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管理/制度
工程竣工决算审计团队专业胜任能力评价研究综述
第758期 作者:□文/郭 丹 韩琼慧 时间:2025/8/1 11:38:45 浏览:48次
  [提要] 公共工程投资的稳步增长使得工程竣工决算审计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但行业专业胜任能力评价标准难以满足市场对高水平审计团队的需求。现有研究主要从签字审计师间、签字与非签字审计师间的专业胜任能力协同效应,以及组织制度、组织承诺等普适性评价指标方面评估审计团队的专业胜任能力。但是,现有研究缺乏对非签字审计师间协同效应的研究,也尚未形成完整评价体系,缺乏实操性。未来研究应形成系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增强其实践可行性,推动工程竣工决算审计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关键词:专业胜任能力;审计团队;工程竣工决算审计
中图分类号:F27;F23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5年3月17日
一、研究缘起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工程竣工决算审计作为政府监管与宏观调控工具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强调,要对所有管理和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公共投资项目加强审计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也规定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2024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4,374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公共工程投资的稳步增长意味着市场对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服务的需求正不断攀升,这对审计团队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然而,目前行业内尚未形成统一评价标准,多以项目审计费作为审计团队专业胜任能力评价依据,这一评价方法无疑是不准确、不全面的,因而难以有效识别从业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方面存在的短板,更难以充分满足市场对高水平审计团队的迫切需求。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发布的最近一期质量检查通告显示,执业质量抽查中受到惩戒的会计师事务所数量为259家,较上年增长30%。另外,对北京、江苏、河南等10个省(直辖市)的20名行业专家的调查结果表明,73%的受访专家认为工程竣工决算审计行业当前的评价机制未包含对审计人员持续学习和职业发展的明确要求,53%的受访专家认为缺乏细分评价标准,审计人员无法得知自己具体哪些方面的能力需要提升。因此,解决现有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构建科学系统的工程竣工决算审计团队专业胜任能力评价体系成为了提升审计服务质量、保障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这对于推动我国工程竣工决算审计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概念界定
工程竣工决算审计团队专业胜任能力评价研究将审计团队内成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视为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通过综合评估审计团队内个体专业胜任能力在审计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与程度来检验团队内个体专业胜任能力的协同效果,以此从组织层面评价审计团队的专业胜任能力。
McClelland(1973)首次系统地提出“胜任力”的概念,旨在衡量个体在特定工作环境中的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Prahalad和Hamel(1990)提出“团队胜任力”的概念,即组织在市场环境中的核心竞争力。团队专业胜任能力概念作为个体专业胜任能力概念的延伸,两者既紧密关联又各有侧重。团队专业胜任能力是对成员个体专业胜任能力的系统整合,它不仅涵盖了成员个体的专业素养,更强调了个体能力间的差异互补与协同效应,体现了团队整体效能的最大化。相应地,评价审计团队的专业胜任能力,不仅要评价团队成员的个体专业胜任能力是否达到相应岗位要求,还要评价个体专业胜任能力之间的互动是否产生了“1+1>2”的效果。
具体到工程竣工决算审计领域来说,正式的工程竣工决算审计团队通常包括至少两位签字审计师和若干名非签字审计师。如图1所示,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受到特定审计团队中自我学习行为和知识分享、组织培训等外部学习行为的影响而产生动态变化的。因此,可以通过检验审计团队中个体专业胜任能力的相互影响是否产生了正向变化来评价团队成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是否产生了协同效应,从而评价团队层面的专业胜任能力水平。(图1)
三、文献综述
现有文献主要从以下两个维度的个体专业胜任能力协同程度来评价审计团队的专业胜任能力:签字审计师间专业胜任能力的协同效应、签字与非签字审计师间专业胜任能力的协同效应。目前,未见学者针对非签字审计师间专业胜任能力的协同效应开展研究。此外,还有部分学者未对审计团队专业胜任能力产生协同效应的两个维度进行区分,他们研究的是所有维度都适用的评价方法。
(一)签字审计师间的专业胜任能力协同效应评价。审计团队内签字审计师身份异质性与审计流程一致性能够有效降低审计师个人的绝对性影响所导致的审计失误,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出签字审计师间专业胜任能力的协同效应,使得审计团队具有较高的专业胜任能力。
签字审计师的身份异质性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审计视角,更全面地识别竣工决算报表中存在的潜在问题,从而形成团队应对复杂审计业务时的专业胜任能力。签字审计师在审计团队中担任着制定与监督执行审计计划的重任,处于审计团队的核心位置,因而有必要通过两位签字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互补以降低签字审计师的认知、偏好、价值观等个人主观因素对审计效率与审计效果的不利影响。李文颖和陈宋生等(2019)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签字审计师团队的身份异质性,特别是党员身份和年龄的差异,能够显著提升团队专业胜任能力。耀友福(2023)的实证研究表明,尤其当团队中至少一位签字审计师具有信息技术背景时,签字审计师间的专业胜任能力协同效应更加明显。Chen、Xiao(2025)和Downar、Ernstberger(2021)分别对中国和德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实务案例进行分析发现,签字审计师背景的同质性,尤其是签字审计师存在校友关系或来自相同地区时,会显著危害审计工作质量,这再次从反面印证了签字审计师身份异质性对团队专业胜任能力的正向影响。
签字审计师的审计流程一致性不仅可以减少审计工作的随意性与主观性,而且能够增强审计工作复核的效果,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完整性与公正性。陈丽红、周佳等(2022)分析公开的审计报表发现,签字审计师数量越多,越难以保证审计流程的标准化与一致性,就越难以全面披露关键审计事项,这从侧面证明了签字审计师的审计流程一致性对团队专业胜任能力的影响。刘成、黄俊等(2024)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了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3年至2022年的审计效率,证实签字审计师间的紧密联系能够形成相似的审计风格,从而提升整体审计效率,形成团队层面的专业胜任能力。
(二)签字与非签字审计师间的专业胜任能力协同效应评价。签字与非签字审计师间专业胜任能力的协同效应评价主要体现在对签字审计师情境领导能力的评价与对非签字审计师向上沟通能力的评价两个方面。
签字审计师的情境领导能力能够鼓励非签字审计师的向上沟通行为并强化其组织承诺,从而形成签字与非签字审计师间的良性互动,避免团队陷入“群体思维”而忽视潜在问题,使团队具备更高的专业胜任能力。相较于事务型领导和放任型领导,变革型领导考虑了工作情境的差异化和非签字审计师的个性化特征,能够有效鼓励非签字审计师通过向上沟通行为更清晰准确地理解工作内容,减少审计计划执行过程中的人为错误;同时,该领导方式中包含的情感激励要素能够形成非签字审计师的团队适应性和内在动机,促进非签字审计师积极表达创新性意见,从而在一定限度上减少签字审计师个人偏好导致的审计误判。Dickey、Ugrin(2025)对美国82个审计团队实际审计业务的现场数据分析结果证实了情境领导对组织承诺的正向作用;Doan、Ta等(2025)、Cahan、Che等(2022)以及Carpenter、Christ等(2023)所做的案例分析研究均表明签字与非签字审计师都掌握一定话语权的平衡团队往往比签字审计师占据绝对主导的不平衡团队产生更高质量的审计成果,这同时说明了情境领导与向上沟通的重要性。
相反,签字审计师缺乏情境领导能力会损害非签字审计师的向上沟通能力,从而降低审计团队应对审计风险时的专业胜任能力。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在其发布的AS1201号准则中提及,其在监督活动中发现数起由于跨层级沟通不当引起的审计不足事件。Clor-Proell、Kadous等(2023)也通过收集并分析审计实习生在审计团队中的行为数据发现,签字审计师领导方式在影响审计实习生发声的诸多因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集权式的领导风格会严重损害审计实习生的向上沟通能力。
(三)普适性的专业胜任能力协同效应评价。除了以上学者的观点外,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部分学者提出了不针对审计团队中特定成员的、具有普适性的审计团队协同效应评价指标。
1、岗位基本素养。审计团队成员专业胜任能力产生正向协同效应的必要前提是审计团队内的每位审计师均具备岗位要求的基本职业素养,这些评价指标包括:职业道德、跨学科知识、职业技能等。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第5号——其他鉴证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2020年)要求审计师在执行鉴证业务时应遵循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并运用职业道德概念框架识别、评价和应对可能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的不利影响。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注册会计师业务指导目录》(会协[2014]28号)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21)发布的注册会计师考试规范要求,工程竣工决算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跨学科知识有:熟悉公共投资项目业务流程和控制,掌握与公共投资项目相关的财务管理、运营管理和其他相关知识;精通与基本建设项目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以及这些规定对财务竣工决算报表编制的影响。准则还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以下职业技能:口头沟通、写作和倾听等沟通技巧,以及时间管理、批判性思维和使用分析技能解决问题等思维能力。
2、组织制度。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2020~2022年这三年间发布了《会计师事务所质量管理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管理》(2020)、《会计师事务所质量管理准则第5102号——项目质量复核》(2021)和《会计师事务所一体化管理办法》(财会[2022]12号),着重强调了组织制度建设对于提升审计团队专业胜任能力的重要性,要求审计团队建立并实施实质统一的管理体系,利用制度手段规范审计流程、明确职责分工、强化质量控制与风险管理,以确保审计工作的规范性与高效性。另外,将职业培训纳入组织制度也有利于提升团队层面的专业胜任能力。Cardile、Ielo(2023)对比了相同审计团队接受定期职业培训前后的专业胜任能力发现,职业培训能够有效提升审计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等职业技能,还能显著增强其自我效能和组织承诺等情感效用,从而有效改善了审计团队成员的协同工作能力与效果。
3、组织承诺。审计师的知识、经验和专业技能虽然对于高质量的审计工作至关重要,但这些能力并不足以保证达到最佳的审计质量。审计师必须有足够的组织承诺,有充分的内在驱动力主动参与审计团队合作,才能更大程度确保审计工作成果的严谨性和公正性。Mannan、Hanafi(2024)采用调节回归分析方法对在南苏拉威西省最高审计机构收集的65份样本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承诺和审计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缺乏组织承诺和主动性沟通会引发审计团队内部的不和谐,从而影响团队整体专业胜任能力,造成审计错误和其他威胁审计质量的后果。Annelin、Svanstrm(2022)在瑞典规模最大的五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案例研究为此提供了证据支持。
4、持续学习能力。随着社会公众对资源利用效率的关注显著提升,工程竣工决算审计的重点逐渐向效益审计方向转变,这要求审计团队在揭示竣工决算报表错弊的基础上,向被审计单位提出高水平的改进建议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这需要审计师具备卓越的持续学习能力,以保证审计团队具备多元化、复合化且能够随审计环境变化而调整的知识柔性品质。持续学习包括审计师的主动学习行为与其在团队内的被动学习行为,即接受他人知识分享的行为。孔莉、肖懿等(2024)的实证研究表明,审计师在职场内的被动学习以及在职场外的主动或被动学习都能提高对数据资源的审计质量。而Zhang、Veltrop等(2023)对荷兰202名不同级别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调查数据表明,审计师的疏于学习会导致审计师做出威胁审计质量的不合格行为。
四、结论
通过对工程竣工决算审计团队专业胜任能力评价研究领域文献的系统梳理与分析发现,为了解决工程竣工决算审计团队专业胜任能力评价机制现存的诸多缺陷,许多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展了广泛的研究。现有研究主要从签字审计师间、签字与非签字审计师间专业胜任能力的协同效应以及组织制度、组织承诺等普适性评价指标方面评估审计团队的专业胜任能力。这些研究有望改变目前依赖项目审计费作为单一评价依据、缺乏对审计人员持续学习和职业发展明确要求的评价机制缺陷,为工程竣工决算审计领域团队专业胜任能力的评价提供有益参考。
但现有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非签字审计师间专业胜任能力的协同效应这一维度的评价还缺乏相应的研究。二是当前工程竣工决算审计团队专业胜任能力的评价方法尚未形成完整体系,现有研究涉及的评价指标较为零散,往往仅关注某一特定维度,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难以提供全面、准确的评价标准。三是现有研究多侧重于理论层面的探讨,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南和可量化的评价指标,导致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操作性和实用性不足的问题,难以有效指导审计实践。因此,工程竣工决算审计团队专业胜任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仍有一定发展空间。未来研究需要在已有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非签字审计师间的协同效应,形成系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审计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和绩效管理等方面,以提升审计服务质量,推动我国工程竣工决算审计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McClelland D 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intelligence.”[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01).
[2]Prahalad C K,Hamel 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A]//Knowledge and strategy[M].Routledge,2009.
[3]马红民,李非.创业团队专业胜任能力与创业绩效关系探讨[J].现代管理科学,2008(12).
[4]解冻,唐宁玉,李效云.试论基于个体专业胜任能力的组织专业胜任能力[J].科学·经济·社会,2003(02).
[5]刘成,叶飞腾,章奕玲.审计资源共享与审计风格[J].财经科学,2023(09).
[6]蒋尧明,唐衍军.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进入权与审计质量[J].会计研究,2016(08).
[7]李文颖,陈宋生,曹圆圆.签字CPA团队异质性与审计质量研究[J].当代财经,2019(10).
[8]耀友福.签字会计师信息技术背景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决策[J].商业经济与管理,2023(04).
[9]Chen X,Chen J J,Xiao J Z.Do social ties between two signatory auditors affect audit quality and firm value?[J].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2025.55(01).
[10]Downar B,Ernstberger J,Koch C.Determinants and consequences of auditor dyad formation at the top level of audit teams[J].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2021(89).
[11]刘成,黄俊,叶飞腾,等.审计团队内部合作关系网络与审计效率[J].审计研究,2024(02).
[12]Widyadhana H,Feliana Y K.Audit Quality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J].Jurnal Ekonomi,2023.12(04).
[13]Noch M Y.The Influence of Leadership in Audit Teams on Audit Effectiveness[J].Golden Ratio of Auditing Research,2024.04(02).
[14]Dickey G,Ugrin J,Whittington J L.Cultivating Engaged Audit Teams:The Effect of the Lead Audit Partner’s Leadership Behaviors[J].Accounting Horizons,2025.
[15]Doan T N,Ta T T,Le T K H,et al.THE IMPACT OF AUDITOR’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LEADERSHIP STYLE ON AUDIT QUALITY:A STUDY OF AUDIT TEAM GOVERNANCE[J].Journal of Governance and Regulation/Volume,2025.14(01).
[16]Cahan S F,Che L,Knechel W R,et al.Do audit teams affect audit production and quality?Evidence from audit teams' industry knowledge[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22.39(04).
[17]Carpenter T,Christ M H,Hugie M.Stay in your own lane:Navigating the challenges of upward knowledge sharing in hierarchical audit teams[J].Available at SSRN,2023.
[18]Clor-Proell S M,Kadous K,Proell C A.Do as I say:A look at the supervisor behaviors that encourage upward communication on audit teams[J].Accounting Horizons,2023.37(01).
[19]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第5号——其他鉴证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S].2020.
[20]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会计师业务指导目录[S].会协[2014]28号,2014.
[21]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C].(2021b).Uniform CPA examination blueprints effective July 1,2021.
[2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一体化管理办法[S].财会[2022]12号,2022.
[2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质量管理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管理[S].2020.
[24]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质量管理准则第5102号——项目质量复核[S].2020.
[25]Cardile D,Ielo A,Corallo F,et al.Communication training:significance and effects of a preliminary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upon an audit tea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23.20(05).
[26]Mannan A,Hanafi K,Fattah S,et al.The Effect of Auditor Experience,Commitment,and Competence on Audit Quality:A Moderating Role of Reward[J].Kurdish Studies,2024.12(02).
[27]Annelin A,Svanstrm T.The triggers and consequences of audit team stress:Qualitative evidence from engagement tea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diting,2022.26(02).
[28]刘贵文,罗强.基于价值管理的公共工程审计模式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07(07).
[29]李昆,项文卫,王昊.财务与工程关联性审计中的知识柔性效应研究[J].审计研究,2010(05).
[30]孔莉,肖懿,冷冰洁,等.企业披露数据资源会影响审计质量吗?——基于审计师的多维学习视角[J].审计研究,2024(05).
[31]Zhang D J,Veltrop D B,Hooghiemstra R B H,et al.Does auditor resilience mitigate the effects of multiple team memberships on quality threatening behaviors?[J].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2023.42(0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533612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