时,药品价格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也对医药企业的利润空间产生了负面影响。国家医保改革和带量采购政策的持续推进导致药品价格持续下降,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同时,仿制药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重销售轻研发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数智赋能的背景下,我国医药产业亟须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生产力,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来缩短新药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并提高研发成功率。
三、数智化赋能医药产业发展模式
(一)创新驱动的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模式。在医药产业中,新质生产力主要体现在创新药物研发、数智化转型、绿色制药与可持续发展、跨界融合与国际化、政策支持和体制机制创新等。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医药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如,人工智能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分析复杂的生物信息,能够显著缩短新药研发周期,降低成本。数智技术的应用使得远程医疗成为可能,患者无需频繁前往医院即可获得专业医疗建议。如,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结合云计算平台,医生可以远程监控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这种模式在应对慢性病管理方面尤为有效,如糖尿病和心脏病患者,通过个性化医疗模式,他们可以得到更为精准的健康管理计划,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在创新驱动的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模式下,企业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商业模式和管理策略。如,采用敏捷开发模式,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研发方向;同时,通过构建开放创新的生态系统,与科研机构、医疗机构、患者群体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动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在数智赋能的医药产业中,只有不断追求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引领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二)以患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医疗模式。以患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医疗模式是一种新兴的医疗模式,旨在通过综合考虑个体的基因组信息、蛋白质组、代谢组以及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为患者量身定制最佳的治疗方案,从而实现治疗效果的最大化和副作用的最小化。强调个体化和精准化,不同于传统的大规模“一刀切”治疗方法。个性化医疗的核心在于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来提供更加精准和高效的医疗服务。该模式不仅关注疾病的治疗,还注重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感受,通过改善医疗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和环境舒适度等措施,增强患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医疗机构能够对患者的遗传信息、生活习惯、疾病历史等进行深入挖掘,从而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如基于患者基因组数据的精准医疗,已经帮助某些癌症患者找到了更为有效的治疗途径。相关研究表明,个性化医疗在某些癌症治疗中的成功率比传统方法高出20%以上。通过整合患者的遗传信息、生活习惯和临床数据,数智技术能够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如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精准医疗平台,能够帮助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医疗成本。以此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推动了整个医药产业向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四、数智化赋能医药产业面临的挑战
(一)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在医药产业中的挑战。医疗数据天然具有高度敏感性,涉及患者的健康状况、病历资料、遗传信息等个人信息。一旦这些数据被泄露或滥用,不仅会侵犯患者的隐私权,还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潜在威胁。如某知名医疗机构曾因安全漏洞导致大量患者数据外泄,包括姓名、年龄、疾病诊断等敏感信息,这不仅侵犯了患者的隐私权,还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潜在威胁。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在药物研发、临床试验和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大量敏感的个人健康信息和企业机密数据被收集和处理。这些数据的泄露不仅可能侵犯个人隐私,还可能对企业的竞争力造成损害。如,2019年美国一家大型医疗保险公司遭受黑客攻击,导致约7,900万份个人健康记录被非法访问,这起事件凸显了在医药产业中保护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为应对这些挑战,医药产业必须构建起强大的数据安全体系,包括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建立严格的数据访问控制机制以及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同时,产业内部需要制定和遵守一套全面的数据治理框架,确保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和共享过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如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和美国的健康保险流通与责任法案(HIPAA)。此外,通过引入区块链技术,可为数据的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提供保障,从而增强数据的安全性。
(二)数智化应用中的伦理问题与法律风险。数智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与法律风险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数据隐私、算法偏见、责任归属、知识产权以及技术滥用等。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个人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变得越来越广泛,但这也带来了隐私泄露的风险,如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的快速发展引发了数据隐私保护的挑战。算法歧视问题也涉及到算法公平性、身份污名化和隐私保护等方面。算法在处理数据时可能会因为训练数据的偏差而产生不公平的结果,这可能导致社会不公,如算法推荐技术在国家治理中广泛应用,但也引发了关于公民、社会和国家利益的问题。算法歧视不仅影响公平性,还可能引发社会不满和法律纠纷。当技术出现错误或造成损害时,如何确定责任主体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如在司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中,现有法律体系和技术伦理对这些应用的规制能力不足,导致责任归属不明确。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扩展到了原本属于人类独创性价值的领域,但尚未建立相应的行为规范,容易引发违反科技伦理道德的行为。例如,ChatGPT等工具可以帮助用户完成新闻报道和论文写作,但也可能被用于制造谣言和伪造论文。
五、数智化赋能医药产业发展对策
(一)加强医药产业数智化研发与应用。加强医药产业数智化的研发与应用,是当前医药行业发展的关键方向之一。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新药研发的效率、降低研发成本,并改善整体生产流程和管理方式。此外,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也在药物靶标筛选、药物分子设计、药效早期评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了药物研发水平和速度。通过智能化生产线和智能感知元器件的应用,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同时,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的数据治理规范标准,可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合规性,为药物研发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医药产业的数智化转型不仅能够提高研发效率和生产质量,还能通过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系统,为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提供新的动能。这将有助于推动医药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二)构建医药产业数智赋能政策环境。构建医药产业数智赋能的政策与法规环境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系统性规划和实施。首先,政府应高度重视并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以推动医药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如,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围绕“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促进数字医疗的发展。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如上海市出台了《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鼓励企业完善顶层设计,制定系统科学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并建立药品安全信用档案系统,提升监管效率。其次,政府还应加强医药领域标准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制定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并推动创新成果向标准转化。在技术应用方面,政府应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药研发和生产中的应用,如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以提升新药物发现效率和缩短研发周期。同时,推进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示范工程,促进医药产品生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再次,政府还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研究的合法性和安全性。例如,通过制定《中国制药工业智能制造白皮书》和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引导企业在各个环节应用数字化技术。同时,需进一步加强药品生产监督管理,优化审评审批流程,促进全面实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为医药产业的数智赋能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与法规环境,从而推动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赋能产教联合体培养医药产业新质人才。以产教融合为导向,对中药与制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思考和探索,有利于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提升中药/制药学专业师资水平,共建、共享科研平台及科研成果,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社会服务、文化传播等多元一体、互惠共赢的大型科研合作平台。产教联合体作为产教融合的一种新型组织形态,具有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创新创业以及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等多种功能,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塑造新素质劳动者、催生新型劳动对象、拓展劳动资料领域,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更好地使产教联合体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应健全保障制度、树立新质人才观、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注重与国家重点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推进实体化运行。数智赋能产教联合体培养医药产业新质人才,需要高校与企业紧密合作,构建数字赋能、虚实结合的实训基地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提升师资水平,共建科研平台,推动产学研用协同一体发展,以适应工业4.0和数智化时代的发展需求。
数智化赋能医药产业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互联网+医药”模式的推广以及中医药的数智化转型。数智化赋能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涉及政策支持、人才培养、产业链协同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医药产业与数智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降低企业转型成本;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确保数智化技术在医药产业中的应用符合法律法规和伦理标准。加强医药产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培养具备数智化技能和医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鼓励企业开展内部培训,提升员工的数智化素养和创新能力。推动医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形成数智化赋能的医药产业生态。通过信息共享、技术合作和资源整合,提高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加强与其他国家在医药数智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医药标准和规范的制定,推动医药数智化技术的全球化和标准化,推动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提升。
(作者单位:1.辽宁医药职业学院;2.丹东药业永合祥医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郑鉴凌,尹彦超,汤莹,等.数智药学——医院药学新质生产力[J].医药导报,2024.43(09).
[2]吴晶,贺小宁,张嘉会.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医疗大数据驱动的医药经济学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24.43(07).
[3]吴巍.供应链控制塔构建医药产业智能化生态圈[J].物流技术与应用,2024.29(05).
[4]黄奕宁.数智时代下民族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现实困境、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4.26(07).
[5]马苓,蔡皓然,张小溪,等.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6(03).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422688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