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通过对有关资料和文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以及对大学生阅读现状分析,提出有利于大学生阅读的对策,更好地提高当代大学生阅读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为大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阅读现状;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19日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人才素质竞争的时代。苏格兰著名作家卡箫尔曾说过,“书籍是当代真正的大学”。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更应该阅读。笔者通过对大学生阅读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对策,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大学生阅读现状分析
(一)阅读态度
1、大学生阅读态度现状。大部分大学生都认为阅读很重要,但肯真正静下心来花时间去阅读的人却是少之又少。梁春芳在杭州16所高校的调查中发现,87%的被访者认为阅读是一件有趣的事情;92.2%的被访者认为在大学里阅读是重要和较为重要的;认为阅读对大学生影响不大的不足5%。这说明大学生认为阅读是相当重要的,但在阅读数量上却出现了极大的不对等性。吕冬梅在广东海洋大学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在阅读数量上,每学期读书5本以上者仅28.7%,而读书1~5本者却占70.3%,还有近2%的学生是零阅读量。认为阅读很重要,但阅读数量却非常少,这反映了大学生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态度。
2、成因分析。受中国传统教育影响,读书被认为是一种高贵的事情,在古代人们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将读书看作进入上层社会的唯一道路。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更是认为考大学可以出人头地,过上富贵的生活,于是出现了参加高考的热潮。读书的重要性从古至今都没有减弱,但在当今这个时代,大学生为什么阅读量如此之少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一是没有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大学,学生上课地点是不固定的,上课次数也与中学时期相比大大减少,学生大多以宿舍为单位进行生活、学习。而一个宿舍里爱学习的人毕竟是少数,受到不良环境影响很多人会停止阅读;二是忙于社团活动及各类比赛。大学中的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大学生为锻炼自己、结交朋友、拓展人脉而进入社团。参加各类比赛则是为了增加学分、提升自己、获取荣誉、增强就业竞争力;三是自制力差,沉迷于网络游戏。大学生有大量的空余时间,为了打发时间便将大把的时间投入到虚拟的网络游戏中,虽然获得了一时的快感,但失去的是无价的青春与宝贵的知识。
(二)阅读方式
1、阅读方式现状。在古代,文字先是被刻画在石壁、陶瓷、龟甲、兽骨和青铜器上,后来被大量书写、刻画在竹筒、木简、皮纸上。造纸术的出现,文字开始被写在纸上,于是出现了纸质书籍且使用至今。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以新技术为支撑的媒体,即新媒体。现在是传统阅读与电子阅读并存的时代,传统阅读仍是主要的阅读方式,但电子阅读将成为一种潮流。新媒体技术使得阅读方式由“深阅读”变为“浅阅读”,在这个生活快节奏、就业压力大的社会,快餐式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通过网络人们可以很便捷地搜索到自己想要的图书影像资料,可以关注实事新闻,可以用手机在任意的地方进行阅读,手机连接的是知识的海洋。
2、成因分析。大学生具有较高知识水平,思想开放,易接受新兴事物,可以说大学生是最早接触到电子网络的一批人。在网络中,他们可以相互交流,可以阅读海量的书籍。由于大学竞争压力大,“快速阅读法”在大学盛行,只看表面文字,不作深入思考,这样可以阅读更多的书籍。
从阅读惯性,从文本可靠性、从地域覆盖面、从阅读成本等综合判断,传统阅读是一种最基本、最普及的方式。新媒体阅读具有形式多样、类型丰富、信息量大、便于复制的特点。大学生在网上获取信息更加便利,还可以进行下载、打印。新旧媒体可以相互转化,将网络上的文本通过打印机可以转变为传统的书籍。
(三)阅读内容
1、阅读内容现状。大学生大多将空闲时间花在了本专业的学习上,阅读本专业书籍既能增长专业知识,又能系统地把握知识结构与发展脉络,还能巩固课堂知识,有利于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目前,大学生对文学类书籍较为感兴趣,刘静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对大学生阅读书籍类型调研发现,文学艺术类文献以41.7%的比例高居榜首。大学生渴望从经典文学作品中得到精神的洗礼,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德国著名作家歌德说过,“读一本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有人因读一本好书而明确了未来前进的方向,最终实现了人生价值。通过英语四六级、计算机国家二级考试已成为大学生毕业后自身竞争力强有力的体现。张健等的研究显示外语、计算机、非本专业类书籍、教辅类等排在前列。值得一提的是,笔者经过调查发现,阅读网络小说已成为一种潮流,很多人都在阅读网络小说,学生喜欢看玄幻、科幻、言情类小说,而上班族则喜欢看历史、都市类小说,一些著名的小说作者一部作品有时可以收入上百万,这是知识就是财富的一种别样体现。
2、成因分析。现实社会中就业竞争压力大,大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必须学好本专业文化知识,取得优秀的专业成绩,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读名人传记、励志类书籍可以帮助大学生汲取精神营养,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与决心,寻找成功的因素。拥有本专业优秀的成绩显然是不够的,为了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多考一些其他的证书也是一种证明自己能力的体现。至于看网络小说的成因则是为了休闲娱乐,放松心情。
(四)阅读动机与目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动机(目的),总体可分为为了就业、提高综合素质、休闲娱乐、兴趣等,下面将进行一一分析。
1、阅读与就业。我国是人口大国,2016年高校毕业生就达765万人,就业压力巨大。大部分毕业生会选择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发展。要想在发达城市发展,进入一个不错的公司,需要具有足够的竞争力,而竞争力是可以由大学里的各类证书、专业成绩所体现的。要获得证书和优异成绩就必须阅读,这也体现了当代大学生阅读的功利性目的,只阅读对自己有帮助的书籍,有趣的是学生功利性越强,阅读效率越高。
2、以提高自身素质为目的。世界充满未知,大学生的求知欲很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大部分知识可以从书本中获取,书本中的知识是前人实践的总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文康等在黄山学院问卷调查发现,71%的大学生认为应当博览群书,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认为阅读是可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我国坚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学生应多阅读相关书籍,提高文化素质,立志成才,为国家发展作贡献。
3、休闲娱乐目的。大学竞争激烈,大学生时刻处在一种紧张的环境中,这时就需要放松大脑,看一些新闻杂志,有利于缓解压力。休闲娱乐为目的的阅读往往采用速读、抓重点信息,这样可以节省时间,缓解疲劳。
4、以兴趣为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人的成功便是因为兴趣。有了兴趣,便会去了解去认识会深入的钻研。一个人一旦对某件事感兴趣,那他的学习效率会非常高,对某事物感兴趣,大学生便会去阅读与之有关的书籍,而一旦对某事物不感兴趣,那就不会去阅读或阅读效率很低,以兴趣来决定阅读什么书籍在高校并不少见。
二、引导大学生阅读的对策
(一)图书馆层面。(1)图书馆是大学生阅读最主要的场所,担负着引导大学生阅读这一重大使命。图书馆要想吸引大学生阅读,其本身的藏书就必须丰富,所以图书馆应增加书籍的数量和种类,多购买学生需求大的,符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及时更新书籍;(2)加强新生的入馆教育,例如可以对新生进行考试,发给新生一份有关图书馆借阅信息题库,新生在网上进行测试,考试合格者才能获得借阅资格,这样有利于新生迅速掌握图书馆服务信息;(3)图书馆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读书活动,如书友会、读书心得交流会等。为有效避免有些学生“无书可读”,图书馆可以定期推出各类书籍的书单;(4)图书馆应建立一种有创意的阅读促进机制。如可以参考时下流行手游《王者荣耀》中的排位制,每年以借阅书籍的一定数量为标准,将读者分为青铜、白银、黄金、铂金、钻石、王者这六个等级,为防止作弊行为,必须提供读书笔记给图书馆才可记入排位,最后对达到一定等级的学生进行奖励。
(二)教师层面。受传统教育影响,教师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力。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对老师的话有一种盲目的信任,认为老师说的一定是正确的。大学里老师的影响力虽有所下降,但还是对于大学生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引导大学生阅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生进入大学,自制力较低,面对着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往往会忽视阅读,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师可以将优秀书籍推荐给学生,召开座谈会,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三)个人层面。图书馆与教师对于大学生阅读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最重要的还是大学生本身。“该不该读”、“读什么”、“怎么读”都是大学生决定的。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要勤阅读、读好书、使用合适的阅读方法。大学生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传统阅读与新媒体阅读有机结合,将阅读视为有助于自身并一生都要坚持下去的事业。
(作者单位:滁州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梁春芳.大学生读什么书——杭州16所本科高校阅读状况调查[J].中国出版,2009.4.
[2]吕冬梅.基于多校区大学生阅读新特点的阅读指导[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2.
[3]吴金仲.大学生阅读现状与高校图书馆阅读指导[J].情报探索,2009.7.
[4]刘静.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和阅读推广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18.
[5]张健等.大学生阅读倾向分析和阅读引导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