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区域旅游资源与高校文化建设榫接研究
第553期 作者:□文/张奇志 时间:2017/1/16 14:10:57 浏览:802次

[提要] 文化是区域旅游发展的核心要素和重要动力。本文就如何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现高校文化与区域旅游资源的榫接,分析高校文化与区域旅游资源的联系,探讨高校文化与旅游资源榫接的意义,提出协同发展的榫接模式,为高校文化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区域;旅游资源;高校文化;榫接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依托区域旅游资源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研究”(课题编号:[2015-JKGHYB-0676)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1127

随着高等教育结构体系日益完善,高校成为最先进文化的集中地。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带动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与昌盛。在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下,将区域旅游资源与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发展相结合,促进两种文化在融合中更好地保留和传承地域旅游资源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繁荣发展的重要使命,也有利于社会先进文化建设的拓展深入。

一、区域旅游资源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联系

区域旅游资源与高校校园文化是存在于同一地域范围内的两种文化,因具有相同的文化要素而产生亲近感,又因不同的文化个性而产生碰撞。在不断交融、互动中产生密切的联系。

(一)导引与延射关系

1、高校校园文化引领区域旅游资源。高校是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充满活泼健康、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可以通过“精神感染”和“行为示范”两种方式导引区域文化的发展方向。高校在社会实践中将自身追求民主与自由的思想,思维创新外化成行为方式作用于社会,为社会人示范,起到规范社会行为,改变社会风气的作用。如利用一些典型的大学生模范实例,用他的孝心和爱心,见义勇为等模范事迹唤起无数社会人,树立榜样。

2、高校校园文化延射区域文化。高校作为研学的场所,是先进文化的吸收者、传播者和创造者,校园文化对区域文化起着延射和带动作用。如高校将各种适应本区域发展需要的先进科研成果输入社会,进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高校将各类人才和文化知识传入社会,带动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繁荣与发展;高校的各类社会实践、文化交流、文艺演出等为本区域带去优秀的校园文化。

(二)背景与熏陶关系

1、区域旅游资源为高校校园文化提供背景。高校校园文化在空间范围上小于区域文化,属于区域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区域旅游资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发展。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区域旅游资源为高校课程设置提供丰富素材;区域旅游资源广阔发展空间和多样的文化种类,为高校校园文化的扩展提供载体;深厚的区域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目标和方向。

2、区域旅游资源与高校校园文化相互渗透。高校人在创造校园文化的同时,也会受到当地区域旅游资源的熏陶与影响,使校园文化带有了明显地域文化特色。不同区域的高校校园文化,也会显示出有别于其他区域内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如以自然生态型景观为主的区域,文化特色刚好就可以应和人们追求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这种地方人文精神渗透到高校,使校园文化更富有多样性、开放性和包容性。

二、区域旅游资源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榫接意义

高校依托区域旅游资源文化,顺应区域旅游资源发展的趋势,形成一种良性的、优势互补的文化发展路径,对培养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型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一)榫接利于形成优良社会道德风尚。高校校园文化与区域旅游资源文化在融合过程中,彼此进行着选择与判断、整合与保留,凝结出优秀的文化要素,形成交融合力,对社会优良道德风尚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如地域文化中的无私奉献、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团结互助的精神品质,高校会在遵循“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的基础上,践行这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榫接利于培养高校优秀人才。高校校园文化在与区域旅游资源文化融合过程中,将区域旅游资源文化精髓纳入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用融合后的文化要素熏陶、浸润学生成长,使学生了解区域资源文化并逐渐形成大文化意识,在日后的实践中可以更快地融入区域资源文化中去,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三)榫接利于转化先进科研成果。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与区域旅游资源文化的融合,使高校师生更熟悉区域旅游产业科学发展水平,选择科研项目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高校和区域双方文化主体在与科学研究相关的文化层面实现有效沟通,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四)榫接利于实现高校社会服务职能。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与区域旅游资源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师生熟悉区域文化特色,明了区域人民的迫切需要,及时提供有效服务;另一方面有利于师生了解所在区域的风土民情,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选择合适的方式为社会民众提供服务。

(五)榫接利于传承与创新文化内涵。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与区域旅游资源文化的融合,有利于高校和区域在文化的碰撞与交流过程中吸收对方文化精髓,促进彼此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另一方面高校师生作为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在高校校园文化与区域旅游资源的融合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对文化内容进行筛选、整合与创造。

三、区域旅游资源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榫接模式

(一)多维度内容榫接模式。无论高校校园文化还是区域旅游资源都有复杂的文化现象存在,两者之间进行良性对接,则要在榫接的内容模式上加以研究。

1、文化采借榫接模式。文化采借,是对外来文化元素和文化集丛的借用,两种文化接触后发生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互相采借对方的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和区域旅游资源中都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文化形态,往往在采借的形式上选择使用价值大的文化元素,合乎本民族的文化模式,符合民族心理特性的标准。在相互采借过程中,这些文化有其产生的原因、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相互借鉴、互为所用的意义。如,大学校园文化以精英文化为主流,它需要吸收大众文化和民间通俗文化的积极成分;而区域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则存在较多大众文化和民间通俗文化因素,它需要精英文化的延射和引领。但在相互采借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主导文化的一致性,做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

2、文化承继榫接模式。文化的传承是对现有文化予以保留和积累的过程。人类文化的发展不仅具有横向交流的榫接,同时还是一个纵向传承的创新。在相互榫接中,文化继承必须坚持批判性和吸纳性相结合。对长期积累文化的消极因素予以克服,对积极方面予以保留和发扬光大。

区域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具有广泛的积淀:如民风淳厚朴实、社会和谐共处的风俗和精神。区域特色文化多样:乡村旅游中的茶文化、稻作文化、居室文化等是健康有益的文化资源;“红色文化”是革命文化,具有宝贵的研究价值。但区域旅游资源中的落后保守的成分,在文化传承中应全面审视。同样,高校校园文化在历史进程中也有相当的积淀,其追求真理的精神,永恒的探索精神,民主与科学的精神,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文化方向,但知识分子身上的文人相轻、患得患失的心理弊端等,也需要有客观的认识。所以,榫接中注意对各自文化积淀应予于积极的扬弃。

3、文化共建榫接模式。文化共建在实施中应坚持教育性和服务性相结合,要使大学生在共建中受到教育。因此,文化共建应在“受教育”和“需服务”中稳步推进。从现实情况看,在区域旅游资源中应着重在社区教育、社区宣传、社区服务和社区文化活动上寻找结合点,并重点发挥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主力军作用。通过开展普法知识教育、卫生知识介绍、为居民演出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等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营造浓厚的社区文化氛围。

4、文化研究榫接模式。文化研究是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而展开的文化榫接,在文化对接中的较高层次,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高校与所驻地方的旅游资源文化同属一个大的区域共同体,面临着共同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区域旅游资源文化发展需要大学参与重大问题的研究。区域旅游资源研究应邀请高校专家学者共同深入调查研究,从宏观角度,明确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在榫接的过程中,高校不仅要邀请社会上的专家和地方党政领导走进校园介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规划和战略重点等,还要组织专家学者走出去积极参与重大问题的研究,这有利于在思想认识上形成共识,使师生能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更好地发挥认识世界、创新理论、服务社会中的作用。

(二)立体化组织方式榫接模式。在内容模式基础上,还可以从榫接的形式上进一步探析。

1、时空榫接模式。区域旅游资源文化与高校文化榫接有两个维度,即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时间上的承袭性使其继承前辈创造的文化成果;空间地域的差异形成旅游资源文化吸引力,魅力永存。

在时间维度上,文化的时代差异性使同样的旅游资源具有完全不同的旅游价值;在空间的维度上,不同地域旅游资源有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形成了富有个性的地方文化景观。在这一模式中,确定好实践基地是前提。实践基地要有客观需要,要有典型意义,要有实施的可能性。如结合“学习实践基地”建设,在实际互动交流过程中,高校可立足信息化知识培训,长期在当地社会某一区域开展互动活动,既服务了社区,又能使青年大学生受到现实的教育,得到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

2、直线榫接模式。直线榫接指围绕某一文化活动项目,在不同点上采取高校与区域的直线交流。直线榫接的前提在于确定好文化项目。高校可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有意识地选择、扶持、培育一些适合面向社会群众的学生文化社团,发挥社团在直线榫接中的作用,使之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得到社会上广大群众的认同。直线互动活动的开展,要注重同地方相关政府部门、组织、协会的沟通,并借助其力量,把互动活动落到实处。如大学生环保社团在社会上开展活动,必须同地方环保部门加强联系,使之在内容、形式、时间、对象确定上具有针对性。既要发掘高校本身的文化资源,又要看准用好社会资源。高校所在区域如果是具有丰富的“绿色”、“红色”及“古色”旅游资源,学校应着力培养一支旅游景点义务讲解服务队,把参与众多旅游景点的义务讲解作为大学生服务社会的传统项目;大学生环保休闲运动协会则定期前往旅游景点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倡导建设绿色文化和生态文化。这些文化活动,都会在社会上产生良好的反响。

四、结语

实现区域旅游资源与高校校园文化之间的良性榫接,不仅需要我们对其模式予以理性探析,还需要我们对其原则和制度予以有效确立。在榫接原则上坚持以优势互补为出发点、以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原则。在制度建设上,健全组织实施制度,优化社会舆论导向和评价激励制度。唯此,才能为区域旅游资源与高校校园文化的良性榫接提供切实保障。

(作者单位:信阳农林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程海涛.高校校园旅游开发研究及探索[J.中国旅游报,2008.4.

2]吴修和.校园旅游开发浅析[J.山西科技学报,2005.3.

3]李金玉.论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社会经济的发展[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4]解成友.试述区域旅游开发中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和保护[J.中外企业家,2012.7.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1968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