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城镇化与区域金融发展综述
第556期 作者:□文/闵 婕 时间:2017/3/2 11:34:45 浏览:1148次

[提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城镇化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金融与城镇化发展密不可分,互为依存。分析研究金融发展对城镇化进程的作用机理,在有效的金融体系下为城镇化建设中的城市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等方面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对于加快城镇化进程、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实现经济稳定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区域金融与城镇化的内在关系,并通过区域金融带动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区域金融;区域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1228

一、引言

城镇化是跟随工业化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金融作为经济核心必然对城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通过推动农业产业化、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城镇设施建设进行融资等方式,金融影响城镇化的进程。现阶段我国虽然进入城镇化水平快速发展时期,但金融的发展与城镇化的发展均具有不均衡性。因此,在各个不同区域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发挥区域金融的资源配置作用以及相对应的政策的选择有很重要的实际操作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

刘欢欢(2015)认为城镇化是跟随工业化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金融作为经济核心必然对城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通过推动农业产业化、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城镇设施建设进行融资等方式,金融影响城镇化的进程。我国金融的发展和城镇化发展进程均具有不均衡性,因而探究区域金融发展和区域城镇化以及各个区域金融发展对城镇化影响的差异对我国具有极大的政策意义,其实践和理论上的创新意义也是突出的。

李仁清(2015)以效率为侧重点对中国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关系进行再研究,运用超效率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中国金融发展支持城镇化的效率进行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静态分析方面,20062012年中国31个省市的金融发展对推动城镇化发展有重要作用,且这种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差异。在动态方面,20062012年中国31个省市tfphc指数为0.971,其中金融效率和金融规模的指数均大于1、金融结构的指数小于1,说明金融发展中金融效率和金融规模层面对城镇化的作用是有效的,金融结构成为低效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东中西部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且三大区域金融发展支持城镇化的作用是低效的。

谷雨(2014)从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两个角度入手,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的资金利用离不开市场力量的配置,城镇化建设亟须高效的金融行业支持,金融行业的支持问题是关系到城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就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现状而言,城镇化进程中金融支持相对不足。

王恺(2014)提出:新型城镇化要求城镇非农产业部门有能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进而需要金融规模扩张的支持”这一理论假说,并利用我国各省、市、自治区19972012年相关统计数据,运用GMM法进行计量检验。计量结果显示,金融规模扩张能够对城镇非农产业部门就业容量产生明显的增进效应。同时提出,金融结构高级化有助于以资金为载体的创新资源在部门间优化配置,进而推动城镇产业结构升级这一理论假说。实证结果显示假说成立。金融结构高级化能够显著地促进城镇产业结构升级,且在资本密集型行业比重越高的地区越明显。

范兆斌、左正强(2004)以广东省为例,探索区域金融发展与城镇化的关系。探索发现,珠三角地区由于自身的区位优势,金融机构数量较多且发展程度较高,吸收大量外资,外资经济带动了乡镇经济,产生了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格局。而两翼地区和北部地区金融资源的匮乏使这些地区难以改善其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难以进行企业资本的更新和扩充,继而产生地区之间城镇化差距的拉大和失衡。此外,广东省由于开放的较早,市场经济比较发达,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中小企业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广东城镇化起着重要作用,但中小企业得到的金融资源和金融支持非常不够,故减缓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不利于农村城镇化进程。

邱云龙(2014)结合东北地区金融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现状,构建指标体系,并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对20002012年间东北地区金融发展对城镇化进程的促进作用进行计量检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东北地区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及金融效率的提高对地区城镇化进程起着促进作用,金融发展水平对城镇化进程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可以得出,东北地区金融发展程度的提升会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城镇化进程。

孙滨(2014)对山东省的金融发展现状、城镇化进程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并对山东省金融发展对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提供的支持进行分析,并选取金融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指标构造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来探讨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金融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单向原因,金融发展可以有效地推进城镇化建设。

王涛(2014)根据灰色关联度模型计算结果显示:第一,在对城镇规模、城镇质量和城镇化总体水平的支持上,政策性金融的作用都是最大的,这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情况相符;第二,金融与城镇化建设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城镇化的发展需要金融体系提供资金支持;第三,在19992008年期间,我国金融支持城镇化的现状是,金融支持力量供给不均衡,金融资源主要集中在扩张城市规模上,而很少关注城镇质量的提升,即城镇化太过注重于城镇规模,而在我们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前提下,金融支持城镇化更多的应当是注重提升城镇化的承载能力,不仅是城镇规模建设,更应是城镇质量建设。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各文献研究思路大致都为“文献研究——建立理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或政策建议”。在定性分析中采用的方法基本就是描述统计和对历年文献进行定性研究以及对所建立的理论进行研究。在定量分析中,刘欢欢(2015)主要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中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进行计量分析,来分析东、中、西三个不同区域之间金融发展对城镇化影响的差异性。李仁清(2015)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超效率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062012年中国31个省市、东中西三大区域进行静态和动态的分析。王恺(2014)在计量分析过程中,为防止内生性等问题可能造成的谬误,本文在必要时设定工具变量并用GMM法检验来保证其稳健性。孙滨(2014)运用时间序列中的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具体分析了山东省的金融对城镇化的支持程度。王涛(2014)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金融与城镇化建设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城镇化的发展需要金融体系提供资金支持。

(二)创新之处。大部分文献的理论创新之处在于摒弃了之前的单一方向研究,采用了多向互动关系研究,并将时间与空间相结合,即横纵交互式的分析。在分析客观事实及理论中摒弃了片面分析,采用更为全面的系统化分析从多个层次、多个因素及多个角度来对问题进行研究。研究方法上则是建立综合指标体系对协调发展进行分析及预测。在对两者关系进行研究时摒弃片面化,用多因素综合分析法来进行研究。

四、研究结论

通过分析,发现其结论中在分析我国城镇化时均认为城镇化的总体进程是不断上升的,城镇化的规模扩张速度超过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分析区域金融发展与城镇化之间关系时均是认为区域金融的发展对城镇化促进作用较为明显。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目前主要通过简单的资金拨付来发展城镇化,但我国应提升金融结构与金融创新等方面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

五、不足之处

各文献在收集过程中出于各种原因使得数据收集的时间序列长度不够,部分文献由于缺少一手数据而使得选取数据受到限制,这会影响对城镇化进程及区域金融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构建指标体系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指标具有连续性)。选取指标时只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具有较大的主观性),本人认为应多加选取相应指标从而在研究中具有一定的扩大空间,且因为收集数据的局限性也使得研究进行的不全面,理论和实证分析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六、小结

笔者认为8篇文献中大多是研究全国及各省城镇化与该区域金融发展的关系,仅有一篇考虑到目前国家的新型趋势是“新型城镇化”,即改变了曾经的城镇化快速发展模式而转向以人为核心的质量型城镇化(一味地追求速度会造成“空城”、“鬼城”等现象)。大多文章在实证分析中采用灰色关联度等计量模型分析,较为普遍。故实证部分本人认为可以采用目前统计前沿的方法进行研究(分位数回归法),这样既考虑到目前国家的前卫理论又结合了目前世界的前卫方法,必定会增加城镇化与区域金融发展的拟合程度。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欢欢.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城镇化研究[D.云南:云南大学,2015.

2]李仁清.我国金融支持城镇化的效率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5.

3]谷雨.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4.

4]王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陕西:西北大学,2014.

5]范兆斌,左正强.区域金融发展与广东省城镇化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04.

6]邱云龙.东北地区金融发展对区域城镇化进程支持作用研究[D.辽宁:辽宁大学,201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038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