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邵阳市民营经济营商环境分析 |
第759期 作者:□文/王周火1 王 臻2 时间:2025/8/16 15:32:53 浏览:29次 |
[提要] 近年来,邵阳市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不断向好,但与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通过对邵阳市7县2市3区200家民营企业进行调研,从市场环境、政策政务环境、法治环境、政商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分析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科学借鉴国内部分发达地区典型做法,提出优化邵阳市民营企业发展营商环境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邵阳;民营经济;营商环境;优化建议
基金项目:2022年度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22JJ50214)阶段性成果;2022年度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22JJ50183)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5年3月11日
近年来,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建设,相继出台文件,着力解决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民营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市场主体公平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活力持续迸发。尽管如此,邵阳市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还不是很优,民营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不高。为更好了解和掌握邵阳市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整体状况,深入分析邵阳市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以此提出优化邵阳市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对策建议。《邵阳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政策研究》课题组于2024年6月至9月深入邵阳市7县2市3区200家中小民营企业进行调研,主要从市场环境、政策政务环境、法治环境、政商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选取一些核心指标进行分析。
一、邵阳市民营经济营商环境现状分析
(一)市场环境。市场环境是营商环境的关键。市场环境核心指标主要包括国内市场需求、竞争公平、资源获取、土地供给、用工成本、融资渠道和成本、登记注册等。调查数据显示,受访企业中,认为近年来市场环境有明显改善的有63家,占比为31.5%;认为有所改善的有99家,占比为49.5%;认为无改善的有40家,占比为19%。从近三年数据分析来看,对市场环境满意的比例由2022年的16%、2023年的18%提高到2024年的23%;比较满意的比例由2022年的34%、2023年的37%提高到2024年的41%;一般的比例由2022年的20%、2023的19%下降到2024年17%;比较不满意的比例由2022年的17%、2023的15%下降到2024年的11%;不满意的比例由2022的13%、2023年的11%下降到2024年的8%。由此看来,近年来邵阳市民营经济发展市场环境得到逐步改善。(图1)
(二)政策政务环境。政策政务环境是营商环境的基础,政策政务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企业的办事效率和成本。政务环境核心指标主要包括政府效能、市场准入、税收负担、公共服务及投资政策等。调查数据显示,受访企业中,认为近年来政策政务环境有明显改善的有120家,占比为60%;认为有所改善的有70家,占比为35%;认为无改善的仅10家,占比为5%。从近三年数据分析来看,对政策政务环境满意的比例由2022年的22%、2023年的26%提高到2024年的29%;比较满意的比例由2022年的32%、2023年的35%提高到2024年的42%;一般的比例由2022年的22%、2023年的20%下降到2024年的15%;比较不满意的比例由2022年的13%、2023年的10%下降到2024年的8%;不满意的比例由2022年的11%、2023年的9%下降到2024年的6%。数据分析表明,近年来邵阳政策政务环境改善取得显著效果。(图2)
(三)法治环境。法治环境是营商环境的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法治环境核心指标主要包括产权保护、依法行政、司法公正、法律法规、公民守法等。调查数据显示,受访企业中,认为近年来法治环境有明显改善的有64家,占比为32%;认为有所改善的有102家,占比为51%;认为无改善的有34家,占比为17%。从近三年的数据分析来看,对法治环境满意的比例由2022年的14%、2023年的16%提高到2024年的20%;比较满意的比例由2022年的32%、2023年的35%提高到2024年的39%;一般的比例由2022年的26%、2023年的25%下降到2024年的23%;比较不满意的比例由2022年的15%、2023年的13%下降到2024年的10%;不满意的比例由2022年的13%、2023年的11%下降到2024年的8%。数据分析表明,近年来邵阳法治环境也在不断改善,但效果不是很显著。(图3)
(四)政商环境。政商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商环境的核心指标主要包括政府干预、政府诚信、政府沟通、官员“吃拿卡要”、懒政怠政、服务企业意识等。调查数据显示,受访企业中,认为近年来政商环境有明显改善的有80家,占比为40%;认为有所改善的有70家,占比为35%;认为无改善的有50家,占比为25%。从近三年的数据分析来看,对政商环境满意的比例由2022年的16%、2023年的20%提高到2024年的25%;比较满意的比例由2022年的31%、2023年的36%提高到2024年的39%;一般的比例由2022年的24%、2023年的22%下降到2024年的20%;比较不满意的比例由2022年的16%、2023年的12%下降到2024年的9%;不满意的比例由2022年的13%、2023年的10%下降到2024年的7%。数据分析表明,近年来邵阳政商环境不断向好,“亲” “清”新型政商关系日趋形成。(图4)
(五)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是营商环境的核心,市场环境、政策政务环境、法治环境、政商环境可以模仿,但人文环境是不可模仿和复制的。人文环境核心指标主要包括人文关怀、社会诚信、社会和睦等。调查数据显示,受访企业中,认为近年来人文环境有明显改善的有40家,占比为20%;认为有所改善的有50家,占比为25%;认为无改善的有110家,占比为55%。从近三年的数据分析来看,对人文环境满意的比例稳定在19%左右;不满意的比例稳定在32%左右;一般的比例稳定在22%左右;比较不满意的比例稳定在12%左右;不满意的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缓慢。数据分析表明,近年来邵阳人文环境总体在不断改善,但改善速度趋缓。(图5)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邵阳市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现状分析中可以看到,近年来邵阳市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民营企业对营商环境评价满意度不断提高。尽管如此,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邵阳市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总体仍然不优,企业满意度绝对水平不高。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受访企业对市场环境、政策政务环境、法治环境、政商环境、人文环境评价为满意的比例分别为23%、29%、20%、25%、20%,均低于30%。而且,在各大环境制约民营企业发展核心因素中,有些指标明显偏高,如表1所示。(表1)
由表1数据分析表明,当前邵阳市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市场体制机制建设相对滞后。市场机制不完善、市场体制僵化、市场建设速度趋缓仍然是制约邵阳市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调查数据显示,竞争机制不完善、公平性缺失,资源获取渠道不畅,企业用工成本、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十分突出,2024年该三项因素占比均超30%,分别达到31.56%、35.15%、44.68%。
(二)政策政务支持企业力度不强。政策的支持、政务的改善能有效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质量。近年来,尽管邵阳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邵市办发[2022]6号)、《邵阳市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邵市政发[2022]3号)等优化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相关政策,着力解决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政务环境持续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政策政务支持企业力度不强。调查数据显示,税费负担过重因素占比居高不下,且有逐年上升趋势,2022~2024年该因素占比分别为45.37%、48.36%、50.31%。此外,政府公共服务不到位、政府办事效率低等因素占比也较高,2024年分别达到31.56%、16.69%。
(三)法治体系不完善。司法公正、行政有力、法律法规健全、法治体系完善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然而,当前邵阳市民营经济发展法治营商环境有待加强,法治体系有待优化和完善。虽然2020年邵阳市人民政府发布了《邵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但该条例针对性不强,立法规制过于原则,可操作性的具体要求较为缺乏,司法公正、行政有力缺乏强有力的法治体系支撑。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因素占比超30%,达31.67%。此外,依法行政不力这一因素占比也超20%,达21.78%。
(四)“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未能有效建立。构建“亲” “清”新型政商关系,能够有效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亲”就是要求政府官员主动和民营企业家亲近,热心帮助解决民营企业的实际困难;“清”就是要求政府清廉、官员清正,不与民营企业主搞权钱交易、不能出现“吃拿卡要”现象。然而,当前邵阳市“亲” “清”新型政商关系未能有效建立,“亲” “清”新型政商关系有待加强。
(五)社会诚信水平不高。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是优化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邵阳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出台了《邵阳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邵市政发[2016]29号)等有关文件,社会诚信意识不断增强,但社会诚信水平仍然不高。调查数据显示,社会诚信意识不强因素占比较高,2022~2024年该因素占比分别达25.56%、23.78%、22.43%。
三、国内发达地区经验借鉴
(一)简政放权,推进服务便民化。上海市搭建“一窗通”企业网上申报平台,大幅简化办事环节,缩短企业开办审核时间,工商部门审核由之前的2个环节耗时8天缩短为1个环节耗时3天,税务部门审核由之前的10天缩短为1天。苏州市积极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大力推进网上审批,实现网上受理、办理、监督“一条龙”服务,苏州工业园区整合行政职权2,525项,将70%执法力量下沉到基层一线。昆山市加大“最多跑一次”改革,群众满意度达98%。深圳市大力推进审批服务便利化,加大“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实现行政许可事项全流程网办率99.9%。长沙市推进“五好园区”建设,发布园区赋权指导目录,提升园区审批自主权,实行放权赋权“一园一策”,全链条赋予园区168项闭环管理权限。
(二)强化监管,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浙江省针对涉企多头监管、重复监管、选择性监管等突出问题,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双随机抽查负面清单管理机制,2023年双随机抽查占比达到总检查量的68.52%,检查总量同比减少24.03%,通过联合检查减少重复上门24.8万户次。上海市以“互联网+监管”模式为突破,打造规范审慎的政府监管环境,建立“一单两库一细则”,提高事中事后监管的效率和执行力,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广州市构建“智慧监管”模式,建立“审慎监管企业库” “包容监管企业库”,实现精准监管、有效监管、智慧监管、公正监管,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三)制定政策,降低企业生产成本。2019年,深圳市发布“减税降费措施十条”,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将原适用16%税率的调整为13%;将原适用10%税率的调整为9%,大幅降低企业生产成本。2022年,昆山市出台“服务业27条” “稳经济10条”等助企纾困政策文件,创新推出“昆育融”,调整优化“昆链贷” “昆台融”,促进产业链配套、台资、高新技术等关键领域中小微企业融资扩面、增量、降价。2020年以来,浙江省制定中小微企业融资政策,完善贷款担保体系,创新融资模式,优化贷款利率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据统计,截至2023年,浙江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融资成本下降5%,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
(四)健全法制,构建法治化竞争环境。杭州市高新区聚焦直播电商产业涉法问题,梳理刑事、行政、民事等45条高频风险点,发布《杭州市滨江区直播电商合规指引》,护航直播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温州市龙湾区创新金融纠纷“1+N”解纷工作法,打造“四层链式筛减”解纷模式,实现金融纠纷“全流程规划、漏斗式过滤、一站式化解”。广东省司法厅组织省内各有单位对本部门实施的地方性法规及规章制度进行清理,对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条款提出修改意见或废止。
四、邵阳市民营经济营商环境优化建议
(一)加快市场体制机制建设。加快市场体制机制建设,构建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场体制机制,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仍然是当前及今后邵阳市优化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的重点。邵阳市在加快市场体制机制建设时,一是要消除地方政府的市场保护行为,破除垄断,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严格落实市场竞争制度;二是要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创新土地供给政策,增加园区企业用地,强化民营企业发展要素支撑;三是强化金融服务体制机制改革,破除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积极推进和支持金融创新,鼓励各类金融要素市场和金融机构在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等方面开展金融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设立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
(二)加大惠企政策支持力度。政策支持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大惠企政策支持力度,能有效降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民营企业运作效率。当前及今后,邵阳市各级党委、政府在制定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时,一是加快税制改革,制定强有力的减税降费政策。党委、政府要根据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出台减税降费具体政策和实施方案,完善收费目录清单,降低税费收取标准,强化监管,坚决遏制涉企乱收费行为,取消各类违规变相收费,切实减轻民营企业税费负担。二是抓好政策落实。好的政策不能仅停留在文件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加强对涉企政府职能部门公职人员考核力度,完善考核机制,提高政府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杜绝“玻璃门” “弹簧门” “旋转门”现象,确保政府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三是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技术和手段,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程序,全力推进服务便民化。
(三)健全地方法律法规制度。依法行政不力、司法审判不公、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法律法规不健全严重挫伤了民营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当前及今后,邵阳要健全地方法律法规制度,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制定更加公平的产权保护制度。在立法层面,要结合地方实际,强化民营企业产权、投融资保护,坚持废改立释并举,提高法律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执法层面,坚持公平、公正,做到司法公正、审判公正,文明执法;在司法层面,保护民营企业与其他企业享有平等的地位,切实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构建“亲” “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是邵阳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当前及今后,邵阳要深刻领会“亲” “清”新型政商关系要义,全面践行“亲” “清”新型政商关系实践。在“亲”上,政府官员要主动作为、积极与民营企业打交道,真诚、真心、热情为民营企业服务,着力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消除懒政、怠政现象。在“清”上,政府官员同民营企业家关系要保持清白、纯洁,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杜绝政府官员吃拿卡要现象。
(五)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体系,提高公民守信意识,是邵阳市民营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社会环境。当前及今后,邵阳在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时,一是要提升信用建设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加快出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律法规,依法保护信用主体的合法权益;二是要统筹推进信用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功能,加快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整合,加强对违法违规收集、篡改及泄露公共信用信息行为的监控,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
(作者单位:1.邵阳学院法商学院;2.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周火,肖功为.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发展营商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
[2]胡兴旺,周淼.优化营商环境的国内外典型做法及经验借鉴[J].财政科学,2018(09).
[3]姚兰,黄丽,柯林林.广西民营经济营商环境优化路径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24(04).
[4]李泓江,闫师欧.完善民营企业营商环境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24(07).
[5]袁莉.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民营经济营商环境的优化策略[J].改革,2024(01).
[6]刘延朝,阮祚旻.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相关政策研究及建议[J].全国流通经济,2020(05).
[7]孙婉霞,方雨婷.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研究[J].对外经贸,2021(07).
[8]曾宪聚,严江兵,周南.深圳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启示:制度逻辑与制度融贯性的视角[J].经济体制改革,2019(0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