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河南农业龙头企业联农带农问题研究
第564期 作者:□文/祝坤艳 时间:2017/7/3 14:27:43 浏览:990次

[提要] 农村产业融合的参与主体在形成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上作出有益探索,但当前的利益联结机制仍不健全,缺乏有效的联农带农作用,对农户的辐射带动力小,为此,研究当前河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问题对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及河南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研究发现,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管,订单履约率低;竞争大于合作、损害农户利益;土地租金不合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不够大,发展水平不高且质量参差不齐;农民职业化经营程度低下,家庭(或大户)农场经营者普遍处于依靠经验种植养殖阶段;缺乏现代农业科技人才等问题。

关键词:产业融合;龙头企业;利益联结;农民职业化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重点科研资助项目:“河南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7A790048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59

    一、缺乏有效监管,订单履约率低

调研中了解到,“公司+合作社+农户”和“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还处于比较松散的、不太规范的状态,利益联结机制比较脆弱,在订单式生产中合同订单履约率低、原料采购随意性大。关于此问题课题组针对中牟、新郑、荥阳、郑州市各区部分农户进行了问卷和访谈调查,主要对种养殖户与涉农加工企业的合作进行了调研,部分农户反映企业违约的现象比较常见,有些农产品和家禽家畜价格波动较大,如果合同履行时市场价格低于合同签订时的价格或者市场价格高于加工成本,很多企业会选择违约以降低自身的风险,如此以来风险就全落到农户身上。根据问卷 “您对企业合同的履行及效果满意吗”调查结果可知,非常满意占比仅为10.2%,满意占比25.6%,一般及不满意合计占比达64.2%。违约使得一二产业融合风险大、收益低,严重影响了郑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顺利发展。

二、竞争大于合作,损害农户利益

有些企业搭便车,利用当前优惠的农村政策,积极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与农户有竞争、无合作,不顾农户利益,在农民合作社中“一股独大”,甚至取得优惠政策后从事非农产业。2015年被调查农户流转的5148亩土地中,有1957亩耕地用于种植粮食作物,占38%;有2882亩耕地用于种植蔬菜、瓜果或者培育花草、进行养殖等非粮农业,占流转耕地的56%;进行“非农”经营的耕地有309亩,主要是建厂或者办企业,占6%。农户流转出去的土地非粮化特征显现。

三、土地租金不合理

调研发现,有些经营主体为了扩大种植规模,向农民流转土地,租期大多5年以上,甚至长达十年或数十年,但租金不变或者涨幅明显低于同类耕地租金的涨幅(租金每亩500元左右,郑州城中村除外)。所以,在产业融合推进过程中,农户参与积极性较低,土地流转难度较大,成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第一道障碍。2015年,1500个被调查户895个土地流转户中,263个土地流转农户(占895个土地流转户的29%),每亩土地流转费用在500元以下,这些多是流转给亲戚、朋友或者邻居,收取费用较低,还有一些农户不收取任何费用把土地流转给他人。在500700元之间的有325户,占36%;在7001000元之间的有257户,占29%;在1000元以上的有50户,占6%,多是因为建厂、办企业,土地用于非农产业。综上,在接受调查的土地流转农户中,35%的土地流转农户每年可以从每亩流转土地中获得700元以上的收益。农户普遍认为土地流转费用偏低。

四、河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三产融合力度有待加强

河南成立了大量的农业龙头企业,但是龙头企业并没有真正发挥联农带农的作用。截至2015年底,河南已经规划了517个产业集群,涵盖了农业领域的11个产业、50多个子产业。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835家,实现年营业收入207022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营业收入的27.6%,稳居河南省“第一支柱产业”。2015年河南有6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760家省级龙头企业,其中356家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2016年河南省国家级龙头企业中共有55家公司通过监测,通过检测的企业有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大程粮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郑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434家,经河南省认定的农业产业化集群有14个,雏鹰、白象、思念、好想你、三全等一批郑州农产品品牌走向全国,农业合作社2500家左右。目前,郑州规模以上休闲农庄达223家,休闲农业年营业收入突破20亿元。

由以上分析可知,河南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导、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引领,实现农村资源要素合理配置、融合渗透,在促进三产融合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效,经验做法值得总结。但龙头企业带动三产融合力度仍有很大提高空间。当前,河南农业龙头企业或农业合作社,以资金或土地入股的不多,很多农田仍处于分散经营中。有些企业吸纳的农户数量过少,目的不纯,成立企业或合作社不是为了带领大家脱贫致富,而是利用国家惠农的各项政策,套取资金支持;还有的合作社成立之后运营结果不理想,成为摆设。

五、农民职业化经营程度低下

家庭(或大户)农场经营者普遍处于依靠经验种植养殖阶段,大部分务农者只有初中和小学学历,同时年龄偏大。76%的务农者只有初中、小学文化程度,11%的被调查者具有高中学历,达到大学文凭的仅有5%的人员。文化水平低下成为学习和掌握农业技术的巨大障碍。家庭农场的经营无法实现大规模、现代化、信息化及智能化。

为了解决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的问题,政府及社会相关组织集中力量建设各级培训学校,成人高、中、初等学校均设有专门为农民提供培训的部门,比如成人高等学校中的农民学院、中等学校中的农民中学、技术培训学校及农民初等学校。为农民提供再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但是农民积极性不高,主动参与的农民数量较少,即便少数农民参加了再教育,收获不多,导致培训机构流于形式。如表1所示,各类农民学校共12572所,教职工数24660名,在校学生数2873330名。平均每个学校有1.96名教职工,229名学生。2014年仅有农民学院招生4899名学生,各类学校2014年毕业生3001736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生源不好、师资力量不足、农民对再教育兴趣不大、各类学校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当前,河南农民依然存在学历低、文化水平低等问题,很难实现职业化经营。(表1

六、缺乏现代农业科技人才

由于过去农业的分散经营,农户经营农业时感到成本高、收益小,很多人对农业产生了抵触或者放弃的心理,要么外出务工,要么继续读书(但是很少选择农业类专业),导致当今能够从事规模农业、现代农业、懂农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从农业科技人员职称结构看,中高级职称比例过低、高级职称仅占21.37%,与国家农业科技人才25%的高级职称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河南农业人才中级职称占比26.99%,比国家中级职称占比(35%)低8个百分点,没有足够的人员从事农业技术岗位。从数量看,按照河南农科院编制人数计算,每万名农村人口仅有0.13名农科院编制人数,每千公顷耕地配备0.1人农科院人员。与全国0.660.38人的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在中部六省中也不占优势。此结果与河南第一农业大省的称号不配备。河南作为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科技人才的现状如不改变,将很难满足当前对科技人才的需求。农业科技人才的稀缺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河南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顺利发展。(图1,资料来源:根据河南省农业统计年鉴、河南省农科院、河南省统计年鉴资料整理)

 

 

 

 

 

 

 

 

 

 

 

 

 

(作者单位:郑州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马晓河.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J.中国合作经济,2015.2.

2]赵海.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农村经营管理,2015.7.

3]戴春荣.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融合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2016.3.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154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