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管理/制度
“1+N”革命历史纪念馆展览模式创新探索
第757期 作者:□文/萧丽贤 黎 欢 李泽绵 罗辉晴 林家敏 丛宇彤 时间:2025/7/16 9:50:40 浏览:52次
  [提要] 革命历史纪念馆是展示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场馆。广东省韶关市红色革命文化资源丰富,具有许多特色鲜明的革命历史纪念馆。为进一步发挥革命历史纪念馆的价值,探索“1+N”革命历史纪念馆展览模式的创新途径:坚持“1+N”新模式。
关键词:韶关;革命历史纪念馆;展览模式;创新途径
基金项目:韶关学院2024年度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1+N’革命历史纪念馆展览模式的创新途径探索——以韶关市为例”(项目编号:202410576012)研究成果。通讯作者:黎欢
中图分类号:G268.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4年12月24日
革命历史纪念馆以纪念近、现代革命史上重大事件或杰出人物为目的,依托革命纪念建筑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纪念性场馆,通过讲述革命故事、展示革命成果、传承革命精神,实现培养人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的目标,增强人们对国家的认同感、责任感以及自豪感。但目前各地众多的革命历史纪念馆普遍存在展览模式创新、基础设施完善和观众体验感提升的困境。广东省韶关市是全国著名的“红三角”地区,连接粤湘赣三省,市内革命历史文化资源数量多,革命历史纪念馆发挥着重要的革命历史传承作用。因此,本文调查分析广东省韶关市革命历史纪念馆现状,针对革命历史纪念馆展览模式创新路径进行探索。
一、韶关革命历史纪念馆展览模式面临的困境
展览模式是指为了展示特定内容(如历史、文化、科技、艺术等)而设计的一系列展示方式、方法和策略的总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展览模式在不断创新和演变,以适应不同观众的观展需求。目前,全国各地都设立了革命纪念馆,但展览模式面临重重困境和挑战。基于对北伐战争纪念馆、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历史陈列馆、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以及韶关其他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全面调研,进一步探讨目前我国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展览模式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主题提炼与立意设计单一。目前,许多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展览主题单一重复,忽略革命人物精神内涵的展示以及时代责任对个人精神塑造的价值,淡化了革命先烈的教育意义,导致展览主题立意不够高,缺乏深度和吸引力。独特的叙事角度有助于体现文物、主题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内在张力,在后期设计整体布局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展览叙事的视野、内容和方式。
(二)内容和形式固化。部分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展览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感,主要体现在内容表达、展品的选择、陈列方式以及展示手段上。大部分展览语言的表述书面化严重,行文不够通俗易懂,导致观众在观展时走马观花,难以入眼、入脑、入心。文物作为纪念馆展览展示的重要组成,目前地市、县级纪念馆普遍藏品资源有限,资源活化程度较低,展品长期未更新,每个时期的文物藏品难成体系,无法反映历史的新发展和新成就。
革命历史纪念馆在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如何在传承的同时,实现创新展览模式,使其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需求和审美;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既保留历史文化的精髓,又融入现代元素,是纪念馆面临的主要困境。
(三)互动体验项目薄弱。革命历史纪念馆多以“静态陈列展示”为主,观众只能被动接受信息,缺少互动和交流,无法设身处地地感受历史的厚重和烈士的英勇。如何选择合适的项目体验,增加互动性体验设施以及实现情景空间的还原,实现“1+1>2”的展览效果,需要展馆设计人员了解科技发展的进程,对展览主题核心有较为深入的把握。
(四)传播渠道与方式滞后。新媒体的应用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传统思维观念和行为模式,使社会发展进入一个传播者与受众相互融合的新时代。然而,革命历史纪念馆的传播方式仍以传统媒体为主,依赖于线下媒体宣传和现场参观。一些革命历史纪念馆虽然建立了微信公众号,但在信息推送上存在推文内容枯燥、更新频率低、互动性弱等问题。在一些流量较大的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都未建立专用账号,没有形成一个全方位的传播模式。与此同时,如何增加内容的新鲜感,使宣传内容能脱颖而出,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如何解决新媒体账号运营过程中宣传人员主动把握信息的敏锐度和宣传过程中资源投入的问题,这些都是在扩大展览影响力的关键突破口。
(五)服务质量欠佳。部分革命历史纪念馆在服务设施方面存在不足,如休息区设置不合理、导览服务不到位、纪念品销售区缺乏特色等。在调查中发现,部分纪念馆空间较小,空间利用率不高,整体结构不流畅,人性化服务设施较少。参观路线指示不明确,灯光辅助效果不佳。展馆休息区域较少,没有相对集中的区域。展馆内充电桩、存储柜、零食售卖机、雨具存放柜等设施数量不足或未设立。有的导览设备存在故障问题,未能及时维修,影响游客使用。
此外,讲解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一方面是讲解员的表达能力参差不齐,演讲内容千篇一律,无法实现个性化服务,讲解过程情感投入不足,表达缺乏感染力和创新性;另一方面是讲解员使用的扩音器质量不佳,影响观众的倾听效果。
(六)维护与运营成本的压力。目前,许多革命历史纪念馆都是免费开放,若遇重大节日或是特色活动举办,则会出现人流量激增、现场游客拥堵的现象。与之相应的是基础设施配套数量的补给、纪念馆服务人员质量、公共资源能否满足人们的需求等问题。此外,纪念馆另一重要支出是针对展品的保护、修复以及更新,这是纪念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些成本给纪念馆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压力。如何在保证展览质量的同时,合理控制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纪念馆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综上所述,革命历史纪念馆展览模式存在的困境主要包括主题提炼与立意设计单一、内容和形式固化、互动体验项目薄弱、传播渠道与方式滞后、服务质量欠佳、维护与运营成本的压力等方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革命历史纪念馆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展览模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观众的需求。
二、革命历史纪念馆“1+N”展览模式创新途径
(一)紧抓展览主题内涵,让一个中心“强”起来。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建设核心是独特的主题内涵,能凸显纪念事件或人物正面的个性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纪念馆陈列也要推陈出新,形式趋向多样;但是,无论举办何种形式的展览,主题的重要性永远是第一位的,它是纪念馆建设的基础,发展的原动力。始终把握主题意识,结合时代发展需求,不断更新主题核心内涵,才能保持永久生命力。展馆应全面收集各类资料,寻找历史亲历者和见证者,对资源进行综合整理以及科学分类,结合地域发展优势,综合评估展览主题,最后确定展览主题。如广东省省委旧址——南粤明灯;粤北红军纪念馆——穿越封锁;北伐战争纪念馆——北伐·韶关出师。通过挖掘资源—提炼主题—提升立意,确定展览主题,并依据主题设计展示类型,打造专属“红色”名片,让游客耳目一新。
(二)优化展览内容和布局,让红色文化“亮”起来。革命历史纪念馆的设计要依托场景“讲故事”,场景优美、故事动听才能吸引观众倾听和观赏。各个板块内容设计为故事的开头、发展、高潮以及结尾,详略得当、抑扬顿挫的讲述才能引导参观者深入了解。革命历史的叙事条理要清晰严谨,内容展示要突出信息焦点,摒弃多余的语言,把最核心、最重要的图文结合活动板块,实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为增加阅读的舒适度,文字展板可采用带有弧度的半圆形设计,让参观者在平视的状态下可以轻松阅读。增加绘画、雕塑、剪纸等艺术形式,丰富展馆艺术氛围。设立大型立体雕塑,配合音乐、灯光和声音渲染气氛,塑造斗志昂扬的英雄人物神态外貌,渲染宏伟壮阔的历史场景。展览由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满足不同文化背景和年龄阶段的观众多样化需求,让观众体会到一个个耐人寻味、引人深思的历史故事,真正实现展览有血有肉、有情有理、有滋有味。人性化的展馆设计也是场景美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空闲区域设计休闲吧台,提供蛋糕、咖啡、茶饮等服务,将母婴室、存储柜、充电柜、参观轮椅等基础设施配备完整,为观众提供轻松愉悦的观展环境。
(三)融合科技创新元素,让红色文化“动”起来。现代新媒体和新技术对展览氛围的烘托,不仅符合观众注意力阈值特征,而且使展览形象更加生动活泼,增强了观众观展的临场感、代入感和沉浸感,使展览变得可参与、可互动。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光影效果等手段,营造逼真的环境,让观众沉浸于展览所呈现的历史场景之中,这种展览模式能够极大地提升观众的参与感和沉浸感。比如,运用AI进行人物在线互动交流,实现跨时空对话;运用虚拟显示技术的VR实景体验,感受战场气氛;创新3D影片设计,加入烟雾、泥土等气味,增强感官体验。研发小程序实现个性化参馆,分享观展体验,实现社交碰撞;提前了解场馆客流情况,制定参观指引路线,错峰体验现场活动;选择虚拟人物导览陪伴设备,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讲解服务;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手段,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线上展览。
(四)探索多方教育平台,让红色文化“巡”起来。发挥展览馆鲜活生动的“教科书”作用,将文化“送出去”,在各地“巡”起来。一是主题大巴进校园,为思政教育课堂添活力。学校结合主题大巴开展话剧表演、诗歌朗诵、征文大赛、最佳讲解员等活动,邀请获奖同学参与纪念馆主题特色活动。二是主题大巴入社区,打破空间限制。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歌唱、舞台表演、朗诵等传播红色文化,唤起人们的文化认同,丰富大众的文化生活。三是主题大巴入企业,创设红色主题教育课程。帮助企业员工了解革命历史发展的潮流,将企业发展方向与国家战略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员工的民族意识,在新征程中勇担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任。
(五)设计展馆主题文创产品,让红色文化“用”起来。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各类文化创意产品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的重要推手,是集中展现我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伟大精神的重要方式。革命历史展馆主题文创要积极打造主题爆款,设计特色IP人物。以盲盒系为主导,设计立体摆件,附加纪念馆logo,体现人物本身的革命情感。将具象情景艺术化,通过绘画的语言将革命故事以图片的形式运用到帆布袋、文化衫、笔记本、抱枕、拉笔画、手机壳和日历等生活用品之中。为突出收藏价值与审美功能,可以设计革命故事绘本、特色瑶族刺绣图像、实景陶瓷等艺术作品。此外,与热门品牌联动,例如与中国邮政共同推出主题系列邮票,与奶茶、雪糕等食品品牌推出限定款产品,与游戏公司联动推出在线小游戏等。
(六)发挥新媒体优势,让红色文化“闪”起来。《2024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提到,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已达10.74亿,网民使用率为98.3%。其中,短视频应用的用户黏性最高,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151分钟。视频号、公众号、抖音、B站和快手等新兴短视频新媒体平台,是信息舆论传播首要阵地,纪念馆要主动打造契合自身的新型红色革命文化传播模式,利用地方红色革命文化资源,扩大文化影响力,提升宣传效果。纪念馆可模仿全网爆火的“逃出大英博物馆”,以某个人物、某个物件为切入点,讲述背后的红色故事;或拍摄现代穿越短剧,描述热血青年在革命年代勇于战斗、追求信仰的故事,设计多个热点话题,增加新颖度及搜索量。定期开展线上直播活动,邀请青年党员、志愿者、知名学者等作为讲解嘉宾,积极与网友交流互动。微信公众号应深入了解群众对展馆建设的需求反馈和建议,保持每日更新,增加文章浏览量,创新语言表达形式,融合热词和流行表情包,鼓励用户积极留言,小编主动“翻牌”与网友互动,选取优质评论集成特色小诗等。
(七)搭建企业合作机制,让红色文化“汇”起来。革命历史纪念馆属于公益类基础建设,场馆维护以及开发创新都需要大量资金。基于当代经济发展模式,革命纪念馆经营应向市场化建设靠拢;文旅融合发展,革命纪念馆参与旅游业、发展旅游业、丰富旅游业,是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可在纪念馆闲置区域开设特色产品销售区,展销地方品牌特色产品,例如茶叶、食品、手工艺品等,观众在参观后可按需选购。市政府发布公告吸引企业入驻,并对企业产品质量、价格制定以及展销模式等进行规范,纪念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发挥监督和评价功能,及时收集观众意见,维护纪念馆的正常秩序。
综上,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革命历史纪念馆的教育和审美功能日益凸显。为了进一步提升“1+N”革命历史纪念馆展览模式的效能,需要共同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的革命历史展览体系。革命历史纪念馆通过不断完善“1+N”展览模式,丰富展览内容,拓宽展览空间,提升观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必将有效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
(作者单位:韶关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春法.什么样的展览是好展览—关于博物馆展览的几点思考[J].博物馆管理,2020(02).
[2]刘小花.革命类博物馆临展策划的现状与思考[N].中国文物报,2020-08-04(005).
[3]荆立群,薛耀文.融媒体视阈下红色文化的传播[J].编辑之友,2020(03).
[4]陈伟平.如何看待实物对纪念馆陈列的重要性[J].中国纪念馆研究,2014(02).
[5]李钰晨,高丹.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红色革命文化纪念馆的创新发展——以蒋先云革命纪念馆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3(05).
[6]张源.浅议革命类纪念馆文创产品的现状与发展——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例[J].中国纪念馆研究,2021(01).
[7]李钰晨,高丹.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红色革命文化纪念馆的创新发展——以蒋先云革命纪念馆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3(05).
[8]王玲.论革命纪念馆免费开放后的管理体制创新[J].学习月刊,2017(08).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422564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