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公共/财税 |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财税政策探讨 |
第759期 作者:□文/邹 颖 时间:2025/8/16 13:59:49 浏览:28次 |
[提要] 针对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我国出台一系列税收政策,但目前仍存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针对性差、中小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财税政策适配性低、中小企业融资的税收优惠政策扶持性弱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增强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优化创新人才投资以及实施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税收优惠政策等建议,旨在激励中小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研发活动,进一步培育社会创新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财税政策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省属本科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基础研究支持计划资助(项目编号:YQJH2023236)
中图分类号:F810.42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5年3月10日
创新是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随着经济与技术的不断进步,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愈发凸显,促使全球各国纷纷致力于提升本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中小企业作为创新活动中最具活力的代表,是各个国家扶持的主要市场主体。据调查,我国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比重超过70%,显示出其强大的创新活力。作为我国创新的中坚力量,应继续深化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但由于技术创新的高成本以及高风险性,中小企业在开展创新活动时会受到诸多制约,比如研发资金与人才的缺乏等,阻碍了中小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财税政策作为一种针对特定行业、地区以及目的的财税措施,有利于鼓励相关企业积极开展活动,以推动特定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其有效实施对于激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制定真正能够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财税政策理论基础
(一)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定义标准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存在差异,但企业规模是最主要的考量因素。在评估企业规模时,往往依据一系列关键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年度员工数量、经营收入以及总资产规模等,以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为了更精准地分类和定位企业,根据营业收入的额度、资产总额的规模、企业的控股情况以及实际从业人数的多少,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以及微型这三种类型。中小企业依据市场经济进行自主经营、自主决策和独立承担风险等,在促进科技创新以及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均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技术创新。经济学家熊彼特曾深刻阐述,“创新”实质上即为构建一种全新的生产函数,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重新组合其中的原材料和力量,从而引入一套前所未有的生产体系。技术创新即在经济活动中积极运用新的技术,以实现经济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为追求利益,并将新技术应用于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革新,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中小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存在资金不足等困难,国家应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解决中小企业困境,助力其技术创新的开展,保障经济的稳定运行。
(三)财税政策。财税政策作为一种针对特定行业、地区以及目的的税收优惠措施,可鼓励相关企业积极开展活动,以推动特定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制定的各种税收优惠措施,对符合条件的生产经营支出给予减免或优惠等,旨在支持、鼓励和关爱特定纳税人,降低企业负担,增强企业经营现金流,同时也能引导不同主体创新,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针对性差。为了支持企业的创新发展,我国税收政策选取了多种方式进行激励,比如低税率、免税等优惠税收政策。但这些政策对于大型企业的效果比较好,大型企业拥有大规模的运营体系、较强的资金能力和丰富的资源,能够较好地运用相关政策;而中小企业体量较小,资金有限,很难有效运用相关税收政策支持技术创新行为,因此,中小企业技术发展较为缓慢,政策的激励效用并不能完全显现。尽管我国对于企业创新的扶持力度持续增加,但是目前的税收政策缺少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这就导致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意愿降低,并且中小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也会被打击。
(二)中小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财税政策适配性低。当前我国对创新人才的税收优惠主要体现在个人所得税上,比如个人获得的科技奖金可免征个人所得税,但奖项级别过高,需达到省级以上或者国际组织级别才能享受优惠。该项优惠政策认定标准高,有许多技术人才获得了较高的荣誉,比如市级奖励,但并没有优惠待遇,以至于激励效果有限。另外,为了技术成果的顺利产出,技术团队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企业就需要提供经费来支持技术人才的学习。与其他国家允许职工培训费用全额扣除的优惠政策相比,我国优惠力度明显不足,因为我国仅仅允许扣除8%的职工教育经费,长此以往将不利于中小企业的技术人才培养。
(三)中小企业融资的税收优惠政策扶持性弱。一方面有关融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存在适用范围相对狭窄的问题。目前,我国促进企业融资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针对初创科技型企业和未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许多中小企业并不在优惠政策范围里,融资比较困难,进而难以开展创新活动。另一方面有关融资的优惠政策效果有限。中小企业融资难根源在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高风险性,金融机构不愿承担高风险。目前的税收政策是在损失发生后给予补偿,即金融机构因对中小企业创新活动贷款产生的损失可以在税前扣除,未从根源上解决金融机构所承担的高风险性,因此政策效力有限。
三、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建议
(一)增强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
第一,制定中小企业适用的财税政策。鉴于目前的财税政策未能有效激发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需要建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政策,比如延长中小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时税款缴纳的时限等。此外,在技术成果的转化环节,应制定相应的财税政策以促进中小企业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从而在创新、成果转化直至产业化的整个过程中,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为全面的政策支持。
第二,实施差异化的地区间财税政策。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市场竞争程度激烈与否、研发人员能力强弱等因素,政策的激励效应会有所不同。政府应根据地区间存在的差异、中小企业的发展阶段和中小企业的类型,在实行财税政策时进行合理调整,充分考虑各种创新因素,提高政策的准确性和针对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政策的效用,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完善体系。
第三,提高相关财税政策优惠力度。企业创新研发需要资源的不断投入,比如资金、人才等,因此,为了充分释放财税政策的潜力,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有必要提升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力度。比如,可以进一步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比例,进而激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二)优化对中小企业创新人才的财税政策
第一,支持企业对创新人才的引入。企业研发活动中常常需要高端人才的加入,但中小企业在吸引人才加入方面比较困难,因此可以借助相关税收政策促进人才向中小企业转移。比如,可以考虑对于中小企业吸纳创新人才产生的安家费予以减免税的支持等,可促进创新人才向中小企业流动,从而更好地进行创新研发活动。对企业创新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技术人才,可以适当提高其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促使技术人才持续提升其研发水平,从而推动企业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另外,为解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流失问题,可以对有一定工作年限的创新人才的个人所得税进行降低税率的政策支持,以帮助中小企业留住创新人才。
第二,培养创新人才的创新能力。人才的培训费用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笔较大的支出,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不充足,在人才培养费用上的投入意愿就比较低。因此,我国可以通过税收政策,比如加大中小企业培训经费的扣除力度,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鼓励中小企业对创新人才进行培养。另外,中小企业可以和院校合作,推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将中小企业的需求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应用型科研人才的培养,采用人才奖励和联合培养机制,吸纳高校人才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实现互利共赢。对于联合培养这部分的支出可以允许税前扣除,促进中小企业与院校合作培养人才。
第三,激发创新人才的创新活力。创新人才是企业进行创新的关键要素之一,高质量的创新研发人才是企业创新能力的支撑。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将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个人,有效地促进创新人才的创新积极性,进而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具体而言,可以考虑对创新人才因从事创新研发活动而获得的收入实施更为优惠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对于创新人才所获得的奖金、津贴等收入,应实施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对于创新人才进行技术成果转让所得,也应免征个人所得税等。只有让创新研发人才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回报,才能有效地激励创新人才不断进行创新活动。
(三)实施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税收优惠政策
第一,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中小企业创新。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除了依赖金融机构和银行等传统机构外,也需要吸引其他民间资本的参与。要对所有有意愿进行创投的企业或个人提供一定程度的减免优惠,如此可以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参与;而对于以自有技术入股所获得的股利收益,包括红利和转让股权收入,实施相应的税收减免优惠。这样不仅能够激发民间资本参与中小企业创新研发的积极性,还有助于降低政府的财政负担,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
第二,降低投资者对中小企业投资的风险。通过降低投资者投资中小企业创新项目时面临的风险,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更利于后续技术研发活动的开展。比如,可以对民间资本投资于中小企业的创新贷款利息进行扣除,将会大大提高对中小企业的投资积极性。为了吸引银行等金融机构投资于中小企业的创新项目,可以考虑扩大借款利息的税前扣除范围,这将降低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从而提高其投资中小企业的意愿。此外,根据金融机构风险承受能力的差异,可以制定差异化的税收优惠政策,以进一步激励那些愿意承担较高风险、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金融机构。
第三,对担保机构的担保予以财税激励。中小企业因规模较小、风险高、知名度低等特点,使得担保机构更倾向于为大型企业提供担保服务,以降低自身损失和风险。这一情况对中小企业融资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健全的担保激励机制势在必行。一方面,降低担保机构的担保风险。为了降低担保机构的损失,保障担保机构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其因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进行担保所带来的损失,可以向前或向后抵免。另一方面,对担保公司的获利予以减免税。鉴于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所面临的高风险,可以考虑对满足特定条件的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担保服务所产生的利润部分实施减税措施。此举旨在激励担保机构更积极地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从而推动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
综上,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持续推动力量。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是企业获得收益的重要手段。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在开展创新活动时离不开相应的政策支持,税收政策是进行宏观调控的工具之一,是最有效的激励政策。只有通过实施有效的财税政策,才能够显著激发中小企业投身于技术创新活动的热情,不仅有力推动中小企业稳健发展,还能进一步培育社会创新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哈尔滨体育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霍宁波,张建民.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2(02).
[2]齐殿伟,彭晓雪,张文公.政府补贴与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J].会计之友,2023(12).
[3]赵婉楠.新型举国体制视角下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22(12).
[4]高广波,夏智灵.中日中小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比较研究[J].税务研究,2023(12).
[5]吴梦婕.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风险控制研究[J].财经界,2023(26).
[6]杜爽,陈杰.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财税政策[J].税务研究,2021(10).
[7]胡德澍.关于落实中小微企业减税降费的建议[J].投资与创业,2023.34(1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