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竞争的不断加剧,外贸企业要想在世界市场上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就要控制企业的成本,成本控制是外贸企业提高竞争力,获取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本文从外贸企业成本控制的意义入手,着重分析外贸企业成本控制的原则及外贸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外贸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策略,以完善外贸企业成本控制工作,提高外贸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外贸企业;成本控制;原则;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9月23日
一、外贸企业成本控制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外贸企业成本控制能够降低企业运营各个环节的成本,进而扩大企业的利润空间。具体来说,企业外贸企业加强成本控制能够减低生产成本,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增加企业的利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有利于提高外贸企业竞争力。外贸企业加强成本控制有利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对外贸易中,国际市场竞争主要依赖于商品的质量和价格,而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商品的成本。因此,只有加强控制商品的成本,才能增强价格优势,提高外贸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外贸企业成本控制工作有利于提高外贸企业的竞争力。
(三)有利于提高外贸企业管理水平。外贸企业的商品成本是评价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能够间接反映外贸企业的管理情况。外贸企业加强成本控制能够增强企业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提高企业员工的产品改进意识,改变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提高外贸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二、外贸企业成本控制的原则
(一)成本效益原则。成本效益原则要求外贸企业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要正确对待付出与收益之间的关系,使企业的收益高于企业的服务。同时,成本效益原则要求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加强对成本的重视,增强成本的可控性和企业的利润弹性。并且,外贸企业在开展成本控制工作时,要积极考虑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财务制度,根据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财务制度开展成本控制工作,提高成本控制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另外,外贸企业的成本控制应具有较强的使用性,能够降低成本,纠正企业在生产和运营的过程中出现的成本偏差,实现企业成本的降低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因地制宜原则。因地制宜原则要求外贸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以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企业的成本项目及企业的岗位和部门设置为依据采取成本控制措施。首先,企业成本控制工作要根据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进行及时调整,使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符合企业的发展;其次,外贸企业成本控制工作要根据企业部门和企业岗位的设置,明确各部门和各个岗位的职责,进而控制其运营成本。并且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岗位和不同部门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使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符合企业部门和岗位的设置;最后,企业成本控制工作要符合企业成本项目的特点,能够反映企业成本项目的内容和性质,促进企业成本项目的发展。
(三)全面控制原则。全面控制原则要求全员参与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并对企业的生产运营全部环节实施成本控制,提高成本控制工作的全面性。首先,外贸企业要对运营所需的全部要素进行成本控制,避免生产材料、财力和人力资源的浪费;其次,外贸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要对成本的形成过程进行控制,使成本控制工作贯穿企业运营全部环节;最后,外贸企业应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鼓励全体员工参与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加强对企业成本控制的监督,提高企业成本控制工作效率。
(四)管理层推动原则。管理层推动原则要求外贸企业管理层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对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加强管理层对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视,加大管理层对成本控制工作的支持力度。同时,企业管理层应积极了解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计划和目标,以身作则,加强对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监督。另外,企业管理层应积极参与成本控制工作,指明成本控制工作的发展方向,协调成本控制工作中的矛盾,提高成本控制工作效率。并且,企业管理层应充分了解关于成本控制工作的惩奖制度,积极落实激励机制,对成本控制工作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表扬,并予以资金奖励。同时,也要对在成本控制工作中表现懈怠的员工予以相应的惩罚,以加强员工对成本控制的重视,提高成本控制工作效率。
三、外贸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结构不健全。部分外贸企业将成本控制工作分散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并且各部门有着单独的成本控制目标和成本控制重点,而企业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与合作,导致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同时,企业各部门单独负责成本控制工作容易导致各部门以成本控制重点为核心开展成本控制工作,企业各部门的成本控制不平衡,有些部门成本控制工作效果较好,而有些部门的成本控制工作效果不明显,不利于企业部门之间的平衡发展。组织结构不健全严重影响了企业成本控制工作效率的提升。
(二)成本控制方法滞后。虽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战略成本控制、全面成本控制、价值链成本控制等成本控制方已经被引入到外贸企业中。但是,由于我国外贸企业发展时间较短,企业成本控制方法应用缺乏充足的实践经验,企业成本控制工作在运用先进的工作方法时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同时,由于受传统成本控制模式的影响,部分外贸企业仍采用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成本控制方法滞后。例如,部分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成本控制部门和工作岗位,没有引进先进的成本控制理念,导致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效率不高。
(三)成本控制意识淡薄。成本控制对外贸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大多数外贸企业能够加强重视成本控制工作。但是,部分外贸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没有认识到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忽视了成本控制工作。同时,部分外贸企业员工认为外贸企业的生产工序比较简单,并且经营周期较短,开展成本控制工作会浪费大量的精力,没有必要开展成本控制工作。另外,有些外贸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没有建立相关的成本控制制度,成本控制工作人员只是凭自己的主观印象对企业成本进行控制,成本控制缺乏科学性。
(四)成本控制理念落后。首先,部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缺乏全员成本控制的理念,导致外贸企业各部门对成本控制工作相互推诿。外贸企业员工认为成本控制是外贸企业财务部门的责任,与自己无关,缺乏参与企业成本控制的意识;其次,有些外贸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缺乏全过程成本控制意识。这些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只注重出口业务的成本控制和企业财务的成本控制,缺乏对内贸业务成本控制的重视,成本控制并没有贯穿企业运营全过程;最后,很多外贸在运营过程中缺乏成本规避理念,企业管理人员认为成本控制工作就是要降低成本,节约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落后的成本控制理念导致外贸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效率不高。
四、外贸企业成本控制策略
(一)加强各环节的成本控制。首先,外贸企业应加强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合理控制产品的采购成本。为此,企业应认真选择合作伙伴,建立企业联盟。同时,企业应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改进产品的制造工艺,控制产品的制造成本。另外,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外贸优势,确保国内产品采购的优先权;其次,外贸企业应加强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为此,企业应加强重视成本控制工作,将成本控制工作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积极树立成本控制观念。同时,企业应健全成本控制组织结构,建立专门的成本控制工作委员会,负责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再次,企业应加强销售环节的成本控制。为此,企业应加强与国外销售上的合作,减小出口风险。同时,企业应加强对国外销售的管理,确保国外销售的安全性。另外,企业应重视国外销售的汇率成本,关注人民币汇率新动态。
(二)建立健全成本控制体系。首先,企业应实施全过程成本控制,加强重视成交签约中的成本控制、货源组织中的成本控制、货物运输中的成本控制以及货款收汇中的成本控制;其次,企业应开展全方位成本控制,鼓励企业全体员工参与成本控制工作,采用分级控制的方式管理企业的成本费用。建立健全的成本控制体系有利于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重视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全面成本管理,提高成本管理工作效率。
(三)改进成本评价。首先,企业应制定科学的成本控制评价标准。为此,企业应根据成本项目的特点及企业的发展状况制定差异性的成本控制评价标准。并且,外贸企业要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及企业运营发展状况对成本控制评价标准进行及时调整,使企业的成本控制评价标准符合企业发展状况;其次,企业应将成本控制工作与员工的奖惩挂钩,对在成本控制工作中表现较好的员工进行表扬,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参与成本控制工作的热情。同时,也要对在成本控制工作中表现懈怠的员工予以相应的处罚,改进员工在成本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四)完善成本控制保障措施。首先,外贸企业应积极完善成本控制工作的战略保障,加强供应链管理工作,准确定位自身在供应链中的角色,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外贸企业的战略转型;其次,外贸企业应加强成本控制工作的思想保障,培养企业管理层与企业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将成本控制文化纳入企业文化体系,加强企业员工和企业管理层对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视,完善成本控制的思想保障;再次,外贸企业应积极完善成本控制工作的信息保障,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体系,增强成本核算的科学性,提高成本控制工作效率;最后,企业应完善成本控制组织保障,设立成本控制委员会,并积极建立成本控制工作部门,明确成本控制工作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责任,为成本控制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五、小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挥,我国外贸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外贸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但是,由于我国外贸企业成本控制力度较小,我国外贸企业经济效益不高。而成本控制工作是提高外贸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因此,成本控制工作受到外贸企业的高度重视。成本控制不仅有利于提高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提高外贸企业的竞争力和综合管理水平。外贸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应积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全面控制原则、管理层推动原则。但是,由于受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外贸企业成本控制工作中存在着组织结构不健全、成本控制方法滞后、成本控制范围狭窄、成本控制意识淡薄等问题。为完善外贸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外贸企业应及时加强对各环节的成本控制,建立健全的成本控制体系,改进成本评价,完善成本控制保障措施。外贸企业加强成本控制不仅有利于促进外贸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对我国对外贸易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郭继秋.外向型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J].网络财富,2009.12.
[2]李朝霞.浅析目标集聚战略对企业成本控制的影响——以麦德龙超市为例[J].财政监督,2016.13.
[3]赵衍东.加强外贸企业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6.
[4]陈晓雁.关于外贸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几点思考[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5]孙东川,朱丹阳.基于价值链分析的国有外贸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对策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