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河北省曹妃甸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浅议
第545期 作者:□文/崔元培1 白 宇1 刘炳秋2 马 双1 时间:2016/9/16 10:54:25 浏览:949次

[提要]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文化集聚是城市文明的标志,有利于促进曹妃甸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河北省文化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相关机制还不成熟,为加快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与形成,应从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建立当地文化集聚品牌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曹妃甸;文化产业:集聚区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728

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指的就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吸引大量彼此联系密切的企业群和相关服务机构在空间上集聚,从而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加快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引导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各城市、各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曹妃甸区作为环渤海、环京津两环交汇地带,处在京津冀1小时经济圈内,是京津城市功能和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是华北、西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和对外开放门户,区位优越得天独厚。曹妃甸作为唐山市海洋文化和工业文化的典型代表,要积极对接全市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借助重大节庆、会议活动,围绕“曹妃甸湿地文化旅游度假区、唐山湾生态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曹妃甸临港商务区文化产业集聚区、蚕纱口妈祖文化产业集聚区、龙岛高端离岸旅游休闲产业集聚区、南堡渔盐文化产业集聚区和农垦综合文化产业集聚区”两翼五区特色文化品牌,建设文化产业聚集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全面提升曹妃甸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一、曹妃甸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

(一)文化产业处于初级阶段,基础薄弱。河北省文化产业起步晚,与北京798艺术区、上海莫干山艺术区有一定差距。而且曹妃甸作为新兴的经济区,近几年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和重大工业项目上,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缺少大项目支撑,产业体系尚未构建,文化市场体系还不完善,文化产业要素聚集还不明显。目前,曹妃甸的文化企业类型涉及印刷、娱乐、演出、出版、上网服务等方面,包括:印刷企业71家,其中包装装潢企业1家,其他印刷品企业8家,打字复印店62家;娱乐场所14家,其中歌舞娱乐场所11家,电子娱乐场所3家;营业性演出团体1家;出版物零售商企业(图书、音像)30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30家。企业类主体较少,龙头型企业缺少,文化产业增加值刚过亿元,占全区GDP比重偏低。

(二)文化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成形。目前,曹妃甸区多数文化类主体多数分布在原唐海县城内,工业区相对较少。作为区域经济主体的曹妃甸工业区,以大电力、大石化、大钢铁、大物流为主,文化产业没有起步;南堡开发区以重化工为主导产业,文化产业项目匮乏;唐山湾生态城虽然谋划了部分文化产业项目,随着曹妃甸的产业聚集和大学城的搬迁。以唐山湾生态城和湿地文化为整体定位、海洋文化为主体,以妈祖文化、文化休闲文化、大唐曹妃文化、农垦文化、工业文化等为支撑的特色文化正快速发展。这些都将带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全区正在形成以湿地度假区、生态城、临港商务区(曹妃甸工业区)、垦区、南堡开发区等为空间载体的文化产业集聚区。

(三)政策红利显现,市场需求逐渐提高。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曹妃甸在投资准入、税收、土地、资金、人才、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等方面的保障支撑政策措施将日益完善,全区政策红利释放,必将带动文化产业的投资发展。尤其是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提速,京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和曹妃甸区“世界新港、协同新区、渤海新城”目标的建设,文化产业投资商的信心必将进一步增强,有助于引导社会资本加快进入全区文化产业发展领域。随着大学城的建设和产城融合的推进,曹妃甸城区、工业区、生态城、湿地度假区等规模将逐步扩大,文化市场体系将逐步完善,文化集聚效应雏形初现。

二、曹妃甸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较封闭,开放程度低。从国内外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来看,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将直接影响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曹妃甸作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其产业发展重点为服务国内市场。2014年,曹妃甸区实际利用外资7390万美元,比2013年下降60.8%;引进省外资金181.67亿元,比上年增长3.0%;引进市外资金261.83亿元,出口创汇32822万美元。与同类先进省份、地区相比,曹妃甸区利用外资规模和出口创汇能力存在较大差距,这与曹妃甸地区自身经济发展规模、经济定位很不相称。较为封闭,开放程度相对较低的经济外向水平会从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阻碍曹妃甸地区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

(二)品牌建设和创新力不足。文化产业的附加价值主要来自创意和品牌,园区和企业都应当重视品牌建设。许多园区都缺乏园区品牌和企业品牌,从而缺乏品牌拉动效应。曹妃甸文化产业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企业大都各自独立运作。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下,各文化产业的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效应得不到充分发挥,产业链不完善、企业之间关联度不高。曹妃甸地区文化集聚区以“一核、两翼、五区”为发展引导,但各文化产业集聚区没有把当地文物古迹、民间工艺、当地历史文化同现代文化产业结合,文化产业的特色性不明显。

(三)产业集聚度和集约化水平低。市场集聚度和产业集约化程度不足是制约曹妃甸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集聚区是将文化创作、文化创意进行加工,将其物质化、产品化。在市场化运作下,将文化产品转化为实际经济效益。目前,曹妃甸的八个文化产业集聚区还处于分散式经营阶段,产业集聚水平低、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文化产业集聚区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不足,文化产业向其他产业的渗透力不足,导致文化集聚区的溢出效应受到了限制。

(四)专业人才短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资金不足是导致曹妃甸文化集聚区难以吸引相关人才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需要的是懂文化、懂市场、懂创意、懂管理运营的综合型人才。而曹妃甸区从事文化产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市场运营能力、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远不能满足当地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的需求。专业人才的紧缺与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已成为制约曹妃甸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曹妃甸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目标与定位

作为文化产业后发地区的曹妃甸,在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上要保持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文化产业增速;产业结构要以中高端为主,努力实现文化产业值增加,并率先成为曹妃甸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性产业。第一,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为产业集聚区建设奠定基础。在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方面取得突破,优化文化产业集聚区布局,使产业集聚更加显现。实现23个文化产业集聚区,35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进入河北省文化产业“三个十”工程;第二,加强与京津文化合作与交流。曹妃甸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应以政府推动为杠杆,促使京津文化产业转移和技术成果转化,打造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示范区;第三,依托临港商务区、综合保税区、生态城和曹妃甸城区建设,推动文化交易体系建设,为知识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文化向曹妃甸转移提供保障。创新文化投融资模式,建立起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源的有效对接;第四,曹妃甸要充分利用环渤海经济圈的良好优势,壮大文化产业集聚区龙头企业,培植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推进区域规划、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与京津冀城市群全面对接,形成优势互补。曹妃甸当地要以唐山湾创意策源地为主体,调动经济圈,城市群内要素资源、智力资源,以文化创意型产业为主导,引导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四、促进曹妃甸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对策

(一)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曹妃甸地区文化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因此,在建设文化产业集聚区时应做到科学完善的规划布局,找到曹妃甸自身的特色进行宣传和发展。首先,要根据各区的资源特点进行特色定位,比如蚕沙口妈祖文化产业集聚区、南堡渔盐文化产业集聚区、农垦综合文化产业集聚区等;其次,各地区在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是要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使各种公共资源、基础设施得以有限配置与利用,实现各文化产业集聚区的优势互补;最后,在集聚区内发展重点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竞争主体,带动聚居区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只有对文化产业园区从战略定位上做好科学的布局、规划,按照曹妃甸当地发展情况适时调整政策措施,才能使文化产业集聚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发展。

(二)促进艺术交流,营造文化合作氛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加强京津冀艺术领域地方名段、文化名人在曹妃甸巡演,精选曹妃甸优秀作品参加京津相关文化活动展演。一是积极承办“京津冀精品剧目展演”活动,集中展示京津冀三地优秀剧目;二是融入京津冀演艺资讯统一发布平台,通过媒体宣传、演艺项目推介会等方式推广曹妃甸优秀剧目;三是定期举办推介会,将优秀剧目整体打包推出,京津两地在本地举办演出活动时,由本地提供一定免费的媒体宣传支持;四是加入京津冀演艺联盟,借助京津冀演艺网络平台,实现本地剧本推介、演出营销、人才交流等线上线下双向资源统筹。

(三)建立曹妃甸区文化集聚品牌。我国文化产业集聚区以北京798艺术区和上海莫干山艺术区为龙头,广州、深圳、昆明、重庆等城市文化产业园蓬勃发展。但在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过程中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产业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与竞争力的提高。基于此,曹妃甸要在文化资源整合中避免此类事件发生,以开发具有不可复制的优势文化产业集聚为依托,打造出独有的文化产业集聚区,突出产业竞争优势。比如,加强曹妃甸湿地保护和生态建设,采用“生态优先、最小干预、彰显文化”的湿地开发模式,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加快景区提档升级,建立湿地博物馆等项目。

(四)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发展战略。曹妃甸文化产业集聚区内龙头企业较少,大部分为中小型文化企业。中小企业自身经营规模小,发展资金短缺,难以吸引专业人才来促进专业人才来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因此,要引导各种经济主体注入,为民营资本注入资本以吸引、培养文化产业专业人才。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重要保证。曹妃甸区首先要对区内传统艺人进行表彰、保护;其次要实施专业人培养计划,鼓励曹妃甸地区高等院校与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培养一批复合型专业人才;最后要举办国内大型文化活动,来提高曹妃甸区文化产业的知名度,为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提供基础。

五、结论

曹妃甸文化产业集聚区,适应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的需要,能够增强本地区的文化产业集群优势。曹妃甸文化产业集聚区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仍面临着经济发展较封闭、开放程度低、品牌创新力不足、产业集约化水平低、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曹妃甸地区应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营造文化合作氛围,建立当地的文化集聚品牌等措施,来促进曹妃甸地区的产业发展,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又一突破口。

(作者单位:1.河北农业大学;2.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工业与信息化部)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兰.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初探[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6.

2]姜长宝.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特区经济,2009.9.

3]牛维麟.产业集聚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0.21.

4]党胜利.河北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特征[J.经济导刊,2011.2.

5]崔元培.河北省农村建设视角下农业创意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北方园艺,2014.1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3242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