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管理/制度
物联网环境下供应链风险与规避
物联网环境下供应链风险与规避 作者:刘雪梅 时间:2015/12/10 14:26:36 浏览:1082次

  [提要]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环境下的供应链模式日趋成熟,供应链的高效管理与现代智能化技术的运用成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手段。本文针对物联网环境下的供应链运作模式,按照物联网技术的结构分类对整个供应链上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
  关键词:物联网;供应链;风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6日
  一、问题提出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环境下的供应链模式日趋成熟,我国供应链正处在由传统供应链向现代供应链转型的关键时期,新技术手段的应用、新的供应链运作模式,在提升供应链的价值和降低传统供应链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通过风险分析研究以保证质量安全,提高供应链效率,增加供应链利润,是适应生产经营方式向社会化大生产加快转变的需求的有效途径。因此,开展物联网环境下供应链风险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基于物联网环境下供应链风险分析
  供应链具有结构复杂性、市场不确定性、市场力量不均衡性以及脆弱性等特点,生产资料的供应、生产加工,而后经过批发商、零售商最终到消费者等各个环节参与者众多,生产资料批发商、零售商,个体,批发市场、零售终端以及最终消费者,生产和消费具有时间差和空间差,市场信息极为分散且不确定,无论是个体还是流通加工企业都难以全面把握市场供求信息,供应链中物流能力的大小,包括运输、包装、储存等能力的大小强弱,都直接决定着商品流通的规模和速度,也影响着商品流通的深度和广度,供应链体系不能发挥正常的供给功能,从而使供应链在结构以及运营机制等方面表现出较大的脆弱性。
  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我国企业进行产业链、商业模式的调整,由于物联网是一个整体的网络平台,单纯的一个或者几个企业对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并不能形成一个大范围的网络,这样往往会导致整条供应链复杂混乱、运作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的出现。我国物联网发展较晚,对于物联网这一特殊环境下的供应链风险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供应链风险也没有较为系统的归类,各风险因素对整条供应链影响的大小也没有较为具体的定量分析,该方面的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物联网环境下的供应链是在传统供应链的基础之上,融合物联网的技术特点,实现安全生产、实时监控、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共享等,按照物联网的技术结构将供应链风险分为感知层风险、应用层风险、网络层风险及其他风险。感知层风险主要包括:温湿度控制及病虫检疫设备故障风险、检测不及时不准确及反应不及时风险、采购风险、配送设备故障GPS等设备故障风险、货物丢失风险;应用层风险主要包括:合作风险及内部运营风险、需求波动风险、供应波动风险、社会经济风险、政策法规风险、价格风险、成本收益风险、组织管理风险、竞争风险。网络层风险主要包括:信息传递不对称风险、信息泄露风险、虚假信息风险、GM技术风险、物联网标准风险、信息丢失风险、恶意信息干扰风险、网络不稳定风险。风险因素关系如图1所示。(图1)

 

 

 


  三、基于物联网环境下供应链风险规避
  供应链风险规避是要在保证供应链中的一切活动能够顺利的达到最优的效果,应该考虑风险规避工作不应该对整个供应链的运作造成障碍和影响;还应该考虑风险的有效规避是把风险防范看作是对供应链活动中所出现问题的简单补救。供应链风险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在识别出供应链风险并对供应链风险做出评估的基础上对现有供应链进行一定的整合,给出系统的科学的供应链风险控制与规避方法,从实际操作角度对供应链进行整体优化,从而提高整条供应链的价值。艾耕云和陈俊芳的研究表明,供应链的风险波动会按照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在一定的波动范围内,供应链会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一定的风险水平并不能导致供应链系统出现严重问题;二是在供应链风险水平超过正常波动范围的情况下,会导致整条供应链崩溃,因此如果能找出一个定量衡量供应链风险波动的指标,就能做出合理的调整计划,避免由于过多的调整所造成的成本风险,也可以对整条供应链的运作状况做出很好的评价,为供应链的管理者和参与者提供准确的预警信息。
  1、物联网环境下完善供应链应急投放网络体系建设。加强应急调控骨干企业队伍建设,提高迅速集散应急商品的能力,发挥进口功能,供应链风险预警体系对供应链风险的监测不仅具有预测未来的价值,而且要具有分析风险趋势的作用。它把供应链经营活动视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分析过去的基础上,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即风险预警监测应是一种动态的分析监测,而不是一种静态的反映。
  2、物联网环境下建立供应链风险应急联动机制。应急联动机制,是当供应链的日常监控活动无法有效制止与避防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而将陷入灾难性危机时,采取的一种特别应急管理方式。它是一种例外性质的管理,即只有在特殊境况下才采取的特别管理方式。一旦供应链安全状态恢复到正常可控状态,应急管理的任务便告完成,由日常监控环节继续执行预控管理的任务。作为供应链上的关键成员,核心企业要树立维护安全的社会责任,站在整个供应链的角度,针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建立以应急预案为准备、以物流网络为基础、以保证安全供给为目标、以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原则的物联网环境下的应急联动机制。
  3、加强信息监管力度,规范信息流通渠道。加强对流通信息的审核,审查力度显得尤为重要,在信息源头上降低信息安全风险,在物联网环境下的供应链中信息发布时也可以考虑采取实名制跟踪信息源,在信息安全事故发生时,实名制方式能够很快速地找出信息风险的源头,从而能够降低信息风险发生的概率。
  4、提高自身信誉度,加强市场辨别能力。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应增强自身的技术水平,以满足物联网环境下供应链的需求,加强对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的辨别能力,准确选择可信赖的合作商。例如,供应商选择与评估就是一个对信誉风险进行控制的方法,企业通过设定多个信誉指标对不同的供应商进行评估,从中选择可信赖的供应商保持长期的业务往来与合作。
  (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刘沂.农业企业风险的整合治理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8.5.
[3]陈震红,董俊武.战略联盟伙伴的冲突管理.企业管理,2004.3.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770732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