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财会/审计
财务业务一体化与财务管理职能转型思考
第550期 作者:□文/张梦薇 时间:2016/12/1 12:33:03 浏览:7482次

[提要] 本文对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概念进行简要分析,从部门融合、信息系统、组织机构以及工作人员意识等方面,对财务业务一体化与财务管理职能转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加强融合、强化监督、改革组织结构以及巩固人员培训力度等应对策略。并结合企业实例,对财务业务一体化与财务管理职能转型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财务业务;财务管理;一体化;职能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1024

在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整体环境下,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已经无法与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需求相适应。企业为进一步强化财务工作体系,将财务业务纳入财务管理范畴中,必须重视对财务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极强的连接性特点,可将财务管理中各个独立分离的环节联合形成整体,构建具有一体化的财务业务工作体系。在财务业务一体化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职能也应当有所转型与变革。

一、财务业务一体化概述

财务业务一体化是指在关键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环境的支持下,将企业管理流程、业务流程以及财务流程有机结合,将信息技术平台下的事件驱动概念引入流程设计范畴中,实现企业业务活动与财务数据的有机结合。财务业务一体化进程的落实与推进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内部数据信息的全面共享,对经济业务进行实时控制,以实现会计控制职能的有效发挥。

企业在应用财务业务一体化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事件驱动对所发生业务实践进行记录,业务事件处理器可以根据业务以及信息处理规则,将企业财务信息、业务信息以及管理信息在一个数据库中集成。当有信息需要时,具有相应权限的工作人员可通过报告工具自动输出关键信息,以实现对业务流程的再造,促进财务管理职能的转型与优化升级。

二、财务业务一体化与财务管理职能转型中的问题

(一)融合不到位。财务业务一体化强调企业业务流程与财务管理流程的一体化融合,在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持下使财务部门能够及时获取相关业务数据信息,财务部门可以及时对业务信息进行确认并授权,业务部门按照顺序执行相应操作与决策。但在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中,业务流程与财务管理流程的融合情况并不理想,资金、物流、业务等多类信息缺乏协同性,信息传输效率低下,业务活动与财务管理活动存在明显的分离与脱节问题。

(二)信息系统滞后。我国现阶段大部分企业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的力度不足,系统信息化水平相对滞后,用于业务流程以及财务管理流程的信息系统软件在设计与实现方面存在一定局限,与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功能需求难以适应。

(三)组织机构缺陷。传统模式下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多属于“金字塔”式,企业内部执行层、管理层以及决策层等各个层级在划分上有明确界定标准,上下级具有垂直管理特点。企业内部基层员工与决策层的联系需要经过大量部门与层级,这种模式下大量关键信息的传递缺乏时效性与真实性,导致上述关键信息在解决实际业务问题以及提高财务管理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难以凸显出来。

(四)工作人员意识薄弱。在企业内部积极推进财务业务一体化进程的过程中,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引导以及相关部门基层员工的重视均是不可或缺的。但由于当前多数企业在财务业务一体化执行上的态度不够明确,业务流程不够完善,导致基层工作人员缺乏自我强化意识,在财务管理职能转型背景下的素质不够理想,工作人员自身能力与岗位要求缺乏适应性,对财务业务一体化执行力度也有非常不良的影响。

三、财务业务一体化与财务管理职能转型对策

(一)加强融合。在推进财务业务一体化进程的过程中,财务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形成密切配合,各个部门、各个工作岗位人员应当紧密协作,通过加强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融合进程的方式,为财务管理职能转型提供驱动力。具体对策有以下两个方面:(1)准确识别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与业务活动存在的脱节问题,对企业推行财务业务一体化进程的方案与可行性进行设计分析,明确财务业务一体化中所需的硬软件设备、投资、执行预算等关键问题,会同财务管理以及业务活动部门专业人士对方案可行性进行系统分析;(2)构建财务业务一体化项目小组,负责监督财务业务一体化执行情况,并加强业务活动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的融合沟通。

(二)强化监督。在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推行背景下,以往财务管理部门与业务活动部门的独立运行方式难以适应一体化管理体制的要求,工作方法与财务业务一体化后的部门协作方式存在巨大的不适应性,故企业必须重视对财务管理部门与业务活动部门的相互监督,具体对策有以下两个方面:(1)赋予财务管理部门与业务活动部门相互监督的工作权利,将财务业务一体化体系中的各类决策信息、资金信息以及业务信息纳入监督范畴中,为关键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以及科学性全权负责;(2)构建专项监督工作部门,加强对业务活动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的交互式监督,对信息内容的真实性进行把控,避免信息虚报等问题的产生。

(三)改革组织结构。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改革是促进财务管理职能转型的先决因素之一,并且也能够为财务业务一体化建设提供基础知识。在改革组织结构方面的具体对策有以下两个方面:(1)将企业传统“金字塔”式组织机构模式改革为“扁平化”组织机构模式,缩减中间管理层级,对财务管理与业务活动流程进行优化,缩短企业决策层与基层间的距离,以优化信息传递效率,提高传递信息的真实性与时效性;(2)在将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为“扁平化”模式的背景下,企业一些管理职能会出现权力空置的现象,业务活动部门以及财务管理部门应当积极吸纳这些空置权利,提高自主权,为财务管理职能的进一步转型提供支持。

(四)巩固人员培训力度。重视对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的培训能够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水平,更好地适应财务业务一体化以及财务管理职能转型的发展需求。具体对策有以下两个方面:(1)企业应自上而下认识到加强财务业务一体化建设进程,推进财务管理职能转型的重要价值,制定制度并促进财务业务一体化在企业内部的践行,在企业员工内部塑造良好氛围,提高业务活动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协作与融合意识;(2)通过讲座、在岗培训、交流分享会等多种渠道展开有关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教育培训活动,为财务管理职能转型奠定基础。

四、实例分析

以西安英茂电力公司为例,在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管理组织变革背景下,财务业务一体化建设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以往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相关做法随着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建设而不再是财务管理工作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部分财务管理岗位职责的适用性不断下降。在这一背景下,财务管理职能如何进行转型升级,形成与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崭新工作模式已成为财务系统工作人员高度重视的课题之一。结合西安英茂电力公司实际情况,将财务业务一体化对财务管理职能的影响以及财务管理职能转型问题总结如下:

(一)财务业务一体化对财务管理职能的影响。结合西安英茂电力公司内部财务管理相关岗位的设置情况来看,财务业务一体化对财务管理职能的影响可以概括如下:(1)在西安英茂电力公司财务管理岗位体系中,一些财务管理工作职责受信息化程度直接影响较大的岗位在财务业务一体化背景下产生了明显的转变,如基础建设财政、机关财务处资金管理、会计处总账报表岗位常规性事务工作明显减少,资金管理处长、基础建设财务处工程结算管理、会计处在线监控管理岗位其他工作比例明显增大,机关财务处出纳、会计处基础改革岗位新增工作项目比例明显增大;(2)如资金结算、固定资产管理、档案综合管理、资金现金流量管理、固定资产评估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等岗位日常事务受财务业务一体化变革部分影响,但无论是在传统财物管理模式还是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模式下,上述岗位财务管理职能均同等重要。

(二)财务管理职能转型。随着财务业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深入发展,相关工作岗位所承担的财务管理工作职责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总体上来看,财务管理工作岗位以记账、报账以及考核为主的管理性岗位职责逐步被弱化,并且有与业务管理工作岗位融合的趋势,不再属于财务管理职能的工作要点。与此同时,一些在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岗位职责中无法顾及的内容在财务业务一体化模式下渗透控制力度明显增加,如资产质量、保险理赔以及业务优化控制等。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上述财务管理职能无法取得作为,但随着财务业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正逐步成为基层财务管理职能的主要内容,并进一步发挥自然融合业务活动的优势。从这一角度上来说,西安英茂电力公司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为更加积极地与财务管理职能转型趋势相适应,必须不断加强综合管理知识,以企业财务业务全过程为切入点,提高业务技能与水平,并不断提高对财务管理体系中业务层级风险进行识别与预防控制的能力,以更好地促进企业财务转型升级。

(作者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明吉.基于SAP的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建议[J.商业会计,2016.7.

2]张毓婷.基于财务业务一体化的会计业务流程重组[J.会计之友,2012.31.

3]赵军强.施工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财务业务一体化初探[J.西部财会,2016.1.

4]余笑冰,罗红华,王亮等.基于云管理的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系统实施方案研究[J.商业会计,2014.16.

5]白子千,周怡彤.基于财务业务一体化的会计业务流程重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3.

6]支树娴.现代企业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过程中沟通的重要性[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5.34.17.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57222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