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乡村反向旅游发展思路
第757期 作者:□文/母银键 时间:2025/7/16 10:24:51 浏览:44次
  [提要] 反向旅游逐渐成为众多旅游者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这对于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在文献研究及实地调研基础上,通过介绍龙井村旅游发展模式及其现状,结合旅游者对反向旅游的出行选择需求,探讨龙井村如何把握反向旅游规律来促进其村寨旅游发展。同时,通过对龙井村个案的分析,以期为乡村旅游规划和管理发展提供实践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龙井村;反向旅游;乡村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5年1月16日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们的需求在发生着巨大改变。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层面的需求,而更追求精神层面的充实。在此发展趋势下,旅游者旅游需求的转变,给更多小众旅游地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在互联网时代,各个自媒体平台的旅游攻略、出行体验种草等信息,让很多冷门小众旅游目的地被更多人了解到,并且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了知名度,打开了一种新的旅游方式。诸多小众城市和游玩路线纷纷登上热门目的地榜单,主打“性价比高、人少、特色浓”的三四线城市备受游客追捧,成为旅游市场“黑马”。反向旅游也就成为当前诸多旅游者的出行方式之一。因此,乡村旅游地在进行旅游发展过程中,要掌握旅游者的出行需求,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展现本地旅游特色,从而提高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增强旅游者的出行体验,让旅游真正成为一个放松身心、获得满足感的过程。
一、龙井村旅游发展现状
龙井村位于贵阳市花溪区,是一个典型的布依族民族村寨,布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完好保留着民族文化特色。自村寨开发旅游以来,龙井村结合村寨文化,整合村寨资源,不断完善村寨基础设施和提高服务质量,并且龙井村临靠国家5A级景区青岩古镇。对于既希望住宿、交通等方面便利,又可以放松身心并获得良好旅游体验的旅游者来说,龙井村符合成为旅游者选择反向旅游目的地的基本条件。因此,选取龙井村作为研究案例地,进一步探索在反向旅游规律的推动下,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为其他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地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制度构建:龙井村旅游发展的坚实基础。作为一个发展旅游的民族村寨,需要结合其民族文化,遵循“文化经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追求人与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的和谐统一,促进社会形态的发展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是,在村寨旅游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更加注重个人利益,而忽视集体利益的情况,从而影响村寨旅游的整体发展。因此,为了使村寨的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等有利于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村寨的相关制度建构是十分有必要的。
1、市场交易制度的建构。当前,反向旅游成为众多旅游者青睐的旅游出行方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旅游目的地有着规范的市场秩序。随着各种关于旅游地价格混乱、质量良莠不齐等情况的出现,旅游者在选择出行地时也会更加注重旅游地的住宿、餐饮等情况。因此,打造一个良好的市场交易制度对于村寨旅游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龙井村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村寨中的摊位摆放,并对销售物品的价格等情况做了统一的规定。村民们只能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区域进行农产品的售卖。禁止村民出现强买强卖等影响旅游者旅游体验的行为出现。同时对于村寨中的各个工坊在价格的制定上,龙井村也有统一的价格公约,会对价格进行公示。通过这些举措来提高龙井村的旅游形象,给旅游者提供一个满意的市场交易环境。通过对村寨中交易市场中价格和质量等方面的严格把关,龙井村在旅游者中得到了众多好评。
2、文化的保护及环境卫生制度的建构。龙井村作为一个布依族少数民族村寨,对村寨文化的保护非常重视。保持村寨中民族特色建筑的原始性,龙井村的古井、老寨门、老槐树等得到妥善保护。在笔者调研过程中,遇到村寨的讲解人员正在给前来旅游的游客讲述关于“千年古槐树”的历史,吸引了众多旅游者的注意。正是因为龙井村的村民对村寨中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让这些文化资源在旅游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龙井村的生态保护意识强烈,禁止村民乱砍滥伐。目前,森林覆盖率达到65%,水资源达到二级饮用水标准,年平均气温14.9℃,为旅游者提供了舒适的旅游体验。全村人共同保护着村寨的寨容寨貌,保持了龙井村在众多民族村寨中的独特性,可以满足旅游者想要体验独特文化和感受不一样风土人情的需求。与此同时,龙井村制定《青岩镇龙井村村规民约》来维护村寨中的环境卫生,其中有一条说到:“倒垃圾,不随地,垃圾分类就是最好”。龙井村之前会出现公共区域堆放杂物,或者道路上出现粪便等情况,在发展旅游后,龙井村村民开始自觉地遵守村规民约,共同打造村寨的美好环境,让旅游者来到龙井村有一个更加舒适的体验。通过制定相关规定,维护了市场交易的持续,保留了龙井村中的特色文化,改善了村寨的整体环境,从而吸引了众多旅游者的到来,成为促进龙井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
(二)旅游品牌:龙井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保障。旅游品牌的建构对于旅游地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旅游品牌形象可以让旅游地在同类型的旅游市场中占据优势,对旅游者来说更具有吸引力。对于发展乡村旅游的旅游地来说,打造一个具有特色的旅游品牌可以提高旅游地的吸引力,从而更好地把握反向旅游机遇,促进旅游地的发展。
龙井村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龙井村依托本地资源和村寨民族特色,以“布依情味·龙井百坊”为主题,打造“一个龙井村,百个布依坊”的特色旅游品牌,通过对村寨旅游发展进行充分地整合和规划之后,引进“新龙井人”,开启了百坊计划。从2018年开始实施计划以来,龙井村先后引进了食坊、宿坊、染坊、酒坊、银坊、香坊、绣坊、簸箕画坊等60余个布依坊,通过合理地规划和整合,促进龙井村旅游的持续稳定发展,不仅提高了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也增强了村民的生活幸福感。在当前旅游需求不断变化的旅游市场中,把握旅游需求趋势,利用好反向旅游的发展动态,突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地域特色,可以更好地匹配旅游市场的需求,为龙井村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思路。
二、龙井村旅游发展困境
龙井村旅游业发展在近几年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村寨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发生了很大改变,村容村貌有所改善,村民的经济收入得到进一步提升。整个村寨充满生气与活力,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旅游者来到龙井村旅游。龙井村在旅游方面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龙井村百坊的利用率不高。“龙井百坊”作为龙井村主打的特色项目,是展示布依族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目的在于打造一个可以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布依族文化的场所。相较于其他民族村寨的文化服务体验来说,龙井村的文化体验项目比较丰富,在村寨的旅游发展中也获得了不错的评价。但龙井村的百坊仍然存在利用不足的情况。结合笔者实地调研的情况和官方数据来看,目前龙井村的百坊中,虽然引进了酒坊、银坊、香坊、绣坊、簸箕画坊等60余个布依坊,但大部分工坊的建设并未完成,现处于一半运营一半闲置的状态。正在运营的工坊也就仅仅几家,并且很多工坊缺少能够开展体验教学的专业人才,这使得游客来到工坊只能进行浅显的参观浏览,难以获得更深层次的体验服务。
此外,龙井村的游客通常是来自贵阳市区的散客或是旅游团队。散客来到龙井村,因为对龙井村的百坊没有深入的了解,通常到龙井村只是观光旅游和去农家乐吃农家菜,很少会去百坊中体验;旅游团队来到龙井村,由于行程时间安排有限,通常也只是带着游客选择性地游览几家工坊,去的最多的工坊是蜡染体验,其他的工坊只是进去简单地参观一下,然后就去下一家,有的工坊甚至都不会进去,导致很多工坊处于闲置状态,经营状况不理想。由此可见,龙井村的百坊利用率是非常低的。
(二)特色文创产品不够丰富。根据笔者的实地调研,龙井村目前文创产品主要是集中在蜡染工坊、簸箕画坊、香坊等少数几个工坊中。但是,其文创产品并未根据龙井村布依族的独特特色进行创作。它们主要为迎合大众市场或根据市场趋势来设计,因此这些文创产品未能充分展现龙井村的地方特色及布依族的文化精髓。例如,大多数游客都会选择的蜡染工坊,是由贵州省工艺美术大师及贵阳市豆染传承人张婷婷所创建,她是在2018年作为第一批“新龙井人”引入龙井村的非遗传承人,在她的蜡染基地中,可以发现有很多游客来体验蜡染的制作,其间也会有不少游客对文创产品比较感兴趣,在此消费。但是,在张婷婷的蜡染工坊中,虽然有文创产品,但绝大多数都是张婷婷工作室根据市场需求设计的文创产品,玩偶、包包、衣服等一系列产品,但是没有和龙井村相关的特色文创产品。在香坊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香坊中售卖的相关产品,绝大多数是市场上常见的文创产品,很难找到与龙井村文化相关的。因此,龙井村在特色文创产品的开发方面,无论是在产品类型还是特色上,其丰富度仍需进一步提升。
(三)旅游宣传营销渠道单一。在当今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通过各种网络媒体平台来获取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相关信息。这些平台凭借其便捷性、实时性和互动性,成为了游客了解乡村旅游的重要途径。人们通过这些平台,可以深入了解乡村旅游目的地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和文化底蕴,进而被其独特的魅力所吸引。因此,乡村旅游要想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网络媒体的宣传营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能够极大地促进旅游业的繁荣与发展。
在笔者的调研中,可以发现龙井村在旅游宣传方面主要是依靠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号,其中公众号和抖音号发布的都是相同内容,发布的内容形式也比较单一,大多是活动的预告和相关活动志愿者的招募等,并没有利用这些互联网平台去更多地展示龙井村的特色,很难让游客因为视频内容产生旅游需求。因此,龙井村旅游宣传渠道比较单一,宣传内容缺乏特色,在特色挖掘提炼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很难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吸引到更多的游客,限制了龙井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反向旅游”规律下龙井村旅游发展建议
对于龙井村如何把握反向旅游机遇,促进龙井村的旅游发展,结合龙井村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参考反向旅游的规律,提出以下几点发展建议:
(一)整合村寨资源,招商引资充实工坊。反向旅游受到众多旅游者的青睐,一部分原因在于小众旅游地相对于其他热门旅游地而言在旅游游览路线、旅游体验等方面更具有差异化,同时更具有性价比。因此,龙井村在发展过程中,根据村寨独特资源和旅游者的需求,整合村寨资源,进行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特色商家入驻工坊,将“一村百坊”的主题做大做强。一个工坊就是一个小的NPC(非角色玩家)表演剧场,在各坊中根据各自主题打造相应的故事剧情,工坊中的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提供对应的商品,同时还要以工坊主题中的身份为旅游者解答问题,让旅游者更贴切地感受各个工坊呈现出来的文化特色。打造出与其他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具有差异性的旅游项目,为旅游者提供更加真实的沉浸式体验。
提高工坊利用率的同时,还要充实工坊的内容。既能体现龙井村的特色文化,还能满足旅游者的喜好需求。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入驻商户的筛选,不能为了迎合市场引进一些与村寨不契合的工坊,会影响“一依百坊”品牌的打造,缺少本身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只会让旅游者感到与其他景区之间没有差异性,在同类旅游目的地中缺失核心竞争力。因此,在充实工坊的过程中要找准发展方向,才能吸引更多旅游者,借助反向旅游的发展促进村寨的持续发展。
(二)挖掘村寨文化特色,丰富文创产品。“反向旅游”的兴起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仅从经济维度创新服务产品已经不能高效对接人们的旅游需求。从旅游的本义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历程出发,旅游开发要充分考虑不同时期和群体的旅游共性与个性,多维度生产多元化、多样化的旅游产品。龙井村作为一个具有浓厚布依族特色的民族村寨,要充分利用文化特色,创作出具有代表性的文创产品。对于旅游者来说,来到一个旅游目的地,除了想要拥有优质的旅游体验以外,可以带走的旅游纪念品同样具有吸引力。毕竟一个地方的文化和景色是带不走的,但是承载着当地文化和景色的文创产品是可以带回家的。因此,做好地方文创产品对于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发展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挖掘龙井村深厚的文化底蕴,融合村寨的独特性,再融入一定的艺术性和实用性,提高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在丰富村寨文创产品的同时,增强村寨的知名度。
(三)利用网络媒体平台,做好网络营销。在互联网时代,任何行业想要得到快速发展,都应该及时更新换代,跟随时代主流进行发展。作为休闲产业的旅游业,想要得到大规模发展,更应该通过网络及时进行宣传,制定好营销策略。龙井村在营销上需要利用好网络媒体平台,对村寨旅游进行宣传推广,在宣传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精准把控。
在宣传内容上,讲好“龙井村故事”。将村寨的历史故事、文化特色、自然景观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等元素融入其中,通过展示龙井村故事吸引潜在旅游者。同时,在宣传形式上,应采取多样化的策略,比如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互动性强的内容,吸引网友参与话题讨论;利用短视频平台展示村寨的日常,让游客感受到这里的宁静与和谐;还可以通过网络直播带游客“云游”龙井,体验不一样的旅游方式。此外,邀请具有影响力的旅游博主合作。现在很多旅游者都会到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先查攻略再出发,因此可以借助旅游博主的影响力来吸引更多旅游者对龙井村的关注。同时,也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吸引力,是龙井村在网络媒体上成功推广的关键。
综上,通过分析龙井村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反向旅游发展规律和龙井村实际情况提出了旅游发展建议。虽然龙井村在旅游发展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其旅游发展模式对于同类型的民族村寨发展乡村旅游来说,仍然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意义。把握反向旅游机遇,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旅游地来说,建立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吸引反向旅游者的重要前提条件。反向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同样会考虑其基础设施是否完善,交通是否便捷以及旅游目的地是否安全等一系列情况。因此,对于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寨来说,为旅游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制定相关制度,让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有一个极好的体验。
除了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以外,还需要具有本地特色的展现。现在很多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一味地盲目跟风,打造一些所谓的网红景点,失去了旅游地原有的特色。现在旅游者在出行需求上不再只是简单的打卡拍照,而且更加注重在旅游地的体验,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这也是反向旅游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旅游者会选择一些相对小众的旅游地作为自己的出行目的地,感受当地文化特色和放松身心。因此,对于龙井村类似的民族村寨,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应结合本地资源和文化特色去发展,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才能在反向旅游热潮中脱颖而出,成为反向旅游者的选择,有效地将反向旅游的“流量”转化为“留量”。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贾璇.假期旅游“新思路”小众目的地成黑马,“反向旅游”跑出圈[J].中国经济周刊,2023(19).
[2]高皓月.年轻人反向旅游上演“奔县”进行时[N].山西市场导报,2024-10-10(A02).
[3]吴殿廷.再论反向旅游[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05).
[4]徐芳.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的旅游营销策略研究现状及趋势[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4(09).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422512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