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乳业龙头企业与奶农联结模式分析
第560期 作者:□文/邓 郁 时间:2017/5/1 10:35:57 浏览:945次

乳业龙头企业与奶农联结模式分析

/邓 郁

  [提要] 加快奶业振兴对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带动国民经济相关产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乳业产业化进程中龙头企业与奶农之间的联结模式,分析探讨龙头企业与奶农之间联结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乳业产业化进程健康发展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乳业龙头企业;利益联结机制;奶农

  本文为2016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604120303)研究成果;2015年度河北农业大学社科基金项目(课题编号:SK201504-4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313

  一、引言

  乳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居民膳食结构和体质的改善。近十年,我国乳业发展迅速,乳制品的消费大幅度提高,各乳企的规模也不断壮大,销售收入和利润也逐渐增加。但是,奶农的收入并没有同步稳定增长,甚至多地爆发倒奶杀牛事件,造成奶农生产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乳业龙头企业与奶农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因此本文研究乳业龙头企业与奶农的联结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乳企与奶农联结模式发展现状

  目前,乳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稳定阶段,龙头企业与奶农应遵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以此构建长期合作的利益联结机制。

  (一)乳企与奶农主要的联结模式

  第一,龙头企业+奶站+奶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奶站以私人经营为主,奶农以散养为主。奶农通过奶站与龙头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奶农按照之前签订的原料奶价格出售给乳企,乳企按照生鲜乳质量及数量支付奶农奶款。奶站的存在,便于集中挤奶、监控牛奶质量,减少了奶农与乳企的交易次数与交易成本。但目前这种模式的产业化经营存在缺陷,主要是龙头企业、奶站、奶农三个经营主体未能较好地形成利益共同体,当市场需求及价格发生变化时,龙头企业会把风险间接转嫁到奶农身上,在这场博弈中奶农往往利益受损。目前,这种模式逐渐减少,主要原因是龙头企业管理成本高、合同形式不规范、共同防范市场风险能力差,同时龙头企业对奶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奶农也面临奶牛疾病及防疫等资金缺口。散养准入门槛低,由于利用劳动力和耕地资源优势,其经营成本较低,但因资金、技术、原料奶质量等因素制约其发展,目前散养模式基本很少了。

  第二,龙头企业+奶牛小区+奶农模式。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后,各地方政府大力推广奶牛养殖小区建设,小区为奶农提供一系列技术培训及养殖服务,小区内按照规模化经营、科学化管理、产业化运作的现代化组织方式实行集中式统一饲养。从全国范围看,这是目前奶牛养殖者最主要的方式。但是,部分奶牛小区奶农素质、管理水平低下,经济效益没有明显提高,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奶牛养殖小区。一般只能实现统一挤奶,至于统一配种、统一饲养、统一防疫均难以实现,小区内的奶农关系松散,没有形成互动关系。因此,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健全小区管理制度,完善防疫系统,才能真正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经营。

  第三,龙头企业+奶业合作社(奶农协会)+奶农模式。奶业合作社是世界许多发达国家乳业体系的重要组织模式,通常是由奶农自发成立或者养殖大户牵头成立,以奶牛折股入社,合作经营。这种产业模式有利于奶业产业链条上各参与主体利益联结紧密,更有助于向奶农提供技术培训、供销信息等,提高奶农的经营地位和经营效益,调动奶农的积极性,从而达到龙头企业与奶农互利共赢的目的。但是,目前国内很多地区的奶业合作社,大多是政府主导推动养殖小区转变为合作社,并非本质的变化。因此,加强奶农组织化,真正让奶业合作社成为奶业产业化的良好载体,成为奶业产业链中连接龙头企业和奶农的桥梁。

  第四,龙头企业+规模牧场模式。规模牧场经营模式包括养殖大户投建的规模养殖场、龙头乳企投资兴建或者参股控股建立的奶源基地。政府对布局合理、具有一定规模、设备完善、卫生防疫好、技术和管理水平高的养殖大户给予融资支持,推进其向规模化牧场发展,以全面提高奶牛场的经营水平,以达到科学养殖的要求。龙头企业自建牧场的模式中,企业为养殖场提供技术、防疫、资金、设备等配套服务。但目前规模牧场的规模水平不等,管理上也参差不齐,所以收益水平也不尽相同。由于缺少资金支持,即使养殖大户也很难发展成规模牧场,当前规模牧场主要是龙头企业投资建设的形式。

  第五,龙头企业+奶联社+奶农模式。奶联社是由乳企搭建平台,以股份制公司的形式,吸纳奶农以奶牛入社的商业经营模式。奶联社把种植业、加工业、养殖业结合起来,形成饲料种植加工-奶牛养殖-肥料生产的产业链。奶牛饲料的科学配方和自主加工降低了饲养成本,也提高了奶牛单产量和原料奶的质量。奶农获得回报的方式主要有入股分红、保本分红、固定回报、合作生产四种,目前最常见的是入股分红和固定回报,其中入股分红已扩展到养殖牧场、合作社等领域。但是,奶联社也存在对奶农利益保障不足,尤其是固定回报,约定5年后奶牛归奶联社,这无疑增加了奶农的风险。

  (二)乳企与奶农联结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饲养成本高,成本利润率低。奶联社的泌乳牛单产最高,散养单产最低,规模牧场高于奶牛小区和合作社。一般生鲜乳的收购价格也是奶联社、规模牧场高于小区和散户,而散户单产又低,所以对于组织化程度低的散户来说,利润率很低。奶联社和规模牧场基础设施完备,拥有机械化设备和先进管理技术,但是生产经营成本、固定资产折旧、管理费用、财务成本等成本也跟着增长,加之我国奶业养殖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规模效益尚未发挥出来,所以规模牧场单头饲养成本较高。近几年,饲草料价格逐年上涨,增速大于原料奶的收购价格,使得养殖业利润空间微小,成本利润率低。

  第二,奶农组织化程度低,奶农利益难以维护。目前,从全国范围看,大部分已实现养殖小区的生产模式,但政府推进的集中统一饲养,多数奶牛小区无法全部实现。现有奶牛合作社很多处于有壳无核的状态,奶农作为合作社成员却很难成为合作社的真正受益者。

  第三,奶业产业面临多种风险。从全国范围看,大多数地区奶牛养殖水平落后,大多数由散户发展到奶牛小区的奶农专业知识缺乏,对于奶牛疫病的预防、自救能力不强,加之近亲繁殖、饲料配比不科学,产奶期短、疾病多发,饲养风险大。除此之外,食品质量安全也对奶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风险。原料奶收购点数量多,监管难度大;乳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缺少第三方检测;生产、加工、运输监管不到位,管理标准有待完善。对整个产业链有效管理是规避奶业风险的重要途径。

  三、对策建议

  (一)维护和保证奶农利益。第一,每一位奶业工作者有责任把现代奶业思维应用于实践中,龙头的乳企应对奶农提供技术培训,提高奶农饲养和管理水平,使其成为高素质的新型奶农,进而提高养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收益;第二,鼓励乳企为奶农提供贷款担保或者融资支持,解决很多奶农由于资金限制无法扩大规模的问题;第三,推广低成本优质牧草,探索种养结合饲养模式,降低饲料成本;第四,建立第三方生鲜乳检测机构,按月或者季度确定生鲜乳的参考定价,从而保障奶源充足时,奶农的收益;第五,当散户或者小规模牧场面临奶牛养殖收益缩小时,奶农需转移劳动力开拓新收入渠道。龙头乳企作为合作者,也应尽可能为奶农提供就业机会;政府也应有相关政策,帮助奶农度过困难阶段。

  (二)提升和发展奶业合作社经济组织。第一,完善合作社内部管理制度,让奶农在公平的基础上入股,可以以奶牛、劳动力、资本等多元化方式折股入社。采取民主选举和民主决策制度,保障奶农在合作社的发言权;收益分配要公平合理,各项财务支出公开透明;完善合作社的资本运作,除了奶农入股外,还要争取多方面的资金支持,如政府补贴、金融机构贷款、企业支持等,解决合作社所需资金问题。第二,提高合作社的竞争力。合作社要以奶农利益出发为其提供供求信息,整合资源,加快奶业产业链发展。第三,借鉴国外奶业合作社经验,由合作社开发新的乳制品、绿色农产品、休闲农业旅游、发展饲料加工等,为奶农开辟更多增收渠道。第四,扩大规模,形成规模经济效益。第五,出台奶业合作社的法规政策,从而使合作社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奶业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乳企真正合作共赢、风险共担。

  (三)加强政府职能作用,促建奶业质量安全监管。第一,政府应多渠道宣传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提高消费者辨别能力,及时披露乳品质量信息,恢复消费者对国产乳品的信心;第二,政府应定期组织奶专家深入农村对奶农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奶业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第三,政府应加强市场信息引导工作,让知识水平和生活环境有限的奶农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以应对市场行情的变化,降低奶农的经营风险;第四,加强对奶农信贷服务体系建设,对生产水平较高、有一定规模的散户,给予资金和信贷支持,解决奶农规模化进程中的资金缺口。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倪学志.新型原料奶生产组织形式奶联社的经营模式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38.4.

2]王维.呼和浩特市乳业龙头企业与奶牛养殖者利益联结机制问题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

3]钱责霞,郭晓川,邬建国,郭建军.中国奶业危机产生的根源及对策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3.

4]李品.内蒙古乳产业龙头企业与奶牛养殖者利益联结机制博弈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1437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