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金融/投资
新三板市场对券商的影响
第550期 作者:□文/唐浩文 时间:2016/12/1 13:14:07 浏览:888次

[提要] 在瞬息变化的金融市场中,新三板市场规模与日俱增,其高速化发展以及便利的融资渠道引起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关注。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的证券公司功不可没,不仅扮演主办券商的角色,还作为重要的做市商运行着新三板转让系统。新三板作为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雏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三板市场会成为一个成熟、完善的场外交易市场。

关键词:新三板;主办券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1023

一、新三板市场概述

新三板是由国务院批准的进行非上市股份公司进行股份转让的报价系统,全称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它是由承接“两网”和退市公司的“旧三板”发展而来,2012年注册成立,成为继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第三家全国性证券交易所,成立之初就被寄予“中国版纳斯达克”的期望。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市场规模得到进一步的扩容,挂牌企业和股份交易量逐年增加。在国家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加之相关的政策扶持,使得新三板市场走向一个新的历史台阶。作为全国性的场外市场的雏形,是金字塔形多层次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仅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上市难问题,还减轻了商业银行坏账负担,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不再单纯依靠银行贷款和政府补助。从起初的中关村试点向全国性的科技园区铺开,新三板市场适应当下我国的金融改革战略,利于国企改革和企业并购重组,遵循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规律,有助于国内资本和国际产权资源的对接,有助于建成全国性的场外交易市场和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

新三板市场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多层次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挂牌成立的上市公司超过9100家,股份的转让方式分为做市转让和协议转让,并以协议转让为主,而且明显有协议转做市的趋势。(表1

二、新三板业务对券商经营的影响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只有证券公司可以取得主办券商的资格,证券公司通过上市推荐和持续督导等一系列上市辅导工作,完成公司上市的始末,这样的业务类型好比券商的发行和承销业务,提供安排公司上市并承销股票,持续监督等服务。因此,新三板业务适合投行实力强的券商,还适合注册地在当地高新园区的券商,所以可能会给不具备投行能力的券商带来一定的难度。券商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来布局新三板市场。因此,新三板业务对主办券商和非主办券商的影响各有利弊。

(一)对主办券商经营的影响

1、积极影响。主办券商可在新三板从事以下部分或全部业务,包括推荐业务、经纪业务、做市业务以及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规定的其他业务。首先,参与新三板业务可以增加手续费收入和承销收入,可以直接取得一笔服务费用,从而增加业务收入。按美国发展经验来算,新三板业务可给券商增加5%10%的业务收入;其次,券商可以利用新三板业务来整合自身的自营和资产管理业务,扩大业务规模,完善业务体系结构,规范经营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执业能力。另外,客户资源是券商的生命剂,参与新三板业务可以扩充自身的客户资源,寻求和挖掘潜在的客户,扩大市场占有率,从而快速提升证券市场的竞争力;券商参与新三板,可以催生新的业务模式,扩大业务服务范围,提高投行和承销能力,对券商严格控制风险能力和尽职尽责能力的提高起推动作用,倒逼券商壮大自身实力,提高综合能力,为主办券商向国际性投行发展奠定基础;最后,主办券商通过和上市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伙伴合作关系,进行前期的上市辅导和后期持续督导,为公司提供做市、督导、融资、并购重组等市场服务,从推荐辅导上市到合作关系的解除,券商都可以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共同取得公司成长的预期收益。

2、消极影响。新三板业务对券商的其他业务有一定的冲击,由于新三板市场前景广阔,许多主办券商转战新三板市场,抢占市场资源的倾向明显,很大程度上对其他业务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有承销的风险,主办券商承销证券分为包销和代销,新三板不为广大投资者熟知,承销证券的难度加大,券商承销的风险增加;有保荐的风险,主办券商履行保荐义务,同时承担一定的风险,保荐双方不仅要有券商的持续督导,还得有上市公司的积极履行职责,双方都必须在业务方面合法合规,才能减少券商保荐风险的发生;受处罚的风险,面对新兴的业务模式,在业务开发和提供服务中,任何公司都不能避免违规的情况出现,因此受到处罚风险的概率也会加大。

(二)对非主办券商经营的影响

1、积极影响。券商可以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传统业务,利用传统业务的经验增强自身实力;减少开发一系列新业务带来的成本风险,新的业务不仅要求完整的新部门,还要求工作质量优秀的从业人员,非主办券商可以规避业务的经营盈亏带来的风险;避免一些利益乱象的发生。新业务也有其不利之处,由于监管和制度的不健全,很大程度会产生利益关系,从而产生各路资金抢食新三板业务的乱象,非主办券商可以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保护公司名誉和品牌。

2、消极影响。许多承销和投行能力较强的券商都在积极布局新三板业务,非主办券商可能错过新三板市场的发展机遇;没有主办券商资格就不能发展相关业务,这样会减少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市场竞争力的降低,开发新三板市场可以接触和开发更多的客户,而非主办券商则会出现客户流失的现象,从而减少发展市场的渠道,造成市场资源的流失。

三、新三板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新三板市场正处于扩容和“转板”的过程,交易机制也从原始的协议定价机制向探索竞价交易的机制中转变,这是当下的发展趋势。作为上市资源的“孵化器”和“蓄水池”,不仅可以使中小企业的管理规范化、市场信誉提升,还有利于建立完善的现代公司治理制度。管理层这种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精神,使得新三板市场得以迅速发展,改革的成果也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认可,之前管理层设计低市场门槛是为了发展和扩容市场,企业不仅上市成本低、获批快,而且还有相关的优惠政策,当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应该严格规范市场、健全市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一些问题,新三板也不例外。以下就新三板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相应的对策。

(一)流动性不足,交易的活跃度不高。由于现阶段新三板市场的投资门槛相对较高,大部分是机构投资者在参与股份的交易和转让,交易的活跃度主要集中在少数企业当中;当前主要是协议转让为主;新三板上市公司PEPB远远低于沪深股市,股权的长期投资价值相对较高,而且个人投资者又很难参与其中。在火暴的挂牌增速和亮丽的业绩下,新三板却面临流动性危机。2015年上半年有多达七成的新三板公司几乎没有成交量。虽然新三板挂牌数量和融资规模有井喷式的发展,但成交量低迷仍一直是困扰新三板的一个难题。因为新三板二级市场流通性严重不足,进而引发公司股票的量价都处于低迷的状态,造成公司的投资价值无法体现。

对策:一是我们可以分流一部分QFII的资金额度,让合格的外国专业投资者参与到新三板的交易中来;二是我们可以探索新的交易规则和转让方式,让交易机制多样化,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使其更加符合中国金融市场状况;三是降低新三板的投资门槛,增加个人投资者;四是公司应该建立完善的股权激励机制,适当允许一定比例的公众持股;五是探索与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对接和互联互通,目前新三板账户可以和深市股票账户合并计算,同样也可以探索与沪市甚至是港市的账户合并计算;六是加大“转板”范围,可以把“转板”范围扩展到沪市或者港市;七是深化改革做市商制度,允许其他符合条件的金融公司申请做市资格,引入不同类型的做市商就是为了探索更加合理的做市方式,发挥价格发现的功能,使价格公平合理,进而引导由协议转让向做市转让转变;八是提高挂牌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提高新三板市场整体质量,充分保证市场的“量大质优”。

(二)投机性相对较高。由于有“转板”的绿色通道,有的投资者不是在投资这个公司,而是在投机这个公司可以“转板”的可能性。再者,投资者羊群效应和炒作热点的心态比较强烈,导致投机性较强;我国做市商获取库存股票价格相对较低,只要是在适当的时机转让就能获得较大的收益,导致在二级市场缺乏交易的动机,同时在一级市场产生的利润也压缩了二级市场的利润空间,演绎“过山车”行情,造成一定的投机色彩。

对策:一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探索新三板市场板块的多元化,细化市场分类,明确投资目标;二是让广大投资者逐渐认识和熟知新三板市场,加大市场关注度和宣传力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影响;三是抑制新三板市场交易的暴涨暴跌,使其稳健运行,就可以很大程度减少投机行为。

(三)信息披露制度不够完善。新三板的上市条件低于沪深两市,同样有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明显偏低、信息披露不规范化等问题,并且只要求披露电子版的年报和半年报。

对策:一是建立统一的信息披露网址,及时准确披露交易信息;二是根据发展状况,定期进行园区行政机关与上市公司的沟通和交流,定期开展座谈会;三是挂牌上市企业应加大路演的力度,扩大路演的范围,深入与投资者的沟通和交流;四是细化披露原则,虽然鼓励个性化披露,但也应披露季报并提高审计力度,让财务报表真实、准确、完整,使信息披露规范化、透明化。

(四)新三板市场监管对象单一,监督力度不够,退市机制不够健全。

对策:一是搭建统一监管的新三板市场,构建监管方式多样化,主动接受公众和社会舆论的其他监督;二是券商应严格履行持续督导的责任和义务,做好上市辅导的推荐工作;三是建立严格的退市机制,主办券商必要时应公平公正地提出摘牌的意见,本着优胜劣汰的原则,删选不合格的公司,达到市场一定程度上的供求平衡。

四、结语

未来新三板市场前景广阔,新三板业务也将会成为券商重点发展的业务之一。目前,大部分券商都在积极抢夺新三板主办券商的资格,可见当下的新三板已经进入跑马圈地的时代。随着市场的发展,科技园区的数量不断增加,新三板的上市公司也在逐年增加,新三板业务占主办券商业务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新三板市场对战略新兴产业和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上市公司来说,通过挂牌新三板可以起到规范经营管理、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以及加大品牌推广等积极作用。对于主办券商来说,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可以完善自己的业务体系、增强自身实力。只有管理层和经营者都各司其职,同时重视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市场才能稳健发展。■

(作者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59176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