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金融/投资
中国双向FDI对碳排放量的影响
第567期 作者:□文/孙树丽 时间:2017/8/16 15:32:37 浏览:2084次

[提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成为目前世界排碳大国;与此同时,中国也日渐成为具有对外直接投资国和外资接收国双重身份的大型经济体,而大量的对外投资和外资流入对中国排碳量的影响如何值得关注。本文利用20032014年行业面板数据对IFDIOFDI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IFDI每增加一单位引起碳排放增加0.1单位,OFDI每变动一单位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0.14单位。

关键词:碳排放量;双向FDI;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66

一、引言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当今全球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其中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全球气温不断上升,不仅仅威胁着低海拔地区的生存状况,还造成了极端气候频频发生。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低碳经济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中国作为全球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依靠高耗能、高投入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因而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容小觑。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中国也做出了极大努力,并将保护生态平衡,发展绿色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中国逐渐从国外资本接收国向国外资本接收国和对外投资国双重身份转变,逐步由“引进来”向“引进来”与“走出去”共同发展转变。然而,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外商直接投资和直接对外投资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如何则至关重要。本文将利用20032014年行业面板数据对IFDIOFDI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着重研究IFDIOFDI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情况。其中,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测算采用碳排放系的方法进行测算。

二、文献综述

国外不少学者关注于FDI对资本流入国碳排放量的影响,主要有三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部分学者认为FDI的增加会使得资本流入国的碳排放量随之增加,支持污染天堂假说。Wheeler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FDI流入大国,如中国、巴西和墨西哥等国家,空气质量状况随经济发展不断下降。Copeland and Taylor1994)和Cole2004)研究发现FDI的流入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还有污染性大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对资本流入国产生巨大的环境成本;第二种观点,则认为FDI的流入有可能推动流入国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污染光环的假说认为FDI为流入国提供了更多的清洁技术,有利于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波特假说”的提出支持了此观点,认为若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国提高环保标准则会促使跨国公司致力于研发清洁产品和设备,从而引入该国减少环境污染。Perkins and Neumayer利用114个国家动态面板数据发现FDI有利于环境技术进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资本流入国的环境质量;第三种观点认为,FDI与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国之间呈“倒U”型,该观点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不谋而合。Grossman and Krueger1995)和Hoffman2005)等都论证了这一观点,Yasmine MericanHoffman都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FDI对环境的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FDI有利于改善环境状况,相反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FDI不利于改善环境状况。然而,目前关于FDI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国的影响,对投资国影响的研究少之又少。

国内关于FDI对环境影响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多数学者认为FDI对我国国内环境的影响是负向的。如温怀德、刘渝琳和温怀玉(2008)通过20002005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FDI的环境污染效应,认为FDI加剧中国的环境污染。牛海霞和胡佳雨(2011)通过对28个省际面板数据分析FDI与碳排放量正相关关系,FDI通过规模效应增加CO2。相反,邓柏盛和宋德勇(2008)、杨万平和袁晓玲(2008)则持有相反的观点,认为FDI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国的环境。谢文武(2011)通过我国行业面板数据和地区面板数据分析得出FDI的流入减少了碳排放量。包群等(2008)则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也有学者通过对不同产业分析FDI对碳排放的影响,如郭沛和张曙霄(2014)通过对第二产业分行业排碳量的测算,运用面板数据检验了FDI对我国排碳量的影响,得出FDI促进工业产值增长进一步增加排碳量。臧新和潘国秀(2016)着重分析FDI对中国物流业碳排放的研究,认为“污染天堂假说”在中国物流业是不存在的。部分学者根据不同地区数据进行分析FDI与低碳经济关系,如张荣和李洁等(2016)分析贵州省20042013年外商直接投资对该地区低碳经济的影响得出相同结论。高宏伟和程仕英(2017)对山西省FDI与碳排放规模进行分析,认为FDI投资规模对山西省碳排放量均有增进作用。随着文献日渐丰富,也有学者开始关注于FDI对投资国排碳量的研究,如谢文武、肖文和汪莹(2011)、张艺影和王士伟(2015)都从IFDIOFDI两方面探讨对碳排放的影响,认为IFDI对本国节能减排有着抑制作用,而OFDI对本国节能减排有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FDI对资本流入国的碳排放影响的研究日益完善,但是结论不一致。FDI不仅仅对资本流入国的碳排放有影响,同时对资本流出国的环境也有影响。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通过20032014年行业面板数据,研究双向FDI对我国碳排放量的影响,并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三、影响机制

IFDI的流入主要通过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对本国碳排放量产生影响。首先,IFDI的规模效应。一般来说,IFDI不断增长会使得流入国GDP随之增长,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从而碳排放量增加。从收入角度看,群众的收入水平会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提高,因而对环境质量状况要求也会提高,从而降低排碳量。但从整体上看,规模效应对低碳经济的积极影响远不如消极影响;其次,IFDI的技术效应。在理论上,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会带来国外先进技术,并且由于竞争机制推动国内整体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能源使用率,另一方面推动清洁产品和清洁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然而,实际上中国的技术溢出效应与世界水平差距不小,原因主要是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主要注入到低端技术行业,而这些行业FDI的流入是为了规避投资国环境标准限制。对流入国的碳排放量的减少并没有帮助。虽然中国开始意识到低碳经济发展重要性,但是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IFDI的技术效应对碳排放量虽有抑制作用但效果不大;最后,IFDI的结构效应。集中于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IFDI对排碳量的影响,显而易见的是第二产业的排碳量远大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而IFDI的流入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提高第二产业比重,抑制第三产业比重增加,最终的结果会是IFDI流入会造成该国碳排放增加的同时还会阻碍产业结构升级。

OFDI,即资本流出对流出国碳排放的影响也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随着全球经经一体化不断发展,跨国公司无论在规模还是在数量上都与日俱增。OFDI规模逐渐赶超IFDI,其带来的规模效应不可小觑。资本的流出短期内抑制本国GDP,因而有利于减少资本流出国的碳排放量;第二,OFDI会使本国的低端技术转移到资本流入国,而国内以研发高新技术为核心,提高国内整体技术水平。技术水平提高自然会有效抑制碳排放量的增加;第三,OFDI可以将高碳排放的产业从本国转移出去,降低本国第二产业比重,推动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

四、数据说明

目前,关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测算方法主要是碳排放系数法。而碳排放系数的选取有几个不同标准:第一种,IPCC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中所列的排放系数;第二种,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公布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第三种,由王铮(2008)计算得出的全国碳排放系数0.8。本文采用碳排放系数法,按照IPCC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中碳排放系数分别测算各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首先,通过《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得到各行业每年消耗煤炭(万吨)、焦炭(万吨)、原油(万吨)、汽油(万吨)、煤油(万吨)、柴油(万吨)、天然气(亿立方米)。其中,将天然气的亿立方米换算成万吨;其次,将各行业消耗的能源按标准折煤系数换算成标准煤单位;最后,将折算成标准煤的各能源与其排碳系数、能源低位发热量、碳氧化因子和44/12相乘。折标准煤系数按以上顺序分别为:0.71430.97141.42861.47141.47141.45711.2143。最终将某行业消耗的各能源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相加得出该行业的排碳量。公式如下:

CO2=■■ECin×CECin×COF×NCV×■ (1

公式(1)表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i表示不同行业,n表示不同能源,EC代表消耗能源量,CEC代表碳排放系数,COF表示碳氧化因子,NCV表示能源低位发热量。

CO2i=ECin×CECin×COF×NCV×■ (2

公式(2)表示不同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经测算得出各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制造业与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的二氧化碳排碳量远远超过其他行业,而采掘业和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的排碳量在2013年开始有所下降。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等其他行业排碳量很少,但是随着产业结构升级不断推进,第三产业得到不断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也会随着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大。(表1

关于IFDIOFDI的数据,本文通过Winds数据库获取分行业数据,包括:农林牧副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其他行业。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数据分类情况与Winds数据库中不一致,本文将批发、零售业与餐饮业数据合并。其他行业包括:房地产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即IFDI采用的是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对外直接投资,即OFDI采用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根据Winds数据库所得,制造业的IFDI虽然在2010年开始下降,但还是远超过其他行业。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成为IFDI的第二大流入产业,虽然远不及制造业但其增长趋势大大超过制造业。除此之外的其他行业IFDI每年都有增长,但是增长幅度不大。相对于FDI的流入,FDI的流出数额不及流入的多,但是流出与流入的行业明显不同。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向主要是采矿业、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以及制造业,虽然除此以外的其他行业也逐年增加,但比重不大。这些行业主要是对环境污染中的行业,有利于本国发展低碳经济。然而,大规模FDI流入的行业也是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最终到底会对环境造成何种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五、实证分析

本文利用行业面板数据研究双向FDI对碳排放量的影响。面板数据模型如下:

CO2it=C+?IFDIit+?OFDIit+?it

其中,CO2代表二氧化碳排放量,i代表不同行业,t代表不同时期。CO2it表示第i行业在t时期排碳量。同理,IFDIit表示第i行业在t时期的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OFDIit表示第i行业在t时期对外直接投资净额。首先,对面板数据中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通过显著性检验,那么不存在单位根,表明数据平稳。经单位根检验得出数据平稳,如表2所示;其次,对随机效应模型估计后进行豪斯曼检验来确定是否采取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根据检验结果得出拒绝原假设:个体效应与回归变量无关,建立随机效应模型。因此,应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结果如表3所示。(表2、表3

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做回归实证结果表明,各变量系数显著,确实对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影响。FDI与碳排放量成正向关系,即当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单位,碳排放量增加0.1单位。OFDI与碳排放量呈负向关系,即当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每增加1单位,碳排放量减少0.14单位。相比较IFDIOFDI的系数可知,OFDI对碳排放量的影响稍大于IFDI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只是方向不同。具体分析,制造业的固定效应最大是由于占比重,加之中国制造业主要是高耗能和污染的重要源头,因此碳排放量会高于其他行业;其次,电力、煤气和水生产以及供应业的排碳量居于第二位,这是由于该行业消耗能源十分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而其他行业固定效应较小,主要由于占比小且耗能较小,如交通、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等属于服务行业,因而排碳量不会像制造业和电力等行业多。

六、结论

通过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中国双向FDI对碳排放的影响,得出IFDI对碳排放量有正向影响,OFDI对碳排放有反向影响。各行业碳排放有显著的差异,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的排碳量远大于其他行业。

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下几点:首先,进一步走“引进来”战略,利用国外先进技术提高国内整体技术水平。引进国外清洁技术,减少污染;其次,更加重视“走出去”的重要性,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生产清洁产品,减少国内环境的污染;第三,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减少第二产业中重污染行业比重,将中国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低耗能、低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Brian R.Copeland and M.Scott Taylor.North-South 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4.8.

2Perkins R.and E.NeumayerTransnational linkages and the spillover of environmentefficiency into developing countries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9.8.

3Grossman G.M.and A.B.Krueger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0.

4Robert HoffmannFDI and PollutionA Granger Causality Test Using Panel Data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J.Int Dev2005.17.

5Merican Y.and Z.M.Noor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he Pollution in Five Asian Na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07.2.

6Porter M.E.Americas Green StrategyJ.Scientific American1991.4.

7]温怀德,刘渝琳,温怀玉.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8.2.

8]牛海霞,胡佳雨.FDI与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相关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5.

9]邓柏盛,宋德勇.我国贸易自由化环境效应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9.7.

10]袁晓玲,杨万平.对外贸易、FDI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时间序列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8.12.

11]谢文武,肖文,汪滢.开放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基于中国地区与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

12]包群,陈媛媛,宋立刚.外商投资与东道国环境污染存在倒U关系吗[J.世界经济,2010.1.

13]郭沛,张曙霄.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碳排放量的影响——基于2002-2010年面板数据的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14]臧新,潘国秀.FDI对中国物流业排放量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环境,2016.1.

15]张荣,李洁等.外商直接投资对贵州低碳经济的影响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1943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