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智慧城市演进及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研究
第564期 作者:□文/彭昕星1  姚震寰2 时间:2017/7/3 14:31:26 浏览:805次

[提要]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对我国当前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能够促进城市管理的高效运作,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城市经济的绿色发展,促进城市民生问题的改善。城市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是构建智慧、协同的城市信息系统,如何实现应对各种需求做出准确、高效的智能响应,是智慧城市实现的最高目标。

关键词:智慧城市;信息服务平台;能力构建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329

一、智慧城市的演进及其特征

(一)智慧城市的内涵。对于“智慧城市”概念和内涵的解释,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政策引导城市集约、紧凑、高效发展。2000年,美国提出“精明增长”概念,并以此为原则指导城市规划建设;二是信息技术的变革和进步,带来新的城市形态出现,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带动了“数字城市”、“信息城市”等城市组织形式的出现。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信息时代的城市形态向智慧城市建设转变。对智慧城市两个方面解释的视角不同,前者强调通过城市土地利用节约、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后者强调信息技术在城市系统建设、城市功能提升等方面的重大作用。

(二)智慧城市的演进。纵观当前智慧城市的建设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信息化城市建设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注重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建设,如光纤铺设、卫星站点修建、跨国海底光缆接通、带宽扩展和网络架构等;第二阶段是数字城市建设阶段,城市建设的主要资源围绕用户电子文档建设、数据库建设、信息传递、互联网的应用开发等;第三阶段演进为智慧城市阶段,该阶段主要资源用于使城市的信息网络实现自动监控、信息自动采集、自动分析处理和自动决策等。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注重运用信息与通信技术推动社会、环境与管理的协调发展,其着力点是整合、惠民、绿色。智慧城市的三个发展阶段是前后紧密相续或互相交叉、交融的。总体而言,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的体现形式,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延续,其演进发展的历程受到ICT发展的巨大推动,是城市信息化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必然产物。

(三)智慧城市的特征。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延续和发展,是数字城市的更高一级阶段,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相比具有更高层次的要求、更宏伟的目标和更丰富的内涵。“智慧城市”是处于高级阶段的城市发展形式,它将科学的城市管理理念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以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为基础,重点关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实际需求,以便提高城市的全面整合、互动和协同。智慧城市是信息技术高度集成,信息应用深度整合的城市。智慧城市是以广电网、物联网、互联网为基础,更广泛深入地推进应用型和基础型信息系统的开发,更深入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通过信息技术渗透到衣、行、食、游、住、娱等市民生活的全过程;还要渗透到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政治等全过程,促进人的智慧与人工智能最大限度地在城市范围内进行集合。

(四)智慧城市管理的新要求。智慧城市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该管理应该通过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的公共价值,从而搭建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城市平台。智慧城市管理的主要要求如下:一是民主化城市管理。民主化包括“民众参与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政府接受城市服务的新理念、建立价值取向等方面”。智慧城市为广泛的市民参与城市管理提供了实现途径和技术工具,极大地降低了城市管理民主化的成本;二是柔性性城市管理。柔性化智慧城市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其管理的主导思想主要表现为培养人、关心人、尊重人、开发人、激励人。该管理通过依靠价值理念的认同、思想文化的灌输、感情的互动,实现了高效率的良性循环,适应了城市居民需求层次的提高。信息化智慧城市运行中最为重要的资源是信息资源,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城市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

二、智慧城市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一)内部影响因素

1、公众期望。公众期望是人们在使用产品和服务之前对其功能效果的一种预先估计。公众预期与公众需求之间相互影响,公众需求产生公众对服务的期望,公众期望进一步刺激对功能的需求。对于智慧城市中政府管理部门提供的公共管理服务,城市居民的公众期望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智慧城市所使用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备、信息通信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否有效地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2、信息是否及时。包括:智慧城市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服务能否被市民快速吸收;政府管理人员是否具备高度的服务水平、服务态度热情周到、服务方式科学合理、服务效果符合居民预期。

3、感知绩效。感知绩效是衡量人们对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实际认同感,根据大量文献的研究结论,用户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与感知绩效是正相关关系。可见,如果政府管理者为市民提供了兴奋感知绩效,则居民就会对政府满意,反之则会感到失望。该指标来源于城市居民的主观感受,具有较大的主观性,智慧城市不同个体对其应用效果的主观感受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二)外部影响因素

1、城市基础环境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是智慧城市管理的物质基础,其作为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对城市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空间物质载体,深刻影响着居民自身发展和城市社区服务。比如,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可以通过智慧交通提供优良的交通环境,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有利于城市的市民和管理者之间的有效沟通,这些都使得城市生活和工作更加便利和舒适。

2、城市信息化水平。信息化水平综合考虑了城市管理中所使用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效果、学历背景、生活阅历和人生价值观等诸多因素,补充了城市居民对智慧城市管理效果的主观判断。通过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合理地评价智慧城市管理水平。

三、智慧城市建设路径选择

(一)突出区域优势地位。当前,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存在相互复制而“千城一面”、缺乏区域特色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结合城市的性质特征、功能、历史文化等,突出城市的区域优势和特色。针对“人走政息”而导致智慧城市建设缺乏长远规划等问题,要在充分论证、民主决策的基础上,制定能够突出区域优势地位的智慧城市建设的短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相应的规划应由当地人大按照法律途径表决通过并公布,以法治的路径确保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能够稳妥推进,不因城市党政主要领导的变化而“夭折”。智慧城市的建设应该结合当地区域优势而进行,保障相邻城市之间形成专业协作关系,促使相邻城市之间的经济结构实现互补和有序转换。

(二)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当前市场导向不足的问题,导致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由政府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却收效不够明显,且存在“重模仿、轻研发”现象,信息安全漏洞难以完全填补。为此,当前我国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好市场的导向作用,使市场需求真正成为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源动力”,以自由竞争、价格杠杆为手段,让市场“无形之手”充分发挥在城市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发掘创造更多的个性化、多样化的智慧应用,让智慧应用真正发展成为城市新兴产业,实现智慧增长。政府在主导此项建设过程中,必须走出“形象工程”误区,将其作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开展,以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在政府主导下,逐步提高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地位,让更多企业的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以市场化竞争促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政府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生产效益、生活水平。

(三)强化技术研究开发。智慧城市的建设在较大程度上就是新技术的应用,通过物联网和互联网的融合,对城市资源进行统筹配置、提升城市各类系统的运作效能。在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应不断强化技术研究开发,依托新技术培育新兴产业的发展,让城市成为“智慧中心”、“知识中心”。要通过政策法律手段不断优化技术研究开发的环境,强化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城市政府和相关机构要加强和科研教学单位的合作共同开发研究新技术,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依托技术创新培育新兴产业,不断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新的产业集群提升城市产业发育的程度、产业经济的效益。切实加强科技创新研发人才的培养,对不同部门和行业的人才资源进行整合,以鼓励性政策加快智慧城市重点领域的技术研究,对优秀人才给予全方位、高保障的福利激励。要注重统筹规划,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前期进行科学合理的顶层规划设计,明确政府相关部门和其他社会机构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权利义务,加强相互之间的协作配合,进行统筹管理和指挥。

(四)改进城市治理手段。当前,我国城市居民急剧攀升,城市各系统超负荷运行,“城市病”越来越严重且集中爆发,改进城市治理手段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就能够从根本上缓解“城市病”,提升城市的宜居水平。通过改进城市治理手段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能够从技术层面上不断提升城市公共设施的运行效率,避免城市的盲目扩充。智慧交通、智慧水电、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能够为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目前的关键在于,要不断改进城市治理模式,以更加高效的人性化、互动式的管理模式发挥智慧技术的功能作用。以城市智慧系统及时反馈居民需求,居民亦可通过智慧系统及时了解城市各系统运行状况而据此作出合理的工作、生活选择,从而提升城市政府工作效能,提升城市居民生活水平。■

(作者单位:1.吉林财经大学;2.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2109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