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劳动/就业
基于Logisitic回归模型的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分析
第757期 作者:□文/胡素娟 时间:2025/7/16 10:12:07 浏览:33次
  [提要] 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因素作用与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和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探讨和研究大学生的创业影响因素,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干预其创业思想,提高创业积极性和创业能力非常有必要。本文根据现有研究资料,结合自身对大学生创业的认识和理解,构建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使用Logisitic回归模型对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动机;影响因素
基金项目:2024年度安徽省高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 Logisitic 回归模型的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分析”(项目编号:2024AH053503)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5年3月4日
伴随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大学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方向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多种多样的就业渠道也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是,综合国内的相关研究资料可以看出,国内大学生自主创业率并不是很高,高校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和行为的影响有限。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有很多,要想做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激发他们的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准确把握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机制。
一、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与过程分析
(一)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理论分析。创业在大学生就业中地位和作用的提升,让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这一领域,很多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针对大学生创业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但是,从创业角度来讲,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不能采用简单的标准进行划分。现有的很多研究成果表明,大学生的创业行为是创业者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创业行为的因素中最重要的两类因素就是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个人因素包括个人的特质和背景,外部环境因素包含了创业所需的总体社会环境中的所有因素。虽然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有很多,但是不同因素的作用差异非常大,总结现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在个人因素中人格特性、家庭背景、教育背景、性别、创业认知、创业精神等对创业行为的影响比较明显。外部因素当中,经济环境、政府政策、社会关系、市场因素、社会文化、融资条件、行业技术等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和积极性。
(二)大学生创业基本过程分析。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多种多样,但是基本过程是一样的,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1、机会识别。创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每一个成功的创业当中,首先要寻找创业机会,对大学生来说,机会往往蕴含在创意当中,所以在创业机会识别当中,首先要有创意。这里的创意是指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并且能够将创意转化为具体的产品或服务。以创意为基础对机会进行不断地评价和提炼,这是决定是否进行创业的第一步。在创业机会评价的过程中,需要预见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对利润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在这一过程中对于创业者的知识、经验、技能、资源、市场的了解程度要求比较高。当然,从创业角度来讲,不是每一个机会都值得去创业的,因为机会评价的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所以机会的形成也是一个演绎和重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收集和概念创造处于核心地位。
2、创业实践。在创业机会和评价的基础上,如果评价结果显示风险可以控制,利润也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则可以进行具体实践。具体实践需要完善的创业计划方案作为支撑,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源和信息制订具体的计划方案,然后将具体的计划方案付诸实践。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比如说创业团队的搭建、公司的成立与运营、资金的获取与使用等。如果成功,则意味着企业成立;如果失败,则意味着需要重新寻找机会。
3、创业结果。创业结果主要是两种,即成功或者失败。但是,创业结果不仅仅体现在成功和失败上,并且成功和失败不能简单地进行衡量。即便是失败,创业者也会有很多收获,比如说自身创业经验的增加、素质能力的增强等。
二、大学生创业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一)影响因素筛选。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影响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因素有很多。研究宣城地区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首先要对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因为研究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影响因素,所以在分析的时候只能选择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收集的资料来看,经济体制、政策法规、教育培训、经济发展水平等外部因素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比较明显,并且在很多的研究成果中已经得到了证明。除了外部因素之外,内部因素(比如大学生的创业知识储备、年龄、家庭收入水平、实习经历、技术水平等),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当前,这些因素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需要进行实际调查分析才能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这也是本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数据来源。调查数据主要来源于宣城地区大学生创业的基本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本次调查分两次进行,共计发放800份问卷,回收问卷773份,有效问卷770份,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6.63%和96.25%。在调查内容的设计上,主要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创业活动的基本问题以及创业活动的实践问题。第1部分主要涉及在校期间所参加各种创业活动的大学生,也包括未参加创业活动的大学生;第2部分是创业活动的动机、行为和机会等,验证大学生创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模型选择。从大学生创业的角度来讲,其在创业上存在两种结果,即参与创业和未参与创业,从理论上讲不存在第三种情况。所以,在选择模型的时候需要考虑这一特点。在大学生学习或者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中,一般都是采用回归模型的方式进行分析,其取值范围在正无穷大和负无穷大之间,但是并不符合大学生创业行为。综合采用现有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及其他类似的研究成果,研究决定选择二元因变量Logisitic回归分析模型,其中因变量的取值范围设定为0~1。使用最大似然估算法解决模型研究中的回归参数设置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型设计,具体的模型设计情况如下:
设模型中存在一个潜变量,用yi表示,因变量为xi,则模型的公式为:
■i=xiβ+μi (1)
在上述公式中,μi为干扰项,此时若■i>0,则yi=1;若■i≤0,则yi=0,即:
yi=1 ■i>00 ■i≤0 (2)
若临界值为0,而xi包含常数项,则可得:
P(yi=1|xi,β)=P(■i>0)=P(μi>-xiβ)=1-F(-xiβ) (3)
P(yi=1|xi,β)=P(■i≤0)=P(μi>-xiβ)=1-F(-xiβ) (4)
在上述公式中,F表示μi的分布函数,并且具有连续性和单调递增的特点,此时公式可以变为:
yi=1-F(-xiβ)+μi (5)
上述公式,实际上就是yi的条件均值的回归。
分布函数F决定了二元选择模型的类型,根据本研究中的F的特点,可以看出最适合本研究的模型为二元Logisitic回归分析模型,由于F为ex/(1+ex),Fi表示潜变量i的分布函数,所以在模型运算的时候需要应用极大似然估计,对应的函数为:
lnL=■yilnF(xiβ)+(1-yi)ln[1-F(xiβ)] (6)
上述公式的一阶条件为:
■=■■+(1-y1)■xi=0 (7)
在上述公式中,fi是概率密度函数,假定服从Gamma分布的随机变量具有两个参数?坠和β,N表示随机变量的数量,FI表示参数为I时的密度函数,考虑如下似然函数此时只要获得分布函数与密度函数就可以求解该方程,得到该模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量,由于公式具有非线性的特征,所以不能直接求解,只能进行迭代求解。如果结果为正,说明解释变量越大;反之,则说明解释变量越小,概率也就越小。
(四)变量解释。因变量y的取值为0和1,分别表示被访大学生中已创业和未创业两种行为,X1代表的是性别,分为男女两个项目;X2代表的是年龄,年龄上分为四个阶段:20~23岁、24~27岁、28~31岁、32~35岁;X3代表的是受访者的专业类型,将专业分为文科专业、理科专业和艺术专业三个层次;X4表示家庭收入水平,将其分为三个档次,分别为8万元以下、8万元~50万元、50万元以上;X5表示被调查大学生的工作经历;X6表示创业知识,分为是、否两个项目;除此之外,还包括政府政策和金融支持这两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因素,分别用X7、X8表示,这两个分别设置了不重要、一般、重要和非常重要四个层次。
三、研究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从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来看,受调查的大学生当中,男性有472人,占比为61.3%;女性有298人,占比为38.7%。其中,男性当中已经创业的有227人,占比为48.09%,尚未进行创业的有250人,占比为51.91%;女性当中已经创业的有60人,占比为20.13%,尚未创业的有238人,占比为79.87%。从年龄情况来看,20~23岁有194人,占受调查者的25.19%;24~27岁有271人,占受调查者的35.19%;28~31岁的有188人,占受调查者的24.42%;32~35岁的有117人,占受调查者的15.2%;学院的大学生年龄分布情况基本相同。由于调查者当中很多大学生已经毕业,所以年龄结构与在校生结构不一致,这一点在这里特别说明。从创业者的比重来看,20~23岁的受调查者当中已经创业的只有20人,占该年龄段的10.31%;24~27岁的受调查者当中,104人已经进行创业,占该年龄段的38.38%;32~35岁的有57人已经创业,占该年龄段的48.72%。从专业情况来看,文科专业、理科专业和艺术专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0.26%、67.40%和12.24%。其中,文科专业已经创业的有34人,占该专业的21.79%;理科专业已经创业的有224人,占该专业的43.16%;艺术专业已经创业的有31人,占该专业的32.63%。从家庭收入水平来看,家庭收入水平8万元以下的有28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7.53%;8万~50万元的有417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4.16%;50万元以上的有64人,占被调查者的8.31%。具体如表1所示。(表1)
(二)模型分析结果
1、信度检验结果。用SPSS17.0中的Cronbach's Alpha系数检验。在研究中通过已删除的Cronbach's Alpha值的方式确定未删除项目的信度,研究并未删除项目,所以项目自动忽略。其中,系数>0.7通过检验,从表2中可以看出,方程信度检验结果为0.801,符合研究的要求。(表2)
2、其他研究结果。从研究结果来看,不同的因素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差异比较明显。从回归分析结果来看,年龄X2、专业X3、家庭收入X4三项影响并不是很明显。结合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的年龄段、专业和家庭收入水平的大学生之间创业与否的差异并不是特别大。将上述三项剔除以后,重新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最为明显的为性别X1,其次为工作经历X5、创业知识X6,然后是国家政策X7、金融政策X8。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来,性别对该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影响最为明显,男性创业人员的数量要远多于女性。实际上这与性别特点有很大的关系,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女生更愿意找一个相对比较安稳的工作,而男生则更具有一定的冒险特质。除此之外,工作经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大多数创业者都需要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其中经验准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对某一行业的某一机遇有充分的认识,一般都会积累一定的人际关系和渠道以后再进行创业,这样其创业的成功率会大大提高。另外,创业知识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因为创业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的个体经营者创业,大到企业的成功,都需要经历一个筹备与规划的过程,所以必须具备一定的创业知识,确保创业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顺利进行。国家政策和金融政策主要影响其决策过程和结果,也会影响其机会的把握和资金的筹集。
四、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议
(一)鼓励女大学生创业。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性别对大学生的创业影响非常明显,男生创业的比重显然高于女生创业比重。说明男生在创业上更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女生的创业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建议高等院校在创业教育当中,适当地强化女生的创业意识,让女生认识到创业的重要性以及女性在创业过程中的优势。比如说,女性在创业的过程中创业计划相对比较细致,能够更多的预见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而这一点是男生的创业计划制定过程中略显不足的一个方面。当然,女生创业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创业教育当中要针对女生创业的局限性,比如如何回避社会舆论对创业女性的歧视,女生创业社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具体问题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女生强化她们创业意识,增强她们的创业能力。
(二)给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创业实践机会。从研究结果来看,工作经历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非常明显,这里的工作经历主要是创业经历。对于大学生来说,如果在校学习期间能够接触一些创业机会,参与创业的过程,对丰富他们的创业经验、有效地规避创业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高校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将创业项目实践作为一项重要形式,为大学生创造创业的实践基础。老师可以围绕创业项目打造一个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创业团队,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学生团队进行创业,学校可以提供场地、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如果创业成功,学校的投资可以转化为股权;如果创业不成功,可以作为创业教育的实践费用支出。当然,类似的创业项目都是一些小型创业项目,如果学校要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也可以引导大学生参与项目开发建设,也能够帮助他们积累创业经验,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与水平。
(三)加强大学生创业基础理论知识教育。从调查结果来看,创业知识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非常明显,一些大学生之所以不愿意创业,主要是因为没有系统地掌握创业知识,不知道如何进行创业,也不知道如何解决创业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在创业教育当中,通过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可以让他们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渠道,为他们的创业实践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
总之,影响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因素有很多,最为突出的是性别、工作经历和创业知识。国家政策和金融政策虽然也有一定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对创业者而言区分不是很明显,所以高校在创业教育上要将创业经历和创业知识作为重点内容,还要适当地强化女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创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好的条件。
(作者单位:宣城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肖敏.小环境视角下北京市大学生创业政策的优化研究[J].价值工程,2017(36).
[2]余骞.创业政策、创业教育对创业者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J].现代商业,2019(22).
[3]余超.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产业科技创新,2020(28).
[4]翟黎明,夏显力,孙养学.农户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对陕西关中四市的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16(21).
[5]朱振亚,陈冬梅,舒小豪.大学本科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来自江西J高校的调查[J].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0).
[6]裴枫.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经济研究导刊,2021(03).
[7]马祥山,周晓娟.高职会计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研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4).
[8]汤洪波.以工作室为平台的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海外英语,2017(06).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533622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