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进展
第546期 作者:□文/刘锦英 时间:2016/10/1 13:10:24 浏览:2399次

[提要] 本文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评述,提出新的研究方向,以推动我国产学研主体之间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

关键词:产学研协同创新;创新模式;绩效评价;知识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BGL036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812

产学研协同创新对国家创新发展的贡献已经被许多国家的大量成功经验所证实(Davis Eisenhardt2011)。理论进展上,20世纪50年代以来,硅谷模式的诞生和成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热潮(刁丽琳等,2011)。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研究人员围绕着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机制、模式选择、绩效评价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理论与实证研究,为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践活动的有效进行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事实上,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工程。《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还明确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突破口。在政府大力提倡和产学研主体的积极参与下,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了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国家创新能力也得到提升。然而,目前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总体水平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刘志迎,单洁含,2013)。这种现状说明我们仍要加强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研究。基于此,本文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评述,探索新的研究方向,以推动我国产学研主体之间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

一、产学研协同创新涉及的主体范围

产学研协同创新作为跨组织的创新模式,对其涉及的主体范围,当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既包括同类组织也包含异质性组织之间的大跨度的协同创新。比如,陈劲(2011)认为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其关键是形成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1+1+13的非线性效用。陈劲、阳银娟(2012)进一步指出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另一种认为产学研协同创新主要指企业与学研机构这两类异质性组织之间的协同创新。鲁若愚(2002)指出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合作各方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为准则,为共同完成一项技术创新所达成的分工协作的契约安排,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以大学/科研机构为技术供给方的研发合作是主要形式。Yuko2002)指出,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企业和学研机构两类属于不同领域的行为主体,通过相互影响产生协同作用,进而提升各自发展潜能的合作过程。

二、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机制

协同创新机制的核心主要包括知识产权的归属、经济利益的占有比例、知识转移、过程管理等(王毅,吴贵生,2001Perkmann Walsh2007)。SerranoFischer2007)指出,协同创新涉及到知识、资源、行为、绩效的全面整合。陈劲、阳银娟(2012)从整合维度与互动强度两个维度探索构建了协同创新的机制框架。何郁冰(2012)提出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包含战略协同、知识协同、组织协同的三重互动过程。曹静等(2009)提出了从技术创新过程协同和金融、风险、激励等要素协同两方面协同创新的观点。王进富等(2013)基于协同学、生态学等相关交叉学科的理论整合,针对创新行为内嵌于产学研协同创新全过程的特征,将产学研协同创新行为分为酝酿期、接洽期和运行期三个阶段,提出了从动力协同、路径协同、知识管理协同3个方面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范太胜(2008)提出了基于战略联盟网络结构及其创新共生、信任合作功能角度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刘炜(2013)从企业技术能力演化的角度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机理。

三、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模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产学研协同创新需要借助一定的模式实现。张米尔和武春友(2001)区分了技术入股、提成支付、紧密合作、技术接力和自主产业化5类模式。Fontana等(2006)识别了合作研发、合同研究、合作教育、技术产业化4类模式。Schartinger等(2002)根据知识互动的正式化程度、隐性知识的转移、人员接触方式等区分了专利许可、联合研发、共同参与会议、学术创业、非正式研讨、通过项目培训学生、人员互流等16种协同创新模式。Inzelt2004)、DEstePatel2007)发现,正式的合作形式(如联合研发、研发外包、技术许可、合资公司)对产学双方都更具吸引力,但非正式形式(如人员交流、成果互引、信息沟通、研讨会)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Cohen等(2002)、MowerySampat2005)的研究表明,发表论文和报告、公开的会议和会谈、非正式信息交流以及咨询是主要的研究成果转移渠道,而专利和许可的作用相对次要。不过,Swann2002)、MonjonWaelbroeck2003)却认为,对企业最有利的方式是正式合作而不是知识溢出。BonaccorsiPiccaluga1994)认为合作项目所涉及知识的缄默性越高,双方更愿意采取非正式的协同方式。Bekkers等(2008)把造成模式选择差异的原因归结为行业效应、学科领域、知识特性、组织和个人特征四个方面。何郁冰(2012)认为协同创新的模式选择受到企业规模和所在行业、企业创新目标、大学研究能力、产学间地理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刁丽琳等(2011)甚至认为应该把区域作为影响变量来考察。

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价

协同创新的效果最终要通过绩效来体现,所以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受到了学者的关注。Philbin2008)建立了一个基于转换过程的评价模型,该模型通过建立基于转换过程的输入(投入)与输出(产出)要素矩阵,构建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郭斌等(2003)提出了“要素-过程-绩效”的评价模型,认为产学合作的参与者、项目特性、组织结构、外部环境影响产学合作绩效。BonaccorsiPiccaluga1994)认为产学合作的效率依赖于知识转移过程的特性、合作关系的结构(过程)这两个维度的匹配。PlewaQuester2007)发现信任、承诺和互动对合作绩效有持久影响。朱桂龙(2008)认为大学-企业合作绩效的影响因素包括创新文化、营销能力、公司规模、吸收能力等。刘志迎、单洁含(2013)分析了技术距离、地理距离对中国大学-企业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发现技术距离对大学-企业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地理距离对大学-企业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正效应大于负效应。此外,地理和组织的相关性、学科与产业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合作历史、课题管理、人才流动的地理限制、合作者来源的多样性、大学的研究能力和规模、大学技术转移的意愿、文化与价值观的差异、高校科研团队的成员、结构、环境、规模等也被发现影响着协同创新绩效(Ponds et al.2007Bercovitz Feldman2008;马莹莹,2011)。

五、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管理

产学研合作的本质是知识的跨组织转移和学习管理,知识转移中的时间跨度和知识特性(专用性、缄默性、复杂性和普遍性)决定了产学研合作的组织结构和运行过程(BonaccorsiPiccaluga1994)。Koschatzky2002)指出,提高协同创新绩效关键在于综合考虑合作中的知识特性、合作各方的知识结构、知识共享的意愿、知识转移渠道的选择等。SantoroBierly2006)、曾德明等(2009)研究了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的知识转移行为,探讨了推动知识转移的关键因素和知识转移障碍。Schartinger等(2002)、Antonelli2008)研究了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的知识交互行为。Acworth等(2008)以剑桥-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合作机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校和企业的协同互动,建立了知识整合的沟通模型。吴悦、顾新(2012)研究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过程。涂振洲、顾新(2013)将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分为知识共享、知识创造和知识优势的形成三个递进演化阶段,探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的协同特征,并初步构建了基于知识流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的理论框架。

六、展望

综合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在产学研协同创新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理论铺垫与研究借鉴。鉴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核心是知识创造,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明确界定产学研协同创新涉及的主体范围。清晰的主体界定是开展学术研究的基本前提,对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由于目前还未形成共识,所以在使用此概念时,应进行清晰界定,以免引起歧义。

第二,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企业知识创造机制。协同创新中知识创造的价值最终需要通过提升企业的知识创造与应用能力来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一种跨异质性组织的合作,从跨组织视角研究知识创造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已有研究考虑了知识输入对企业知识创造的影响(姚威,2009),但我们认为,仅仅考虑知识输入、知识获取是不够的,除此之外,还应该考虑知识提供方的知识输出可能产生的影响。

第三,考虑企业知识创造可能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选择与伙伴选择产生的影响。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企业为了提高知识创造绩效,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一是选择合适的协同模式。影响协同创新模式选择的因素很多,决定了模式选择是一个复杂的决策问题。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企业技术能力等能够影响企业对协同创新模型的选择(何郁冰,2012;刘炜,2013),说明模式选择与企业的能力大小直接相关。其中,企业知识创造水平不同,其选择的模式也可能不同,这一点是已有研究所忽略的;二是选择恰当的协同伙伴。协同创新效果的好坏,与是否能选择到恰当的协同伙伴直接相关。协同创新的知识创造本质决定了企业对协同创新伙伴的选择应该从企业知识创造的需求出发,但从目前来看,还缺乏从企业知识创造的角度,对影响协同创新伙伴选择的因素进行探讨。因此,有必要立足于企业知识创造,从协同模式与伙伴选择两个方面探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机理,进一步揭示其规律。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

2]刁丽琳,朱桂龙,许治.国外产学研合作研究述评、展望与启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2.

3]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2.

4]刘炜.基于企业技术能力演化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理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5]刘志迎,单洁含.技术距离、地理距离与大学-企业协同创新效应——基于联合专利数据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9.

6]鲁若愚.企业大学合作创新的机理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2.

7]涂振洲,顾新.基于知识流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9.

8]王进富,张颖颖,苏世彬,刘江南.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6.

9]王毅,吴贵生.产学研合作中粘滞知识的成因与转移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01.6.

10]姚威.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知识创造过程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9.

11]曾德明,何银芳,彭盾.基于超循环理论的产学研系统中知识转移障碍研究[J.软科学,2009.7.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8577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