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劳动/就业 |
高职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
第759期 作者:□文/奎海瑞 时间:2025/8/16 14:35:01 浏览:43次 |
[提要] 在明晰高职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内涵和评价视角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咨询、毕业生问卷调查确定高职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将高质量就业这一目的视为动机,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构建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的高职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得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结果表明:工作薪酬、工作安全性、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程度是影响高职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就业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C71;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5年3月19日
一、问题的提出
2024年9月1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在众多群体的就业保障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保障工作最为重要。然而,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与之相悖的是建筑业投资却逐年放缓,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相较于同类专业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就业竞争力又明显处于弱势。高职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如何才能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实现破局?这对新形势下的高职土建类专业的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开展高职土建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评价不仅能为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提供依据,而且能通过评价手段找寻出影响高职土建类专业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而就高职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尽管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评价研究已有很多,但鲜有聚焦于新形势下高职土建类专业这一特殊群体的学生,并且以往的研究大多从宏观、中观视角开展评价研究,却忽略了作为教育消费者——毕业生这一微观个体的诉求与感受。因此,本文选取毕业生这一微观个体作为就业质量评价主体,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构建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毕业就业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就业质量评价,洞察就业现状,挖掘影响就业质量的关键要素,以便精准施策,实现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充分高质量就业。
二、就业质量评价研究综述
(一)就业质量内涵。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职业培训和开发委员会提出了工作生活质量的概念,这是关于就业质量内涵及概念的最早论述。工作生活质量作为衡量员工在工作场所的整体福祉和满意度的指标,可用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与个人生活的平衡以及工作对个人整体幸福感的影响等进行综合评判。国内最早对“就业质量”的概念与含义进行阐述的是刘素华(2011),刘素华认为就业质量是反映整个就业活动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柯羽(2010)认为就业质量不仅仅是“数”上的显现,更是“质”上的追求,它是毕业生学习价值的体现,反映了毕业生对社会的心理认同。在就业质量的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对就业质量的内涵定义着重突出体现出“质”的核心要义,即体现劳动者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劳动者的自我价值实现、就业满意度与幸福度等。本文通过将以往学者对就业质量内涵的描述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相结合,把高职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概念定义为在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个人对就业基础保障、就业安全、就业归属、就业尊严、就业自我价值实现等各个需求的总体满意程度。
(二)就业质量评价。通过对就业质量内涵的明确,我们知道就业质量是一个多维度、综合性的范畴,就业质量的评价不是某单一指标就能表征清楚的,往往需要一个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的评价体系。国际劳工组织(ILO)通过研究,从劳动者的薪酬待遇、工作稳定性、工作环境、就业机会等方面对就业质量进行评价。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主要从就业人员的安全保障、就业收入水平、福利待遇保障、工作的安全性、社会保障、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技能提升7个维度对就业质量进行评价衡量。张瑶祥(2013)根据顾客满意理论,分别从政府、毕业生、用人单位三方满意度的角度,构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确定了各级指标权重。杨昱梅、李继娜(2015)以“ 就业质量”为目标,构建了包含就业条件、劳动关系、个人发展3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指标体系经过BP神经网络的测试验证,显示出该指标体系构建的优越性与科学性。从国内外对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来看,就业质量的评价体系是多维度、多层次的,若从不同的视角切入,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也不尽相同。所以,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对评价视角进行明确。本文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将就业质量评价视角聚焦于毕业生个体。就业质量评价视角明确后,在进行就业质量评价时,评价主体也随之确定——毕业生。
三、高职土建类专业就业质量评价指标选择
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在中国知网以“就业质量评价”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出核心期刊论文44篇,在所检索的核心期刊论文中选取研究对象为高校毕业生并且评价视角为毕业生微观个体层面的核心文献,对核心文献中出现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归类、萃取、合并、整理,初步得出就业质量评价指标。初始就业质量评价指标来源于李红霞等(2022)、顾希垚等(2021)、魏玉曦(2020)、张德宜(2020)、齐鹏(2019)、刘永平(2018)、童娟(2018)、周家星等(2018)、吴新中(2017)、彭建章等(2017)、吴新中(2017)、李淑娥(2016)、潘琰等(2015)、杨昱梅等(2015)、陈伟等(2015)。
因本文研究的对象以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毕业生为主,为让就业质量评价指标更具有针对性和独立性,在核心文献初选指标选取结束后,组织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资深土建类专业毕业班辅导员、学校就业中心工作人员根据昆明工业职业技术性学院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特点对初选指标进行合并与增补。
最后,本文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将高职土建类专业毕业生作为调研对象,对经专家凝练、归类后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进行重要性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星向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4届土建类专业已就业毕业生发放问卷100份,有效回收95份,回收率为95%。利用SPSS24.0对问卷编制的信度进行分析,得到克朗巴哈(Cronbach)系数为0.948,说明问卷可信度高,问卷调查数据真实有效。问卷选项均采用五级李克特量表进行编制,将完全赞同赋分为100分,选项频次记为A;比较赞同赋分为75分,选项频次记为B;基本赞同赋分为50分,选项频次记为C;比较不赞同赋分为25分,选项频次记为D;完全不赞同赋分为0分,选项频次记为E。调查结果采用百分制比率法进行计算,最终选取百分制比率大于等于75分的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表1)
四、高职土建类专业就业质量评价
(一)层次分析法简介。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运筹学家萨蒂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用于多目标决策的一种分析方法。它通过将决策问题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对同一层级的指标两两进行重要性比较,进而将主观判断转化为定量分析,通过计算确定各指标因素的权重,最终帮助决策者进行科学决策。
(二)构建高职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高职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确定后,按照可操作性、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独立性的构建原则,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内涵与层级结构,对就业质量评价指标进行维度和层级划分,继而构建出包含就业基础保障、就业安全、就业归属、就业尊严、就业自我价值实现5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的高职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2。(表2)
(三)构造判断矩阵。为对同一层次中的不同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引入1~9级萨迪标度法对同一层次的不同指标进行相对重要性判断并赋值,从而构建可供计算的判断矩阵。(表3)
邀请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土建类专业毕业班资深辅导员、学校招就部门就业处处长、干事共计10人作为专家,采用萨迪标度法对一级指标进行专家打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同专家在个别指标的重要性判断上不尽相同。所以,为保证判断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将10位专家的打分结果作几何平均处理,得到的判断集成矩阵如表4所示。(表4)
(四)一致性检验。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在构造出判断矩阵后,需要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只有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通过检验,才能认为两两指标比较的取值合理,求出的权重才准确。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验算步骤如下:
一般将CR作为判断矩阵一致性的标准,CR为一致性指标CI和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比值,RI的取值可以通过查表5获取。要使判断矩阵通过检验,则需CR<0.1,否则,需对判断矩阵进行再次修正,直到满足CR<0.1。CR的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表5)
CR=■=■<0.1 (1)
CI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
CI=■ (2)
式中,λmax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计算公式如式(3)所示。其中,A为判断矩阵,W为权重向量,[AW]i为矩阵[AW]的第i个分量。
λmax=■■■ (3)
运用yaahp软件对判断矩阵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的判断矩阵的数据处理结果见表6。(表6)
(五)二级指标权重的计算。,二级指标的判断集成矩阵详见表7~表11。经一致性检验,所有二级指标的判断集成矩阵CR<0.1,重复以上步骤,最终得出高职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权重,见表12。(表7~表12)
(六)综合评价。高职土建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综合评价值可通过公式(4)计算、Fi可通过公式(5)计算。
F=■Fiω'■ (4)
Fi=■ (5)
式中,Fi为第i个二级指标的评分值,Fi可通过五级李克特量表(非常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较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的高职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问卷调查数据进行计算。对选项的赋分如下:非常满意=100,较满意=75,基本满意=50,较不满意=25,非常不满意=0。n1、n2、n3、n4、n5分别代表非常满意、较满意、基本满意、较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的选择人数,n代表参加问卷调查的高职土建类专业毕业生总人数。
五、结论
通过高职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权重大小,可以看出“工作薪酬”权重占比最大,为36.32%。高职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初入社会,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必要开销很大程度依靠企业提供的工作薪酬。所以,提升高职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需要学校招就部门、二级学院主动“走出去”,积极对接沿海城市人社部门和企业。学校与企业间应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合作共建让“高薪”技术型企业“走进来”、高职土建类专业毕业生“走出去”的良性就业生态。
“工作安全性”权重占比次之,为19.71%。高职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大多面向建筑施工单位,就业岗位以一线操作执行岗位居多,“工作安全性”诉求对于毕业生来说尤为重要。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校内实习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时的安全教育和管理,企业在新招聘高职大学生时,入职后必须重视并安排安全培训,为毕业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工作安全保障。
除此之外,还应留意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程度”权重指标也占比较高,达到了7.63%。这说明新时代的高职土建类专业毕业生渴望在工作中能够有自己的空间与时间,能够在工作之余协调兼顾好家庭和生活。企业应该注意到毕业生这一诉求,落实完善休假制度,为毕业生达成工作与生活相协调的愿景提供制度保障。
本文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套适用于高职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为高职土建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评价开拓了新思路。总的来说,高职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单一个体就能够完成的,需要政府、学校、企业、毕业生多方持续不断地努力。尽管本评价指标体系能直观地通过分数计算得出高职土建类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评分,有着简单、高效、直观的评价优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评价指标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毕业生择业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因时因势”对指标的选取进行动态调整,以满足新形势的需要。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德宜.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及启示——基于学生视角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20(03).
[2]刘素华,董凯静.再论就业质量[J].河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4(01).
[3]柯羽.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当代青年研究,2010(06).
[4]张瑶祥.基于三方满意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05).
[5]杨昱梅,李继娜.基于AHP和BP神经网络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
[6]李红霞,刘款,杨永健,等.一线城市硕士研究生就业质量评价、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研究[J].西北人口,2022.43(02).
[7]顾希垚,林秀娟.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21(07).
[8]魏玉曦.基于大数据挖掘技术的高校就业质量评价[J].现代电子技术,2020.43(07).
[9]齐鹏,程晓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江苏高教,2019(03).
[10]刘永平.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6).
[11]童娟.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J].现代电子技术,2018.41(07).
[12]周家星,黄语素.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模型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2).
[13]吴新中.大学生就业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统计与决策,2017(22).
[14]彭建章,王栋.河北省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15).
[15]李淑娥.基于模糊隶属度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7).
[16]潘琰,毛腾飞.就业质量的组合评价研究[J].东南学术,2015(01).
[17]陈伟,史小强,陈希,等.体育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我国12所体育类院校为例[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03).
[18]刘万里,刘三阳.AHP中群决策判断矩阵的构造[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5(1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