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马克思分工理论浅议
第550期 作者:□文/杨贵平 时间:2016/12/1 13:25:36 浏览:1252次

[提要] 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是马克思理论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贯穿于马克思理论研究的始终。正确认识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对马克思的分工理论进行介绍,并简要论述马克思分工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分工理论;启示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浅析马克思的分工理论

收录日期:20161021

一、引言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第十二章,通过分析工厂手工业的起源和发展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分工理论。他指出工厂手工业是以两种方式产生:“一种方式是:不同种的独立手工业的工人在同一个资本家的指挥下联合在一个工厂里,产品必须经过这些工人之手才能最后制成”,这种方式的立足点还只是简单协作,这种简单协作把各种生产资料都集中到一个空间里,通过这种集体效应,既提高了个人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整体的社会生产力。但是,这种简单协作很快就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马克思讲到:“……专门从事马车制造的裁缝、钳工、铜匠等等,逐渐失去了全面地从事原有手工业的习惯和能力……他们的片面活动现在取得了一种最适合于狭隘活动范围的形式”。接着马克思便介绍了工厂手工业产生的第二种方式:分工。通过分工,各种操作不再由同一个手工业者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完成,而是分离开来,每一种操作独立化为各个工人的专门职能,全部操作由局部工人联合体完成。

分工是马克思理论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尽管历经上百年,它依然对我们现在的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于马克思的分工理论的研究有很多,大体脉络分为三点:一是对原有马克思分工理论的认识和发展;二是对用马克思分工理论结合实际情况来解决一些生活问题,比如用分工理论来改善企业分工管理问题;三是把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和一些西方理论进行比较研究。例如,任保平2008年就在《经济纵横》上发表了一篇关于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分工理论比较研究的文章。他指出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是对人类分工现象第一次科学、完整、系统的解释,而西方的分工理论同样非常值得借鉴。本文接下来的部分将对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二、马克思的分工理论

(一)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和社会内部的分工。在资本论第一卷的第十二章,马克思分析了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和社会内部的分工。他指出:“单就劳动本身来说,可以把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工业等大类,叫作一般的分工;把这些生产大类分为种和亚种,叫作特殊的分工;把工场内部的分工,叫作个别的分工”。这是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

而社会内部的分工,同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类似,也是从两个相反的起点发展起来的。首先是自然分工,比如环境分工。这种分工是由于部落之间所处的地理位置的环境差别所造成的自然方面的分工。马克思指出:“……不同的共同体在各自的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它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其次是性别和年龄的分工,比如在原始社会时期,妇女和男子的工作是不一样的,妇女主要从事采集,而男子则外出狩猎。同样,年轻人和老年人也有不同的分工。马克思说这是一种“纯生理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自然的分工”。但是,自然分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分工。自然分工只是社会分工产生的前提。马克思指出:“……由于自然分工导致了产品的交换,从而使这些产品逐渐转化为商品,而社会分工就是由原来不同而又互不依赖的生产领域之间的交换产生的”。可见,自然分工的不断深化导致了社会分工的产生。

崔巍在2013年发表文章《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若干思考》,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产生根源和本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崔巍把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产生根源分为三点:一是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和自身劳动能力的局限性。人有多方面的需要,以至于需要多方面的产品来满足需要,然而人的自身劳动能力又是有限的,只有依靠他人的力量才能满足这些需要,这种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导致劳动的专业化加强,从而导致社会分工的产生;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和相对剩余劳动力的产生。作者指出这是社会分工产生的历史条件;三是交换及其发展。由于交换的不断发展,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

(二)社会分工和个别分工。社会分工理论是马克思分工理论的重要内容。正确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对于解决众多社会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方面社会分工提高了工人的生产率,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分工却使得工人成为片面发展的局部工人。对这种矛盾的正确理解和权衡,对于解决一些就业问题是非常有帮助的。

要理解这两个方面的分工,我们必须明确社会分工和个别分工的区别。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分析了社会分工和个别分工的四点区别。

第一,“社会内部的分工以不同劳动部门的产品的买卖为中介;工场手工业内部各局部劳动之间的联系,以不同的劳动力出卖给同一个资本家,而这个资本家把它们作为一个结合劳动力来使用为中介”。社会分工中,各个不同的生产部门相互联系,社会分工的产品作为商品进行交换。而局部工人不生产商品,转化为商品的还是局部工人的共同产品。局部工人的操作成果不能在市场上进行交换。

第二,“工场手工业分工以生产资料集中在一个资本家手中为前提;社会分工则以生产资料分散在许多互不依赖的商品生产者中间为前提。”资本主义生产,是以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分离为基础的,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没有别的生产资料,穷的一无所有。所以,他只能依附于资本家,只有这样他才能生存下去。

第三,“在工场手工业中,保持比例数或比例的铁的规律使一定数量的工人从事一定的职能;而在商品生产者及其生产资料在社会不同劳动部门中的分配上,偶然性和任意性发挥着自己的杂乱无章的作用。”在个别分工中,每一项劳动被划分为固定的一些操作过程,从而人员的配备也有稳定的比例。

第四,“工场手工业分工的前提是资本家对于只是作为他所拥有的总机构的各个肢体的人们享有绝对的权威;社会分工则使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互相独立,他们不承认任何别的权威,只承认竞争的权威,只承认他们互相利益的压力加在他们身上的强制。

社会分工是所有已知的社会的特征,而个别分工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产物。资本主义生产关注的不是社会分工,而是企业内部的分工,也即个别分工。而这种分工是以劳动过程的分解为基础的,最后又发展为把同一劳动分解成不同的步骤并分配给不同的工人,从而导致工人的局部发展。

此外,社会分工把社会划分为各行各业,每种行业适应一个生产部门,而个别分工则打破了这种行业,使工人无法完成任何完整的生产过程。个别分工使拥有全面技能的熟练工人越来越少,劳动过程的每个步骤,都变成简单的动作,工人局部发展,除了劳动力又没有别的生产资料,因此不得不依附于资本主义生产。

所以,总的来说,分工对于工人的发展是不利的,但是对于资本家却是有利的。正如斯密在《国富论》第一章里讲到的“有了分工,同数量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其原因有三:第一,每个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化而有所提高;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节省劳动的机器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做许多人的工作”。

(三)自然分工、自发分工、自觉分工。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分工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自然分工、自发分工、自觉分工。自然分工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这次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劳动产品的生产快速增长,不仅可以满足本部落的共同消费,而且还出现了剩余,因此进入交换的劳动产品的种类和数量都增加了;第二次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这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了专门以交换为目的商品生产;第三次是商业的出现,为了适应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需要,社会中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阶层。在手工业者和商人活动的集中地,逐渐产生了城市经济,又有了城乡的分工。分工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和剩余产品的增加,使得一部分人完全摆脱了体力劳动,专门从事监督生产、管理国家及科学、艺术等活动,最终形成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这种分离的不断深化,导致管理工作和执行劳动的不断分离,也导致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对立的不断深化。

而此时的分工,劳动者被固定在一个狭隘领域里,一个人或一些人长期从事社会劳动中的一种劳动或一件复杂工作中的一部分工作。马克思把这种分工称为自发分工。他认为这种分工并不是人类自愿的,而是自然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因此他强调要消灭分工。马克思强调“消灭分工”并不是要消灭分工本身,而是要消灭“自发分工”。马克思在《马恩全集》第46卷中指出:“消失的不是‘一般’分工,而是以交换为基础的分工”,是“不以财产公有而以财产私有制为基础的自发分工”。

分工的最终发展阶段是自觉分工,也即自愿分工,马克思认为自觉分工将存在于共产主义社会。在那时,分工是每个人自愿的活动,人们自愿决定自己从事的劳动。而要实现这种自觉分工,必须消灭自发分工。这要求生产力高度发展、消灭私有制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三、马克思分工理论对我国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的分工理论表明,要消灭自发分工,从而实现自觉分工。要实现这个过渡,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生产力高度发展。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发展生产力,既要提高科学技术,加强我国科技创新,也要调整产业结构,我国目前的第三产业比重还有待提高。

(二)消灭私有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秉承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制度,这是结合我国实际而做出的科学的决定。而且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我们还是要消灭私有制,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像资本主义生产那样的弊端。

(三)人的全面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一个最明显的弊端就是导致了工人的局部发展,这对于工人本身无疑是不利的,从长远来看,它对于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生产必须要靠人来完成,随着社会的进步,对生产技术的要求也会不断进步,局部工人绝不可能长久的满足生产的需要。所以,我们要加大教育投入,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要以人为本,而不是把人当作谋取利益的工具。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崔巍.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若干思考[J.经济师,2013.

2]王磊.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的思想来源、形成轨迹和发展脉络[J.南开大学,2013.

3]刘岩,周赛.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综述[J.金融经济,2014.5.

4]程承坪.分工及其深化的原因探析[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5.11

5]薛秀军.分工与自由:马克思分工理论的逻辑进路初探[J.哲学研究,2013.

6]张薇.马克思恩格斯分工理论视阀下的中国分工现状[J.求索,2013.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905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