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新疆农村贫困问题调查
第555期 作者:□文/玛依拉·米吉提 时间:2017/2/16 17:06:01 浏览:6150次

[提要] 通过随机走访南北疆农村居民家庭,以交谈、填写问卷等形式,从农户家庭收入与支出、社会保障参与情况和贫困三个方面进行实地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影响新疆农村居民收入变动的因素和贫困的原因。调查显示:新疆农牧民收入低的原因除了生产支出高以外,可以归结为当地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资源少且规模化水平低、收入来源单一和劳动力缺乏等四个主要方面。在农牧民看来,收入来源单一、劳动力少、子女上学负担重是导致农村贫困最主要的三个因素,而贫困户自身的努力和政府的资金与政策支持是能够让自己摆脱贫困的最主要的三大措施。

关键词:农村贫困;收入与支出;社会保障制度

基金来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新疆贫困变动相关性问题研究”(11XJL005)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1229

“十三五”规划最核心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脱贫问题是“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及难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世界贫困人口的减少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也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减贫工作提供了经验。但为了实现2020年的伟大目标,仍然有7017万贫困人口需要脱贫,扶贫任务艰巨。新疆南疆地区是国家指定的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新疆脱贫工作的顺利推进对全国脱贫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为了深入了解新疆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状况、寻找贫困的原因并找出切实可行的脱贫措施,笔者到南北疆进行实地调查。在调查过程中,随机走访当地居民家庭,以交谈、填写问卷等形式掌握一手资料。此外,以深入了解为目的,与村委会干部和相关单位的部分领导进行访谈。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农民家庭基本生活和生产状况、参与社会保障的情况以及农村贫困等三个方面,由39个问题组成,较能完整、客观地反映新疆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中导致贫困的相关问题。本次调查形成2073份有效问卷,有效率达85%。从区域分布来看,样本的50.7%分布在南疆地区,49.3%分布在北疆地区,详见表1。其中,41.1%的调查样本分布在国家级贫困县中。这些贫困县主要有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荒漠广布、自然灾害多等特征。(表1

调查显示,调查对象中少数民族占89.77%,说明本次调查符合“全疆贫困人口中有95%为少数民族”的新疆农村贫困民族性的特点。据调查,受访者平均年龄为45.16岁,年龄处在4049岁的最多,说明大部分受访者为青壮年,见表2。从受访者婚姻状况来看,95.21%的受访者为已婚。从健康状况来看,89.46%的受访者身体状况为一般以上,表明绝大部分调查对象是健康的,而受访者作为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如果身体健康将有助于减少家庭医药费用、提高家庭收入、摆脱贫困。从身份来看,排名前三位的是农牧民为85.24%,长期无业人员为3.09%,学生为3.04%,表明调查对象符合我们主要调查了解农牧民生活与生产状况的初衷。(表2

调查显示,从家庭最高的受教育程度来看,具有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占87.34%,其中23.67%的家庭最高受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上,说明农村家庭越来越重视教育水平的提高,而教育水平的提高将有助于家庭落后思想观念的转变、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收入水平的上升,见表3。在样本户中,平均每户人口规模为4.85人,71.79%的家庭人口在5人以下,说明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在新疆农村落实得较好。另外,35.31%的样本家庭有60岁以上的老人,71.95%的样本家庭有18岁以下的孩子,其中23.82%的家庭既有60岁以上的老人也有18岁以下的孩子,说明这些农户家庭经济负担较重、劳动力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表3

二、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一)农民收入与支出

1、收入情况。调查中发现,样本户户均年总收入大约为32165.8元。69.32%的调查户年总收入低于样本平均总收入,其中,北疆户均总收入大约为37804.35元,而南疆为26682.83元,南疆比北疆低11121.52元。另外,样本人均总收入大约为6650.68元,比同年全国平均水平低3182.46元。由此可知,新疆农牧民的总体收入水平低。根据调查,新疆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表4

第一,自然条件恶劣导致农民增收困难。恶劣的自然条件、脆弱的生态环境、频繁的自然灾害使调查地区农牧业生产发展后劲不足、农牧民收入不稳定、波动大,易返贫。比如,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是全疆地表水资源最少的干旱贫困县,干旱、干热风、霜冻、诺海风和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使农牧民生产、生活成本均远高于其他贫困地区。在农牧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较低的情况下,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对农牧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导致其难以提高收入。

第二,土地资源少、生产规模化程度低限制农牧民收入增长。根据调查,包括旱田、开垦的土地和买来的土地,调查对象人均土地面积为4.65亩。其中,南疆为3.27亩,比北疆少3.01亩。而且土地依照好坏、远近、水旱田等搭配的原则,分配给一家农户的土地位置往往不在一起,造成土地地块分割零碎、农户难以实行规模化经营、效益不高、收入增长缓慢。另外,调查中55.77%的农户认为土地少是限制农户提高收入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三,农牧民收入来源单一导致收入增长缓慢。调查显示,83.68%的农户家庭收入主要来自于种植业和畜牧业。其中,50%的农户除了种植业和畜牧业以外没有别的收入来源。可见,农牧民的收入过分依赖于第一产业,这必然导致他们的收入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发生而波动,影响收入的稳定性。收入来源单一主要由新疆农村产业结构单一所造成。与农户访谈得知,即使有些农户在农闲时间参加政府举办的各种技能培训,因为就业机会甚少,很难利用所学的技能提高收入。

第四,劳动力缺乏制约农牧民增收。调查户户均劳动适龄人口为3.08人,人口负担系数为0.57,而同期全国平均人口负担系数为0.35,说明新疆农村劳动力的抚养负担较大。此外,60.6%的调查户认为劳动力少是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调查中发现,因病、残、老、事故等原因失去主要劳动力导致不少家庭陷入贫困。

2、支出情况。从每项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大小顺序来看,第一位是家庭生活支出,比重为66.67%;第二位是农牧业生产支出,比重为42.06%;第三位是医疗支出,比重为33.24%;第四位是儿女的教育支出,比重为28.73%;第五位是给予父母的生活费,比重为15.68%,排在最后的是盖房支出,比重为14.47%。农牧民指出,农产品价格提高缓慢的情况下,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快速提高导致收入增长缓慢,而有些年份收入却负增长。20002013年新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经营费支出年均增长速度为37.69%,比同期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26.99%10.7个百分点。通过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普及、监管并完善农资市场、切实保证农业补贴政策的落实等措施来避免农资价格提高和农民生产积极性降低。在访谈中农民指出农业税的取消及其他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经营收入。

(二)社会保障制度参与情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帮助农牧民减少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支出,促使他们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提高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能力。这无疑有助于农牧民收入的提高、贫困的减少。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与情况。调查显示,35.8%的农民家庭有重症患者,说明经常性医疗支出已成为这些家庭的后顾之忧,也将可能使他们陷入贫困。将近60%的调查对象选择立即去正规医院接受治疗,这一方面说明大部分农牧民的医疗卫生意识较高,另一方面则说明在实施合作医疗制度之后,由于看病支出减少,农牧民能够选择更好的医院去看病。调查中得知,93.6%的农民家庭已参加合作医疗,表明农民参合积极性很高。农民指出,通过医疗支出一定比例的报销,减少他们特别是家有慢性疾病和重症患者的经常性医疗支出,防止他们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但仍然有6.4%的调查对象没有参加农村合作医疗。至于原因,未参合的41.1%的农户认为看病报销手续繁琐、定点医院收费高,17.58%的农户缴不起保险费,11.86%的农户认为报销医药费比例低,11.44%的农户认为看病不方便,10.6%的农户已参加了商业保险,7.42%的农户认为身体健康,没有必要参加合作医疗。有些受访者指出,由于对报销所需的资料和报销期限不太了解,导致农民来回跑几次才能报销或过了期限没能报销。虽然有些村组织帮助低保户缴纳保险费,但仍然有一些农民交不起保险费。村镇公交落后、有些村没有卫生室、即使有卫生室但没有卫生人员和主要药物等原因导致农民看病困难。新疆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均匀、乡县级医院医疗水平不高、市自治区级医院医疗水平较高却医疗资源紧张、不同级别医院之间转院困难等问题导致农民不能及时接受最佳治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民参与合作医疗的积极性。

2、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参与情况。农牧民将来养老方式的调查结果如下:“依靠子女”为60.9%,“依靠自己”为44.93%,“依靠农村养老保险”为42.65%,“储蓄养老”为15.42%,“土地养老”为9.43%。数据说明农民虽然还没有摆脱“种地养家”、“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但四成以上的农民也希望依靠农村养老保险安然度过晚年。农民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态度从不了解、不接受到接受、抱希望的转变为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铺基垫路。

调查显示,61.85%的调查对象已参加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参合情况相比,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参合率较低。至于原因,未参合的43.66%的农户认为对这项制度不了解,39%的农户将靠儿女养老,27.27%的农户交不起保险费,16.12%的农户想要靠土地养老,12.12%的农户因周围人没有参加自己也就没参加,9.92%的农户对管理机构不信任,8.54%的农户怕政策变、兑现不了、不可靠,8.4%的农户担心养老金将不能满足自己的养老需求,6.89%的农户认为自己年龄大了,投保收益不大。另外,14.46%的农民认为还有其他原因,比如自己还年轻,等年龄大一点再说;出门在外,没能交保险费;已参加职工社会保险;等等。上述数据表明农民对养老保险制度的不了解是导致该制度参保率较低的最重要的原因。有些农户指出,60岁以上的老人目前每个月领取的保险金少,不能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由于对我国发展情况缺乏理解,很多农民认为我国政策频繁变化,对政策的持续性信心不足,害怕养老保险金未来不能兑现。由于基层管理工作中存在不够重视政策实施的公平性和公开性,有些农民对管理部门不够信任。由于不少年轻农民对养老保险的理解不充分、保险意识差,导致他们认为自己年轻、健康,没必要为未来不确定的事情现在缴费。

农民一般通过信用合作社或村集体经济组织缴纳养老保险费。但由于信用合作社在村没有设立营业网点,农民亲自去乡镇缴费又不太方便,因此一般通过村组工作人员缴费。但村组部分工作人员没有编制,人员流动性也较高。因此,通过工作人员缴费可能会存在资金安全隐患。虽然还没有发现这种情况发生,但将来一旦发生将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养老保险体系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建立统一的网络,这可能会降低流动性强的农民对农村新型养老保险的参合积极性。上面已指出27.27%的农户缴不起保险费,说明一人一年100元的最低档次的缴费标准对新疆低收入农户来说依然较高。因此,笔者建议增加缴费档次,设立更低缴费标准,使缴费标准设立在低收入农民的支付能力范围之内。并同时建议各级政府齐心协力为低收入农户缴纳部分或全部的保险费。

(三)农村贫困状况

1、农村贫困规模。在调查中,因无法准确获得调查对象总收入与生产支出精确的数据,我们无法根据国家贫困线确定贫困人数。因此,本次调查主要以农村低保对象作为贫困人口统计贫困规模。调查显示,33.7%的调查户被列入为农村低保对象。其实,调查对象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农牧民更多。“按国家新的扶贫标准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格),2013年新疆贫困人口为222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9.8%,比全国平均贫困发生率(8.5%)高2.33倍,比贫困发生率最低的广东省(1.7%)高11.65倍。”

2、调查对象对扶贫工作的认知度及评价。调查显示,57.1%的农户了解在当地实施的扶贫政策,说明一半以上的调查户关心国家的扶贫政策及其对自己带来的利益。但仍然有42.9%的农户不知道扶贫相关政策。这一方面说明农户不太关心此事;另一方面则说明扶贫政策在农村的宣传力度不够。

77.03%的农户指出村委会确定低保对象时公开征求群众意见,表明低保政策的实施过程基本遵循了公开原则。但73.93%的农户认为周围有该得到但没能得到低保金的农民。这一方面表明新疆农村贫困面积大,但由于资金不足等原因,低保政策无法涵盖所有的贫困群体;另一方面则表明低保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人情保”、“关系保”等问题。针对此问题的解决,笔者建议建立低保对象收入变动定期跟踪检查制度、农村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的动态管理机制。另外,还应该在各个县、镇设立工作热线或举报电话,鼓励群众举报违法违纪行为,并对违法违纪者实施严厉的惩罚措施。(表5

调查中得知,享受低保的61.33%的农户认为低保金不能保证基本生活,表明虽然政府几次提高了低保标准,但与较高的物价及基本生活开支相比还是不够的。调查显示,37.62%的农户认为在扶贫项目中发放贫困补助使他们受益最大。因为直接补贴方式立即满足农牧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实现他们的短期利益。但同时不少农民也肯定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五通”基础设施建设及提供就业机会等扶贫措施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好处。很多农民特别强调,原有住宅老化并缺乏资金的情况下,政府提供资金或工程所需实物的形式帮助农民盖抗震新房,使农民十分满意。调查表明,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政府多元化的扶贫项目实施效果不错,需要进一步实施与落实。

3、调查对象对贫困原因的认识及脱贫措施的建议。调查显示,调查对象认为以下因素导致贫困:农业以外几乎没有其他经济来源(68.45%)、劳动力少(59.24%)、子女上学负担重(41.75%)、家庭成员患重病及残疾(34.27%)、当地自然条件差(33.88%)、子女抚养负担重(14.81%)、赡养老人负担重(11.84%)。除此之外,访谈中不少农户也提出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懒惰、酗酒、赌博等也是导致贫困的原因。可以看出,在农民看来很多错综复杂的客观和主管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贫困。通过调查,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产业结构失衡,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少及无法就地转移、农户收入来源单一。

对于返贫情况的调查,63.52%的农户认为当地存在脱贫后又返贫的现象。受访者认为以下原因导致返贫:事故灾害(63.17%)、因病返贫(58.94%)、自然灾害(43.38%)、子女上学负担重(41.61%)。另外,还有9.6%的调查对象认为生产及投资决策失误、婚姻支出、懒惰、不良行为(赌博、酗酒)等也导致了周围脱贫的农民再次陷入贫困。不少农民特别强调,因交通事故或重病失去主要劳动力或因此产生的庞大的医疗支出是导致返贫的最主要的原因。

对于如何摆脱贫困,农户认为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个人努力(71%)、政府资金支持(63.91%)、政府政策支持(61.35%)、就业机会(50.97%)、技术培训(46.8%)、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37.68%)、社会的支持(34.48%)及其他(6.01%)。这里的“其他”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可以概括为以下主要几个方面:首先,多数农户认为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改善水利设施、解决灌溉水源差及缺水是当前最重要的问题;其次,大部分农民认为收入来源多元化能够让他们摆脱贫困。为此,他们需要时间、资金和有利可图的机会。所以他们希望减少集体劳动、政府提供更多的低息或无息贷款、延长贷款期限和增加就业机会;再次,有些农户提出要减少农业生产规模化过程中生产决策失误现象。在调查中发现,有些乡村在实施农业生产专业化与规模化过程中,由于基层组织生产决策失误导致农户受损。笔者认为,无论是农民或集体经济组织做出决策,必须以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作为基础,才能避免或减少决策失误。因此,建立并完善农村信息市场显得非常重要;最后,不少农民认为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农村技术教育的发展能够使他们脱贫致富。我国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贫困学生实行的“三免一补”政策和近年来大力实施的职业教育政策已卓有成效。扶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采取多种综合措施,同时也需要贫困群体本身、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三、结论及建议

通过调查发现,新疆农村贫困最重要的原因是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新疆农村产业结构失调、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农村二三产业严重落后导致农牧民的收入来源过分依赖于农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机会甚少、农牧民难以从事其他行业来提高收入。因此,笔者认为解决新疆农村贫困问题最重要的举措仍然是大力推进新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笔者建议每个地区根据自己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确定当地的优势农业产业,围绕着优势产业逐步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围绕着小镇和企业及居民积聚的区域发展小城镇,并逐步实现农村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首先,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外部环境,政府在进一步实施并巩固目前的扶贫战略的同时,注重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特别要注重健全农产品批发市场,拓宽农产品的运销渠道,并充分利用市场的信息化功能,为市场主体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从而帮助他们制定准确的生产与投资决策;其次,政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衔接农户与市场的主要纽带提供宽松的市场准入条件和便利的资金筹集环境;再次,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因此,长期来说需要进一步发展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调查显示只有12.66%的调查户最高受教育程度在“小学”以下,表明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不错。新疆全部地区即将实现15年免费教育,这将会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和脱贫能力。短期来看,注重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保障农民科学的从事农业和带着技术转移;最后,上文已指出71%的农户认识到贫困群体自身脱贫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的努力是使他们脱贫最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贫困群体也需要社会的关怀和支持。因此,有必要建立衔接社会上非贫困群体与贫困群体之间的关系纽带,保障非贫困群体向贫困群体提供资金和精神上的支持,提高贫困群体摆脱贫困的信心。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赵国明.奋进的进程——新疆扶贫开发探索与实践[M.新疆人民出版社,2011.5.

2]任春丽,王余丁,赵邦宏.农村贫困状况调查分析——基于河北省调查问卷的分析[J.经济论坛,2011.4.

3]石玉梅,张敏.新疆南疆贫困地区新农保实施现状调查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3.6.

4]张秀生,马晓鸣.农村社会保障与农民收入增长的相互作用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137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