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苏州市银发经济发展探究
第756期 作者:□文/沈思源 许 涵 苏晨峰 时间:2025/7/2 9:15:57 浏览:82次
  [提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银发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本文从产业结构视角出发,对苏州市“银发经济”进行研究,并提出优化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苏州市“银发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地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关键词:苏州;产业结构;银发经济
基金项目:2024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产业结构视角下苏州发展银发经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410332043Y);2024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一般项目:“产业关联理论视角下江苏银发经济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4SYB-112)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12月25日
引言
在我国,银发经济的发展不仅关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产业结构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对银发经济的助力作用不容忽视。苏州市,作为我国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之一,其人口结构的变化不仅反映老龄化趋势,更对当地经济、社会等多个层面产生深远影响。
产业结构是经济体系的关键要素,对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有许多学者将银发经济与产业结构相结合进行研究。一方面,产业结构助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姜琳琳(2024)指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提升银发经济供给质量的关键。通过发展高科技、高效率的养老产品和服务,可以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高品质的需求。不仅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朱春华和史晓丹(2024)从养老产业视角出发,进一步强调优化产业结构在提升银发经济供给质量中的重要性。此外,产业结构的优化还可以促进银发经济的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从单一的养老服务向养老金融、科技、文化等多领域拓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为银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这一观点在金牛和刘梦琦(2024)研究中得到了充分阐述。另一方面,银发经济的发展也会促进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化、高级化。通过发展银发经济,可以促进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赵清(2024)研究指出,银发经济的发展需要相关产业的支持和配合。随着老年群体的消费能力和需求的不断提升,相关产业必须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满足市场需求。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为银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一观点在张利娟(2024)研究中得到充分阐述。
总而言之,产业结构与银发经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可以提升银发经济的发展质量、丰富其内涵,并通过政策引导保障其健康发展;银发经济的发展也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早在2011年,王若曼(2011)就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指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转型的影响。高艳(2019)基于区域创新视角探讨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产生的影响。郭文峰和梁艳彬(2024)基于数据实证分析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通过梳理近十几年的文献可知,过往研究主要聚焦于老龄化对产业结构产生的影响及应对路径。随着老龄化的日益发展,国内学者对老龄化、养老产业、银发经济等较为模糊的概念作了进一步阐述。彭希哲和陈倩(2022)在研究中结合已有文献,得出适应于现阶段银发经济的定义、特征及主要内容。
一、苏州市银发经济发展现状
(一)苏州市银发经济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江苏是全国人口老龄化时间最早、速度最快、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当前,发展银发经济已经成为江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群体高品质生活需要的重要支撑。截至2023年末,苏州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超206万人,占户籍人口比重接近三成。苏州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老年人的收入水平也相对较高,消费观念在逐渐转变,从单一享受政府供给服务向自己购买服务转变,对养老服务和健康产品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自费服务市场呈现增长态势。创新驱动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促使一批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为老年人消费提供服务与产品。苏州市在银发经济领域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升级优化全市养老服务数据资源中心及应用服务平台,推进智慧养老场景全流程、全链条、全时段落地应用,提高了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市场消费潜力巨大的同时,政府也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支持银发经济的发展。苏州市是全国最早探索智慧养老的地区。2007年,全国第一家虚拟养老院——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在苏州市姑苏区诞生,成为全国第一个“互联网+居家养老”的成功案例。
自2021年12月起,苏州市先后出台《苏州市“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苏州市“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等政策文件,有效推动老龄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并深入实施了37项惠老政策。2024年4月,苏州市民政局发布《擦亮“银发经济”时代的苏式颐养品牌》,围绕“颐养文旅”,充分挖掘苏州康养文旅资源,持续做强“畅游苏州·福气颐养”十条文旅路线,集“养、医、康、食、行、乐”于一体,满足老年人慢节奏颐养旅行的需求。
(二)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根据《中国养老服务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养老服务市场中,大多数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内容相似,主要包括日常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等,缺乏特色化和个性化服务。
1、健康管理和智能养老方面:2023年中国健康管理市场规模达2.5万亿元,其中面向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服务占比约30%。据《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智能养老市场规模达到1,500亿元,同比增长20%。苏州始终致力于打造高水平“健康之城”,已连续获评“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全市人均期望寿命等多个指标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涌现出一批专注于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智能化发展的企业,如京智康健康管理(苏州)有限公司、苏州亿家宜护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2、养老服务方面:据民政部统计,2023年全国共有养老机构3.5万个,其中民营养老机构占比超过60%。苏州养老服务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机构养老。苏州市拥有多个大型养老院,如福相护理院,提供专业的护理和生活服务。二是社区居家养老。苏州在社区层面建立为老服务中心,提供助餐、助洁、助急等上门服务。还有一些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如苏州德颐善金仓养老产业有限公司,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个性化服务。三是医养结合。除一些医疗机构开设了医养结合病房,提供医疗和护理一体化服务以外,苏州私人康养中心也在蓬勃发展。
3、金融方面:传统金融机构(如中国工商银行)推出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理财产品和保险产品。多家保险公司也推出了养老保险产品,为老年人提供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
二、苏州市银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银发经济供给提升难度较大。银发经济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不足以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主要原因:一是投资不足,导致技术落后。相较于其他行业,银发经济相关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的投资普遍不足。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老年用品仅有2,000余种,在全球市场中仅占3%左右。此外,缺少有效的市场反馈机制,使得企业无法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以适应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二是合作与资源整合不足。当前,许多企业存在信息孤岛现象,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未形成产业规模和产业链。社会化分工不充分,仍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以分散生产经营为主,未形成产业规模,难以形成聚集效应。三是专业人才匮乏。培养机制和教育体制不完善导致银发经济专业人才供给不足。随着我国老龄化发展,银发经济及其相关产业的人才缺口只增不减,这已成为影响银发经济提质优化的一大问题。图1为2020~2022年苏州市基础老年医疗设施及人才情况。四是产业结构具有局限性。根据苏州统计年鉴数据,苏州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三产业占比过半。而其中银发经济产业在第三产业中占比较大。(图1)
(二)现有政策未成体系,缺乏有效监管措施。尽管苏州大力支持银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但目前仍存在政策颁布和落实不足、政策体系碎片化的问题。由于银发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政策体系尚不完善,政策大多仍处于试点阶段,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这导致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难以形成合力,影响银发经济健康发展。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政策衔接不足,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重复投资。企业和老年人受传统思维制约,具有一定的认知局限。在如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老年人的养老质量需求大大提高,而固有的思维方式使企业主要提供单一养老服务,忽视了老年人对精神文化以及休闲娱乐需要,无法适应银发经济市场需求。养老企业需要改变传统思维。此外,社会宣传尚不充分,致使许多老年人对这一新兴领域的认知尚浅,影响了他们的消费行为,使得他们未能有效参与到银发经济市场中。
三、产业结构视角下银发经济发展路径
(一)产业协同发展,提升供给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老年人养老需求逐渐多元化。只有银发经济产业协同发展,推动银发经济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化,才能切实满足银发群体多元化的需求。但是,目前我国银发经济发展主要聚焦于第三产业中的基础服务业,暂时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推动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切实满足老年人需求,成为助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首先,第一产业方面,我们可以从发展适合老年人的生态农业和健康食品产业入手,打造适合老年人的优质农产品及其相关品牌。同时,结合养老机构的休闲度假农业旅游,打造老年养生农业观光园。其次,第二产业方面,要重点发展老年用品制造业。针对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开发生产适老化产品。同时,加大创新投入与开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便利性、安全性、智能性。最后,针对第三产业,需要构建完善的老年服务体系,完善银发经济上下游服务业的衔接与沟通,同时扶持综合大型一条龙养老企业,为不同养老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不同选择。
(二)统筹现有政策,发挥政府市场监管职能。现如今,由于苏州银发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政策过于碎片化,部门之间缺乏协同,政策之间的衔接不流畅,政策落地困难,基层执行考验重重。
近年来,苏州也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银发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苏州市政府表示,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将重点转向“养老、为老、享老、备老”多业态发展新格局,推动构建现代化银发经济产业体系。
政府需要梳理当前产业政策,总结成效,并优化现有政策,落实政策,引导产业协同与配合。老有所养不仅是模式上的探索,更是高科技的创新。要鼓励信息技术产业与老年健康产业结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以达到智能化、个性化养老的要求。
目前,苏州银发经济市场监管尚未完善,因此政府需要完善法律法规与政府体系,细化地方规定,让监管有法可依;强化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健全行业标准与规范,从质量、价格等多方面进行监管,建立严格的老年产品质量标准,确保产品性能可靠、使用安全。
此外,政府还需要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维护市场秩序。打击老年市场中的虚假宣传、非法传销等违法行为。同时,建立投诉举报机制,畅通老年人及其家属的投诉渠道,及时处理市场中的违法违规问题,保障老年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综上,通过促进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优化产业政策,加强市场监管,可以有效促进银发经济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姜琳琳.高质量发展银发经济[N].中国老年报,2024-08-28(001).
[2]朱春华,史晓丹.商业银行助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基于养老产业发展视角[J].西南金融,2024(07).
[3]金牛,刘梦琦.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意蕴、机遇挑战与体系构建[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6(03).
[4]赵清.新质生产力赋能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J].实事求是,2024(05).
[5]张利娟.把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机遇[J].中国报道,2024(03).
[6]王若曼.人口老龄化与我国经济转型关系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06).
[7]高艳.人口结构性变动、区域创新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J].商业经济研究,2019(09).
[8]郭文峰,梁艳彬.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如何——基于陕西省的经验数据分析[J].西部金融,2024(04).
[9]彭希哲,陈倩.中国银发经济刍议[J].社会保障评论,2022.06(04).
[10]王子飞.供给侧改革下我国老龄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路径与对策[J].老龄科学研究,2021(02).
[11]黄石松,胡清.发展银发经济的战略设计、焦点难点及路径优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0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422498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