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金融/投资
小微企业融资文献综述
第555期 作者:□文/刘志祥 时间:2017/2/16 16:51:47 浏览:14505次

[提要] 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大中型企业无法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是推动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和出口、促进GDP增长、推动科技创新、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始终是制约其发展和成长的瓶颈。因此,如何拓展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是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微企业;金融体系;融资困境

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及完善对策研究”(2015Y460);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云南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融资平台财务预警机制研究”(JD2016YB20)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1227

一、国外研究动态

国外对小微企业的研究方兴未艾,但其大多数研究注重定量分析,并且更加注重从实际角度出发,探讨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从目前国外文献资料来看,国外对于小微企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研究对象数学建模、关于研究对象理论和关于宏观经济政策对研究对象的影响等三个方面。

(一)关于研究对象数学建模方面的研究。霍尔斯特德·艾莉森(2004)以微型企业在社区产业园区中的人力资源利用为基数,利用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来验证人力资源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比塞尔·米安妮(2005)利用计量模型来验证人力资源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克劳迪·奥冈萨·雷斯维加(2006)通过数据模型来说明俄罗斯的微新企业(即微型创新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难,但并未针对这些问题与困难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何塞卡·洛斯·斯皮尼奥和马丁·鲁杜斯(2010)通过建立数据模型来探讨葡萄牙的小型企业在出口方面所遇到的问题,并进一步延伸到融资方面。

(二)关于研究对象理论方面的研究。小规模企业的融资问题是由Macmillan1931)第一次提出的,被称为“麦克米伦缺陷”。“麦克米伦缺陷”理论认为企业规模影响企业融资方式和融资难易程度。

Malnell & Hodgman196l)指出,由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成立时间不长,信贷记录不完整甚至缺乏,银行难以凭借信贷记录来评判企业信用状况,因此企业贷款申请难以获得通过,很难从商业银行获得资金的支持。1998Udell & Berger1998)认为小企业之所以难以从外部获得资金支持,是由于其自身规模小、管理不够完善、信息统计不够规范,导致外界很难掌握其经营状况而造成的。霍尔斯特·艾得森(2004)对小微企业进行了初步界定,指出微型企业是拥有少于10名雇员的公司。并着重强调通过社区为基础的倡议以吸引小微企业学习信息和通信技术。比塞尔·米安妮(2005)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和实践界极为关注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并由此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并主要探讨了如何挖掘小微企业广为人知的潜力,发挥刺激经济增长、减轻贫困等优势。克劳迪·奥风萨·雷斯维加(2006)提出,由于难以观察和测量小微企业的交易,因而研究其财务约束是非常有限的。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处于初创阶段的小公司由于受到融资方面的限制,貌似比较安全,实质上却存在着后续发展缺乏资本动力的致命要素。索罗斯坦·贝克(2007)指出了小型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提出了它在非正规经济的营商环境下的不同层面的指标,从而可以发现不同层面的商业环境,如更好地进入和信用信息共享,降低成本,都将有利于小企业控制成本。史蒂夫·贝克和蒂姆·奥格登(2007)指出小微企业的贷款将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业务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但由于小微企业自身缺陷,因此需特别关注可能出现的坏账。林德尔·L·纳帕德罗(2008)以南非的小型商业支持和技术“孵化”为切入点,阐述了在南非发展小微企业需要哪些支持。

(三)关于宏观经济政策对研究对象影响的研究。Berger & Udell1998)、Bernanke & Gertler1995)、BernankeGertler & Gilchrist1996)探讨了货币政策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指出小微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较强,因而更容易受货币政策的影响。Taylor1988)、Steel1994)探讨了金融自由化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Taylor指出金融自由化不会造成资金供给总量增加,而Steel1994)则认为,小微企业由于其交易成本和风险较高、抵押品短缺等原因,向正规部门申请贷款时将会受到诸多的阻碍。Cole & Walraven1998)、Bergeretal1998)、Berger & Udell2002)、Peterson & Rajan2002)分析了银行业合并及结构调整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指出银行合并及其结构调整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微企业融资。由此可见,小微企业更容易受宏观经济政策变化的影响和冲击。因此,政府部门在制定相关经济政策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时,应特别关注小微企业的发展,以促进小微企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二、国内研究动态

相对于国外对小微企业融资方式的研究,目前国内对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尚不够深入,但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小微企业融资现状。舒威(2011)认为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主要表现为外源性融资规模小、期限短、结构不合理、融资渠道窄、内源性融资占比高。王婧(2012)指出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融资主要面临融资成本高、融资渠道不畅通及融资风险大等三个问题。潘功胜(2013)更客观、全面地探讨了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的成就与问题,指出目前小微企业信贷融资规模和市场份额增长较快,直接融资渠道日益拓宽,融资可得性有所增强,综合融资成本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利率波动等诸多因素影响。王饶璇、吴可(2015)指出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覆盖面有所拓展,但由于小微企业规模小、风险大、小微金融服务不足、信用担保体系缺失等多重因素导致小微企业融资极其困难。

(二)小微企业融资难成因。李建林、杨玲(2011)指出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在于当前小微企业金融支持体系中仍存在商业银行金融服务不足、创业投资机制不健全、证券市场发展滞后等诸多问题。韩杨(2012)认为商业银行的贷款机制不健全是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主要原因。赵亚明(2012)认为造成小微企业陷入融资困境的重要原因是宏观经济波动与政策调整对小微企业的冲击。赵曜(2013)指出企业寿命短、资信状况差、管理水平低、财务制度不健全等内生机制不畅以及诸如大型商业银行无法发挥在小微企业融资方面的优势等外生环境恶劣,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难。刘琳、谭静(2014)认为小微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由于政策支持不够、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等原因,融资难问题严重制约着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陆岷峰、陆顺(2015)指出小微企业贷款难、商业银行难贷款仍是两难的现实问题,两者难以耦合的根本原因是小微企业贷款风控难度大、管理效率低、经营成本高。

通过汇总、整理分析相关文献发现,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是由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国家金融体制、政策法规不健全及小微企业自身缺陷等内、外部诸多因素造成的。其中,金融体制不健全是最根本的原因。

(三)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解决途径

1、完善金融体系,支持小微企业融资。魏国雄(2005)强调商业银行必须在内部建立一整套更有效率的适应开拓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管理方式。王文烈(2010)认为商业银行小企业金融发展的战略和策略是当前银行业务创新的重点。李雪梅(2010)强调作为银行业,应改善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加快业务创新,以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扩大融资规模。杨慧慧(2012)认为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关键在于完善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的多层次间接融资体系。陆金方(2012)建议采取诸如创新并大力推广金融工具、改造流程更新渠道、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政府完善政策,推动金融机制创新、鼓励外资银行发债等多管齐下的应对之策。王兴娟(2012)认为小微企业融资主要依靠民间借贷,但由于其风险大、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因而建议从放宽小微企业信贷政策、鼓励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引导小微企业实施网络融资等方面寻找新的突破口。于洋(2013)提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创新金融产品,创新贷款流程、信贷机制,提供多元化的行之有效的金融服务。潘功胜(2013)建议完善大中型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激励机制,鼓励基层银行拓展微型金融市场,并扩大其在小额信贷方面的授权。

2、借鉴国外经验,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刘杠(2004)通过探讨政府管制、宏观经济环境、融资等方面影响美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比较中美小企业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发现中美小企业面临许多相类似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这些发现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与借鉴。苏丹(2005)指出研究欧洲在华中小企业强有力的融资手段与措施,将对我国小微企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柳斌(2007)通过探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及美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得出美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一结论。

3、提升小微企业自身综合竞争力。曾玉玲(2012)强调欲打通融资瓶颈,小微企业要转变经营理念,加强资本运作、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转型升级,同时应提升企业形象、完善财务制度、强化信用意识,以实现自救。成思危(2012)提出小微企业要形成产业链,加强内部管理的思路;要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要把企业做强而非把企业做大为最终目标。赵曜(2013)提出应尽快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管理,树立良好的信誉,完善财务制度,以提升小微企业融资能力。王桂芬(2014)提出小微企业应做好内功,提升银企合作水平。为此,小微企业应树立现代市场意识,规范自己的财务行为,同时应强化诚信观念、维护企业诚信经营的良好形象。刘存亮(2014)在探讨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时指出,小微企业应加快自我完善、强化信用意识、完善财务制度和公司治理、专注主业、不盲目投资。

4、引导和发展民间融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邵燕翔(2008)通过分析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特点,发现民间融资对中小企业融资既有有利的影响,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引导和发展民间金融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应对策。罗丹阳(2009)指出企业债融资、民间票据融资、私募股权融资及商业信用等民间融资能够适应中小企业的特殊融资需求。嘉思瑶和宋若锋(2009)强调放开民间贷款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良好途径。吴晓求(2012)指出规范民间融资对温州乃至全国的小微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

此外,也有学者从政府政策的视角来研究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途径。如何健聪(2011)提出政府应适当减免税费以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同时政府应搭建股权交易信息平台,实现融资信息的对称。马乃云(2012)研究发现,政府虽然出台了一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财税政策,但因政策实施不够到位,效果并不理想,应该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的力度,以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王婧(2012)从政策方面提出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认为首先要适度放宽贷款风险容忍度,优化操作流程简化相关手续,同时加强治理民间借贷违规乱象,实行担保机制区别对待,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王玉芬(2014)提出应加大政府部门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压力。

三、研究述评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小微企业融资的相关研究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涉及的有金融、经济、管理、财政等,从多维角度展开研究有助于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破解融资困境。而且大多学者比较注重对小微企业内在提升的探讨,这样有利于提高小微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小微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另外,国外学者对小微企业融资的相关研究仅停留在建模的实证研究层面上,并未提出比较详实的解决对策。而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基本上是从现实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展开研究,因此研究的深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具体来说,国内学者针对融资问题,普遍认为小微企业的融资主要面临着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高及融资风险大的问题;在融资难的原因分析上,各方观点众多,从不同角度展开探讨。如有的学者认为小微企业规模小、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水平低等自身缺陷是导致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如赵曜(2013),也有学者提出金融体系不健全是导致融资难的重要原因,如李建林、杨玲(2011),还有学者认为政府支持力度不足是导致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如刘琳、谭静(2014);在解决措施上,学者分别从提升小微企业自身竞争力、健全金融体系、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等多个角度提出解决对策。总之,国内学者尽管观点不一,研究角度不尽相同,但对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仍不乐观,已成为制约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瓶颈这一点,已达成了共识。

(作者单位:红河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冯梅,史开国.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理论及研究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2013.14.

2]施生旭,陈琪.国内小微企业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14.6.

3]程超,杜丽琼.基于小微企业融资新范式的文献综述[J.北方金融,2015.5.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02293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