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苏州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思考
第550期 作者:□文/沈建男 时间:2016/12/1 13:20:46 浏览:1183次

[提要] 当前,世界正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各国经济的繁荣与竞争力不仅体现于资源与资本的数量、规模和增量,更体现于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与科学技术的能力。本文根据苏州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现状,从瓶颈与障碍出发,总结苏州发展高技术服务的主要模式。

关键词:高技术服务;瓶颈;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1021

一、苏州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主要瓶颈与障碍分析

目前,苏州高技术服务逐渐摆脱了以往与市场脱节、科技力量重复分散、研究机构运行机制单一以及缺乏活力等问题,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阻碍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高技术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尚待完善。当前,苏州高技术辅助服务体系的建设还存在一定问题。一方面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较慢以及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发挥不足,使得高技术向企业扩散特别是向中小企业扩散效率不高;另一方面高技术的合作研究得不到发展,参与高技术研究的企业不多,同时也不了解高技术研究成果,导致研究成果的转化率较低,即便有部分高技术研究成果被转化,接收企业往往也显得被动,转化时间较长,妨碍了企业的合作学习,降低知识和技术积累速度。

首先,尽管当前苏州有一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规定,但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没有建立;其次,政府改革放权不到位,本应由高技术辅助服务机构办理的部分功能未能进行转移,导致苏州高技术辅助服务机构发展空间较为狭小,缺乏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最后,苏州高技术市场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市场发育程度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素质专业服务队伍缺乏导致苏州高技术整体服务质量不高。

(二)高技术服务业创新力有待增强。由于体制、政策的原因,高技术服务业市场准入门槛普遍高于工业,管制过多、市场化程度低的问题较为突出。一些行业对非国有经济和外资也没有完全开放。较高的进入门槛和狭窄的市场准入范围将绝大多数潜在投资者拒之门外,甚至其他行业的国有企业也难以进入。所有制结构单一,造成服务业部门资源流入不足,弱化竞争机制在产业发展中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其结果是服务业创新不足,企业经营效率低下,供给能力扩张受到制约。一些“热门”行业的价格水平明显高出国际市场,不仅服务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市场供求状况和企业的成本效益也难以得到真实反映。较低的市场化程度还导致市场竞争的不规范和不成熟,凸显了市场分工的不确定性,抬高了市场交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削弱了工业企业外包高技术服务的内在动力。

(三)高技术服务业分工与协作机制缺乏。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与城市规模结构有较高的相关性。一般说来,高附加值、为生产服务的、新兴的服务业往往与城市规模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城市聚集了大量的人口、资源、信息和产业,是服务业产业化的基本载体。长期以来,由于在战略上没有充分重视城市对工业发展的聚集和支撑效应,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进程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脱节。2004年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之比仅为1.02,远低于国际公认的1.42.5的合理值。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和工业布局相对分散弱化了对高技术服务的中间需求,导致服务业面临资源分布相对分散、业态种类较少、集聚程度偏低等问题。制造业链条上的技术研发、人员培训、经营管理、会计服务、法律咨询、信息服务等关键环节,得不到相关支撑服务体系的协作与配合,大量本应通过外包方式完成的服务活动不得不在工业企业内部消化完成。

随着中心城市在区域范围内集聚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产业要素能力的大幅提升,区域产业结构的同构化基础不断被瓦解,建立基于比较优势和产业链区别定位之上的区域分工体系越来越具有经济性和现实意义。但是,作为各城市互设壁垒、低效率同质化竞争的制度基础,分税和分灶吃饭的财税体制并没有明显的改变。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在高技术服务业发展中也出现了工业领域的“顽症”——低水平重复建设、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例如,以长三角为中心的华东地区,机场数已达每万平方公里0.8个,超过美国平均数0.2个,成为国际上机场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长江江苏段南京往下内河港口林立,能力一扩再扩,现拥有万吨级码头泊位100多个,但大多货源不足、浪费严重。由于缺乏有效的区域分工,重复建设、结构雷同不可避免地要降低服务业增长的集约化程度,牺牲增长效率。

(四)高技术服务业与相关产业互动联系还需要加强。目前,在我国工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产品。受竞争环境和自身素质的影响,相当数量的企业还在采用传统以至陈旧的生产模式,竞争策略主要依赖成本优势和价格竞争,技术进步、产品开发和产业升级的速度较为缓慢。工业企业产业链过于侧重实体产品的生产,物质材料消耗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大,外包项目主要以产品生产为主,外包服务不多且涉及面窄,与产品制造相关的金融、市场销售、人力资源、外购信息技术等占全部支出的比重偏小。2000年我国制造业中间投入中高技术服务所占比重只有12.0%,远低于美国的32.6%、德国的28.4%和日本的26.6%。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来说,由于劳动用工体制僵化,业务调整和人员精简还面临着高昂的交易成本,导致对外包服务需求不足,也束缚了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

二、苏州高技术服务业培育模式选择

(一)高技术服务业的内生型集聚发展模式。内生型集聚模式又称为原生型集聚模式,其发展需要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1)当地需要有很强的市场需求,成为集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当地有优越的区域资源成为集聚发展主导因素;(3)政府的因势利导促进了集聚的发展。

内生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模式需要有一定的资源禀赋条件,比如文化历史传统、人力资源或者在研发方面存在非常明显的优势,辅之周边有大量的市场需求,围绕集聚区大企业比较少,大多都是中小企业。由于内生型集聚模式主要是以自发形成为主,需要很完善的市场化交易条件,所以政府在培育集聚区萌芽时候的制度设计则相对重要。

内生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模式主要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内生集聚模式,依托当地资源条件,为满足市场需求,由企业自发形成,市场自然演化的结果,这种集聚模式根植性非常强,主要适用于设计、动漫等创意产业,只要当地的资源条件没有发生变迁,集聚模式就会一直延续下去。但同济大学现代建筑设计街在集聚发展成型以后,政府就起到正向的引导作用,在中小企业集聚的基础上,也吸引了一些大企业,集聚模式也从低级向高级过渡,并形成一个在国内非常有影响力的集聚群落。

(二)高技术服务业的生态型集聚发展模式。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如同生态系统一样,集聚不是众多企业的简单集中,而是以专业化分工与社会化协作为基础,大、中、小不同等级高技术服务业并存,不同类型企业形成了共生互补的生态化企业群体。在这样的生态化企业群体中,正如生物种群一样,有竞争,也有协作,竞争使得企业个体保持足够的发展动力,协作使群内关系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因此集聚内企业间的竞争是共同进化。

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就是区内企业体现出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统一综合体,构成企业生态网络,且相互联系的企业之间通过虚拟、联盟等方式与外界企业进行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而形成企业生态系统,每个企业均处于价值链中独特的位置,并纵向和横向与其他关联企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相互制约和共同发展,而且这种竞争合作关系达到平衡,就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当数量的企业空间集聚,并形成一定规模的集聚区。生态集聚区中企业和生物生态系统相同,每个企业都是处于一定层级,以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为基础,而不是简单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对于集聚区内的企业主要就是处于价值链中比较有利的位置,获得竞争优势。集聚区内的高技术服务业既相互独立又围绕某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保持紧密联系。集聚区(或者微型CBD)在整个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生态核,也是高技术服务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同时围绕该核心外围可以分为支撑系统和衍生系统,整体构成生态企业集聚系统。

在生态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模式中,处于“生态核”地位的是处于中心地位的金融商务服务,能够提供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作为集聚区的主体处于生态网络的轴心地位,主体产业表现为金融保险、研发服务、信息服务、商贸和会展服务。支撑体系主要有消费性配套设施,比如房地产业、旅游、医疗保健、文化体育、休闲娱乐、教育培训、公共服务机构等。处于衍生体系主要是派生出的中间性服务辅助行业,比如法律、会计和咨询等,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中间增值环节,比如物流、配送等环节,同时还有衍生出的虚拟交易市场。处于中心地位的企业或者市场需要与整个生态体系网络各个利益相关者保持密切的联系,维持长期和稳定的“价值纽带”。产业生态集聚和产业集群都属于企业的空间集聚,但并不是所有的产业群都能够形成生态集聚区,很多企业在集聚区只是空间的集中,不能解决产业关联上的离散状态。生态型集聚模式强调中心核发展金融商务服务功能,并以中央商务区为平台和载体,其目前发展还处于雏形阶段,还需要建立一系列的相配套的服务体系。

(作者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仰东,杨跃承,赵志强.高技术服务业的内涵特征及成因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1.

2]王仰东,张军,冯立.高技术服务业项目评价方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8.

3]高文婷,吴瑞明.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上海市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评价体系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9.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838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