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产业融合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联分析
第567期 作者:□文/董芝灵 时间:2017/8/16 15:42:11 浏览:2552次

[提要] 本文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为例,利用投入产出法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现状,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究产业融合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度整体偏低,且知识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程度明显低于功能型生产性服务业,我国制造业高技术投入过低;而产业融合同工业结构度的关联度最大,其次是价值链高度化,与制造业结构度关联性最低。

关键词:产业融合;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关联度

中图分类号:F269.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527

一、引言

产业从分工、分化以及融合经历着漫长的演化历程,而产业融合作为产业演进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能够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形式转化。由于社会化分工,早期的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并逐渐形成规模经济。随着市场化竞争的加剧,生产性服务业中具有高知识含量的要素逐渐向制造业扩散渗透,带动制造业向高端化发展,二者产业边界逐渐模糊,出现融合的趋势。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生产性服务业贯穿于制造业的上、下游,主导着产品的研发和营销阶段,从人员培训、管理咨询、会计、金融服务研发,再到物流服务、广告服务、售后服务等等,这些环节不仅附加值高而且技术含量高,有助于制造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推动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化和智能化,并能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现状及融合度分析

(一)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现状总体概述

12004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为35774.5亿元,而到了2013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高达160103.9亿元,9年之间生产性服务业增长了4.48倍。具体到各年的增长率水平,20052007年生产性服务业同比增长率从12.9%上升至28.1%2008年,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同比增长有所下降,2009年同比增长率只有10.2%。金融危机过后,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逐渐趋于平稳。2004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和GDP比重分别是53.9%22.3%2013年占同期服务业和GDP比重分别是58%27%,总体说来,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和GDP的比重呈增长趋势,但增长缓慢。在先进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约占服务业70%左右,服务业占GDP70%左右,从这个数据看来,我国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的差距。

2、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制造业发展水平逐渐提高。2004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51748.5亿元,占GDP比重32.2%2013则增长为177012.8亿元,占GDP比重30.1%9年间扩大了3.42倍,虽然占GDP比重有所下降,但下降比例不大,整体贡献率高。

(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度实证分析。本文选择投入产出法中的投入系数来衡量产业融合度。该指标在01之间,数据越大说明融合性越好。数据选取2012年我国42部门投入产出表,并分别计算以制造业为融合主体的投入系数和以生产性服务业为融合主体的投入系数。

计算结果显示,我国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的融合整体水平偏低,2012年生产性服务业整体与制造业的融合度只达到了0.139,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各行业融合水平最高的行业是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高达0.706,这主要是因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以及批发零售业的中间投入较大造成。整体来说,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融合度高的行业要多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这说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发展正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从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与制造业之间融合度的角度来讲,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金融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要普遍高于其他生产性服务业,而代表着高知识投入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制造业的融合度却偏低,尤其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只达到了0.002。这样的投入系数结果,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功能型生产性服务业比知识型生产型服务业发展规模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制造业的中间需求所决定的功能型生产型服务业投入量大。而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的高级要素投入,知识型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度低于功能型生产性服务业,也反映出了我国制造业整体技术投入资金过低的现状,这也是我国制造业一直处于“微笑曲线”底端的其中一个原因。

为进一步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融合情况,下面将分析以制造业为融合主体的投入系数。计算结果显示,以制造业为融合主体的融合度远低于以生产性服务业为融合主体的融合度。这主要是因为服务业的发展本身更多地依靠服务业自身的投入,而不是制造业。大量研究表明: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依赖度逐渐增强,而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依赖度在逐渐下降。

三、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同产业结构升级关联分析

(一)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我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整体融合度测度。利用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2012年的我国42部门投入产出表,计算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四个融合度指标。从投入的角度看,2002年制造业投入率高于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率,但到了2005年,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率高于制造业投入率,而2007年、2010年、2012年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率虽然数据上没有制造业高,但却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而制造业却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的依赖度逐渐增强,而服务业对制造业投入的依赖度逐渐下降。而从需求的角度讲,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产出显著的依赖制造业对其的中间需求,而制造业并不显著依赖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

然后,根据总体产业融合度的测度方法,测算出20022012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计算结果显示,两产业的总体融合度集中在0.17上下,除过20052007年间呈现增长趋势以外,其余时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这主要的原因是四个基本指标不仅衡量了以生产性服务业为融合主体的投入率和需求率,还衡量了以制造业为融合主体的投入率和需求率,当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率的增加小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需求率时,整体融合度呈现下降趋势。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分析。考虑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本文将从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价值链升级两个方面来衡量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同产业转型升级之间的关联性。采用灰色关联法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度X0作为参考数列,产业转型升级的四个指标作为比较数列,并建立灰色关联模型。采用初值化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再计算关联度,并从小到大排序。计算结果显示:产业融合与工业结构度关联度最高,这说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对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最优,其次是产业价值链高度化关联度,最弱的是制造业关联度。这主要是因为衡量制造业结构度的指标是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与制造业增加值之比,而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高技术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投入较低,而我国制造业总体技术含量也比较低,而产业融合测算的是生产性服务业整体与制造业整体的融合度。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同产业优化升级之间的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度整体水平较低,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且代表着高知识密集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融合度远低于功能型生产性服务业;第二,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远高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需求;第三,由于知识型生产性服务业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低下,且融合度低,导致整体产业融合与制造业结构度的关联度最低。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技术制造业与知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能够有效地带动制造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并推动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化和智能化。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我国现代服务业,尤其是以信息技术、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为主导的知识型生产型服务业,提高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的融合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从政策的角度来讲,应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为产业融合提高良好的宏观环境。

(三)大力投入科学研究,促进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化与智能化。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晓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特征分析、程度测算及对策设计——基于南通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2.12.

2]沈蕾,靳礼伟.我国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技术融合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8.

3]单元媛,罗威.产业融合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的实证研究——以电子信息业与制造业技术融合为例[J.企业经济,2013.8.

4]沈蕾,靳礼伟.北京现代服务业融合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5]单元媛,罗威.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J.武汉金融,2013.2.

6]陶长琪,周璇.产业融合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分析——基于信息产业与制造业耦联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5.3.

7]金晶.产业融合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研究——基于浙江传统优势产业的实证分析[J.经济视角,2016.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18738 位访客