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儒家生态思想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第548期 作者:□文/胡楚芳 时间:2016/11/2 17:25:40 浏览:1505次

[提要]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态势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环境也造成严重破坏。要解决旅游环境、生态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进行文化价值上的调适。儒家伦理观中的生态思想在转变人类征服自然的观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愿望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儒家生态伦理;旅游文化;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922

中国旅游业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至今已有将近40年时间,但旅游业的发展并不够完善,仍然面临着困难的局面;而儒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主张博爱和尊重自然的核心与现代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谋而合,对于协调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一、儒家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长期交往中,人类的生态伦理思想开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其核心内容就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儒家文化从先秦时期开始,提出了“珍爱生命、仁爱万物”、“敬畏生命”、“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尊重自然规律”等生态思想,对于现在社会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平仍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要使得儒家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可持续发展相协调适应,必须全面把握儒家文化生态价值体系,正确分析儒家代表思想阐述的生态价值理念。

(一)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生态思想

1、孔子的代表性生态伦理观“知命-畏天”的生态伦理观念。据《论语》和《史记》中记载,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提出“五十而知天命”,这里的“天命”指的就是自然规律。“知天命”就是对自然规律的了解与掌握,把“知命-畏天”看作是君子应有的美德,强调贤明的君子要遵循天地自然变化的“宁俭勿奢”的生态消费观。孔子主张“宁俭勿奢”。节俭也是君子应有的美德,提倡节俭、反对铺张浪费。

2、孟子对生态伦理思想的丰富与发展。“天人合一”生态道德思想通常都以孟子为倡导者,但其实根源还在于孔子,这一观点是孟子对孔子“天命”观的继承与改造。他的“天人合一”思想讲的是人与义理之天的合一,主张以仁爱的态度对待大自然,同时也肯定万物存在的价值,而人类应该主动去热爱大自然。古代人对于人与大自然关系的深刻认识,促使我们现代人文明旅游意识的提高。“适时而动”的生态伦理原则。孟子认为手段和工具固然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但条件和环境却是客观存在着的,不可超越的。

(二)现代化视角下的儒家生态伦理思想

1、传统的儒家思想核心是“以人为本”,都承认“天人合一”,表达一种万物和谐相处的氛围。儒家的天人合一又不同于道家与佛家,它既承认天地规律存在的客观性,又充分尊重和重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提倡“有为”就是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所作为。因此,儒家的“天人合一”是人类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刻观点,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基础。珍惜生命,保护自然的价值观念。儒家认为天地是万物之母,认为“爱物”的落脚点就是对大自然的保护。当今社会,资源环境负担日益加重的同时,需要我们践行合理的生态价值观念,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威胁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2、儒家文化与旅游主客体以及旅游媒介的耦合性。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产业,它所指的不是单纯的旅游产业,不仅包含了经济的部分,还涉及到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当旅游资源在追求经济效益的驱使下逐渐转变为旅游资本,旅游经营者借助于现代化的产业模式和高科技工具和手段,将旅游资源分类,按照旅游者旅游需求分类进行批量生产,打造出闻名于世的旅游产品。旅游主体与儒家生态思想:《论语》中有说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就是说君子有广泛的文化知识并且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旅游客体与儒家生态思想:旅游客体是存在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对旅游者有吸引力的事物或者说现象。旅游活动以对旅游客体的观赏、游玩为主要目的。然而,由于管理不科学,利益的驱使使得在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遭到严重破坏。因此,为了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在开发中保护,最大限度地降低旅游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一理念与儒家的“仁”、“中庸”思想不谋而合。

儒家的中庸有两层道理,一是自我约束不可逾越规矩;二是不过度。“致中和”不是趋向平庸,平庸指的是经过充分思考后做出的正确分析和判断,并不是不思考、不作为。中庸指的是中道不偏不倚,既不过分贪婪,也不过分拘谨,做该做的,做能做的,知进退明取舍,而不是任性而为。

3、旅游媒介与儒家生态思想。《论语》有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就是不主观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以自我为中心。同样,在进行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对于旅游经营者和管理者来说,要想满足旅游者的要求,就必须做到这四点。

二、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对现代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义

生态伦理思想是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逐渐产生的,其实质是以生态哲学的视角研究人与自然关系得出的一种理论概括,体现着人们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和道德倾向,同时也是人们制定基本的生态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的重要原则。因而人类要转变近代以来征服自然的传统观念,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需要从传统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中汲取宝贵的思想资源。儒家生态伦理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是我国先秦儒学家们“天人合一”生态伦理观念的鲜明特色,这些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对于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一)尊重自然规律,遵循生态原则。在传统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注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说君子的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来源于天地自然的浩然正气。因此,孟子认为世界万物都有能够被人类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人类改造自然,要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开展旅游业同样也是这样,没有了这一前提,不仅旅游业发展要受到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将受到相当大的威胁。人类处在现实社会中,就要对自然界万物承受的痛苦负责,对遭到严重破坏而恶化的环境负责,重视并遵循生态规律,践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准则。儒家主张“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和“量入为出”,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儒家思想强调要取用有度,物尽其用。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应该以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为基准,以可持续旅游为目的。

(二)树立正确生态观。我国历史悠久,具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先秦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基础。如果单纯因为自身利益破坏其他物种生长发育,就会使得自然界生物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因此人类必须将自身道德意识扩展到整个自然界,反思以往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丢弃以人为中心的传统思想观念,重新认识自然,确立人与自然万物共生共存的生命观,提高维护生物的多样性责任意识,保护我们共同的生存环境——大自然。

现代社会,旅游业开始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应加强生态观念教育,树立保护旅游资源与环境的道德观念,防止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污染,抓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科学的手段及工具加强自然生态伦理学的宣传,使得各个方面的人员都能学习和了解生态知识,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和避免对自然生态环境和地方社会文化造成消极影响,推动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自觉以正确的生态道德准则来对待旅游资源。

(三)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取之有度,物尽其用”是传统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潮流和核心,是促进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哲学基础,同时也是解决现代旅游业资源短缺及破坏、资源利用不合理的有效对策。资源的衰竭不仅证明了儒家资源节约思想,也给人类敲响了警钟:资源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充分珍惜自然资源,对于生态旅游学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儒家生态伦理强调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要求人们提高节约意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适度消费。

科学规范、健康有序的旅游市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要想使旅游业达到扩大开放、拉动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能力,需要以传统儒家思想作理念,以“仁”、“义”为目标,以文化作为带动旅游业发展的核心,重视儒家文化与旅游文化的相关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提高旅游品质。

(作者单位: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吴生怡,余志荣,高群.儒家文化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N.福建大学学报,2003.

2]张水芳.儒家生态伦理观与旅游可持续发展[D.浙江:浙江大学,2008.

3]徐嘉聪,徐淑梅.论儒家思想与旅游产业的耦合性[J.文化研究,2015.18.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3060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