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基于我国大学录取率的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自主创业成为应届毕业生新的职业选择。本文就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项目选择问题进行探讨,对比我国南方与北方创业项目选择现状,为河北省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和路线规划进行可行性分析,寻找合适创新创业契机。
关键词:互联网+;河北;大学生;创业
基金项目:2017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usem模型的应用型本科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和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编号:SQ171079)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5月10日
一、引言
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人,互联网全国普及率为53.2%,与2015年底相比提升2.9个百分点,预计2017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将达7.72亿人。互联网发展对企业影响力显著提升,当代大学生作为接触网络知识最早、运用网络技术最擅长的群体,在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企业类型发展中必应发挥最大的效力。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大学录取率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著名学者陶爱祥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并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己从而胜任工作、保持工作并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择业和创业都是大学生就业的方向,也是就业能力的体现。笔者所在学校早在2012年就将大学生自主创业列为就业选择方向,并写进人才培养方案中。自主创业成为应届毕业生新的职业选择。然而,创业的成功率低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更何况没有任何从业经验的大学生群体。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底,中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足10%,而美国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达到30%左右。虽然,很多高校都在响应国家号召的基础上开设了创业课程。但是,师资水平不足、实践经验不够、学生学习兴趣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合理选择创业项目,提高学生创业成功率的难题摆在了教育和政府部门面前,更是直接影响学生勇于创新创业的主要瓶颈。
我国关于“互联网+”在创业中的运用呈现出南方早于北方,沿海比内陆地区更普遍的现象。季绍斌(2015)在对温州大学生跨境电商创业活动的研究中,进行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温州地区的电子商务创业发展也确实获益于其本地强大的生产加工能力。陈彩彦(2017)希望通过社团活动、学科竞赛、创新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实践、创业孵化园区等实践平台建设,搭建起具有一定特色的创新创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在这些研究中,我们了解到全国各个省份都在积极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成功创业并不是终点,能够创业成功才是我们创业教育的胜利。从成功案例中我们总结出,创业平台的选择非常重要,与此同时,项目的成功也离不开依托本地的产业结构与国际市场特点。
三、“互联网+创业”现状分析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教育体系构建是各个省份和高校不断努力的方向。然而,创业成功率才是检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路径,如何抓住市场需求,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是对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又一要求。
(一)创业项目不可复制。互联网创业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基于互联网能够及时捕捉时代需求的特点,传统互联网创业往往带有很强的时代特点,往往依据特定环境、特定时间、特定人群的特点获得成功。例如“皇太吉煎饼”创始人赫畅做到了年收入500万元的创业奇迹,并大胆制定了6个月卖出一个亿的营销计划。2012年赫畅创立了“黄太吉”煎饼店,与以往煎饼摊不同,他开设了30平方米的门店,打造出80后和90后热衷的时尚煎饼店。在社交媒体受到热捧的初期利用社会化媒体平台进行营销,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不止微博、大众点评,还有即时通讯工具,如微信、陌陌,通过这些途径来订餐和推送促销信息。时隔今日,皇太吉煎饼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门可罗雀,虽然类似的网络平台推动依旧继续使用,但是没有能够在味蕾上征服消费者的“时尚煎饼店”如昙花一现,被淹没在残酷的竞争中。互联网创业带有典型的时代背景特点,当离开了特定环境,消费者逐渐变得冷静,竞争优势将不复存在。如今的消费者需要这个神秘的互联网平台不断给出惊喜,寻求新的刺激。
(二)创业环境缺乏诚信,需要建立监督体系。互联网因其自身特点,给消费者以不确定性。其一,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需要认真全面地选择创业项目,深入工作第一线,了解整个产业项目过程,避免上当受骗;其二,创业者自身也需坚信诚信为本的发展方针,合理依托网络平台,捕捉市场空白,为目标顾客群体提供值得信赖的产品和服务。
(三)创业项目缺乏核心竞争力。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了淘宝开店,加入微商群体。这些经历可以作为大学生接触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和过程,但都不具有可持续性。大学生往往为淘宝店主进行第三方宣传,从中获得微薄利润,或者加盟微商产品,销售洗发水、面膜、减肥产品等,同时自己首先成为了微商队伍的大客户,销售产品缺乏竞争力,很多更是三无产品。
四、“互联网+跨境电商”创新创业项目
从2015年至今,河北省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普遍开设了创业基础公共选修课程,甚至必修课。与此同时,各高校成立创业教育教研室,具体负责制定创业教育教学计划,修订课程标准,开展教学研究,推进创业教育教材建设等。无论是政府还是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都表现出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项目成为很多创业者的选择。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广东佛山地区的节能灯跨境电商贸易、浙江义乌的小商品电子商务业务、陕西西安地区的生物科技公司跨境电商平台,都体现出大学生在跨境电商贸易平台上的突出优势。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需要展示自己的优势,发展运用网络平台,发挥投资小、灵活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结合京津冀港口物流优势,紧邻日韩的地理优势,建设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多种类、多行业跨境电商网络贸易平台。
在全国开展以“互联网+”为创业发展方向的背景下,河北省需要发挥大学生的电子商务平台操控技能,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利资源优势,为进一步输送更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而努力奋斗。很多主修经济大类的学生都修过国际贸易课程,有的甚至就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在我国出口贸易不太景气的今天,利用互联网平台,把更多更好的产品销售出去,并且打造自己的品牌才是未来“互联网+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向。河北省当代大学生具有熟练掌握计算机和互联网平台的技术优势;拥有熟悉国际贸易中各种交易术语、物流流程、通关程序等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的优势;拥有河北省自身钢铁、农副产品等产品资源优势;更具备京津冀协同发展,依托天津、曹妃甸、秦皇岛港口物流的地理优势。
跨境电子商务不是简单的把日本的纸尿裤、韩国的化妆品、澳洲的奶粉通过C2C以及B2C的方式卖到中国,更应该依托跨境电商的互联网平台,借助国家的有利政策,把中国的产品卖到全世界。未来由于C2C以及B2C在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诸如产品掌控、物流配送成本和质量管控等方面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身能力的缺乏,B2B类型的电子商务企业将是未来跨境电商发展和前进的方向。
五、总结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网络快速普及,通过互联网满足自身各方面的需求正在成为普遍习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党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的重大发展理念,也是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河北省需要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力支持,进一步培养新时代电子商务型国际贸易人才,为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不断输送新鲜血液和有用之才。
(作者单位: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章巧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
[2]陈彩彦.“互联网+”西安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1.
[3]季绍斌.我国高校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新探——以温州大学生跨境电商创业活动为例[J].中国商论,2015.30.
[4]孙小涵.基于电商平台的大学生互联网创业经济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26.
[5]程煜,李鹏.大学生就业创业与“互联网+”[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